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辨证四则刍议

时间:2024-05-22

陈 汇,任红华

(云南圣爱中医馆,云南昆明 650031)

中医辨证,向有病因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诸多门类。根据不同的病症,运用不同的辨证方法,就能执简驭繁,左右逢源。前贤有云: “为医难,不难于设方,亦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病。”所谓“识病”者,察病之起因,审病之性质,求病之机理,明病之转归,就能处变不惊,安之若素,处之泰然。病有内伤外感,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表里同病,脏腑共损,气血两伤,如乱麻理丝,纵有千絮而难得一头。故为医者,凡有便捷实用的辨证方法,莫不潜心钻研,努力求索。

“正邪”、“润燥”、“通滞”、“清浊”,此四者在临床辨证时,运用得当,对辨证识病,可以别开生面,有驾轻驭熟之效。历代医者在辨证时对“正邪、润燥、通滞、清浊”也多有陈述,惜乎未能深入探讨,形成体系:或分而述之,未能联篇;或浅尝辄止,难求深义。今笔者将其统而论述,联系成篇,取名“辨证四则”。此“四则”中,“正邪”是纲,是总则。“润通清”为正为常,亦为治法;“燥滞浊”为邪为变,亦为病情。“正邪”,辨病证之进退预后; “润燥”,辨津液之盛衰亏盈;“通滞”,辨气机之畅达滞塞;“清浊”,辨阳气之升降混沌。

辨证四则,其实是在各种辨证的基础上,旁开一支,从另一角度审视疾病。在临床上,我们多加留意,把“正润通清”与“邪燥滞浊”程序化、条理化,就会感到,运用四则辨证,更加具体,容易把握,也就更加实用、快捷。笔者临证时,结合八纲、病因、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再辅以四则辨证,深感对疾病的辨识,又多了一番开悟,当有另辟蹊径的妙处。

1 正邪

正者,正气也。《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便是正气内存,真气充沛。人的正气,先天来源于父母精血,后天来源于水谷精微,先后天合成一身正气。《灵枢·本脏》云:“人之血气精神者,可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人若正气充盈,则精神健旺,气血调和,津液布足,百脉通畅清升浊降,阴平阳秘,百邪不侵。

邪,古同“斜”,斜即不正,为偏为倚。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和病理损害。《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病邪侵害损伤正气,二是正气虚损易被邪侵。正虚被邪侵害,即表现出精神疲惫,气血失调,津亏液竭,百脉不通,清浊不分,阴阳失衡。

人体的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预后转归,都是正邪斗争的反映,并取决于双方对抗的结果。《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灵枢·小针解》亦云:“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可见,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就是正与邪斗争的过程。由此奠定了正邪辨证在四则辨证中的纲领地位。《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在疾病的发展中,未衰之正要养要护,已衰之正要扶要固,从而可引出养正法、护正法、扶正法、固正法等,具体应根据疾病辨别为何物何处之虚,从而选方用药。至于邪,因不属常,故以“祛”为大要,祛而不可除的要稳要和,具体立法选方应根据所属之邪而斟酌。

另外润燥、通滞、清浊的互相转化,也正是疾病正邪抗争,邪正消长的客观反映。不仅如此,我们通过对“正润通清”与“邪燥滞浊”的深入研讨,可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即“邪者正之、燥者润之”、“滞者通之”、“浊者清之”,有助于下一步处方用药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2 润燥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说文》云:“水曰润下。”人之润者,津液充足,水津四布。人可以7日不食,不可3日不饮。可见水液代谢对维持人的生命有极重要的意义。人身的水液,包括津液精血等,是不可或缺的。它能滋润皮毛肌腠,濡养脏腑经络,滋润五官九窍,充养骨髓关节。故润者,对机体水液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燥,《说文》曰: “干也。”在人体为津液匮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人体失去津液濡养,则皮毛肌肉、孔窍关节失润,脏腑功能失常,从而导致阴阳失调,病从中生。

