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李菁怡
准确把握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内涵
李菁怡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内涵,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简洁凝练的“共建、共治、共享”三词,指明了未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定位,内涵着对全体人民意志的遵从,对全体人民参与权利的肯定,对全体人民利益的敬畏。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纲领性指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对过去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社会治理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鼓励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加强法治保障;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从“管理”到“治理”;从“政府负责”到“政府主导”再到“政府负责”;从“共建共享”到“共建共治共享”,凝聚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全国人民社会治理探索的集体智慧。如果说《决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新理念时,我党还在探索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那么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已明确无误地提出了这种方式,就是共建共治共享。并且,报告将其放入两个阶段的目标当中:到2035年,现代社会治理格局要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内涵。
“治什么”——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展。当前来看,社会治理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两平一调”:一是平台建设,包括建立社会治理新格局,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与社区平台。二是平安建设。涵盖社会治安,应急机制,国家安全建设等领域。三是协调好三个关系,即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谁来治”虽然一直都在强调多元治理主体,但是,从“政府负责”到“政府主导”再到“政府负责”,说明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在社会治理的不同阶段也有差异。换句话说,社会治理领域当中的政府负责是分阶段的。第一阶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起步时期,彼时政府负责推动和引导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在强化自身社会管理意识,提高社会管理理念的前提下去推动理论建设、政策制定、组织体系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社会管理创新各个主体的互动和活力,去有效地启动历史进程。第二阶段是社会治理的发展时期,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政府负责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机结合,制定和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做好社会治理创新的宣传,为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社会治理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基本建立起适应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需要的,比较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体制和机制。所以这个阶段更加强调和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包括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体,因此政府负责就更加突出的表现为主导作用。而第三阶段是社会治理创新成果的巩固和维护阶段,政府必须当仁不让地承担主要责任。对已经建立的社会治理体制和机制进行精心维护,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有效巩固。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开展社会治理活动,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
也就是说,对于拥有强政府历史传统的中国社会而言,不管是从自身文化传统相似的,成功实现后发国家赶超的新加坡经验来看,还是从与自身大国治理需求相近的美国社会转型经验来看,“强政府,强社会”才是当代中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优目标模式——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治理现代化,并不是要削弱政府本有的强大自主性,资源动员和社会控制能力,而是通过发挥政府强有力的作用,更加有力地推动做强做大社会,让社会成为一个理性自律、自主自立、自助自治的社会。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更要求政府作为多元复合治理主体之一,必须凸显、强调自身的中心位置。
“怎么治”——共治,与多元治理主体相对应。如果说共建侧重于制度体系的建设,那么共治则更侧重于具体治理环节和治理过程的问题。通过动态的机制和过程调整,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过程。所以共治是真正的绣花功夫。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是党对社会治理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深刻认识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逻辑与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因此,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前提是深化理解“共建”、“共治”、“共享”三个关键词。
(一)共建共治是途径
共建——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是突出制度和体系建设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就发展社会事业而言,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以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应本着政府主导和政社合作原则,通过一系列政策安排,为市场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创造发挥作用的更多机会;就完善社会福利而言,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需要得到制度保护。因此,在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工程中,党在发挥领导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的有序参与制度建设落实机制。就社会发展而言,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新时代的社会意义,它们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角色,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增长点,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作者,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稳定的影响者,是社会公益慈善文化的引领者。应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活力。共治——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关键,要求树立大社会观、大治理观,将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群众动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式社会治理体系。
(二)共享是目标
共享——共同享有治理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然而发展成果却没有很好地惠及每个家庭每个人,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是人民需要的健康发展。***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因此,共享治理成果,要把握好社会治理的“投入—产出”“权利—义务”关系,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重点做好农村、西部、边疆、城镇等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的固本之策,使社会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一靠党保障民生的决心;二靠政府有改善民生的思路,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三靠国家有共享的制度保障。
(三)多层次、网络化、柔性、预防性是特征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以社会治安管理为基础的多层次、网络化、柔性与预防性为特征的综合社会治理。1. 多层次:内涵更加丰富,包括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信访问题的处理、影响社会稳定的安全生产问题的处理等。这些内容在十九大报告中均有涉及,如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等,还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2. 网络化。以往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层级制,按照政府机构设置,从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到市县镇(乡),层层传导。现在更强调多元主体、社会力量的参与,从而形成了政府专门机关和社会群众治理力量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比如基层的群防群治力量、社区志愿者、红袖章,以及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形式,让司法社工参与禁毒普法宣传、观护帮教等。3. 预防性、柔性:全方位治理。以往的社会治理侧重事后事中的干预。现在则更强调通过细致工作、走访、排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过前瞻性、预防性的工作,让不安全不稳定事件少发生、不发生。比如一些小区通过安装视频监控预防发生盗窃事件,一些人民调解机构吸纳社会能人参与基层矛盾化解等。
一言概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是党、政府、社会、人民对社会治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缺位、不越位、合力共谋的格局。对权力主体而言,法定职责必须为,不能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对社会力量而言,要尽快提高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不能无心无力,也不能有心无力,更不能有力无心;对人民而言,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意识更为重要,不能漠不关心,或刻意回避。
(作者: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悠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