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947—1953年印度与苏联关系冷淡的原因探究

时间:2024-05-22

刘名望

[摘要]印度在独立前夕,与苏联积极进行交往与合作,强调与苏联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经过双方多番交流协商,两国终于在1947年4月13日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在建交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交往,这包括苏联在南非印度人歧视问题上

支持印度采取的抵抗政策、派科学代表团访问印度以及参加在新德里举办的第一次亚洲关系会议等。但在印度独立后,两国关系却在1947—1953年间陷入冷淡,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苏联对印度独立的否定,二是印度与英美关系亲密,三是尼赫鲁对苏联的怀疑。

[关键词]冷战;印度;苏联

[中图分类号]K153;D819[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1.004

印度独立前夕,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苏联的强大和与苏联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苏联对此也作出了积极回应。这种积极回应包括商讨两国建交问题、在联合国支持印度在南非印度人歧视问题上所采取的抵抗政策、应尼赫鲁邀请苏联派科学代表团访问印度及参加在新德里举办的第一次亚洲关系会议等。但随后两国关系迅速冷淡,其中原因莫衷一是。美国著名苏联问题专家罗杰·卡莱特指出,斯大林对包括印度在内的第三世界所采取的政策是完全“隔离的方式”,且是建立在莫斯科对“这些地区缺乏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1]亚当·乌拉姆则指出,斯大林对第三世界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他不可能为了尼赫鲁、苏加诺和纳赛尔而费心”[2](P686)。国内学术界对冷战时期的印度与苏联关系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拟在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作简要评述的基础上,对1947—1953年印度与苏联关系冷淡的原因做一深入剖析,以供学界参考。

一、印度与苏联的建交过程

二战尽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伤痛,但也使老牌帝国的实力几乎丧失殆尽,从而引发了去殖民化的高潮,印度就是在这股浪潮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国家。1946年,英国终于同意印度独立,9月印度临时政府成立后,作为临时政府副总理和外务部长的尼赫鲁积极寻求与美国和苏联建立友好关系。9月7日,他在第一次广播演讲中对美国发出友好的问候,并谈到了印度与苏联的关系,他说:“对当今世界的其他大国——苏联,她为世界发展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我们给以问候。她是我们在亚洲的邻居,我们两国将不可避免地承担许多共同的义务且有很多问题需要相互帮助。”[3](P3)这充分显示了尼赫鲁对外政策思想的务实与成熟。印度之所以会向苏联示好,与尼赫鲁早年对苏联的看法是分不开的。他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道:“我们也具有力求赶上那些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我们那样远的国家的愿望。我们想到过美利坚合众国,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有着苏联的榜样,她在充满着战争和内争的短短二十年的期间中,面临着仿佛是难以克服的许多困难,却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有些人为共产主义所吸引,其他的人则并不如此;但所有的人对于苏联在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以及民主问题的解决——对于她从糟粕中创造出一个新世界的那种惊人而非凡的努力,都心醉神驰。”[4]

此外,在这次讲话中,尼赫鲁还为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作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他说:“我们应该在我们的内政与外交方面取得独立,印度将作为一个自由的国家、带着我们自己的政策并且不仅仅是其他国家的一个卫星国而加入到国际事务中,为了和平与进步事业,将与其他国家合作,但将尽可能与相互敌对的强权集团保持距离。它们在过去导致了一场世界大战,并有可能在将来再引发一场更大范围的战争。”[3](P2)

随后,尼赫鲁就积极开展与亚欧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活动。他把与欧洲建交的重任交给了克里希纳·梅农。在1946年9月26日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尼赫鲁说,到目前为止印度还没有与其北部的邻居——苏联——建立直接的外交关系,因为印度已经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作为一个大国并且是与印度相邻的大国[3](P10),应该与“邻国有友好的关系”[5](P16)。当尼赫鲁表露这种想法后,英国《伦敦经济》就对此想法予以了反击,“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印度和苏联是可以发展关系的”,并警告国大党“作为西北边界的继承人和阿富汗的邻国,它正在接手一个历史问题,这个问题通常可能使得任何印度政府外部环境恶劣”[5](P38)。但从尼赫鲁随后的行动来看,这种反击根本未奏效。

