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吴新文,陈 恺,马 凯,张世芹,谢元贵,谢 锋▲
(1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2;3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马桑用途很多,枝叶可做燃料、肥料、饲料、养蚕等,目前马桑相关产业中就有利用马桑养蚕的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综合利用的开发,马桑蚕的利用逐步走向茧、蛹、成虫、幼虫、卵及蚕沙的全面开发路线,从而马桑蚕沙的开发利用也成了马桑相关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1-2]。蚕沙进一步富集了叶绿素[3],风干的蚕沙叶绿素含量高达0.8%~1.0%,是优良的天然绿色素资源。由于纯天然的叶绿素性质很不稳定,而且不容于水,难以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而叶绿素的衍生物叶绿素铜钠盐为天然绿色色素,易溶于水,又比较稳定,而且染色能力强[4],可作为食品和日化加工中的染色剂、脱色剂,广泛应用于口香糖、硬糖、果汁、汽水、洗手液、除臭剂中[5]。目前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多以各类物质为原料提取叶绿素后,再以铜离子取代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制成叶绿素铜钠盐。这篇论文选择马桑蚕沙为原料,对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粗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所得产品可作为进一步提纯叶绿素铜钠盐的原材料。为充分利用资源,更好地发展马桑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原料:马桑蚕沙(收集于贵州某马桑蚕养殖基地)。
主要仪器设备:721型分光光度计、减压过滤装置、旋转蒸发仪、回流装置、电子天平、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酸度计及常用玻璃仪器。
主要试剂:95%乙醇溶液、NaOH溶液、6 mol/L盐酸溶液、丙酮、石油醚、10%CuSO4溶液、蒸馏水、30%乙醇溶液、5%NaOH-乙醇溶液、叶绿素铜钠盐对照品(纯度98.0%)。
1.2.1 原理
叶绿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叶绿素有a和b两种,在叶绿素的结构中,含有一个由四个吡咯环和四个次甲基交替相联形成的卟吩环,卟吩环闭合的共轭体系提供了包围镁离子的刚性平面,叶绿素与蛋白质结合存在于植物的绿叶和绿色的茎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叶绿素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
利用马桑饲养的马桑蚕排出的蚕粪(马桑蚕沙)中富集了丰富的叶绿素,居所有天然色素之首,故可用马桑蚕沙来提取叶绿素。由于叶绿素易溶于丙酮、乙醇的脂性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酮溶液来提取。把提取出来的叶绿素制备成叶绿素铜钠盐,其性质更稳定,溶解性也更好。叶绿素分子中的镁原子和四个吡咯上的氮原子相结合,环上是双羧酸的酯,故可以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钠盐:
C55H72O5N4Mg+2NaOH→C34H30O5N4MgNa2+CH3OH+C20H39OH
C55H70O6N4Mg+2NaOH→C34H28O6N4MgNa2+CH3OH+C20H39OH
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钠盐分子中的镁极易被氢原子取代生成褐色的叶绿酸:
C34H30O5N4MgNa2+4H+=C34H34O5N4+Mg2++2Na+
C34H28O6N4MgNa2+4H+=C34H32O6N4+Mg2++2Na+
叶绿酸可与铜盐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叶绿素铜酸析出,将叶绿素铜酸溶于丙酮,再与碱反应生成叶绿素铜钠盐:
C34H34O5N4+Cu2+=C34H32O5N4Cu+2H+
C34H32O6N4+Cu2+=C34H30O6N4Cu+2H+
C34H32O5N4Cu+2NaOH=C34H30O5N4CuNa2+2H2O
C34H30O6N4Cu+2NaOH=C34H28O6N4CuNa2+2H2O
1.2.2 方法
1.2.2.1 叶绿素的提取
在500 mL圆底烧瓶中,先加入50 g马桑蚕沙,加入搅拌子,再加入95%乙醇300 mL。
圆底烧瓶放在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中加热,水浴温度75 ℃,回流提取3 h,滤出提取液。
提取液使用旋转蒸发仪在55 ℃下蒸出乙醇,收集150 mL乙醇后停止旋蒸,剩余液体为叶绿素提取溶液。
1.2.2.2 皂化
向叶绿素提取溶液中加入5%NaOH-乙醇溶液25 mL,放入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中,在60 ℃下皂化回流90 min。
