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苟爱萍, 沈洁青, 黄赵沁, 王 婧, 林 婵, 张 珏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
基于老厂房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
——以常州大成三厂景观设计为例
苟爱萍, 沈洁青, 黄赵沁, 王 婧, 林 婵, 张 珏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
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老厂房再利用的问题日益急迫.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起源地,也是率先着手对彰显城市文脉的工业遗产进行调查和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以上海典型案例入手,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老厂房改造的项目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常州大成三厂这一民国时期的纺织业遗留地块进行改造设计的手法进行介绍,从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和节点设计3个方面,体现了文化传承和生态技术相融合理念.
老厂房;改造;景观设计
由于快速城市化导致中心城区迅速向周边扩散,原有位于郊区的工厂逐渐被新建建筑包围.老厂房一方面具有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具有富有特点的建筑空间结构,因此针对老厂房的改造设计课题就应运而生.老厂房改造的意义在于:①节约资源.运用生态技术对厂房进行改造,局部功能进行调整,能使原有资源得到重新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使利益得到最大化.②延续历史文脉.老厂房一般有延续至今的历史以及其背后的悠久故事,通过保留原有工业遗迹,顺从原有建筑结构与材料,规划出新的空间主题[1].以“置换”为目标的改造方式既保留了历史痕迹,又满足了新的功能需求.③利用原有的结构,结合艺术设计,形成新的地标.老厂房一般位于商业区、交通枢纽和高速公路边,具有体量大、建筑面积广、楼层间隔高等特点,通过空间风格和景观改造,结合时尚设计元素,则有可能成为新的地标性建筑,聚集人气带动产业链和经济发展.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起源地,也是率先着手对彰显城市文脉的工业遗产进行调查和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并在国内较早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法规[1].此外,常州和上海均在长三角经济圈,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有很多相近之处,研究上海老厂房改造的相关案例,可作为项目设计的重要参考.通过实地考察,对上海具有代表性的老厂房改造项目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如表1所示.
这些厂房大多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或大或小,曾经或为租界旧厂房(8号桥创意园区)[2],或为能耗污染大户(上海钢雕公园)[3],或为民族工业(M50创意园)[4],或为上海工业转型发展的代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红坊)[5-6],或为最为污秽血腥的场所(上海1933老厂房)[7],或富有上海特色的弄堂小工厂(同乐坊).改造后的厂房,根据其占地的大小,有不同的分区,面积较小的一般分为办公区、展示区、餐饮区等;面积较大的则分为入口景观区、活动区、植物保护区、景观展示区等.此外,功能需求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大部分厂房改造后,由于其有利的区位因素,主要以创意办公、时尚休闲、酒店公寓、文化艺术等内容为主,且多以设计创意为主要业态.前身为上海铁合金厂的钢雕公园,其占地面积为33 hm2,分为入口景观区、植被保护区、少儿活动区、公园管理中心区、草坪林荫道及核心景观区、水体植物净化区、花园展示区等空间需求较大的功能.
表1 上海典型老厂房改造的特点Tab.1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old building in Shanghai
在原有建筑物改造上,除了上海钢雕公园和同乐坊的原有建筑采取部分保留以外,其他都全部保留下来.但保留下来的建筑,通过外立面的重新装修和装饰,更强化了建筑的历史特性,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其中,8号桥和M50的建筑采取整体改造的手法,包括室内外的结构重塑和功能重构.而其他则均采取部分改造的手法,如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大部分的建筑外立面几乎没有更改,仅仅在局部节点建筑(入口和靠近黄浦江)通过拆除部分墙体,或增加穿孔金属板强调其景观特性.
此外,原有的工业遗迹均得到充分利用,如M50原有的老式铁栅栏玻璃窗,被改造为独特的logo;上海钢雕公园利用废旧钢铁锻造的火车头,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标志,其中重要“钢雕一号”的前身是储存粉尘的巨大容器,等等,都讲述着废弃与重生的故事.
原有的植被则尽可能地被保留,如国际时尚中心,除了保留原有植被外,原有的空地也用于广场.在通向黄浦江边的区域,将原有的场地改造成跌水景观,以流动的水体连接黄浦江.
由以上分析可见,老厂房的再造设计多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业态,并结合原有的厂房、机械、植被、水体等元素进行改造,使其富有时代感和艺术特性,这也是大成三厂景观设计的主要借鉴.
常州大成三厂位于常州市天宁区东北部,北临京杭大运河,东临采菱河,占地面积约为33 hm2,水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基地北部、东部和西部多数为居民区和文化生活区域,南部是即将动工建造的一站式生活广场.基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其原有的工业特性和历史发展的痕迹,以及其位于城市中心和京杭大运河河畔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同上海的M50、国际时尚中心等滨河老厂房工业景观有着非常相似的历史和环境特性,而其独特的历史性主题,又同上海钢雕公园、1933等主题性较强的工业遗产景观非常相似,这也成为设计的很好借鉴.