尼赫鲁在发表这个讲话后不久,就指示在伦敦的克里希纳·梅农前往巴黎与正在出席巴黎和会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会面,商讨两国建交问题,以及是否能得到苏联对印度的粮食援助。梅农于9月28日见到了莫洛托夫,并向其传达了印度政府急切渴望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和得到粮食援助的想法。[6](P336)莫洛托夫对双方交换大使这个提议表示非常赞同,但对向印度提供粮食援助这个问题,他当场表示拒绝,因为当时苏联自己也缺少粮食。这次粮食求援的失败给尼赫鲁政府留下了阴影,他们认为苏联是在拒绝印度。最后是在美国的援助下,印度渡过了这次粮食危机。

尽管如此,尼赫鲁对梅农的此行结果还是表示满意。他在1946年11月12日制宪会议上说:“与莫洛托夫的沟通是相当的友好,并且他表达了与印度交换外交代表的意愿,而这个事情将在下月予以讨论。”[5](P17)当时,印度的穆斯林联盟也积极与莫洛托夫进行会面,以期得到苏联对印度穆斯林从印度分离出来建立巴基斯坦国的支持,但莫洛托夫认为此事敏感,根据斯大林的指示没有答应。

1946年12月1日,尼赫鲁为加快与苏联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步伐,任命在中国担任外交总代理的K.P.S.梅农作为印度特别代表访问苏联,商讨与苏联建交问题。为防止外界干扰,印度与苏联的这次会谈地点选择在中国,这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随后,苏联派出了Z.P.耶尔金去新德里继续讨论关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事宜。1947年4月13日印、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意在大使的层次上交换外交使团。于是,尼赫鲁任命自己的亲妹妹——潘迪特夫人为第一任印度驻苏联大使,苏联方面则任命诺维科夫为第一任苏联驻印度大使。

二、印度与苏联关系冷淡的原因

印度和苏联在建交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的交往,如苏联在南非印度人歧视问题上给予印度大力支持,还派出科学代表团访问印度及参加在新德里举办的第一次亚洲关系会议等。然而,据印度著名对外关系学者杰恩主编的《苏联与南亚关系1947—1978印度卷》所记载,这种类似的交往活动从1947年下半年到1953年上半年完全没有了[7](P541),两国贸易也急速下滑,苏联从印度的进口额从1948年的1 110万卢布下降到1953年的80万卢布;同期苏联对印度的出口额,也从920万卢布下降到90万卢布[7](P578)。从这些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两国关系在1947—1953年处于冷淡状态的结论。何以如此?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

1.苏联对印度独立的否定

在印度组建临时政府后不久,苏联就有学者质疑这种方式是不是真正的独立。苏联学者布什维茨在《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印度为了独立的战斗》的文章,认为临时政府甚至不如二战前的印度的立宪政府,总督像以前一样拥有否决权且仍然是英国人,军队像以前一样仍然在英国司令官的控制下。综合考虑这些,任何人都不会相信印度的临时政府享有真正的权力,因为政府中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职位仍然控制在英国人的手里。[7](P176-177)也就是说,这个政府实质上仍然是英国人的政府。紧随其后,苏联著名印度问题研究专家A.M.迪雅科夫在《消息报》发文,也认为印度的临时政府远未是一个独立的政府,他说:“这只是英国政府在印度进行统治换汤不换药的一个阴谋,是用一种新的形式来分裂民族解放运动。一方面让国大党组建临时政府,另一方面又鼓励穆斯林联盟来进行反对国大党的活动。”[5](P15-16)此外,苏联的《消息报》也刊发了一篇名为《英国工党的殖民政策》的文章,认为英国的宪法赋予了印度独立但并没有改变后者在英联邦的形象,“印度作为英联邦的一部分留在英联邦内,并承认英帝国的统治。这些形式上的变化有没有实际改变殖民国家的地位?无论怎样绝没有!英国资本在现在所有称作“独立”而原来为英殖民地的国家中仍然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状态,英国的公司是殖民国家经济的实际的大老板”[8]。但在当时,此类观点并未促使苏联对印度政策的调整,这是因为冷战尚未开始,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决策层依然是可以联合利用的阶级力量。

