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从没有想过,不是学新闻的我,会进入媒体行业。
更没有想过,自己的作品,除了报纸铅字外,还会以别的载体和方式呈现给读者。
2001年,我回家乡福建龙岩找工作。
那一年,电视新闻里,记者站在脸上贴满国旗高呼欢庆的人群中眼含热泪播报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美国“9·11”事件中飞机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腾起滚滚硝烟的画面,令我震撼。
我开始更加关注新闻事件,对新闻记者充满敬意。
时隔不久,中共龙岩市委机关报——闽西日报社公开招考文字记者,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我入职时,《闽西日报》已由复刊之初的四开四版每周出三张的小报,变为每日对开八版的天天彩报。从此,看着自己的一篇篇文稿变成铅字,随着6万份报纸的发行与读者见面时,内心充盈荣光。
工作中,渐渐发现报纸的美中不足:与电视台、电台记者同行采访时,报纸的新闻出版时效最差,且缺乏直观生动的视听效果。当时常与同事开玩笑说,如果报社的新闻也能快速发布,并能配上音视频,该多好!
不承预料,多年以后“妄想”成真!
我的办公室抽屉里,至今存放着五大本发黄的剪报,上面贴着入社头四年写的所有见报稿。那时,记者都会把自己的每一篇稿件剪下来,精心贴在剪贴本上,留存作品,并供日后查阅。
第五年,不用再剪报了。
2006年初,闽西日报社设立了自己的网站服务器,开始每天发布电子版。从此,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内容。记者则可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查找到刊发过的稿件。
从纸质版到电子版,《闽西日报》迈出了向数字化进军的第一步。
更大的革新,发生在这年岁末。当时,互联网产业风起云涌,地方媒体纷纷建立新闻门户网站,运用互联网传播技术提升自身价值。
抓住机遇,2006年12月28日,闽西日报社申请开通了闽西新闻网,成为龙岩唯一的新闻门户网站。《闽西日报》的“电子版”升格为“综合信息网”。
这是一个质的跃升——报社从此可以第一时间通过闽西新闻网这个PC端发布新闻,弥补了报纸受出版因素制约而缺乏时效的致命“短板”。
当时,我是跑时政的记者。此后凡参加市里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采访报道,我通常在采访现场便快速用手提电脑采写新闻,传回报社供闽西新闻网先行发布。
2007年龙长高速公路通车、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龙岩传递及火炬手为汶川大地震捐款、2010年龙岩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2012年龙岩进入“动车时代”……那些年,对于龙岩的重大新闻事件,我和同事们都在采写后第一时间通过闽西新闻网向外界发布传播。
时效,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谁先发声,谁便能占领舆论高地。
记得2009年7月8日,龙岩永定老寮坑煤矿发生透水事故,7人被困井下,闽西日报社派出记者火速赶赴现场。因山里电脑连不上网,我们通过电话口播传回了事故情况及救援消息,第一时间在闽西新闻网发出。救援期间,闽西新闻网首发的多条报道,被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媒体转载。
2012年4月15日10时30分许,龙岩雁石镇发生一起爆炸。一时间,“爆炸死了好几百人”的传闻四起。闽西日报社接到线索立即派出采访组赶赴现场。1小时后,我们通过电话发回第一条现场消息,闽西新闻网编辑立即发布到网站首页重要位置。不到半小时,这条《龙岩新罗区雁石镇发生一起爆炸事件目前爆炸造成9人死亡36人受伤》的消息作为官方权威信息,被凤凰网、腾讯网、新浪网等各大媒体转载,有效平抑了谣言的传播。当天下午和晚上,我们又发布了两条前方新闻,报道了爆炸原因、死亡人数等,完全掌握了新闻发布的主动权。
这些年来,因为有了新闻网站,在重大事件发生时,闽西日报社经常成为对外发布通稿的媒体。而我的新闻报道,除了在报纸上与本地读者见面外,还常常先于报纸见诸PC端,并通过网络向龙岩域外的世界传播。
随着栏目信息的丰富和线上线下活动的开展,闽西新闻网影响力日升,先后被评为“2016全国地方网络媒体十大最具创新力品牌”“2016福建最具区域影响力政务头条号”“2017全国地市网络媒体网民最关注十强品牌”。
进入报社10年后,成为“老记”的我却开始感到“本领恐慌”。
自媒体的快速崛起,使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受到巨大冲击。《闽西日报》同样不能独善其身,受众和市场被瓜分。如何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指明了方向。