2.1 设计理念
该项目地块的前身为常州纺织三厂,因此运用丝线的“丝”字演变成为主路网,两边的路网由麻纺布的编织纹路演变而成.中央景观休闲区、创意产业园、商业区和滨水景观区四者有机融合成四大功能板块.由于现状植物种类较多,绿化效果比较理想.两边则利用项目本身自有的资源和文化传承与保护两大特点入手,以厂房改建为前提、以纺织等当地特色文化为主旨贯穿全局,对一些建筑进行适当的拆除做成景观小品,在景观设计时不仅关注当地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的利用问题,同时还对城市人文禀赋与历史文脉的传承和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以强调,形成文化景观绿地(见图1).
图1 理念演变Fig.1 Concept evolution
2.2 设计内容
设计的重点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围绕文化主题进行发散设计,做到形散神不散.让人们不仅能够知晓、了解纺织文化,更能口口相传使其具有教育、传播意义.同时结合景观小品和植物配置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见图2).
(1)建筑.借鉴上海老厂房改造的经验,利用场地原有资源和当地资源对居民区、老厂房进行改造,保留结构完好的房屋,加以开发利用,同时增加一些富有特色的构筑物,以凸显主题.右边是以商业、休闲、餐饮为主的群落,左边以小厂房、员工宿舍改造为主的创意园区,周围配以植物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图2 总平面及分析图Fig.2 The general layout and analysis graphics
(2)地形.利用微地形分割一些大空间凸显主题的效果,同时又不会使地块有明显的分界线.微地形同时也可增加土地的绿化率.
(3)园路.场地的中央景观休闲区主观光路网由“丝”字的形状衍变,形成回状闭合主路线.两大展览馆旁的园路设计灵感来自蚕茧的形态,平滑的曲线很好地与场馆形状相融合.左右两边的园路布置理念则由纺织产品(十字交错的丝线)衍生而来,连接建筑与各个景观,减少直线与曲线直接交融的突兀感.
(4)竖向设计.在大地块范围的功能分区、路网及其设施位置的总体布局安排上,还受到竖向高程关系的影响.增加具有艺术性的竖向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既可以增加地块的层次感,提高土地使用率,优化多功能空间,又能美化景观空间,提高环境空间质量.在元素的选取上围绕纺织等当地元素为主展开设计.
(5)植物配置.借鉴上海时尚中心的做法,保留现有植物,同时增加一些植物,以体现季相变化,从而对场所的景观外貌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植物配置上则根据季节变化搭配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交错延续的效果,呈现出缤纷的观感.另外也通过植物的色系,利用色彩的协调性突出或强调周边景观.植物景观通过不同色彩的乔、灌、草的搭配组合,营造出特别的文化氛围,使得整体的文化艺术效果具有完整性.
(6)生态技术.园区采用生态技术,以获得最少能耗和最大的生态效果,包括:①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转速降低,风机稳定性较好,对鸟类的影响较小.②生态浮岛.能有效抑制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能够净化空气,并能通过植物气孔蒸发水分调节环境温度.③雨水循环利用.通过植物截流、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利用径流雨量,涵养地下水.
2.3 节点设计
(1)入口景观区.入口景观区放置木质雕塑.以丝线的雕塑开门见山地表达园区主题,指向性的木质飘带强调了主轴的方向,并形成一个视觉焦点(见图3).
图3 入口景观Fig.3 Entrance landscape
(2)主轴.在主轴处运用对称的弧线强调直线性,以草地和太阳能板交错相铺,富有动感.廊架在空间上先收再放,条形外观采用了丝线的形态,再突出园区主题.采用破茧寓意的门洞模拟《桃花源记》“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通道在竖向和轴向上都是先收再放,增加了主轴的可游览性.窄条形性的绿草地和主轴平行,进一步突出轴线感.草地使用白色不规则的木材质包围,随机分布在草地两端,提供了一个可让游人随时踩踏的草地隔栏.长距离的水池有两处汀步,汀步间有小型喷泉,打破了整体静态水的格局(见图4).
图4 主轴Fig.4 Main axis
(3)纺织文化区.主轴左右两边有两处展览馆,西侧为室内展览馆,东侧为半开放式展览馆.两者都以蚕茧为原型进行设计(见图5).