1947年6月3日印巴分治方案出台两天后,迪雅科夫发文指出这是与帝国主义一次不光彩的妥协,是英帝国想继续保留对印度控制权的阴谋,把印度变成所谓自治、独立国家也都是名义上的事,大多方面仍然处于英国的完全控制之下。[7](P469)苏联著名印度问题专家茹科夫对此也颇有同感,他认为分治是印度的资产阶级与地主不想获得真正的独立,社会上层正在寻求与英帝国的一个妥协,而英帝国又能保护印度的阶层利益[7](P186),并认为这是英国为了防止美国资本渗透到印度从而威胁它在印度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方式[7](P182)。随后,此类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在苏联科学院的印度问题专家举行的一次特别会议上,与会代表基本同意印度的分治是印度资产阶级和地主同英帝国主义交易和妥协的结果,印度资产阶级和国大党领导集团已完全倒向反动帝国主义阵营,印度目前的形势是“印度资产阶级贪婪和背叛的结果,它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的独立”[9]。苏联《红星报》在1947年6月31日对印巴分治发文说:实际上,这个新的分治方案仅是为了将印度继续作为英帝国的一个附属国而已。主要的经济部门仍在英国人手中——铁路、航运、港口,分治也没有影响封建王公的权利,印度的政治重建计划仅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护英帝国主义的利益。就在印度独立的前一天,《真理报》刊文指出:“很难相信,印度虽然组建临时政府已有一年了,但还有超过5万个英国家庭在印度。”[10]可见从一开始,苏联国内对印度的独立就持否定和批评态度,且这种批评并没有停歇之意。1948—1952年,苏联对印度独立的否定性评论不下数十篇。

不仅如此,斯大林也视印度的独立为一种假象、一出“政治闹剧”。据当时苏联驻印度第一任大使诺维科夫说,在他出任苏联驻印度大使前,斯大林对他说:“印度政府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与英帝国主义妥协的产物。”[11]而当时苏联驻印度大使馆的二等秘书波特雅尼科夫也认为,印度的局势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与英国统治时期一样,仅是自治领换了另外一种形式而已。[11]

由此可见,苏联国内媒体和决策层忽视印度国内实情,自认为没有经过武装斗争所取得的独立不是真正的独立,而冷战的开启使得这一认识更趋极端,从而导致在1947—1951年间对印度独立的否定性评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种长时间持续性的否定性评论无疑给印度与苏联关系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从而成为两国关系冷淡的主要原因。

2.印度与英美关系亲密

印度独立后,限于国内人才匮乏、经济极为虚弱的现状,为保证国内政治、经济与军事的稳定,尼赫鲁主导的印度政府对英属印度时期的一些法律、制度和行政机构予以保留,并对英国人在印度所担任的各种职务均加以留任,其中包括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他直到1948年6月才离任。

同时,尼赫鲁欲通过平行发展与美国、苏联的友好关系来远离冷战的政治怪圈。他在1947年12月4日的制宪会议上说:“我们打算与其他国家保持最紧密的关系,除非它们自己制造障碍。我们应该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我们打算与苏联进行全方位的合作。”[3](P207)但因在莫斯科坐了冷板凳,尼赫鲁不得不将目光聚焦于西方大国尤其是英美两国身上,原本打算对由英控股的一些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的举措,也因此无疾而终。1948年2月,尼赫鲁宣布:经济部门将不会有任何突然的变化,就目前而言现存的工业部门将不会实行国有化。这样,直到1951年,英国继续持有印度政府85%的有价证券和78%的长期投资证券。[12](P26)

为了更好地发展与外界的政治、经贸关系,尼赫鲁认为还需要通过英联邦这个传统窗口来继承与扩大对外交往范围。他在1948年4月26日的孟买新闻发布会上说:“为了经济和文化目的,印度本来应该与英联邦保持某种更紧密的关系。”[5](P107)在同年10月英联邦总理会议上,尼赫鲁又再次表示印度非常渴望与英联邦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几经权衡,尼赫鲁在1949年4月公开宣布印度将继续留在英联邦的决定。[3](P272)此举令国内外一片哗然,《伦敦经济》在头版中评论道:“这也许是自马歇尔哈佛演讲以来,自由世界最激动人心的消息了。”《纽约时报》称此在限制共产主义扩张方面是历史性的一步。[5](P109)印度眷恋英联邦的事实,无疑加深了苏联对印度独立的否定。苏联的《真理报》《消息报》《时代报》纷纷发表了对此谴责的评论[5](P111-112),这些评论反过来又强化了尼赫鲁继续留在英联邦的决心。