“不日新者必日退”。在改革浪潮中,闽西日报社加速全媒体平台建设,运用新技术创新传播方式:2015年3月开通闽西日报微博、微信公众号;2016年12月开通《闽西日报》新闻客户端“新龙岩”,建立闽西日报户外阅报栏、室内电子阅报屏。至此,闽西日报社初步形成纸质媒体、网站媒体、移动媒体、户内外媒体等全媒体矩阵。
如果说,网站PC端弥补了报纸时效慢、容量小、互动差等不足,那么移动端平台的建立,则让新闻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精彩,使读者获取新闻资讯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并实现个性化选择。
有了新技术,还要有新队伍,创作出新内容,才能给用户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以文为生”的我,面临转型。虽已步入不惑之年,但身为记者部副主任,我必须迎难而上,带头拥抱新媒体。
从过去的一笔一本走天下,到现在手机、相机、上网本加身;从单纯写文稿,到拍摄照片、视频,后期制作、编辑微信;从写严肃端庄的时政稿,到创作年轻人看爱的新媒体推文……2017年,成为我和同事们的学习转型元年。
这一年,我创作了第一组全媒体产品——在做“清新龙岩养生福地”主题报道时获得一个线索:上杭古田山庄长期住着一对从黑龙江来此疗养的夫妇。北方老人为何千里迢迢来此养生?我和同事随即前往采访,跟拍老人起居生活,拍摄周边优美环境,回来后采写了这对夫妇身患重症,在友人推荐和子女陪同下,来到古田把身体养好的传奇感人故事。
文章以“古田是我们生命的给养地”为题,在《闽西日报》整版刊发报道。精心改写并配上短视频和精美图片后,同日在闽西日报微信和APP推送。题为《被断言活不过半年的黑龙江老人,在龙岩这个小镇久居后,惊呆了医生……》的微信推文,当天阅读量破万。
这次尝试,让我多年的“音视”情结得以实现,点燃了我对新媒体产品学习创作的热情。此后,我开始学着从全媒体的角度去策划选题,尽可能将有价值的新闻都采制成好看的新媒体作品。至今,我独自或牵头做了70多组全媒体作品。
深有体会的是,在突发事件中,报社积极践行“移动端讲快、PC端讲全、报纸讲深”的全媒体理念,迅速占领舆论阵地,很好发挥了党报作为舆论“压舱石”的作用。
2017年,我参与采访了厦蓉高速扩容(龙岩段)施工桥梁发生倾覆事故、雁石铁路工地一征拆户点燃汽油造成4人受伤两起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后的“黄金四小时”内,我们在闽西日报APP、闽西新闻网率先发布了事故消息,并在当天持续跟进报道,回应公众关切,次日报纸再作详细报道。由于党媒权威消息发布及时,两起事件均没有产生负面舆情。
2018年12月25日15时20分许,龙岩中心城区发生一起歹徒持刀杀人并劫持公交车冲撞行人,致8人死亡、25人受伤的事件。接到采访指令后,我和同事带上相机、笔记本电脑飞奔现场,只见伤员正在被送往医院救治。快速拍摄现场照片后,我们随即赶往伤员集中的市第一医院,此时市委、市政府已成立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在医院设立指挥部迅速展开处置工作。当时因事件情况不明,网上信息混乱,舆情迅速上升。
掌握事件初步情况后,市委、市政府指定《闽西日报》为事件权威信息发布媒体,一个出口对外编发新闻通稿。在事件发生两小时内,我们通过《闽西日报》微信公众号和APP客户端向社会发出了第一条信息,将伤亡人数、应急处置等概况告之公众,阅读量暴增,其中公众号一小时内阅读量达到了48万人次。当晚,我们守在指挥部至凌晨,实时了解事件调查进展和相关处置信息,并通过新媒体连续发布报道,补充事件发生经过、人员救治情况、后续处置工作等,让公众了解真相,消除疑惑,每一条信息都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次日,事件的网络舆情渐趋平稳。
2018年1月1日,龙岩全媒体新闻中心成立。该中心设在闽西日报社,由龙岩市委宣传部牵头,整合闽西日报社、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电视台力量共建而成。这是龙岩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大胆尝试。
我被编入该中心队伍,成为一名全媒体记者。寻找策划市民关注的选题,最大化丰富内容表现形式,尽量做成与读者有互动的产品,成为我努力的方向。2018年以来我独自或牵头采制的全媒体产品中,有30多条微信作品的阅读量逾万。
做一名全媒体记者,要学会“十八般武艺”,很辛苦。但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点击阅读,更生动、更精彩地服务读者时,便觉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推动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办成爱看耐看党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培育现代传媒集团”。朝着既定的“十三五”改革发展目标,《闽西日报》加快求变、搏浪前行。
在这场深刻的数字化洗礼中,我与报社同新生共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