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
2016年12月,***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高校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这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与人本化指明了方向。和合文化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蕴含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本文在和合文化视阈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进行积极探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和”即和平、和谐、协和、人和,“合”即组合、联合、合一、合作。和合,出自《国语·郑语》:“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这里的“和合”指的是和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之教”,各自履行自己的道德规范,如此社会便可安定和谐。《国语·郑语》也记述了史伯关于“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事物的和谐才可以创造新事物,事物如果都相同一致则不能持续不断,万物也不能生长,世界也不能发展。可见和合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强调的是“和而不同”的理念,表达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思想,是实现“和谐”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理想的关系状态。
20世纪80年代现代学者张立文教授提出了和合文化。他指出:和合文化,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天道”与“人道”近百个范畴的系统梳理,从中体贴出来的中国人文精神[2]。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蕴含了对人、环境与社会及其变化、发展的哲学思考。面对当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所带来的人与文明之间、人与时代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心灵之间以及人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和合文化以和立、和生、和处、和爱、和达五大原理来回应,提倡人们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彼此尊重,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这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亲和力最早出现在化学领域,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原子的关联。现在亲和力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的一种能力,经常被引用到人际交往和教育学等领域上,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所在群体心目中的亲近感或者对所在群体施加的影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是从人的发展出发,为大学生解答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应该如何成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的最终阶段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阶段,包括人的活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和个体性,使得人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改造社会的活动和改造自身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完整;使得人的各类社会关系全面而丰富,人际交往普遍而广泛;使得人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完善。因此,要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必须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用户思维”,了解大学生在关心什么,大学生群体中流行什么,大学生有哪些需求,把握他们的所思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乐于接受,有愉悦感和亲近感,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亲近感、亲切感与和谐感,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从所属领域而言,和合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密切关联的整体。虽然两者属于不同的概念,各自有独立的内涵与特征,但是两者在价值理念与现实意义中是相互联系的,在价值观的追求、创新理念与“和而不同”等方面是相通、相融的。
1.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张立文教授认为,和合文化构建了三个世界,分别是和合生存世界、和合意义价值世界与和合可能世界。第一,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生存是社会性的生存,要与自然构成和谐的关系,体现了和合文化真实性的原则。和合文化的生存价值世界相当于真的价值世界[3],体现了人与自然,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关系。第二,人生存在世界上,积极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即善。故而和合意义价值世界是善的价值世界,具有道德意义价值和心灵价值。第三,每个人对人生理想和精神家园的追求,构成了和合可能价值世界,即美的价值世界。美作为一种价值,能够激发人们的愉快情绪与对事物的积极情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由此可见,和合文化追求的价值观是“真善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不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其蕴含丰富的感情,能够触及被教育者的心灵,使学生感受到“真善美”。因而,追求“真善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核心价值。“真善美”即“求真”“向善”“扬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求真”就是工作中直面问题不迂回,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析事明理,对待学生真诚而坦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向善”就是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扬美”就是教育话语和方式追求艺术性,寓教于趣,激励大学生的积极性,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2.秉持创新促进发展理念。和合文化的精髓是“和实生物”,这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是一个从区分、矛盾到平衡、融合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万物生生不息。所以和合文化“一直在途中”,是一种生生不息之途[4]。它不断吸纳新事物、新思维,进而产生变化,其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和合文化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它吸收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面对新的时代环境,不断地开展哲学的创新。和合文化的创新是多种要素重新结合之后的创造的过程,它们之间互利互补,共同发展,这样事物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具有一致性。
目前国际上,形势风云激荡,世界格局错综复杂,多元文化思潮涌动。在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信息化不断渗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外的大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学生群体的思维理念和价值取向在不断变化中,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处于更加开放透明、更加快速多变的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互联网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吸收传统教育的优势,又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变化的人文环境,发现新情况,采用新办法,研究新问题。故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也要“一直在路上”,具有时代性和创新价值。