此外,尼赫鲁为了获得英国援助,在1948年10月英联邦国家总理会议上,对潜在的、针对苏联的英联邦国家防务合作计划——“为了对抗任何可能的侵略者,战争的危险必须通过建立武装部队来对付,并且自由必须受到保护,为此,不但要通过军事防御手段,还要通过提高社会经济福利”——表示赞同。[13](P22) 同时,一向反对军事结盟的尼赫鲁对当月在华盛顿签订的专门针对苏联有可能对外进行军事扩张的《北大西洋公约》也是支支吾吾。他说:“印度对《北大西洋公约》的理解是,它是在联合国宪章下的一个地区安排,不管怎样,印度远离这些地区且不受影响,与英联邦的联系并不能将印度与此条约相联系起来。”[14](P90)可见,尼赫鲁为了获得西方援助,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而这也正凸显了他所倡导的有选择性的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本质。

尼赫鲁政府为了减少英国对印度政治经济的影响,也积极展开对美外交攻势,频频向美表示印度与西方各国一样认同民主和个人自由,并将永远不会误入歧途即加入苏联阵营。由于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力量的薄弱,它不可能公开与美国结盟;但万一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印度也不可能支持莫斯科。[15]美国刚开始仍视南亚事务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并不想多事。1947年12月7日,美国驻印度大使格雷迪向华盛顿方面报告,在冷战中,将印度纳入到我们美国这边相当重要,但回音寥寥。在随后涉及印度利益的印巴第一次战争、南非印度人歧视等问题上,美国均采取了与英国一致的立场,即站在印度的对立面[14](P101),这些不能不让尼赫鲁感到心灰意冷。但为了解决印度所面临的严重经济危机,尼赫鲁又不得不在他所倡导的有选择性的不结盟政策方面做出亲美的举措,其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在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上对美英的相关提案予以积极支持,二是大肆宣扬反共产主义言论。

1947年9月16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的成功湖举办。这次大会可以说是冷战开启以来美国与苏联集团首次激烈交锋的集中体现。大会主要讨论了非常任理事国选举、希腊问题、朝鲜问题和小型联大设立4个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印度无一例外地与美英站在同一阵线反对苏联。尼赫鲁的这些举措也获得了美国的积极回报。1948年印度再次发生饥荒,同时美国发生海运罢工,在此情形之下,美国国务卿迪安·占德哈姆·艾奇逊特批对印度粮食运输不能耽搁。[14](P116)1949年早些时候,美国控制下的世界银行对印度提供了3 400万美元贷款,这是世界银行首次对亚洲国家的贷款,同年9月又拔给印度1 000万美元发展农业。[5](P136)

