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科、专业、课程: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4-05-22

蒋卓余 刘晓璇 吕正则

一、文物保护人才培养的意义和现实困境

文物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优良传统。在文物工作中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可以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坚实的保障,从而有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坚定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并促进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具备科学、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要求具备多方面素养的文物保护人才。现阶段我国对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工作还存在两大困境。第一,人才培养与日益扩大的文物保护需求不相匹配。一方面,我国文物保护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据统计,2010-2016年间,我国文物机构数量增幅(72%)远高于从业人员数量增幅(48%)[1]。截至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在11万文物保护人员中的比例仅为17%左右[2],行业内专业人才数量严重缺乏。同时,现有文物修复人员平均年龄较高,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相对有限的文博专业毕业生却又面临着“就业难、职业匹配度低”的窘境。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国高职院校文物保护相关专业招收的1244人中,三年后就业率仅为61%,其中对口就业人数更是只有440人[3]。第二,文物保护学历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等院校承担着全国文物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学历教育、联合培养、在职培训”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但是,我国的文物保护教育总体上呈现“培养体系无序”与“培养资源分散”的特点。一方面,学历教育的培养体系缺乏统筹规划,导致专业与机构设置繁多,人才规格不一,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匹配。同时,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与国家的职业资格衔接困难,也制约着文物保护人才的持续性成长。另一方面,就专业本身的发展而言,物质和人力资源的分散,既阻碍了文物保护研究从低水平重复研究向高水平创新研究的突破,也不利于文物保护职业从理论探讨向实践操作的转变。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文物保护学科发展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出发,基于对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山东艺术学院文物保护相关专业培养体系的比较,分析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学历教育中的核心要素,从而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建议,以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文物保护学科发展的理论与现实

(一)理论基础:学科、专业与课程

学科、专业和课程分别属于科学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概念,相互区别却又有机结合(见图1)[4]。学科是按科学的性质构建知识体系的结果[5],是学术共同体文化和组织构成和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6]。学科细化知识的分类以实现知识领域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形成了高等教育中与社会职业分工相对应的专业。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制度中专业是对一级学科的垂直细分,专业必然对应所属学科[7]。在此基础上,学校按照学科发展和分类以及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中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逻辑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保证[8]。在建设一流学科背景下,高校强调以专业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改革。强化课程建设,要求课程内容涉及前沿性的学科知识,并有效传授学生[9]。

图1 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图

学科的知识体构建是一个从零散到完备、从简单到成熟的过程。学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由需求推动的“扩展式”和由技术推动的“阶梯式”两种类型[10]。文物保护的相关学科在以文化促发展的社会需求下其重要性逐渐凸显。文物保护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文物保护技术,还需要具备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传统学科的高度发展也为文物保护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跨学科基础。

(二)文物保护学科及专业发展现状

国家标准GB-T13735-92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等方面将学科分为五大门类,下设一、二、三级学科,共有58个一级学科。此外,教育部分别针对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颁发专业目录,即《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表1 本科与专科文博类专业目录

目前,由文博学历教育的专业目录(表1)中可知,文物保护专业本科层面主要集中于历史学学科门类,专科层面则主要集中于文化艺术大类,两者均在建筑类下设古建筑保护相关专业。此外,部分院校在考古学专业下设科技考古、文物管理、文物鉴定与修复等方向,以及其他专业的考古文博方向。研究生培养专业目录中相关的只有历史学下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12年《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1998年版的博物馆学改为文物与博物馆学,并将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新设为国家特设专业,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主要围绕文物检测、信息采集、修复材料等方面研究,以弥补文科类考古专业、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生无法满足文博事业日益提升对工、理、文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015年《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专业目录》文博相关专业修订工作,将考古探掘技术、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博物馆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纳入目录,初步理顺了文博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文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为让文物活起来、充分迎接新时代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但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人才质量与文物事业的发展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缺乏适合中国文物特性、保护管理和传承模式的理论探索。

三、文物保护人才分层分类教育的案例分析

本文根据聚焦原则和极化类型原则[11],选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本科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专业、山东艺术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科专业作为案例,分别从培养目标、学科组织架构和课程体系等进行比较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主体根据内在能力和外在需求,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合理设计的具有发展方向指引性的未来愿景[12]。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可分为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类型(见表2)。前者对人才所需具备的个人品质和特征进行定性描述,以勾勒人才的价值所在;后者从区域、行业、职业等角度出发对人才分类定型,以突出人才的价值[13]。

表2 三所院校文物保护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类型的比较

高校的本科教育普遍强调综合素质的养成,构建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多学科知识教育的合理布局。北京大学文物保护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根据文物保护原则利用自然科学手段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该专业为学生开设具有广泛学科背景的专业课程,涵盖化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文物保护的多元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与文物保护修复实际工作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动手操作能力和专门的技术技能,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与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相匹配,为生产一线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14]。山东艺术学院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将文物保护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技能型,结合文物保护行业中职业和岗位需要,要求学生掌握文物保护专业工作的一线实用知识和技术应用,为博物馆、美术馆、文物商店、收藏机构、考古部门、文物市场、艺术品拍卖公司等单位的艺术品鉴赏、修复、拍卖、管理等岗位,培育一批高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

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15],在已有本科教学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进行提升和强化,同时也更加注重专业人才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从而与相应的实践单位对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项目以培养具备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优秀职业素养的全国一流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二)组织架构的搭建

