时间:2024-05-22
吴士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时光一去不复返。这句话反映了时间是线性的,不可返回的。人的生老病死,如同世间万物的产生、成长与衰亡一样不可逆转。而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知需要依靠记忆。柏格森认为,“记忆乃精神与物质之交汇点”。知觉的本性是根据记忆之连绵而成的一个序列,这个序列并不存在于人身上,而是在外界事物上。人的活动及其选择受过去经验的影响,没有人的极易出现,行动就不会发生。在柏格森看来,精神生活的三个历程一一纯粹记忆、记忆影像和知觉。通过精神活动,记忆成为人们感知,回望历史的一种方式,用以证明时间的存在,以回忆的方式予以纪念。正如对于个人而言,总是以不同人生的节点总会有一些纪念性的仪式一样,如庆生、结婚纪念、祝寿等,纪念与庆祝带有时间的延续。而当一个事物的中断或消失,也有一些记忆予以铭刻,那是隐藏在人们内心的欣喜与痛苦,如祭日、墓志铭。
究竟是时间造就了记忆,还是记忆成就了时间?人们习惯于将时间与记忆混淆在一起,在实物、文字、图画,语言中寻找流逝的时间,以唤醒人自己的记忆。在公共空间中,用永恒的方式唤醒人们的记忆,是人类的保留剧目。从甲骨文到司母戊大方鼎,从英国伦敦的索巨石阵到法国的凯旋门,它们无不提醒着我们时间与年代的流逝以及曾经发生的事件。
借助实物,以雕塑的方式留存历史的记忆,是雕塑家们常用的方式。组雕《年轮》以自行车的变迁为线索,唤起不同年龄阶段中国人的回忆,给人留下了印象深刻的印象。
年轮,对于树木而言,是每一年成长留下一个印记。曲曲折折的圆圈是成长的象征,记忆;年轮,对于社会而言,意味着一个群体的曾经的遭遇与记忆。自行车飞速的车轮,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记忆。不同的是,这种纪念在这里是一种提醒的方式出现的,而不是一种庆祝的方式。它提醒我们曾经那样生活,那曾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痕迹。
在一些空间场所中,作为一种纪念性的艺术,公共艺术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情感的艺术总是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同于那些在科技、观念下呈现的艺术创造。它将人的情感引向旧时代。生活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变迁。艺术试图以视觉的方式提醒人们。在社会极速变化的今天,一些艺术家试图在历史回溯探寻生活的意义,通过纪念碑式的公共艺术“提醒”人们生活的改变。
组雕《年轮》似乎是在以时代标本的形式向我们展现自行车车轮带给我们的记忆。那自行车仿佛从一个时代走来,又走向了另一个时代。它似乎又不是一种怀旧,而是夹杂了历史宿命的一种新与旧之间的转换。作者利用社区清理的废旧自行车为元素,以高浮雕和自行车结合的方式,表现新中国人们和自行车发生的典型故事片段。
自行车,曾经是中国人生活的一个缩影。自1868年11月自行车由欧洲传入中国上海以来,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出行方式。不过,在物质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自行车还属于奢侈品。在那个自行车被人们俗称为“洋车”的年代里,国外洋货占领了中国市场,出现了如洋火(火柴)、洋布、洋油。
洋”字不仅反映出中国对西方制造的一种崇拜,也反映出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工业生产得到了极大提升,涌现出“永久”“飞鸽”等国产品牌,引领了几代国人的自行车消费时尚,演绎了中国自行车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改革开放以前,自行车一直是人们的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当时是一个家庭中的“三大件”之一——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自行车也要进行一番精心打扮,车座罩上带穗的套子,车梁用布或彩纸裹起来,车条要绕上几圈毛线转起来才好看。车子被擦得锃亮,快快地骑过去,留下一路“叮呤呤”的脆响,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那是那一代人的美好的回忆,也是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它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更加弥足珍贵。
何为集体记忆?它是指在某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全体公民共同的记忆。这种记忆深深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公众,是一个“虚构”的群体,它的构成并不是特定性的。它总是依赖于特定阶层、区域而被打上鲜明的烙印。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时间是最好的分类。他们,有着各自的人生遭遇,反映了时间的深度,情感的热度——“1950九九那个艳阳天”“1960大海航行靠舵手”“1970在希望的田野上”“1980甜蜜蜜你笑得真甜蜜”“1990亚洲风乍起”“2000时间都去哪了”“2010共享时代”,混杂着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情感的记忆。
在今天,自行车的兴衰变迁史成為时代变化的缩影。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时代,在共享单车时代,以另一种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并成为共享经济时代的一个标志。遗憾的是,那些散乱地分布在各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并没有像那个物质匮乏却重视精神生活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反而随着共享泡沫的破灭成为时代的精神贫瘠的见证。
纪念,是人们对人或物的留恋怀念的一种方式。它意味着一些人,一些物、一些时光,虽然不在,却值得留恋、怀念。它不是一种庆祝,而是一种提醒。中国文化最具变化的精神气质,中国人最喜欢用《易》(变化)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因此,中华民族也是最尊重历史的民族。中国人讲,师古人,师造化。对于人类来说,历是一种轮回,借古开今,总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中国人喜欢用墓志铭的方式来总结一个人一生的功过得失,以石头镌刻、记录让某种精神得到永恒。与其说中国的艺术承载了纪念碑式的艺术,倒不如说中国人对文字、对历史的尊重,反映出中国人的文明观。
纪念,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中国人崇尚自己的文字,从骨子里面体现出一种对记忆与历史的尊重。与西方文化中“文明”的“城市化”“市民化”不同,中国的“文明”一词更意味着依靠文字传承的各种制度,知识、文化、观念,意味着中国人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
在现代消费主义的吞噬下,纪念的意义似乎变得越来越淡薄。当前,有一种说法,当现代社会对什么应该被公众记住的问题失去共识时,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纪念碑似乎逐渐淡出。然而,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历史不会因为社会的躁动而不在,而只会因为对其歪曲、篡改、否定而变得虚无。只有让人们看清历史的真实底色,人们才能辨别出来时走过的路,而不至于迷失自我。如果说组雕《年轮》的意义是为了留恋与怀念,那么更多的公共艺术则是为了唤醒记忆,警醒今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