美国对印度的这些援助,让尼赫鲁更有了对付印度国内共产党活动的底气。1948年9月18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了“茉莉芬事件”,尼赫鲁说:“荷兰想用谈判进行拖延的策略将增加共产党在印度尼西亚胜利的希望。”[5](P105-106)1950年6月,尼赫鲁对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进行了访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原本担心尼赫鲁会利用这个机会来谴责西方在东南亚的殖民主义,但他出人意料地提倡亚洲要与西方合作,同时还对这些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进行大肆攻击。尼赫鲁说:共产主义正在失去威信,它不但没有和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还反对它(民族主义);在马来西亚的共产主义活动是十分有害的且不能容忍,而仰光的缅甸共产党就是为了杀害无辜的妇女与儿童。这些话语无疑加深了这些国家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抵触,尼赫鲁还建议印度尼西亚不要与荷兰断绝所有的关系,马来西亚应继续留在英联邦内。[16]尼赫鲁的这些言语显然加强了西方国家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并对当地的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在1950年7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你所说的国际共产主义是东南亚国家命运的敌人是否正确”时,尼赫鲁答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哲学问题。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国家在共产主义指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们可能确实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经济问题,但解决此问题的代价巨大。我不喜欢独裁的国家,我认为经济自由是重要的且我们以此为目标,放弃所有的政治和个人自由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14](P122)这里的“一些国家”显然是暗指苏联集团了。尼赫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反共言论自然为印度获得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寻找到了更多话题,使得原本较为密切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而就在尼赫鲁在许多方面做出亲西方的举措后,印度国内就有记者指出:虽然我们宣称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正在走一条中间路线,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中间路线正越来越偏向一个点,那就是与西方大国及其追随者们所采取的政策并无显著差异。美国甚至也有人认为,在两大巨头的阴影下,印度宣称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但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仍是倾斜西方的。[5](P120)迪雅科夫1949年6月在《新时代》发表一篇题为《执政的国大党》的文章,指出:印度对外政策完全是亲西方的、不独立的,英美帝国主义利用印度经济的依赖性给印度政府施加了直接的政治压力,并干涉了这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在外交政策方面,印度正被卷入英美阵营的轨道中,事实是印度仍然在政治上依靠大英帝国,国大党领导的印度正越来越被拖进英美阵营的战争机器中,它的领导正如它的内政外交一样不想为了印度真正的独立而战斗。[7](P197)尼赫鲁本人也觉得苏联对印度的批评是很自然的事情。他在给巴杰帕伊的信中说:“苏联人认为我们是与美国和英国站在一边的,这是很自然的事。”[17]所以,迪雅科夫、叶尔绍夫等人指出,印度不仅是与英国政治妥协的产物,也是英美帝国主义在东南亚的主要代理人,这是有根据的。这也是印度与苏联关系冷淡的基本原因之一。

3.尼赫鲁对苏联的怀疑

尽管尼赫鲁对发展印度与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着诸多期许,但其内心对苏联还是持怀疑态度,这一方面体现在尼赫鲁对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态度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尼赫鲁对苏联实力的担心上。

二战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度共产党党员人数激增。据美国政府情报部门的一份报告估计,印度共产党党员人数1942年约为2 500人,1945年增加了9倍,达到25 000人[18],在特伦甘纳和西孟加拉两地更显突出。

当1947年6 月印度独立并分治的计划宣布的时候,印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表示支持尼赫鲁领导,并号召各政党结成统一战线,“在民主的基础上,开始自豪地建设印度共和国”[19](P162),但这种想法并没有持续多久。同年9月,苏联的日丹诺夫在共产党情报局成立大会上提出了两大阵营的理论——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一个帝国主义阵营,提出工人阶级最大的危险在于过低估计自己的力量、过高估计敌人的力量。他还号召共产党人要反对帝国主义的扩张与侵略计划。[19](P163)在日丹诺夫两大阵营理论的鼓动和印度国民军运动、印度皇家海军孟买叛变、大量的工人罢工、零星地成功反对地主阶级的起义等的鼓舞下[20],同年12月,印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确定了武装推翻尼赫鲁资产阶级政府的政治目标。印度共产党领导人BT拉纳迪夫宣称:“今天特伦甘纳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特伦甘纳。”同时,印度共产党机关刊物《共产党人》也刊发文章强调要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与以国大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进行斗争。[5](P102)此后,印度共产党策划发动了一系列针对尼赫鲁政府的武装斗争、罢工运动,尤以特伦甘纳地区的农民武装运动最为典型,它前后持续了5年之久[21](P537),涉及3 000个村庄,人口近300万[22]。对此,印度内政部长帕特尔在1948年8月15日说:“如果这个国家的不安分因素不立即以铁腕手段加以镇压,他们一定会制造出像其他亚洲国家一样的混乱。”[12](P27)

尼赫鲁把印度共产党的这些活动完全定性为恐怖主义活动。[23]针对这些活动,他采取的对策是根据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保卫印度法[19](P163),大肆抓捕印度共产党员和相关人员。从1948年末到1950年末的两年内,尼赫鲁政府派出了50 000到60 000军人,仿照英国在马来西亚对付游击队的办法,采用了成立战略村的策略,杀害了近4 000名共产党人、农民积极分子和同情者,逮捕了10 000名共产党人,因而摧毁了农民运动。[22](P163)而印共在海德拉巴、特伦甘纳地区的运动更是遭到了尼赫鲁的血腥镇压,党员由1948年的大约89 200人下降到了1950年的20 000人。[24](P11-17)在1948—1951年间,印度政府未经审讯逮捕了近10万人,而这是英国在印度近200年统治期间所从未达到的。[12](P26)

