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柳亚平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雷丰,字松存,号侣菊,又号少逸,祖籍福建蒲城,后随父亲迁居浙江衢县柯城,为清末著名的温病学家。《时病论》[1]是雷丰的代表著作,是论述外感时令病的专书。重视伏气是《时病论》的一个突出特点。书中的伏邪发病理论,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伏气学说最早即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也有同样的论述,明确指出四时所感外邪可潜伏于体内,延迟发病。《时病论》正是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八句经文作为全书的纲领,将外感病分为伤于外邪“感之即病”的新感时病和“不即病”的伏气病证。雷丰强调说二者“相去天渊,当细辨之”。
回顾伏气学说的发展历程,“伏气”一词最早出现于《伤寒论·平脉法》: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张仲景并未对“伏气”的含义进行解释。到晋代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言:“冬令严寒……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触寒所至,非时行之气也。”王叔和运用伏气学说阐释温病的病因,并对伏邪伏藏的病位和伏邪的致病特点作了初步归纳。这为伏气温病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王叔和被尊为伏气温病的创始人。伏气温病学说在清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这仅仅限于温病的范畴,而不涉及其它几种外邪的伏气理论。
虽然《内经》中就已经提出四季感受风、寒、暑、湿皆可形成伏邪,但这一理论长时间内未引起医家的重视。随着伏气理论的不断发展,直至清代医家又将伏气的研究逐渐扩展到温病以外的外感疾病。例如,叶子雨的《伏气解》一书指出:“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还有刘吉人的《伏邪新书》对伏邪的概念作了扩展,他说“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又说“夫伏气有伏燥、有伏寒、有伏风、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这样就扩大了伏气学说的范围[2-3]。雷丰也是清代研究六淫伏邪的医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位。
雷丰对刘松峰、陈平伯等人否定伏气的说法进行了驳斥;又阐述了伏气的发病机理、形成条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问题,因其理论分散在不同篇章,今将其整理归纳如下:
《时病论》对风、寒、暑、湿、燥等六淫的伏气病皆有论述。如春温、风温、温病、温毒、晚发为冬之伏寒化温;飧泄、洞泄、风痢为春之伏风发于夏秋之际;伏暑、暑疟、风疟、寒疟、湿疟、温疟、瘅疟、牝疟等病,因夏之暑邪伏留,至秋复感凉风,暑与风凉合邪为病;秋之伏气至冬季发为咳嗽,雷丰称为“伏气咳嗽”,分燥湿二种,干咳因体内有伏燥,痰嗽因体内有伏湿。
可见,雷丰论述的伏邪发病不仅仅局限于伏气温病,而且涉及其它几种外邪。这对研究六淫伏气致病规律很有贡献;其中疟疾、咳嗽等伏气病变的阐述,对临床同病异治的鉴别诊断也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伏邪的部位,王叔和提出“寒毒藏于肌肤”,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又提出“邪伏膜原”,这些仅是针对伏气温病而言。雷丰对于伏邪的部位又有新的认识。因为六淫邪气侵犯人体的部位有特定倾向性,所以雷丰指出:伏寒多潜藏于肌肤,或骨髓,或足少阴肾经;伏风之气,内通于肝,次传于脾;伏暑内舍于营分;伏湿之气,内伏于脾(包括膜原),上传于肺;伏燥之气,内伏于肺。
雷丰对伏气部位的论述,涉及脏腑、经脉、气血、五体等不同的层次,又根据不同邪气的性质明确了具体部位。此外,同一种邪气潜伏的部位也会由于体质的差异而不同。例如,雷丰多次谈到寒邪潜伏的部位,“其藏肌肤者,都是冬令劳苦动作汗出之人;其藏少阴者,都是冬不藏精肾脏内亏之辈(《时病论·卷一》)”。因二者体质差异,虚损部位不同,所以伏邪潜藏的部位有别。
邪气潜伏的原因,雷丰认为有内、外两方面因素:①从外邪来说,是由于感邪轻浅,所感受的六淫之邪不太强烈,不足以立即引起发病。例如,“夏令伤于暑邪,甚者即患暑病,微者则舍于营(《时病论·卷五》)”,又如“夫冬伤于寒,甚者即病……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伏藏于少阴(《时病论·卷一》)”。②从人体内因而言,是因为局部或整体的正气虚弱。“此即古人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时病论·卷一》)。”如上文提到的劳苦汗出,则肌腠疏松,气随汗泄,卫气不充;冬不藏精,则肾脏亏虚。由于机体内在正气的虚损,又为邪气潜伏创造了条件。这就是雷丰关于邪气潜伏条件的两点总结——感邪轻微、正气内虚。
雷丰指出伏气的发病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新感外邪引发伏邪,新邪与旧邪相兼发病。例如,秋之伏湿或伏燥,至冬稍感寒邪,即会引发痰嗽或干咳。又如,冬之伏寒化温,至春由寒邪触发者为春温;由风邪触发者为风温;由新感温热邪气触发者为温毒。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邪气潜伏后性质转变,重阴必阳,随自然界阴阳消长,得其时而发。例如,春季的温病、晚发二证,因冬季感受微寒,伏寒化温,至春季阳气升发开泄,温热伏邪自内发外,不需要外邪引动。
第三种情况也是伏邪自发,未经新邪引动,得“虚”而发病。“不因外邪而触发者,偶亦有之(《时病论·卷一》)”。伏邪在体内传变转化,邪势渐盛,正气渐衰,遇到人体正气亏虚即趁“虚”发病。例如,夏季之飧泄,是由于“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木之邪,不能条达,郁伏于脾土之中,中土虚寒,则风木更胜,而脾土更不主升,反下陷而为泄也(《时病论·卷三·飧泄》)”。正是由于风气内伏,邪势渐胜,木郁土虚,正不胜邪而发病。这就是得“虚”而发,“虚”指人体的正气虚损。当然“虚”是相对的,是与邪气的势力相比较而言。
伏气是外感病延迟发病的类型,多由于正气偏虚而感邪轻微所致。中医对伏气学说的认识,自《内经》便有记载。历代医家对伏气病证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伏气温病方面。雷丰对伏气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六淫伏邪发病规律及临床治疗经验的总结。纵观他的医案和医论,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认识。
[1]清·雷丰.时病论[M].杨梅香,郑金生校点.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杨雨田,武俊青,杨悦娅.伏气学说的历史沿革[J].中医文献杂志,1999(02):10-11.
[3]王欣麒,程先宽.浅谈《内经》中的三因制宜思想[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3):16-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