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1)
传统礼仪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标志,更是中华儿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产物。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不只是华夏文明的标志,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效屏障。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乡村文化为基础的原生文化遭到了很大的冲击,功利交往、孝道衰微、舆论失声等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断链,必须充分发挥传统礼仪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自礼仪被推广开来就与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世代相传的风俗中,孕育出传统礼仪文化特有的道德性本质及其精神价值内涵。
传统礼仪文化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果,礼仪文化在形成与发展中以道德规范的形式约束和维持着乡村文化。春秋时期,孔子坚持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德政”理念。孔子所谓的礼仪,指的是在个人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对宗教家族乃至国家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是道德信仰与日常行为有效结合的结果。一方面,孔子主张德治的思想要内化于理论,外现于行动,思想理论与行动要保持高度统一,这既是道德与礼仪的融会贯通,又是礼仪与情感的相互呼应;另一方面,传统礼仪讲究自律与自省,是内心修养提升的重要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德信仰与礼仪行为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语境之下,传统礼仪文化的精神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等级宗法严明是传统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最集中的体现。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礼”的追求是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严明的等级宗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了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第二,影响深远的礼仪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1]。礼仪文化是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礼”在规章、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进一步深化表达,既是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孕育的特别文化表现,也是“礼”的观念走向规章制度化的表现。第三,行为规矩的内化是传统礼仪文化对中华民族最为深刻的影响。在数千年社会发展的不断筛选、更新之下,传统礼仪文化已经成为大众社会生活最深层的行为逻辑。
在中国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礼仪文化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礼仪文化显现失调和空心化倾向。传统礼仪文化作为维持乡村和谐与稳定的重要手段,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如果无法在根本上对村民的思想观念及逻辑行动产生积极的引导,其精神价值就难以传承。
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结果,现代文化的发展并非对传统文化的摒弃和遗忘,而是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梁漱溟提出了“文化失调”说,其认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还处于半分离状态,外敌的入侵和国家内部军阀割裂,使得封建制度逐渐被取代,而新的社会制度还未建成。传统乡村结构被打破,传统的礼仪文化逐渐被淡化和遗忘。即使有传统礼仪文化气息的存在,也在当时的社会断层的影响下,被西方的物质文明逐步掩盖。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效仿,致使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理念已经失去了群众舆论控制的范围,导致文化断层。中国作为历史文明古国,传统礼仪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角度分析,礼仪文化在推动着历史文明进步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总结、传承与提升。由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原因,中国不能完全复制西方社会发展的方式,应在立足自身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发展属于自身特色的传统文化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群众对“以家为天”的狭隘概念认知,加快向新型的工业国家发展,各级政府强调发展乡村。自此之后,乡村生活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传统礼仪文化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为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乡村社会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受到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价值观和人生观崩坏。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传承传统礼仪文化以改变村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是传统礼仪文化继承与发扬的主体,乡村传统礼仪文化的延续与传播是围绕村民生产活动而进行的。传统礼仪文化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意识形态的具体表达,农民的农耕生产关系、亲缘关系格局及统治阶级的户籍制度都是建立在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上的。在封建社会,条条框框的生产制度和思想理念都将农村扎根于土地中,导致以土地为生的农民自出生到死亡都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上度过[2]。扎根乡土成了人们安生立命的重要选择和生活准则,因此农民流动性弱,村民就成为传统礼仪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有效载体。在乡土社会中,村民作为礼仪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时间的浸润下,其系统性的礼仪文化已经初步形成。在乡村生长的孩童,不用专门接受礼仪文化的教育,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受到礼仪文化的影响,并逐渐地将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现于行。以这种传递的方式来传播传统礼仪文化,无论个体差异是否明显,都能在礼仪文化层面上找到共性,进而达成一种约定的风俗默契,助力乡村文化的和谐发展。
乡村是传统礼仪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设施条件和医疗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去城市发展,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正是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层面上的分布出现了一定的断层,乡村家庭中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青年力量是少数的存在[3]。这样,乡村社会丧失了支撑乡村发展的中流砥柱,进而使乡村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与传播缺失主体。
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与家庭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现代乡村生活方式转向最主要的原因,二者的变迁共同带来乡村社会价值理念的转变,导致传统礼仪文化价值在乡村社会冷遇。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具有以宗法体制为主要表现的中国最典型的“礼”文化特征。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以此为主要标准界定远近亲疏,从而形成一个在地域、血缘等方面高度集中的集体,完成社会生活中较大事务的决定与操作[4]。而当今,人们在社会生活之中对于地域和亲缘的依赖程度更低,稀释了原本依靠劳动和社会生活组织起来的传统宗法制礼教。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人口涌入城市,适应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传统乡村礼仪文化缺少具有组织能力和影响力的继承者,人口老龄化使得原本组织严密的农村宗法礼仪体系日渐松散,依靠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形成广泛影响的传统礼仪文化在乡村地区自然难以为继。
