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主导权源于对这个时代的深入理解

时间:2024-05-22

记者四味(以下简称“记”):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09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的基本情况。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千涛(以下简称“葛”):2009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于4月16日至20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历时5天。共有20家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哥伦比亚、波多黎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海外艺术机构,以及60家国内机构参展。近万件艺术品在8000m2的展厅内集中展现。共接待各界观众3万多人次。

记今年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的销售业绩如何?金融危机对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葛: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总成交量逾3200万元。艺术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预计要小。由于参展画廊对参展沙龙抱有良好的心态,因此,在应对危机上,画廊都调整了策略,更多的画廊认为在这个时机更应该注重画廊的品牌推广与管理。同时在沙龙推出个性鲜明的主题展、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专题展。这些顺势而为的画廊都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回馈,如广州如意画廊、上海的大剧院画廊、资本画廊、阆风画廊、杭州的秀空间、重庆的锦瑟画廊、拉丁美洲馆、台湾宝胜画廊,他们在参加本届沙龙后,均对组委会表示希望在明年沙龙申请更大的展位。危机对沙龙的影响主要是原本报名参展的一些欧洲画廊取消了参展,而日本画廊的参展数量与08年基本持平。当我们今年顺利地应对了危机,对明年我们充满了期许,希望2010年的春天阳光明媚。

记:收藏家以国内为主,还是国外?国内占比例是多少?

葛: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因此,收藏家以国际背景的人居多,但这种情况在2006年之后有了一些变化,上海本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藏家群体逐年增长,目前国外与国内的比例基本执平。事实上培育国内收藏群体对沙龙而言尤为重要,它将成为春季艺术沙龙长期的目标。

记:雕塑的销售情况如何?成交价位如何?

葛:雕塑作品在沙龙中一直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历届沙龙雕塑成交的比例一直很高,06年单件雕塑成交逾400多万、07年仅阿曼的雕塑成交逾千万,去年成交700多万,夸年第一次参加沙龙的拉美艺术馆成交雕塑140万,而意大利FYI画廊6m高的达利雕塑《凯旋象》标价2000万人民币,正与一家在建的五星级酒店洽谈中,预计成交在望,而达利20万左右的雕塑已经成交了4件,可以预见上海艺术市场收藏雕塑热将逐年升温。

记: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和艺术北京、CIGE、香港的艺博会相比,定位上有什么不同?

葛:沙龙从2003年举办至今已经7年,从一开始沙龙的宗旨就是以学术为主导。注重推广新锐艺术家的机构、画廊构建平台,并将许多主题展推广至高端的商业空间。如中信泰富——“中国新视觉——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梅龙镇广场——“城市雕塑展”、“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充满艺术”是我们构建品牌的目标。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发展史中重要的两个脚印,海纳百川的上海需要构建起更为丰富的艺术内涵,我们希望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成为上海文化复兴的助推器。

记:很多人都在谈“建立东方或中国的艺术价值评价体系”,您怎么理解这个说法?

葛:建立东方或中国艺术价值评价体系,这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假设,“建立”的前提是由谁去缔造东方精神或国家精神,意志、力量、梦想从何而来?缺乏批评精神,陶醉于崇拜与模仿的东方哲学似乎很难肩负变革的使命。

记:您觉得“国际化”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做到了吗?

葛:“国际化”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我想如果你选择了“国际化”道路,迟早你就会想要“本土化”,如果你选择了“本土化”,你又会想到“国际化”,所以最后的目的地是一样的。联想ThinkPad X300将苹果MacBook Air树立为假想敌,打了一场草船借箭的广告大战,但双方的共同点都在于“电脑薄”。对沙龙而言在艺术市场中的清晰定位与正确的品牌建立更为重要。再例如蒙牛“特仑苏”由于“添加”了许多功能,一旦出了问题,市场的反作用力会使之危机重重,实际上牛奶就是牛奶,生活可以更简单一点,艺术亦如此。沙龙的近期目标是“让艺术回归它的本体”,任何“忽悠的添加剂”对刚起步的中国艺术生态毫无意义。

记: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在选择画廊时有什么标准?会不会干预画廊展出的作品?

葛:我们有严格的准入制来选择参展画廊,画廊应以展示原创艺术品为主,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沙龙艺委会的审查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参展作品质量;二是看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过多涉及政治和色情等题材的作品禁止展出。

记: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主导权掌握在谁手里?是西方的藏家,还是西方的艺术机构,还是另有其他?

葛:关于当代艺术市场主导权的问题,我想起了2008年3月22日在UCCA开幕的“占卜者之屋”黄永砅回顾展,这个耐人寻味的展览标题已经回答了主导权的问题。“占卜者之屋”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掌握市场主导权的前提条件是拥有大量库存的作品(这批数量庞大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显然不在中国的官方美术馆),然后进行精细、专业、系统的市场操作,而精明于金融业和手表制作业的瑞士人,显然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占卜者”。尤伦斯夫妇在北京建造的(UCCA)占地8000m2,这栋包豪斯风格的当代艺术中心俨然成了当代艺术的发声场。而以北京为居所,十多年来云游中国各艺术区、艺术工作室的希克则通过其历炼多年的经验识取了大量当代艺术品。在上海,尤伦斯则网罗了上海90%的优秀艺术家。导演首届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的皮埃尔,尽管已经不再继续主持,但我想他对ShContemporary倾注的热血绝非出于专业或思想的赞助,其中商业利益已占据主要位置。综上所述的几位“高手”,他们精准地“占卜”,长期地拥有大批当代中国艺术作品,精准地设计艺术市场的每一个环节,他们“撰写”了金融+艺术的传奇故事。于是,中国当代艺术横空出世,艺术市场则神话叠现,或许当代艺术应该换成另一个词组——当代金融的艺术。君不见,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价格上开始认识中国当代艺术;君不见,每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大门两侧UBS(瑞银)巨大的广告。历史进程中的每一次改变,每一个节点往往都是由几个人导演的,或许芸芸众生永远只能是追随者。尤其在高深莫测的艺术市场,抄袭概念或许很容易,但要复制价值观,复制游戏规则,复制复杂的经验却很难。谁又能成为下一轮艺术市场的“占卜者”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回到以上问题,现在不是争取主导权的问题,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已成为另一种“权力下的审美”或日“强迫审美”的畸形范畴。大众自由的审美无法逃避这种“强迫审美”,大江南北主流或非主流艺术杂志,大多缺乏自身的独立判断,高歌猛进地为西方艺术机构或个人收藏者大做“当代艺术作品”的免费广告,所刊内容千篇一律,权力与金钱使艺术市场泛滥起太多的形容词让人感觉太虚幻而缺乏真实感。

2008年充满了“中华民族复兴”的热闹与喧哗。许多领域的主导权需要我们去争取。梦想是现实的延伸!而梦想与焦灼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时代。

记:上海有成为亚洲艺术中心的可能吗?

葛: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亚洲的文化中心,无论是电影还是戏剧、文学艺术。但今天的上海有可能成为金融、航运中心,是否能再次实现文化复兴,这将取决于上海市政府的战略构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