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钛蓝宝石激光器的新教学实验设计

时间:2024-05-22

田金荣,王 丽,宋晏蓉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激光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自从1960年梅曼首次获得激光输出以来[1],激光作为一种优势众多的先进光源获得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之相应,国内外的众多高校开始把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作为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等专业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并在实验上愈加重视激光的使用。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许多高校都对激光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8]。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虽然学生经过激光原理的学习,但对于激光器如何工作仍存在模糊的认识。虽然实验中使用很多的激光光源,但多数都是密封的,不能随意打开观察,更不用提对激光进行调节。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将科研用的钛蓝宝石飞秒激光器进行了简化,设计了对激光进行调节的实验,即使学生掌握了实际激光器的调节方法,又使其明晰了激光产生原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激光损耗测量的实验,提高了激光谐振腔损耗测量的精度,并可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1 激光器的调节实验设计

为了能够使学生接受合适的激光调节训练,对实验室的激光器进行了考察,并最后选定钛蓝宝石飞秒振荡器作为实验对象。钛蓝宝石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超快激光光源之一。但由于钛蓝宝石飞秒振荡器是锁模激光器,腔内光学元件较多,如果直接将此激光器交给毫无激光调节经验的学生来调节,学生很有可能要消耗过长的时间,同时也会使学生陷于细节问题而受挫。为了使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并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将激光器进行了简化,设计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激光器调节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四镜腔结构,其中X为钛蓝宝石激光晶体;F为聚焦透镜,用于将泵浦光聚焦于激光晶体X上,焦距为10cm;M1与M2为对输出激光波长有高反射率的凹面镜,曲率半径10cm,在700~900nm波段的反射率大于99.98%;M3为具有对输出激光波长有高反射率的平面镜在700~900nm波段的反射率大于99.98%;OC为输出镜。泵浦光由连续输出的倍频Nd:YVO4激光器产生,输出波长532nm,最大输出功率6W。图2为实际激光装置的照片。实验过程中先对学生介绍钛蓝宝石飞秒振荡器的用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激光器的重要性。然后讲解简化后的实验激光器。从激光的原理出发,介绍实际激光器的三个组成部分: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然后给学生讲述激光器的组建与调节方法。由于此前学生见到的激光多为密闭的,学生并未见到过激光器的实际结构。此次学生见到真实的激光器,而且动手的积极性非常高。从实验效果上来看,学生在调节过程的同时也掌握了主要的探测设备,如光功率计、光谱仪、示波器、红外探测仪等的使用方法。

图1 激光器实验光路图

2 激光器损耗测量的实验设计

为了使同学们对激光原理的知识理解更为深入,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量化评估,我们在前面激光器调节的基础上,设计了激光谐振腔损耗的测量实验。从激光原理可知,谐振腔损耗在激光的产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物理意义非常重要,因为激光振荡器的振荡条件是谐振腔的损耗[9]要小于增益,并且激光中的很多概念如振荡阈值稳态输出功率等都与损耗有关[10-11]。而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激光器组装与调试的实际实验,学生往往对其缺乏足够的直观认识,往往将损耗当成一个形式上的物理量,而不是可以实测的物理量。实际上,谐振腔的损耗完全可以在实验上测定出来,例如无源谐振腔的损耗测量可以用光腔衰荡法[12]测定,有源谐振腔可以采用如文献[13-14]曾提到的方法,即通过改变输出耦合器的反射率R测量其泵浦阈值Pth,根据R和Pth的关系确定谐振腔的损耗。对激光谐振腔的损耗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实验上设计了损耗测量实验,以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量化评估。

图2 实际的激光装置

2.1 理论分析

根据激光的运行模型,激光的产生过程实是泵浦光能量向激光能量传递的过程。最终的激光输出将决定于多个过程的效率,在远低于饱和阈值的情况下,采用小信号近似,激光的功率Pout与输入的泵浦光功率Ppump具有近似线性的关系:

其中 Pth为泵浦阈值。σs为斜效率(slope efficiency),它决定于激光产生的多个过程的效率,具体表达式为[6]:

其中:R为输出耦合器的反射率;L为谐振腔损耗;ηP为泵浦效率;ηT为传输效率;ηa为吸收效率;ηu为激光上能级的转换效率;ηB为交叠效率。对于激光器来说,ηP、ηT、ηa、ηu、ηB可以看成是不随输入泵浦光功率变化的量。因此σs可以看成为谐振腔损耗L函数。采用不同输出耦合器的反射率R1,R2,可以根据激光的输出特性测量出两个斜效率σs1,σs2:

