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清代西域诗的唐诗影响*——以《历代西域诗钞》及《清代西域诗辑注》为中心

时间:2024-05-22

孙文杰



清代西域诗的唐诗影响*
——以《历代西域诗钞》及《清代西域诗辑注》为中心

孙文杰

摘要由于清代盛行“宗唐”的诗学观念,受此影响,再加上身处西域,这些诗人们自然而然即会想到在“文治武功”方面能与清代媲美的是汉唐盛世,以及历代文人所追慕的唐代诗人及其作品,对唐代诗人及其诗作进行广泛的学习。经过清代西域诗人的不懈创作,他们在承袭前人的基础上,又努力的进行发展与创新,最终使清代西域诗成为历代西域诗的扛鼎之作。

关键词清代西域诗唐诗影响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伴随清政府对西域经营与管理的开展,大批官员、文人西出阳关,政事之余,面对西域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诸方面元素,自然会行之于诗笔,从而留下了大量的清代西域诗。由于清代盛行“宗唐”的诗学观念,受此影响,再加上身处西域,这些诗人们自然而然即会想到在“文治武功”方面能与清代媲美的是汉唐盛世,以及历代文人所追慕的唐代诗人及其作品,对唐代诗人及其诗作进行广泛的学习。

对清代西域诗编纂有肇首之功的是吴蔼宸先生的《历代西域诗钞》(以下简称《诗钞》),共收录22位清人的诗歌904首。其后的重要成果是星汉先生的《清代西域诗辑注》(以下简称《辑注》),共收录58位清人的诗歌1111首。去其重复,两书共收录77位清人的2015首诗歌。据此,清代西域诗的发展与转型,可窥一斑。

据笔者统计,清代西域诗中涉及到唐人、唐诗、唐事的诗作共有453题617首,占《诗钞》与《辑注》总数2015首的31%,可见其受唐诗影响之深。

一、对唐诗意象的继承与发展

唐代边塞诗在描写西域时,天山、瀚海、玉门、轮台、孤城、戍楼、羌笛等意象均频繁出现,清代西域诗继承了这一点。据笔者统计,在《诗钞》与《辑注》的2015首诗中,“天山”意象共出现134次,“瀚海”(大漠、平沙、黄沙、龙堆)119次,“玉门”(玉关)80次,“轮台”59次,“三州”(伊、西、庭)57次,“祁连”26次,“戍楼”21次,“昆仑”17次,“葡萄”(葡桃)16次,“阳关”15次,“关山”14次,“花门”13次,“葱岭”13次,“楼兰”9次,“羌笛”(胡笳)9次,“高昌”7次,“孤城”7次,“蒲类”(蒲海)7次,“白草”7次,“天马”5次,“交河”4次,“雪山”4次,“沙场”3次,“龙城”、“胡天”、“刁斗”、“河源”各2次。可见,清代西域诗人创作诗歌时,在有意识的向唐诗学习。

唐代诗人们在运用这些意象描写西域奇异的风光时,无外乎苍茫孤寂,或者登楼送别,闻笛思乡,进而表达自己或慷慨或悲凉之情,题材内容较为单一。如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①清代西域诗受唐诗影响较深,当然也有如此意境,如史善长《出嘉峪关》②:

一出此门去,便与中土殊。明知有还日,得及生也无。狂我多病躯,思亲泪眼枯。当此冻裂肤,上马索人扶。前望雪漫漫,黄沙万里宽。回首望天山,重门寂寞关。凄绝咽无声,谁识此中情。

此诗作于史善长坐失察罪遣戍新疆出关时,充满了无奈、凄凉与迷茫,流露出对自己个人身世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些许不满。但这类诗歌仅仅是戴罪入疆的遣戍诗人们的偶一为作,在清代西域诗中并不占主体。

与唐代西域诗人大多出关为幕僚不同的是,清代的西域诗人们远远突破了单一的幕僚角色。不管是出征将帅,还是幕府任职,乃至流放贬谪之士,在清政府文治武功的历史背景下,他们要么是统一战争的亲历者,要么是经营与管理新疆的参与者、见证人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诗歌即使是写景也大多具有慷慨激昂的气势,不见悲凉哀怨之情,如蒋业晋《九日随将军阅库尔喀喇乌孙城》③:

戊己新屯骠骑营,恰逢九日上孤城。重关不断黄云色,大漠长流黑水声。万里登高兼审势,三边从猎剧论兵。时平伏莽都销歇,岂学悲歌塞上行。

此外,即使同样使用这些诗歌意象,清代西域诗写景时,也往往与唐诗浪漫的笼而统之的重视主观感情抒发的描写不同,而是稍显内敛,以务实为主。比如同样写沙漠,唐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形容(王维《使至塞上》),清人则“无秋无夏无三春,无飞无走并无介与鳞,无草无木亦无水与薪。凝睇何所见?但见沙中细石碥且璘。”④同样写新疆雪大、风大,唐人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⑤清人则“天山雪花大如席,一朵雪铺牛背白。寻常鸡犬见亦惊,避雪不啻雷与霆。”⑥再如,同样描写天山景色,唐人、清人也不同: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⑦: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洪亮吉《天山歌》⑧: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濛万年雪。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青松冈头鼠陆梁,一一竞欲餐天光。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他时逐客倘得还,置冢亦象祁连山。控弦纵逊票骑霍,投笔或似扶风班。别家近已忘年载,日出沧溟倘家在。连峰偶一望东南,云气濛濛生腹背。九州我昔历险夷,五岳顶上都标题。南条北条等闲耳,太乙太室输此奇。君不见奇钟塞外天奚取:风力吹人猛飞举;一峰缺处补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许。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概括的写出天山雪景之壮观。洪亮吉《天山歌》通过对天山的雄壮、飞瀑、禽兽、气候的描述,再过渡到中原的大山,最后写到天山的云与风,把天山的雄伟奇丽刻画的淋漓尽致。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唐诗主要用夸张的比喻、抑扬开合的笔法来写景,体现了唐人个性的张扬。而清诗则用精细的笔触、务实的态度、细致周密的笔法来写景,体现了清人个性的内敛。

