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疗效才是话语权

时间:2024-05-22

文 / 肖格格 李善举

1997年,李赛美出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主任。目前,李赛美是中医临床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伤寒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伤寒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中医临床基础国家教学团队核心成员。李赛美还曾是2004-2007年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优秀学员,现已成为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伤寒论》课程的主讲老师。多年来,李赛美秉承中医前辈团结、拼博、创新的优良传统,使《伤寒论》连续多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还将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简称为经方班),打造成了中医人的“黄埔军校”,使每一个学员成为中医薪火传承的珍稀火种。讲经典用经典,言行合一,用疗效说话,是李赛美团队的特色。尤其是李赛美用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深入研究,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还生动展现了新时期中医人立足伤寒经典、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让经典回归临床,用疗效传承经典

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中医经典是古董,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用起来不要”。然而,在广州这座繁华的大都市,还有人在让中医经典回归临床,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中医用经典的热潮:世界看中医,中医看经典,经典看伤寒。有一群人,在学生寒暑假时是医师,在学生上课时是教师,人们称之为“双师”,李赛美就是“双师”的典型代表。她上课教学讲经典,出诊给患者看病用经典。李赛美带领团队用疗效生动地展现了经典回归临床后的巨大魅力。广州中医药大学有伤寒、金匮、温病三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都有一个专属病区。三个教研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四、六、八内科构成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2010年,李赛美开始担任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

李赛美

“很多人不信中医,是因为没有看见中医的疗效”,李赛美说,“《伤寒论》之所以能成为中医经典,还是因为疗效”。每个学期的第一堂课,李赛美总是第一个走上讲台,“我是教研室主任,我不先上谁上?”讲授伤寒论的方式就是现场“练兵”。如某学生身体不适或是某学生亲人身体不适,李赛美在现场利用伤寒经典对病情进行无偿诊断并开出药方,前提是该学生要和同学们分享医治过程的感受。“就像开枪打靶一样,学生吃药后一定要见效,不然学生不会对中医产生信心。”李赛美说。

经方班,中医人的杏林名校

李赛美常常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张仲景。她认为张仲景有无私的大爱,把那么多、那么好的药方写在书中传给了后人,作为中医人,弘扬经方,让更多的人学会使用经方,责无旁贷。广州中医药大学秉承希望本校青年教师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包容更多学术思想的初心,举办经方班,国医大师邓铁涛和伤寒大家熊曼琪是最初创办该班的领头人,其中为经方班讲课的教师均为校内外专家。截至目前已举办全国经方班17期,国际经方班7届。

经方班已经是一个名满国际的响亮品牌,其听课对象,除了本校青年教师和学生,还有大量的基层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经方班的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同胞),还有大量来自境外的学员,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韩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李赛美对经方班的老师有三条简洁的要求:一是讲“干货”,即自己的临床心得,具有能“复制”特点,学员听后就能用。二是愿意分享,对于那些说到关键处就以“专利”回避,或是以“秘方”绕开的,不论名头多响、光环多亮,均无缘经方班讲台。三是内容新,切忌老生常谈。现今,很多专家以走上经方班的讲台为荣。李赛美的经方班作为中医人的杏林名校,宣传中医,推广经典,培养人才,提高疗效,砌蹉技艺。

纯中药治疗糖尿病,基于经典的创新

糖尿病是“现代病”,《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依据《伤寒论》用纯中药治疗糖尿病,在很多人看来是笑谈。但是李赛美以《伤寒论》中六经辨证为体系,在关注病证主要特征时,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方证对应,多方合用,药随证变,量随症变,使纯中药治2型糖尿病取得了可喜疗效。笔者随李赛美出诊时发现:待诊的糖尿病患者很多,可谓一号难求,很多人跑到诊室要求加号。这些患者最鲜明的特点是家族性集中求诊。由于很大一部分患者来自外地,李赛美不忍拒绝,病人表示:只要能等到李赛美看病,等再晚也愿意。医院的正常下班时间是五点半,李赛美常常因病人加号太多,不得不在晚上八点多甚至是十点多才得以下班。

一些国外学者在接触李赛美之前,以为她治疗糖尿病只是把脉、开方,念几句经典。现实却让他们十分意外。李赛美并不排斥西医那些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并不是眼里只有中医经典的狭隘派,她让病人先用现代化检测方法对糖尿病的各种指标进行检查后,才开始服用中药,一个疗程后,再进行相关指标检查,数据的差异十分明显,疗效甚好。目前,李赛美正由内分泌代谢病向不孕症、肿瘤、皮肤病、肝病等方面拓展研修,突出“伤寒诠百病”的理念。她认为研究伤寒经典,不仅要研究张仲景的原著,还要研究对仲景学术思想有突破和延伸的大家,同时利用现代化检测手段辅助经典,中西合用,让疗效说话。她从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作用机制,反思中医病机理论,并反哺中医教学,使教学、临床与科研三结合。她深信,中医强,中国强,中国人更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