3.坚持“和而不同”原则。和合文化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追求的是“和而不同”,它承认事物是多种的、多样的、多元的,并不是只有一种的、一样的、一元的,它也承认差异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如自然、社会、文明、心灵之间都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和矛盾。和合文化提倡以理性、辩证的态度对待这些差异和矛盾,通过融合与缓解的方式,在差异中寻求共识,而并非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最终达到和谐,共荣的局面。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主观能动性原理具有一致性。
“和而不同”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在动力。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追求学生的独立性思维与个性化发展作为重要的原则,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高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生活条件、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人生阅历各不相同,他们所形成的“个性”也各不相同,他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目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要遵循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原则,尊重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追求,尊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与和谐统一,使之具有科学性、导向性与稳定性。
当前,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亲和力,可将和合文化中的和立、和生、和处、和爱、和达的“五和”原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一元主导,和而不同,生生不息”的核心理念,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能够彰显真理,闪烁着科学的光芒,又能贴近学生,凝聚起和谐、亲近的力量。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立原理,正是提倡这种既要坚持真理,又要用宽容的胸怀去接受分歧的精神。和立原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既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又要有开阔的眼界和活跃的思维。这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要求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适宜性。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闪烁着真理的魅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核[6],首先,让马克思主义走进思想政治课堂,任课老师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学生传播理想信念之道,传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道,解答价值观之惑,让马克思主义“鲜活”起来;其次,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党团活动,通过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大学生团课、知识竞赛等活动,发挥党团活动春风化雨的作用,让马克思主义“日常”起来。大学生更乐于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从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的“一元主导”地位,“引领”“带动”“整合”多元化思想,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真正实现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一元”引领、“多元”并存的和谐局面。
第二,要以开阔的眼界去看待多元文化。和合文化本身具有宽容、尊重与开放的特点,支持文化交流与文化共存,以此打破文化隔阂与文化冲突。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文化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入和广泛。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需要树立“和立”意识,引导大学生以包容的态度,坚持尊重差异,在差异中求共识、在多样中立主导的原则,即建立“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己立人的精神。高校组织学生聆听国内外的文化讲座,阅读中外优秀书籍,欣赏经典影视作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等,做好文化的“走出去”与“请进来”,引领大学生涉猎和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风俗、历史、艺术等,开阔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并能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对多元文化有科学的判断,从而构筑共存共荣、百花齐放的文化世界,促进文化的大繁荣。
和生原理以共生意识为基础,是儒家所提倡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精神体现,强调事物都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规律,增强教育内容的融入性,使教育内容能够贴近学生,产生亲切感与和谐感。
第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穿透力。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既要有理论的深度,也要符合当代的特征;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述新问题、新理论,用真理的魅力感染学生;又要进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直面他们的困惑和迷茫,把大道理融入鲜活的故事中;还要把当下时政热门话题带到课堂,在热点事实中阐明深刻的理论,把高大上的思政课上得接地气,这样学生才会爱听、听得懂、听得进去。专业教师要把知识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课程思政有艺术范儿、科学范儿。
第二,创新学生“党建+”模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切入点。探索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党建+”新的模式。例如“党建+互联网”模式,打造线上党建平台,平时在线上开展宣传,假期在线上开展学习互动;例如“党建+社团”模式,把党小组建在学生社团上,将社团活动与党团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社团的同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团建,共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作用。通过“党建+”的模式,进一步夯实学生党建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增添新活力。
第三,拓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性。实践的内容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大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例如,人文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乡村文化保护,航空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航空企业车间的实习。带队老师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思考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体会—认知—实践”的教育方法体系,提升亲和力。