二、对唐诗人的追慕及化用唐人诗句

但最能体现唐诗对清代西域诗影响的是,清代西域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唐诗的大量化用。如左宗棠《吴桐云西来且喜且恼出册索题漫书二绝句》“五年一觉清凉梦,茶伴香初海国天”句,化用齐己《荆渚偶作》“从容一觉清凉梦,归到龙潭扫石枰”而来;谭嗣同《天山》“会当绝顶观初日,五岳中原小眼前”句,是化用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来;王树枬《闻俄罗斯沿途益兵二首》其一“忧时一见泪,去国若为情”句,是化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来;曹麟开《温泉夜雨》“依稀共话巴山雨,剪烛西窗忆当年”句,显然是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而来。

综上所述,清代西域诗追慕唐人、化用唐人诗句,其诗歌创作也受唐诗影响较深。但是,由于清代西出阳关的官员、文人们特殊的人生历程,他们的西域诗在继承唐诗的同时也有发展,其感情远比唐诗更为奔放、乐观、激昂。

三、借用唐人诗韵作诗

清代西域诗的唐诗影响还体现在其借用唐人诗韵作诗。《诗钞》与《辑注》中和唐韵的诗歌除前述萨迎阿《用〈凉州词〉原韵》外,还选录了7题82首之多,多以组诗出现,表现宽泛的内容。

黄濬《重九日追次杜少陵韵》:

天比中原眼界宽,人于佳节异悲欢。新尝鱼脍殊吴味,醉插茱萸尚楚冠。初雪已催残菊老,暖风留斗敝裘寒。且将都护军门柳,当作龙山羽盖看。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竹枝词,本巴蜀一带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歌,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后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贬官夔州时,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变民歌为文人诗体,共创作《竹枝词》两组十一首,写男女爱情与当地风情,也曲折地流露自己遭贬之后内心的哀怨之情,流传甚广,后人多有效仿。

清代西域诗作者的主体是因各种原因流放新疆的贬官遣戍之士。他们抵达西域后,面对域外独特的风情,又由于相同的命运,自然会联想到他们所追慕的唐人,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如林则徐《回疆竹枝词三十首》,福庆《异域竹枝词百首》,曹麟开《塞上竹枝词三十首》,祁韵士《西陲竹枝词百首》。对西域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字、制度、历法、宗教、文化、医疗、建筑,以及饮食起居、婚丧嫁娶、民族关系等方面均有细致描写。

肥彘由来不入筵,割牲须见血毛鲜。

稻粱蔬果成抓饭,和入羊脂味总膻。

前两句写维吾尔族由于宗教信仰,饮食有忌食猪肉与自死动物的习俗。喜食用羊肉、大米、食油、胡萝卜以及葡萄干等水果做成的抓饭。

把斋须待见星辰,经卷同翻普鲁干。

新月如钩才入则,爱伊谛会万人欢。

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把斋”,即伊斯兰教众九月白天必须封斋,晚上才能饮食。“普鲁干”,维吾尔语,即《古兰经》;“入则”,维吾尔语,即肉孜节,伊斯兰教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爱伊谛”,维吾尔语,意为传统节日。此诗详细记载了西域少数民族过节时载歌载舞庆祝节日之情景。

这类诗歌在清代西域诗用唐诗韵的诗作中,成就最高,也最为后人所激赏,反映了清代西域诗在描述西北风土人情时,在明显受唐诗影响的同时,与唐诗相比,记载更为细致,反映更为深刻。

四、借咏唐事来歌颂清帝国的统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期之一,而清代官员文人西出阳关时,恰逢清帝国大一统的文治武功逐步开展之时,因此,清代西域诗人们在对唐代诗歌的学习和模仿中,逐渐把知识分子固有的经世致用之心融入诗歌,在诗歌中不仅描写清帝国的统一大事,而且也描写唐史上的相关重大事件,以古鉴今。

战绩侯姜说有唐,西州名改旧高昌。

而今莫问童谣谶,日月长年照雪霜。

嶻嶪丰碑纪有唐,当年君集破高昌。刀烧枉自夸寒热,日月旋看化雪霜。百载封圻空叹麴,千秋文笔却推姜。只今过客徘徊处,古迹依稀认战场。

注释:

〔责任编辑:贺朝霞〕

文献标识码中国图书分类号I207.22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6)02-0108-05

[作者简介]孙文杰,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新疆稀见史料调查与研究”(11&ZD095)、2015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科基地西域文史研究中心项目“和瑛西域著述考论”(XJEDU040215C02)的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