1.2.2.3 萃取
将皂化液冷却后转入500 mL分液漏斗加入100 mL石油醚萃取除去杂质,静置分层,下层为可溶性叶绿酸盐,取下层溶液,上层溶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发回收石油醚,平行萃取3次。
1.2.2.4 调酸铜代
将下层溶液装入三口烧瓶中,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加水量∶皂化液=1∶7),然后往其中慢慢加入6 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7,加入10%的硫酸铜2 mL,搅拌均匀后,再用盐酸将溶液调节pH为2~3,在60 ℃水浴中保温搅拌1 h。
趁热过滤,滤渣先用水洗去,再用95%乙醇洗涤3次后抽干。合并滤液和洗液,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析出叶绿素铜,静置4 h后过滤,滤饼依次用适量的纯水、30%乙醇及石油醚洗涤3次至石油醚层变为浅绿色,以除去其中的H+及残留的叶黄素和其他有机杂质。
1.2.2.5 成盐
洗涤结束后滤干,滤饼用丙酮溶解,搅拌,成盐(用滤纸法检验成盐情况:用玻棒点少许溶液放在滤纸上,滤纸不显绿色则说明完全成盐),将其在60 ℃下加热蒸发以除去水分得墨绿色结晶物,然后再在60 ℃下烘箱中烘干结晶物,即制得墨绿色光泽的成品(略有胺味)。
2.1.1 提取溶剂类别
叶绿素的提取溶剂大多数采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提取[4-19],选择100%丙酮、95%丙酮、90%丙酮、100%乙醇、95%乙醇、90%乙醇进行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95%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效果最佳,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乙醇的价格比丙酮低,选择95%乙醇为提取溶液成本更低,从对人体的危害方面考虑,乙醇的毒性比丙酮小,所以最终选择95%乙醇为提取马桑蚕沙中叶绿素的提取溶剂。
图1 不同溶剂对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solvents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chlorophyll
2.1.2 提取溶剂用量
称取50 g蚕沙,分别加入95%乙醇150 mL、200 mL、250 mL、300 mL、350 mL、400 mL进行试验,并计算出叶绿素的提取率,结果如图2所示。当加入提取溶剂在300 mL以下时,叶绿素的提取率随着提取溶剂加入体积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提取溶剂达到300 mL以后,叶绿素的提取率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此时马桑蚕沙中的叶绿素与溶剂中的叶绿素含量达到了平衡,继续增加提取溶液也不会再增加叶绿素的提取率。因此,提取溶剂选择加入300 mL为最佳。
图2 不同体积的提取溶剂对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solvent volum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chlorophyll
2.1.3 提取温度
提取温度对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在60~75 ℃时,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叶绿素的含量不断增加;当温度超过75 ℃后,随着温度的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开始逐渐下降,这个可能是因为叶绿素热敏感性导致的,温度太高加快了叶绿素的分解,使提取率逐渐下降。因此,选择75 ℃为最佳提取温度。
图3 提取温度的选择Fig.3 Selection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2.1.4 提取时间
提取时间对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如图4所示,在1~3 h时,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也不断的增加;当提取时间超过3 h后,叶绿素的含量又开始逐渐下降,这是因为提取时间太长叶绿素分解导致的。因此,选择3 h为最佳提取时间。
图4 提取时间的选择Fig.4 Selection of extraction time
叶绿素在蚕沙中,大部分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的叶绿素体,通过皂化,使叶绿素转化成水溶性的叶绿素钠盐。皂化过程中,碱的用量太少或皂化时间太短会造成叶绿素皂化不完全,影响产率;碱用量太多或皂化时间太长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选择不同的加碱量和不同的皂化时间进行试验,通过加入石油醚观察,醚层颜色呈黄色,分界面清晰,表明皂化完全。表1表明,从节约成本和时间的角度出发,选择加入5%氢氧化钠乙醇溶液至25 mL,在60 ℃的水浴锅中皂化90 min,即可皂化完全。
