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常 婧
***总书记高度关注干部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指出:“在党校所有财富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党校所有资源中,优秀教师和优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1]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水平的关键。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认为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时代和学员的要求,无愧于干部教育培训的责任与使命。
干部教育培训兼具复杂性、艰巨性、时代性与实践性。当前学员普遍具有“三高”(学历高、职务高、理论水平高)、“三多”(经验多、流动多、阅读文件多)、“三强”(理解能力强、思辨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特点,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对于知识、素质、技能的培训需求越来越高。这要求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复合性,集理论深度、政策广度、实践宽度于一身,以满足广大干部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一个优秀的党校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力争做到四个结合:
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发挥职业优势,从基层拿经验,下机关做调研,从高校学理论。当然,这个优势的充分发挥有难度,既要依靠学院创造的联系平台,又要看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总书记在谈到党校教师加强基层实践时指出:“要加大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力度,实行蹲点调研制度,组织党校教研人员到基层一线深入了解实际,加深对国情党情的认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要自觉以科研项目为龙头,带动相关领域和学科的重点攻关,从理论高度上着眼,从政策规定中着手,从基层实践中着力,三管齐下,通过增强基层实践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研究。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学员很多是相关工作领域的行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员作用,让学员当教员,所谓“教学相长”“干部教,教干部”,学员对教学感同身受后,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建设领域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3]坚定政治立场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更是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教师的职业底色,教师应当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和自觉性,弘扬主流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的政治风气进课堂。在新媒体时代,一些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对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的思想影响较大,弱意识形态化、强功能效用化的思潮受到追捧,这给干部教育特别是从事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让学员真信、真服、真受益,是很见功底的。干部教育培训强调政治理论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其中进头脑最难。党校教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基础,结合鲜活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形势,把理论课讲深讲透,让听众入耳入脑入心。干部教育培训忌书呆子气,忌说教风,要通过活生生的案例素材去解读理论问题,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和引导效果。
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教师各有专攻领域,共同探讨的空间集中在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在保留各自学术研究空间的基础上,有机整合团队的力量,寻找共性,共同提高。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班将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一线教师集中起来,围绕干部教育培训相关主题进行充分探讨,教师团队毫无保留地贡献经验和方法,并吸收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有利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干部教育培训以项目和课程为先导,教师往往处于应急补位的状态,需要上什么课就临时备课,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讲什么,形势任务变了再换下一个主题。因此,与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教研训练不同,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呈散状分布,知识面广但不够精深。教师要避免被变化的课程需求牵着走的被动局面,就要万变不离其宗,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掌握几门经典课程,作为品牌推出,常讲常新,其他课程则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随时准备和积累,最终从知识库中找到自己擅长的内容搭建一个新的逻辑架构,形成课程体系。因此,应长期扎根一个重点领域,围绕几个重点问题,不断积累,反复打磨,突出优势,打造品牌。同时要注意精深与广博相结合,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课程,丰富知识结构,打通知识网络,应对不断更新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
积累与创新相结合,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和领域上,还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要大胆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情境还原等新的教学方法,用新鲜的素材和案例提升研究空间,用新颖的方法和模型解释传统的理论难题,维持课程长久的学术生命力。