燥,有内外之分,外感燥邪为外燥。燥为秋之主气,五行属金,应脏为肺,其时天气收敛,气属清肃,干燥缺水,自现肃杀之象,如若太过,自然伤人致病。初秋之燥邪合夏之余热而成温燥,深秋之燥邪合冬寒之气而成凉燥,治宜辛凉甘润或辛开温润。内燥则多因内有邪热灼伤阴液,或因吐泻、夺汗、失血等耗伤津液而成。按病机不同有肺胃阴伤、肝肾阴亏、大肠津枯、血虚内燥等。治疗应按病机不同施以润燥、益血、增液、救阴诸法,分而治之。

3 通滞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可谓诊病八字真言。凡病者,多因疼痛而始觉。《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通者,《说文》曰:“达也。”畅达之意。在人为气机通达,百脉通行,五内健运。通有两层涵义,狭义指气血经脉通行畅达,广义指脏腑机能正常运行。

滞者,《说文》: “凝也。”本意为水流不畅。在人则为气机不畅,脉络不通,气血冲逆,脏腑功能运行失常。滞也有两层意思,狭义的指气血经脉郁滞,冲逆瘀结,以血滞、气滞、寒滞、湿滞居多。广义是指脏腑功能运行障碍,如肺气上逆,肝气郁滞,脾虚不运,胃气上逆,心肾不交等。

通与滞,是中医认识病因病理很具特色的一种方法,临床上病人出现的许多症状,如头痛、腹痛、腹胀、胸闷、气短、心悸、头昏、乏力等等,经现代医疗仪器检测,并不显示任何病理改变,而运用中医通与滞的辨证方法,就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从血虚血滞,或气虚气滞入手,每有可信的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通法是较多采用且效果显著的治法。凡是能够因势利导地帮助人体气机往正常方向发展的方法,如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祛痰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散结,利水通淋等,都可归结为通法。

通,从大里讲,一个国家,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富民强;从人体来说,气机通顺,百脉畅达,脏腑通和,则百病不生。

4 清浊

清,即指清气。清气是水谷精微的清轻而无形的部份。浊,属阴,与清气相对,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浓厚有形的物质,亦指有待排泄的重浊弃物。正常情况下,清浊各行其道,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代谢。一般而言,清气属阳以升为顺,浊气属阴以降为宜,升降合宜,清浊自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区区数十字,已将清浊的属性、走向和作用道得一清二楚。

升清降浊,中焦脾胃为其枢机。脾气主升,《素问·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清气由于脾的运化提升作用,方能上归于肺, “肺为五脏之华盖”,通过肺下输脏腑。如果脾的升清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清阳不升,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肺,敷布全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其本在脾,治当健脾化湿,益气升阳,清浊各行其道,人体自安。

胃主通降,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的运作态势。饮食入胃,胃主容纳,水谷经胃气腐熟,下传小肠。清浊分道而行,关键就在小肠。《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类经·脏象类》亦云:“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人体清浊分流、清升浊降,各行其道,就是通过脾胃小肠共同完成的。脾气不升,小肠不降,清浊混沌。清阳不升,难达巅顶,每见头昏、头晕、目花耳聩等,可投以升阳益气健脾和胃之品,清阳得升,头目自明;浊阴不降,胃肠积滞,瞋胀由是而起,当施以行气导滞,和中化积之法,浊阴得降,瞋胀自消。

辨证四则, “正邪、润燥、通滞、清浊”,也可划分为“正润通清”与“邪燥滞浊”两个方面,二者有所区别,又有联系,在辨证施治时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辨证四则,总与人体气机运转密切相关。归纳起来,“正润通清”则气机畅达,“邪燥滞浊”则气机阻遏。辨证直从气机入手,也是中医辨证识病的特色和优势。

辨证四则,初成雏形。有待多加辩驳,反复推敲,层层深入,归纳总结,使之日臻完善。

[1]中华中医药协会.医经卷·黄帝内经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0-158.

[2]严世芸,李其忠.新编简明中医词典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3-1034.

[3]汉·许慎.说文解字 [M].长沙:岳麓书社,2009:39-3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