表1 皂化条件的选择Tab.1 Selection of saponification conditions
2.3.1 铜代反应加水比例优选
铜代时皂化液中乙醇浓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产率,浓度太高硫酸铜不易溶解,铜代不完全;浓度太低,铜代生成的叶绿素铜酸会被析出,造成损失。乙醇浓度可通过加水量来控制,通过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加水量与皂化液体积比在1∶4到1∶7之间时,叶绿素铜钠盐的产率不断提高;加水量与皂化液体积比在1∶7到1∶8之间时,叶绿素铜钠盐的产率基本保持不变;加水量与皂化液体积比在1∶8到1∶10之间时,叶绿素铜钠盐的产率又开始下降,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最后选择加水量与皂化液体积比为1∶7时为最佳加水量。
图5 加水量的选择Fig.5 Selection of amount of water added
2.3.2 铜代反应pH值优选
铜代反应前先将皂化液pH值调至7,防止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产生Cu(OH)2和 Mg(OH)2沉淀,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再调节pH值进行铜代反应。pH值会直接影响铜代反应的进行,铜代反应是否完全决定着叶绿素铜钠盐的产率。pH值太高,不能生成叶绿素酸,无法进行铜代反应,pH值太低生成的叶绿素酮酸会再次转化成油状的叶绿素酸,造成损失。选择不同的pH值条件进行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选择pH为2~3时叶绿素铜钠盐的产率最高。
图6 pH值的选择Fig.6 Selection of pH value
2.4.1 用前述已经优化的各个工艺条件,进行全优化条件试验,得到产品,产品均为墨绿色带金属光泽的物质,略带氨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甲醇,不溶于石油醚、丙酮、正己烷,其水溶液鲜绿翠亮。
2.4.2 对产品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分析,分析该工艺条件下叶绿素铜钠盐粗产品的光谱特征、纯度以及产出率(相对于蚕沙原料重量)。
2.4.2.1 光谱特征
分别称取 0.0300 g叶绿素铜钠盐对照品和0.1200 g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在50 mL的容量瓶中,取出0.10 mL稀释至10 mL,用分光光度计在320~1100 nm波长下进行光谱扫描,得到如图7所示的光谱图。叶绿素对铜钠盐对照品和产品均在405 nm和627 nm左右有吸收峰,可判断所制得的产品均含有叶绿素铜钠盐。通过光谱图可以看出产品在350 nm处有吸收,区别于叶绿素铜钠盐对照品,这可能是因为产品含有杂质干扰的原因。
图7 叶绿素铜钠盐对照品(上)和产品(下)光谱图Fig.7 Spectra of sodium copper chlorophyll reference substance(top) and product(bottom)
2.4.2.2 产品纯度
分别称取0.0300 g左右的叶绿素铜钠盐对照品和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在50 mL的容量瓶中,取出0.10 mL稀释至10 mL,用分光光度计在405 nm处测其吸光度。通过比较叶绿素铜钠盐对照品和产品的吸光度,计算出产品的纯度。
可知叶绿素铜钠盐对照品的纯度为98.0%,取0.0302 g配制成溶液,其吸光度A405=0.3842,所以可以得到公式:
y=0.1298mx
其中,y为吸光度,A;x为叶绿素铜钠盐的纯度,%;m为称取样品质量,g;0.1298为换算系数。
产品纯度如表2所示,产品平均纯度为24.3%。
2.4.2.3 产品产出率
将采用全优化条件试验所得的产品进行称量,根据计算公式:
计算出产品的产出率,结果如表2所示,产品的平均产出率为2.10%。
表2 叶绿素铜钠盐对照品和产品的吸光度、纯度及产出率Tab.2 Absorbance,purity and yield of sodium copper chlorophyll reference substance and product
续表2
这篇论文针对马桑蚕沙中富含叶绿素的这一特性,进一步开发利用,用于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粗品。用前述已经优化的各个工艺条件,进行10次全优化条件试验所得到的产品均为墨绿色带金属光泽的物质,略带氨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甲醇,不溶于石油醚、丙酮、正己烷,其水溶液鲜绿翠亮,产品纯度在23.5%~24.8%之间,产出率在1.96%~2.26%之间。该工艺可适用于采用马桑蚕沙为原料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粗产品中,为发展马桑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