从家庭生产方式来说,现代农村家庭生产单元已经由经验式家长带领逐步转向青壮年创新引领。在小农经济体制之下,生产力水平提高速度缓慢,依靠经验进行的生产活动较多,因此更大程度上依赖家庭内有经验的家长带领,以适应自然、社会需求,完成小农经济生产力的最大化,因此乡村传统家庭生产是由具有经验的家长具有绝对权威。但是,工业化生产为现代农业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点,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规模化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快,对于新的生产方式、生活理念能做出较快的响应,并完成及时调整,主导了现代乡村家庭生产的未来走向,打破了传统家庭生产单元中家长的绝对权威,那么以家长权威为基础形成的传统礼仪文化在现代乡村中遇冷也是必然的。
乡村是我国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重要领域,无论城市化进程如何加快,乡村社会都会以生命共同体的方式与城市共存。继承与创新传统礼仪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有效实施的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我国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最主要的方向,其中既包含了对传统礼仪文化理念的继承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及公民三个层面对传统礼仪文化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平等,还是个人层面的诚信、友善,都与传统礼仪文化具有明显关联。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和”的观念,是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和谐与平等,个人价值诚信、友善的指导思想,这充分体现了传统礼仪文化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发展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传统礼仪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礼仪文化[5]。
传统礼仪文化分别从国家、社会及个体等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传承传统礼仪文化既是对爱国情怀的培育,同时也是在国家富强前提下对“礼法自然”观念的契合与呼应,只有百姓富足,“天人合一”的制礼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承传统礼仪文化,需要从思想层面统一传统礼仪文化理念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追求。对传统礼仪文化有所扬弃,重视礼仪的育人作用,将礼仪作为现代人完成个人品德提升与素质养成的必修课,注重礼仪带来的内在涵养作用,将传统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和谐、文明等观念作为重点,发挥传统礼仪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
立足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发展需要,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乡村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助于推动乡村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从文化惯性角度来说,传统礼仪文化在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综合素质层面有重要影响,其作为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道德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居民的言行,时至今日仍旧是农村社会运行的重要自发性法则,对于其中有利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层面,应当予以肯定,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的发展。如在传统礼仪文化中,将“礼”的内容道德规范与“仁”的内容道德情操有效结合,以此来提升乡村居民的道德修养,使得自身行为规范得到意识化约束的同时促使乡村居民身心健康的和谐化发展。这些都值得在现代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借鉴与创新。从现代文化发展层面来说,受近百年以来不同社会思潮影响,传统礼仪文化在乡村的影响力式微。美丽乡村建设急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形式,传统礼仪文化具有一定群众性,但是在社会伦理及主流价值等层面需要与现代社会的深层次结合并向现代转化,让传统礼仪成为协调现代新型乡村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以此来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6]。
以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为契机,开展乡村地区传承传统礼仪文化活动,需要充分结合不同地区文化和社会传统特征。立足地域民族文化,构建乡村文明风气,充分发挥乡村礼仪文化。乡村社会的礼仪文化建设既是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乡村居民道德思想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随着乡村集体利益的丰富与发展,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乡村集体精神及团结意识,协调乡村社会发展的和谐化秩序,使传统礼仪文化更好地促进乡村和谐风气的构建。此外,通过民族语言、艺术、文化及特色传统节日等丰富和发展礼仪文化内涵,不断挖掘民族特色礼仪文化。
中国乡村社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家长式的小农生产方式,受传统社会家庭生产单元特征影响,乡村家风建设与传统礼仪传承具有先天文化基础。家风文化建设是***总书记结合中国传统以家庭为主的社会单元特征、围绕家庭中心展开的社会文化特征提出的,适应于中国社会传统特征与未来发展方向。家风传承是传统礼仪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家风文明讲求百善孝为先、邻里和谐、夫妻和睦等情感礼仪,追求在洽然的社会氛围中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等感情。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产业与人居环境的升级将会带来乡村人口回流,形成更具蓬勃生命力的乡村社会形态,在此过程中,通过乡村家风文化建设,传承传统礼仪文化,将会为乡村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乡村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乡村家风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立足人情事理的实际需求,以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为切入点,修复和建设家庭礼仪文化,提升孝道文化在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作用。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礼仪文化氛围的塑造对个人思想道德内涵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7]。另一方面,多渠道推进家庭孝道礼仪文化教育,利用社会、学校与家庭达到共同推进的目的。家庭作为礼仪的启蒙时期,历代教育家、思想家都很重视,他们将礼仪视为儿童教育的必修课,不断推进道德教育,把礼仪内化成个人素养,以此来推动家庭优良礼仪作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村家风文明建设对传统礼仪文化传承的推进更在于乡村社会形态的进一步稳定和发展。乡村家风文明建设能够让乡村在不同思潮、理念的冲击过程中形成更加稳固的社会发展形态,以稳定的精神文明完成对外来文化、新兴文化的接受、消化与吸收。家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主要部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成分,家风文明的养成将为乡村带来更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现代科学理念与文化进一步融入乡村生活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乡村家风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与经济建设等同步进行,通过社会宣传、文化引导等多种途径促进乡村家风文明建设。在此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引导方式,结合乡村地区地里文化特征,采取更加“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家风文明,传承传统礼仪文化。
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在现代语境下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合理的开发和运用过程中,将会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与传承的不竭动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更需要借助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稳固发展的重要文化保障,完成当代美丽乡村文化、经济、社会建设。在此过程之中,也要时刻关注传统礼仪文化的科学传承与创新,以更加审慎的思考、科学化的手段,让传统礼仪文化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助力,推动现代乡村文明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