然而,尼赫鲁把这些运动归因于是受到了莫斯科的指使。在1948年11月12日的一个新德里新闻发布会上,尼赫鲁说:“为什么他们(印度共产党)要采取错误的举动?这个只能做两种解释,一是这些共产党的领导非常不成熟,没有意识到这个国家的情况;二是他们受到了某个其他地方不熟悉情况命令的指使。或许,两者兼而有之。”[5](P104)毫无疑问,尼赫鲁这番话是说给印度共产党和莫斯科听的,含沙射影地指出莫斯科不了解印度情况而指使印度共产党发动运动。如果对这番话的意思还有点怀疑的话,那么尼赫鲁1949年3月在布里的讲话应该再清楚不过了。当时印度共产党试图在这里举行铁路罢工,他说:“任何食物供给的失败将意味着成千上万的人要挨饿,可是,共产党即便知道这点,还试着组织罢工。他们的目的不是从国家角度来考虑的,而是为了支持印度以外的利益。”[5](P104)不久后,尼赫鲁又说:“印度不向苏联问责印度国内的共产党活动,但我们毫不怀疑苏联对这些活动有过支持。如果莫斯科要他们停止的话,他们也肯定能做到。”[25](P65)这些言语都强有力地说明了尼赫鲁坚定认为印度共产党的活动是受莫斯科指使的。

但尼赫鲁对印度共产党在国内活动是受到莫斯科的指使一说是站不住脚的。资料显示,苏联的主要媒体或国际共产主义出版物在1948—1949年并没有对印度共产党的行为发表任何评论[24](P11),并且苏联对印度共产党的情况是不清楚的,在1950年4月斯大林与金日成的会谈记录中,斯大林就指出:“印度有一个共产党,但它的状况也不太清楚。”[26]而美国1951年8月13日的一份关于《国外共产党指导印度共产党的证据》报告(情报报告第5548号)也认为,至今仍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印度共产党得到了国外具体的指导,其中包括莫斯科。该报告还说根据印度共产党内部文件,从1948—1950年,印度共产党与外部的联系很少。[20](P301)可见,当时尼赫鲁等人把印度共产党的活动归结于莫斯科的指使是缺乏佐证材料的。

尼赫鲁作为接受西方系统教育的民族主义者,对苏联的社会主义赞扬之余仍怀有较大的疑虑,担心苏联势力的强大和扩张,对印度的安全构成威胁。[21](P6)在1947年3月印度召开的亚洲关系会议上,与会代表发了一张由印度交通部制作的印度与亚洲国家的道路交通联系图,在不同的亚洲地区与印度图下面均写有这样一句话:“苏联实力的增长和它与印度的紧密相连,有必要加快建设与一些战略地方相通的道路。”[7](P185)此外,尼赫鲁还认为莫斯科倡导的世界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扩张[25](P33),是亚洲和平与自由的一种潜在危险。在1950年10月16日的一次会议上,他说:“世界共产主义在它扩张的方面正如许多其他的扩张运动一样,对和平和自由是一种威胁。”[25](P63)

可以说尼赫鲁对共产党革命的恐惧和对莫斯科的怀疑态度,成了印度与苏联关系冷淡的又一基本原因。

三、结语

印度与苏联关系在1947—1953年处于冷淡阶段,是因为苏联学者和苏联决策层从一开始就对印度的和平独立采取一种批评、否定的态度,从而导致尼赫鲁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印度与英美关系中去,印度与苏联间的隔阂此后也日渐加大。同时,作为集外交、内政大权于一身的尼赫鲁,把印度共产党不合时宜的举措归结于受莫斯科的控制所致,担心苏联势力的强大对印度的安全构成威胁,如此交互叠加,以致两国关系直到1953年后才开始出现好转迹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