图5 蚕茧展馆Fig.5 Cocoon pavilion
(4)滨河景观区.借鉴上海时尚中心滨江部分的设计手法,采用大型跌水景观,倾斜度不断地增加,水流由缓至急.中心观景区域遮阳棚由纺锤状张拉膜组合而成.圆形集会广场,供游客休憩的同时亦是船舶停靠口.生态浮岛,用以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船舶停靠点以波浪的形式出现,同时也是休息活动的空间.码头附近竖立一个以帆船为主题的雕塑,配合夜景照明,使京杭运河的景观效果更为丰富多姿.船舶停靠点的木质步道构造成上下交错的形式(见图6).
图6 滨河景观Fig.6 Waterfront landscape
儿童游乐区域,设置攀岩、滑梯、秋千、旱喷等专为儿童建立的游乐设施,北侧为木质塔楼,为儿童提供一个可以充分玩耍的空间.360°的玻璃观景台给孩子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见图7).
图7 儿童游乐区Fig.7 Children’s recreation area
(5)多功能创意园区.大型太阳能休憩廊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接地支架供给园区电力,节约国家电力资源.绚丽的外观颜色也为此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创意园区的木栈道转角处设置了小型景观坡,以白色大理石围边,坡上种植可踩踏草皮,增加了绿化覆盖率的同时也不乏趣味性,孩子可登坡玩耍,在此工作的人群也可趁着午休时间到此休憩,既满足观赏性又满足了功能性.海星广场是由一些白色圆形树池和黄色坐凳组成,整体形状灵感由海星衍生而来.此广场在草地的基础上设置铺装,在每个坐凳旁都配有高大乔木遮阳,并伴随季节变化有色彩差异,形成独特的休憩景观,突出景观效果(见图8).
图8 多功能创意区Fig.8 Multi functional creative area
(6)新概念商业区.借鉴上海老厂房改造的商业布局模式,运用竖向横向的线条将商业区相互有序的编织在一起,演变形成商业景观区的路网,使常州纺织文化的理念具体化.屋面设计为坡屋顶,根据常州地区的日照角度设计,供太阳能光电板最大效率地发电.同时利用建筑本身的特点,结合科技手段使垂直绿化也能在墙体上实现.既满足使用上的要求,也为人们提供了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建筑空间.
总之,大成三厂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历史和时代的结合,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生态的理念.项目特点:①位于市中心核心地段;②历史与时尚共存,保留工业元素,如厚重砖墙、管道、斑驳的地面等,同时增加了新的建筑物,如博物馆、咖啡馆等内容;③设计留有众多“公共共享空间”,如儿童游乐空间、公共展示空间、滨水休息空间等;④充分结合生态设计,结合植物配置,创造宜人环境.
常州大成三厂的设计思路,基于对上海典型老厂房改造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案例在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方案结合基地自身的历史和区域特性,更加强调原有纺织文化的文脉延续.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成功实现了历史与时代的结合.从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可知,深入理解场地的内在脉络,兼顾景观的多重层次,是十分重要的,这也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1] 王璐.上海旧工业厂房的改造与再利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7.
[2] 冀永亮.8号桥:从旧厂房中涅槃[J].房地产世界,2005(12):91-93.
[3] 宋昕.基于恢复生态学的郊野后工业公园保护与再利用的景观规划设计探究——以上海市宝山区钢雕公园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591-596.
[4] 洪启东,童千慈.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J].城市观察,2009(3):96-104.
[5] 储静伟.十七棉老厂今夏转型时尚中心[N].东方早报,2011-3-22(8).
[6] 宗轩.上钢十厂的优雅转身——上海红坊国际文化艺术社区更新实践[J].城市建筑,2011(8):52-55.
[7] 华元.艺术家的新天地——虹口“19叁Ⅲ”老场坊[J].上海城市规划,2008(2):I0001.
(编辑 俞红卫)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ased on Old Re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n Changzhou Dacheng Factory No.3
GOU Aiping, SHEN Jieqing, HUANG Zhaoqing, WANG Jing, LIN Chan, ZHANG Jue
(School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anghai 201418,China)
With the high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the old building reus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Shanghai is the origin of China’s modern industry,and also the first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o launch an investigation and protection on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manifesting the urban context.Based on the typical cases of Shanghai,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resentative old building reconstruction project were analyzed,and the renovation design of the Changzhou Dacheng factory No.3,the relics of Republic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was conducted,in order to reflect the philosophy of integrating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ecological technology in terms of design concept,design contents,and joint design.
old building;reconstruction;landscape design
TU 986
A
1671-7333(2015)04-0411-05
10.3969/j.issn.1671-7333.2015.04.020
2014-08-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8156,51378010,51108267);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重点课题资助项目(101LW135053)
苟爱萍(1971-),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E-mail:aipinggou@hotmail.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