干部教育培训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不同,课程设计具有灵活性,缺乏体系性。由于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根据培训主体决定,教师很少参与前期的课程设计,往往是先定课,再定人。加之很多干部教育培训院校以外请兼职教师为主、培养专职教师为辅,因而专职教师往往是被动的,随机上马,“打配合、打替补”。但如果专职教师长期处于“讲完就丢、用时再捡”的状态,就会打乱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得不到积累,失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专职教师要大力开发专业课程,力求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一堂精彩的政治理论课,需要投入极大的心血和思考:从内容上说,要把教师专业研究领域的精华全部浓缩在课程体系中;从实施过程说,要在诸多班次中反复实验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打造一门好课,需要精雕细琢甚至反复推翻与重建,并需具备以下要素:
这是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筋骨”。课程讲授往往是“一千个人能讲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主题运用的理论资源和逻辑论证能有很多种版本,不同教师的专业领域、语言风格、受众群体不同,在课程的设计上就会千差万别。但授课效果是由学员来评判的,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达到或超出学员预期的课就是好课。完成一堂精品课要满足很多条件,教师反复在授课实践中摸索锤炼,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其中,教师缜密的逻辑脉络和论证过程构成了一堂课程的“筋骨”,要完全切合主题并不断进行铺陈和解答。比如,在党性教育模块中,原著文献课难度最大,要把党的学术史讲出时代新意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用独创的逻辑体系将文献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且要保持在原理的框架内。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将文献内容、意义和价值进行分块切割,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做到收放自如。除原著文献课之外,理论课也相对难讲,如果只是从概念到概念就显得枯燥乏味,可以用理论由来、功能价值和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进行阐释,把理论课讲得生动有趣。
当然,也要避免陷入逻辑的“陷阱”。如果过度重视逻辑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每个层次都平均使力,理论阐述的部分太多,到最后结合实际问题讲授时时间就很紧张,草草收尾的效果当然不好。原著课和理论课的重心在后半场的运用部分,要灵活分配,详略得当,可以在能引起学员思考的精彩之处重点着墨,不必拘泥于对称性和完整性。
这是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血肉”。原著课和理论课讲授难度大,主要是因为概念多、推理多、逻辑关系复杂。在理论的阐释上应当加大厚度,不要单独地论证理论本身的合理性,用理论解释理论,而要用充分的案例和历史资料来增添“血肉”。政史经哲不分家,艰涩的理论问题融入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后再加以分析整合,深入浅出,更容易被学员掌握。
比如协商民主理论这门理论课,一个重要的部分是通过比较研究中国和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发展与内涵的不同,来引出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体系和现实价值。比较研究是非常理论化、要素化的,但又不宜按照学术研究的思路给领导干部授课,这时采取历史研究的方法就比较合适。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理论的发展由来已久,从党的成立至今,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事件中,统一战线的产生、“三三制”政权的建立、协商建国等重大事件都留下了协商民主理论的重要成果。因此,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协商民主历史沿革,提供丰富详实的史料,再来考察中西方的不同,学员就能认识到历史、文化对理论和制度体系形成的重要作用。
***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4]知史明志,对领导干部历史思维的培养是教师课程设计的一个重点,有厚重历史纵深感的课程一定会受到学员的欢迎。
这是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脉搏”。面向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具有非常明确的现实指向,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总书记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5]领导干部对于学习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的需求是迫切的,教师在课程讲授上不宜自说自话,需要紧紧抓住时代的节奏,让学员能将理论思考转化为现实工作指导。大数据、新媒体这类课程本身就是现代科技革新的产物,时代性不言而喻,但理论性的课程要兼顾时代性就不容易了。理论课堂既要符合学术研究规范,又要有生动鲜活的案例阐释,将特定历史时期诞生的伟大理论运用到当今时代发展中,这是对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教师更高的要求。
原著课结合历史来讲比较容易,因为经典著作都诞生在相应的历史时代,但选取合适的现实案例来阐释理论并不容易。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讲授的“《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价值”,是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王教授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这一段历史用政治基础、思想材料、理论基石进行整合,不平铺直叙,而是紧紧围绕主线,从原著诞生的时代讲到现代和当代对中国实践的指导,引出当前社会思潮中质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四个尖锐问题,并用极具说服力的现实案例回应这些问题,论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最后,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比较,在历史长河的激荡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中,将大国兴衰与制度优劣这两个理论问题进行梳理,发人深省。王公龙教授的授课方法非常值得广大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教师深入思考和学习。
这是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眼界”。成功的干部教育培训,一定不是单向度的,要从不同的视角增加课程的宽度。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时代,宏大的国际视野是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教师的必备素质。有了“筋骨”“血肉”“脉搏”之后,要引起学员更多的思考取决于他能够看到的万物即“眼界”。比如在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中常开设的“苏共执政失败的教训”“大国外交”等课程,都需要授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背景。值得强调的是,那些概念性的、普适性的课程如果贯穿国际视野,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层治理现实”等课程,在国际视野中更能显示出中国方案的可贵。