和处原理提倡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求同存异,是一种“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表现。目前,高校学生来自祖国各地,他们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又要尊重学生差异化、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特点,展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人本性。
第一,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模式。建立以“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四进”为环节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模式,将和合文化的精髓: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融入教育中,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采用翻转课堂、双主体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引入开放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思维,尊重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的自主性与差异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改变原先课堂模式僵硬、内容脱离实际、大学生群体学习热情不高的局面,增进课堂的吸引力,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入脑”“入心”。
第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点”。以“深入学生,贴近学生”为立足点,经常走访寝室,了解学生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以人为本为关键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发自内心认可思想政治教育。以尊重学生为着力点,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他们以豁达的心态求同存异,以融合的方式化解矛盾。以“时时事事有思政”为落脚点,结合历史,结合当下,从小事、身边的事入手,处处都有大道理可讲,有客观规律可循。这样学生们爱听,易于接受,从“入耳”到“走心”。
第三,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制度是高校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既能约束师生的行为,又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提倡“四化”理念。民主化,即调和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的诉求,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空间。和谐化,即充分尊重爱护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塑造,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精细化,即明确每个人的职责,管理工作有计划,有反馈,有考核,实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开放化,即管理制度可以吸收其他高校、用人单位的经验和好的做法,营造一个开放的,富有活力的大学管理理念。
和爱,不仅指的是与亲人、朋友之间的“亲亲之爱”,更是推己及人,以宽大的胸怀展现博爱,即“泛爱众,而亲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和爱的理念,在工作中既要理解、尊重、接纳学生,又要关照和服务学生,以善良的情怀和博爱的心胸为依托,在沟通中建立信任的桥梁,从而发挥自身的感召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第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要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充满了真理的魅力;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在实践中不断焕发出生命力;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才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亲近的、坚定的信仰,才能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师风师德。育人者必先育己,身不修则德不立。弘扬高尚的师风师德,定期开展师风师德教育,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者爱岗敬业,治学严谨,牢固师风师德之基;弘扬高尚的师风师德,完善师风师德的长效机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恪守师风师德之职;弘扬高尚的师风师德,以榜样的力量感染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者爱护学生,乐于奉献,塑造师风师德之魂。
第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文情怀。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和合情感中保持愉悦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情感价值。一是面部表情,保持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保持面部表情和眼神的柔和,可以消除学生的不安情绪,打破师生隔阂。二是谈话言语,语言表达要接地气、富有感染力,在轻松的氛围中讲道理;多用情感式话语,带有真情流露,能有效抚慰和肯定学生;语速要有意识地放慢,表达清晰有逻辑[7]。三是肢体语言,认真聆听学生的意见,仔细询问学生的想法,与之进行发自内心的交流,耐心细致,力戒“居高临下”的“训”与“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平等交流,彼此尊重,在亦师亦友的和谐沟通环境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和达原理体现的是孔子提倡的“己欲达而达人”的达己达人精神,也就是互相通达、共同发达。在信息化时代,通过营造校园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相呼应,推动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适配性,可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第一,美化校园物质环境。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和重要前提,通过校园环境的改造工程,对教室、走廊、公寓等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并将新时代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巧妙地融入进去。例如,学校标志系统体现自信拼搏的精神风貌,绿化设计体现“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宣传橱窗记录社会公益活动,教室走廊挂上革命先驱的名言警句,公寓楼道和教学大楼放置饮水设备和开放式书架等。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蕴含着自然美感和富有亲和力的教育理念,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第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校园的校风、校训、校史等体现了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先进的办学理念,通过设立了解校史、宣传校风校训为主题的活动周和活动月,发挥文化的潜在性和无意识性的特点,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度。在校园的人际交往上,提倡和谐、融合、包容等和合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规范升国旗、宣誓、毕业典礼等各种仪式,巩固大学生对校园精神文明的体会与感悟。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与校园物质文化相得益彰,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第三,推动新旧媒体相融合。校园媒体融合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通过更新理念,探索媒体融合的宣传形式,发挥新旧媒体的优势;整合媒体宣传组织,建立校、院、团队三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专业的全媒体人才,积极与受众互动,发挥学生团队的作用;打造宣传品牌,形成品牌效应等手段,在高校校园营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氛围。新旧媒体融合,在校园舆论阵地上,既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又聚焦学生,融入学生,提升新形势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与愉悦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