高等院校由于功能目标、结构属性、师生规模等方面的差异,相应的教育教学组织架构具有多样性。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组织架构是高等教育自治的管理结构,影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资源配置,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由考古系、文物系、实验与实习基地组成,采用“学校—学部—学院—学系”的垂直化管理,课程由相应教研组负责,专业、学系、学院、学部层层递进的关系明确。从专业教学实施来看,其在权责分明的前提下,组织学系间、学院间甚至学部间的合作,为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例如,由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元培学院联合设立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可授予文学或历史学学士学位。考古文博学院负责组织实施考古学方面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训练,外国语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外语教学,现有考古学阿拉伯语方向和考古学俄语方向。再如,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要求学生以文理综合的思维方式融合运用,在学习考古学、博物馆学相关基础知识之外,特别设置化学基础方向,培养从事文物保护研究、文物修复的专门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于2010年获得全国首批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培养资格,承担探索文物保护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重担。2011年在文法学院下成立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教育中心,专门负责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等工作。该专业秉承学校“按所设系、分片教学、集中办院、统一管理”的办学模式,组织架构呈扁平化管理。同时能够充分利用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等校外合作单位的优势资源,加强与行业、社会、市场需求的联系,为文物学科发展提供组织管理保障。

山东艺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艺术院校,职业教育学院下设文物鉴定与修复专科专业和绘画(文物鉴定与修复)本科专业。学科组织架构呈矩阵化管理,结合学校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等在绘画、陶艺、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并按照文物材质专业化区分文物的鉴定与修复方向。

(三)课程体系的设计

知识是高等教育系统被主体对象化了的客观事物,并且以学科形式存在,以课程为媒介传承[16]。我国高校基本沿用“理论—实践—理论”的三明治课程模式,由“知识三层楼”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结构组成。三所高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优势设计文物保护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见表3)。

表3 课程体系特色和具体表现的案例对比

从文物保护工作的推广来看,北京大学文物保护技术的辅修/双学位课程计划以完成要求学分为基础,为更多非本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了解文物保护和学习考古学、文物学和文物保护专业技术知识的机会。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根据爱好、特长和规划自愿选择辅修专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实质性的提升。文物保护专业的课程由学院内课程、学部内课程、跨学部课程联合组成,学院内课程仍围绕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学开设,学部内课程由历史学系和艺术学院开设中外历史文化及美术史,跨学部课程主要有工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和生命科学院开设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上整体沿用“西北大学”模式,在考古学、文物学、历史学等人文知识基础上,特别重视通过文物的材质或性质(有机质、无机质、不可移动),以及文物保护的技术(材料学、显微形态学)等方面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具备文物保护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方向分类明确、实践教学务实的特点。以“核心岗位—核心能力—核心课程”为设计思路,系统设计以能力本位为主的课程体系,为文物事业的发展培养具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分别按照博物馆管理、文物鉴定与修复、故宫学三个专业方向开设,其中文物鉴定与修复还进一步按照文物的质地分为六大类课程包。此外,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师资源和实践基地,通过9大专家组开设专题讲座并邀请全国一流的专家为学生讲授前沿专业知识,并且为学生提供一线的实践和实习基地,联合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图书馆等合作单位,要求学生完成博物馆现场讲解,亲临考古现场、拍卖会、出版社、文物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实践。

山东艺术学院在文物修复与鉴定专科专业的基础上还成立绘画(文物修复与鉴定)本科专业。一方面,依托学校绘画和建筑设计优势,充分培育和深化建设优势课程,并与文物鉴定与修复的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系统联系,由点及面拓宽专业基础。在文物鉴定、考古、书画的学科基础上,进一步提供考古与博物馆类、古建筑类、鉴定和修复类专业课程,同时将专业任选课程拓宽到绘画、陶艺、艺术设计和音乐舞蹈,体现以艺术为主线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专本”有机衔接能够有效协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提升文物保护职业人才的素养和质量。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旨在加强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确学生从事文物事业的职业规划,以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社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四、结论与建议

文物延续着中华文脉和优秀传统,文物保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文化资源保障。文物保护人才队伍的培育和优化,不仅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且能为文物事业有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文物保护类专业学历教育体系需要从学科理念、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等方面思考和改革,培育一批厚基础、宽口径、专业精深的高质量专门人才,以满足文物事业的发展需求。本文从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视角解构文物保护人才培养要素。结果表明,学科组织架构的设置关系到资源配置和使用;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分层分类多元培养的基础;课程体系呈现出重实践、跨学科、发挥优势的特点,分别表现为打破学科边界横向发展、深化学科走向纵向发展和驻扎学科本源三种模式。由此,本文为文物保护人才培养提供如下三点建议。

(一)优化文物保护学科的组织架构,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需要根据本校文物保护相关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充分利用其他学院、学校、文博机构、文博研究院等合作单位的优质资源,为文物保护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专业化的师资和实习基地。随着文物保护领域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趋于多规格、多类型。高等院校在培育文物保护人才时,应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相结合,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共同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综合发展的文物保护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全面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文物保护专业学位建设,强调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考古、文博、文物、文物保护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特点,重点建设富有文物保护专业特色的优质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物保护人才学历教育是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和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的补充,为攻克文物发展事业的短板进行长期规划。同时,文物的不可复制性要求文物保护者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教学和实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文物保护实践能力,并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擦亮中国的“金色名片”。

(三)关注跨学科系统综合,构建多元融合的文物保护课程体系

文物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行业人才需求的短缺性要求文物保护人才从单一专业型向复合多元化转型。从课程的角度看,要求课程供给方、需求方和课程内容的全方位多元化。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应重视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通过跨学院联合设课,保证课程专业性和丰富性,通过双学位/辅修等计划拓展生源,加强学生对文物的认同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