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国际视野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性的国际话语,二是案例性的国际视角。与之相应,教师在现有的条件下增强国际视野,一要融入西方的理论研究方法,注重系统和建构,促进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话语体系的接轨,二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从国际背景和历史事件中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就像一个人具备了筋骨、血肉、脉搏、眼界才有灵魂一样,一堂干部教育培训课有结构支撑、有史料丰富、有现实参照、有世界眼光,才能有灵魂。教育的灵魂,就是学员产生的思考和体悟,这是一堂课程的精华,具有无限延展的可能性。学员在听课过程中结合个体的阅历和经验,可能产生具有超越性的体悟,将之运用到一方治理的实践中,取得成功后,教师又将这新的地方治理实践经验总结到自己的课堂,使新的学员受益,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中道、术是一体的,以整体的教学效果呈现在学员面前,一堂成功的课带给学员的是信念、知识和技能的全方位提升。对教师来说,运用一些形式和技巧来提升人格魅力和课堂吸引力,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而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最高水平的理论教学通常也是最高水平的通俗化。理论本身是枯燥的,字斟句酌的私塾式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领导干部的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灵活运用案例素材,就理论本身的释义和解读也急需转换语言体系,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深刻的道理。
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教师经历了长时间学院派训练,往往具备缜密规范的逻辑思维习惯,也往往形成以理说理、以词解词的呆板生硬的讲授风格。风格的改变是最难的,但是意识到问题所在就是改变的开始。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哲学大师桑德尔,就是典型的语言转换大师,他将正义这一宏大的政治伦理概念,用“火车刹车失灵”实验来解读,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紧跟思路,通过相互交锋和辩论逐渐接近正义的含义本身。有意识地通过语言转换,将理论最大限度地通俗化,是一名优秀的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教师必备的教学技巧。
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具有独特性,比如:重问题解决,轻知识习得;重实践逻辑,轻学术逻辑;重任务驱动,轻求知驱动;重以例释理,轻以理释例。这实际上与教师的学术训练背道而驰,需要针对教育培训需求进行转换,这对教师而言是艰难而必要的,尤其是以例释理的能力,需要特别加强。
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学员多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他们面前一味高谈阔论难以实现教学效果。如何使枯燥的理论真正进入学员头脑?这就需要学会以例释理的功夫。比如,讲转变政府职能这个问题,教师的切身体会不如学员,因为身为领导干部的学员每天都在体验和执行着这种转变。但是教师可以此为例,找到其在整个治国理政系统中的定位和重要性,以及已取得的成效、下一步的改革方向等等。又如讲公共决策,可以怒江水电开发为例,分析资源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关系问题,继而深入剖析公共决策的影响要素。再如讲群体性事件,可以余姚大水应急处置为例,模拟政府官员面对突发危机时紧急决策的考量,归纳出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章法。《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明确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比重,2015年前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案例课程占能力培训课程的比例不低于30%。以例释理是形势所需,也是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教师需要努力掌握的教学技巧。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身兼导演、编剧、演员数个角色于一身,在学员面前表演独角戏。而现代教学实践以学员为主,重视充分动员学员的积极性,教师穿针引线,引导和启发学员逐渐接近教学的核心内容。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设计中,全面发掘学员的潜能是一种必然选择,对教师而言,这种方式也解放了手脚,增加了学员的参与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授课效果。
对于解读重要会议精神的课程,教师可以尝试在授课之前列出课程提纲,就重点讲授内容征求学员的意见,让学员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笔者曾经听到一位教师讲解培训与提拔的关系,以生物学“小白鼠动作收获的条件反射”为案例,生动贴切地解释了其辩证关系:一学习就提拔,容易产生骄傲和焦躁的情绪;学习不提拔又容易磨灭进取意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员回味无穷。再比如,媒体沟通课程可以设计成实验的方式,学员模拟各相关负责部门的领导,在某事件突发后分别答记者问,启发学员在不同岗位上针对问题给出恰当的回应,并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现场气氛,学员反馈较好。还可以通过访谈式教学的形式开发学员,请学员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创新提出合理化的思路建议。通过充分动员学员参与课堂的组织,教师退回到“引导师”“催化师”的角色,更多地配合学员演出,往往带来超出预期的培训效果。
总之,在中央要求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建设的任务下,在当前整个社会大兴学习之风的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教师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规律,以精准定位为道,以课程设计为术,辅以丰富的教学技巧,逐步探索出自成一格的教学风格,有利于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水平,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1]***.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5-12-11).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501/c64094-28317481.html.
[2]***.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5-12-11).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501/c64094-28317481.html.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
[4]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87.
[5]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9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