(3)式除以(4)式,可得:

R1,R2出厂时已知,σs1,σs2可以测量,根据(5)式可以解出谐振腔的损耗。将得到的损耗L代入 lnR=2KPth-L即可预言不同输出镜下的泵浦阈值。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调节出连续激光后通过优化透镜F,钛蓝宝石X,折叠镜M2的位置,获得了最高的激光输出功率。分别采用了不同标称值的输出镜3%、10%,对应的反射率分别为97%、90%,以计算谐振腔的损耗。在实验调节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它光学元件不变,只更换输出镜,以确保实验过程中谐振腔的损耗保持不变。调节泵浦激光的功率,记录激光的输出情况。测量过程中3%的输出镜泵浦阈值为0.6W,10%输出镜的泵浦阈值为1.7W。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输出激光功率与泵浦功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式(1)对输入输出曲线根据进行拟合,即可得到不同输出耦合器下的斜效率,3%输出镜情况下的斜效率为16%,10%输出镜情况下的斜效率为28%。同时可以看出,输出耦合效率越高,斜效率越高,但是泵浦阈值也越高,因为在激光工作在阈值附近时,大的输出耦合输出效率使激光更难以起振,因此需要更高的泵浦从而提高激光的增益,克服损耗实现激光输出。

采用3%OC、10%OC的斜效率,代入(5)式可解得谐振腔的损耗为L=4.6%。而根据文献[13]中的计算方法,如果取这两个数据将得到L=1%,差别较大。

为了对比两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又采用标称值T=20%的输出镜,测得其泵浦阈值为2.5W;根据该方法得到的谐振腔损耗计算得到

图3 不同输出镜对应的输入-输出功率关系。左:T=3%;右:T=10%

T=20%时的泵浦阈值为3W,而采用原方法计算得到的泵浦阈值为3.5W。与实验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有误差,但通过新方法计算的得到的泵浦阈值显然更接近于实验结果。这是因为我们利用的是输入-输出功率中远离阈值未达到饱和的多个数据,降低了测量的误差。同时由于应用了多个数据,因此只需要两个输出镜即可得到准确度高的结果,在实验上更容易实现。

3 结 论

为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激光技术水平[14],设计了简单的激光器实验,并在实验中提出了激光谐振腔损耗测量的改进方法,获得了激光谐振腔的损耗,提高了损耗测量的准确度。将该实验用于实际教学中,学生实验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损耗的测量,在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激光理论的理解,促进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学生实际受到了一次全面的工程训练。引导学生分析调节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思考提高实验效果的方法,提高了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培养。

虽然激光器种类繁多,但其原理是相通的,学生经过实际激光器调节训练,触类旁通,能够迅速进入到激光的实际研究中去,对其专业学术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1]Maiman T H..Stimulated Optical Radiation in Ruby[J].Nature,1960,187:493-494.

[2]单晓云.激光教学点滴[J].物理通报,1995(10):26-27.

[3]王丽,宋扬.本科生毕业设计多模光纤脉冲展宽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5):12-17.

[4]王丽,陈江博,胡曙阳.单模光纤模场直径测量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8-19.

[5]吴飞斌,张晋平,刘冰.激光通信综合实验演示仪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55-60.

[6]马再如.关于提高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29(1):59-61.

[7]田来科,白晋涛,董庆彦.激光原理的立体化教学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118-120.

[8]胡绍民,罗晖.《激光原理》课程教学体会[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71-73.

[9]周炳琨,高以智,陈家骅,等.激光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14.

[10]邹英华,孙騊亨.激光物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01.

[11]SINHA B K.A New Meth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Pumping Coefficient for a Ruby Laser[J].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1979,QE-15(10):1083-1085.

[12]Dana Z.Anderson,Josef C.Frisch,and Carl S.Masser,Mirror reflectometer Based on Optical Cavity Decay time[J].Applied Optics,1984,23(8):1238-1245.

[13]W.Koechner.Solid-State Laser Engineering[J].5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110.

[14]王福娟,蔡志岗,王嘉辉,等.光信息专业开放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2(1):78-8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