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张捷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天津 300191)
永恒的风景
——漫话现代图形设计
Modern graphic design
□张捷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天津 300191)
图形符号彰显着人们对于精神之美与生命价值的追求,具有符号性与语义性的双重涵义。设计者在准确把握图形涵义的基础上,可从大自然、现实生活、历史文化、现代艺术等元素中摄取图形语言,以充分发挥图形的视觉传达功能,体现多元设计理念。要充分发掘图形涵义,创作者还应在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对设计目标重新组合,以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符号性;语义性;图形设计
英文图形一词 graphic,源于拉丁文 graphicus和希腊文 graphikos,其词义是:由绘、写、刻、印等手段产生的图画记号,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图形符号较文字更早地记录下了人类的生活向往和精神追求;与文字相比较,图形符号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更为概括和抽象。
图形的原始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木炭或矿物颜料在洞穴的岩壁上作画。他们用图形符号记录下人类运用超自然的力量去征服大自然的梦想,真实地反映出原始先民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态,成为远古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在世界各民族的原始岩画艺术宝库中有相当多精美而丰富的图形符号或绘画、石刻艺术,从中我们可以窥探人类文化的发展轨迹与深层意义。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洞史前岩画中狩猎的野牛,画于距今约 2万年前的奥瑞纳文化时期,它正俯首昂犄、狂野不羁地向前冲去,充满运动感和爆发力。西安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的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纹形象是寓意颇深的图形符号,透露出古人的生命转化观念和图腾崇拜。远古时期的图形符号或绘画石刻艺术以自然山石为载体,通过对动物的形象刻画,显露出人类面对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人与动物生存竞争、激烈角逐所产生的情感内涵。正是通过这种石文化的物化载体,图腾艺术才以其承载深层的民族文化观念而留传下来,并保持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堪称瑰宝的图形符号传递给我们一个又一个古老而悠久的信息,透过它们,我们甚至可以触摸到先民们活跃的思维及其深邃闪光的精神世界。
当我们欣赏原始艺术、传统艺术及现代艺术的经典作品时,常常感到无法用言语充分表达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传达的超然卓越的思想。但是我们能从中感悟艺术作品所体现的特定时代文化意识、文化形态、文化模式,及其与现代人的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的血肉联系。因此人类对图形符号的创造与音乐、绘画、舞蹈等一样,不仅是追求精神的愉悦和享受,更是人类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表现,彰显出人们对生命存在的严肃思考。从远古图形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出先民们渴望发现规律、追踪本质和对真、善、美的求索愿望,体现了图形所具有的深层内涵。
图形具有符号性与语义性双重涵义。所谓符号性就是可以用符号来“有意地代替另一种事物”的性质,由于较为直观,图形的符号性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普遍的认同感。图形形态是设计语言表现和传达的主体,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1]使这种表现和传达成为可能。人是现实社会诸多符号的创造者和接受者,“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2],在视觉设计中一旦某个对象以明晰的符号化形式反映事物,就很容易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信息。当图形以可感、可知、可触、可视的符号元素作用于人的感官,又以各种元素的有机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并作用于人的思维时,原有的物质形态就被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特定语系,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图形设计通过人们熟悉的形态形成视觉上的可读性,如中国的太极图形,由黑白图案构成的 S型,象征阴阳、男女、转世轮回,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存的美学结构。
同符号性相比,图形的语义性涵义却是深藏于形式内部,需要多维的认知结构才能洞察。运用意指、隐喻、借喻等知觉类比手法,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形象暗示关联事物,并将其深层次结构的共同性或称同构性通过形象化的视觉语言形式进行传达,使人感觉既有贴近自然的亲和感,又有出乎意料的惊人收获。例如《读者》杂志,其标识用“蜜蜂”的图形来比喻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准确地诠释了《读者》的定位和办刊理念,升华了《读者》的形象与社会功能。这种非直接的视觉艺术语言的运用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个性色彩,成为多数图形设计者钟情的艺术表现方式。正如美国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所说:“一种真正的精神文明,其聪明和智慧就应该表现在能不断地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发掘出它们的象征意义和不断地从特殊之中感受到一般的能力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日常生活事件和普通的事物以尊严和意义,并为艺术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3]
准确解读图形中彰显的精神之美及生命价值,把握图形的符号性与语义性双重涵义,将使我们在现代图形设计过程中能更自如、准确地运用图形的视觉传达功能,给图形语言注入更多的信息特征,使我们更具多元的设计理念、多维的空间体验和超现实的表现技法,增强图形设计的视觉传达功能;同时也使设计更具人性化,更注重与人的情感交流和对话,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要充分发挥图形的视觉传达功能,体现多元的设计理念,使图形设计更具人性化,离不开对图形语言的充分摄取。作为现代社会中传播信息、沟通思想的主要媒介,图形艺术设计对图形语言的摄取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从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发现、感悟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内在关联性;从历史文化、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中发掘精髓并进行再创造;从当代艺术中汲取新观念、新见解。
要善于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发现事物最深层的本质意义,善于寻找事物作为图形创造联想的契机。如:对于外形明显相似的事物可直接引发联想;对于表面毫无关联但内部运动规律或结构相似的事物,可通过双向联想激发图形创造力,透过研究对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相似性、形与意的可转换性等,洞见其深层的形式结构美。图形艺术的创新贵在能够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发现美,不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充满了形形色色美的造型因素,都可能点燃创作的激情,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处处都有可表现的美——美的造型、美的结构、美的形式。如微风吹拂柳枝引起枝条产生飘逸的线性美,风吹水面形成水纹的涟漪而产生的回旋状的秩序美,一钩弯月映照出月光的凄美以及落英缤纷形成飘零的残缺美等。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汲取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图形语言,对事物进行形象思考,以实在的、丰富生动的、多样性的事物形象和深刻的形式结构,充分展现和抒发人类的思想情感,彰显图形设计的审美价值。
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艺术的根基,而这些千百年来汇集而成的文化积淀,恰恰成为现代艺术创新的根源。事实上,艺术创造力不管如何强大都是根植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沃土之中的。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现代艺术的发展不可能脱离这种精神文脉,因而惟有通过学习领悟传统艺术精髓,丰厚我们的素养,才能成就现代艺术创造。长久以来,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具有东方独特韵味的图形艺术语言,掌握这些图形语言是视觉艺术设计者最基本的艺术素质。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艺术表现技巧,如素描、色彩等基本的造型语言,而对传统图形和装饰艺术语言却一窍不通,那么他的设计作品将会平淡而苍白,因为他不明白如何用民族符号和图形语言赋予作品以神韵和灵魂。当然,提倡学习传统并不是停留在简单、机械的复制和拼凑上,而应重在从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文化中提取美的精髓并加以创新利用,以富有时代气息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符号表达现代设计思想理念。
从当代艺术中汲取新观念,从设计大师的作品中汲取新营养,对拓展图形设计创意思维和艺术表现形式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电影艺术、音乐创作、绘画、雕塑、现代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无一不受全球化语境的影响和渗透,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共生,以及后现代性的多元思维模式,信息社会带来的多种价值取向等文化现象,不断地冲击着并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和观念。国外先进的艺术见解和观念无时不在启示我们:在多元共生的文化新格局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艺术要发展创新就不能脱离世界文化,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基础上,冲破固定模式的束缚和传统的结构框架,寻求多视点、多方位的创作视角和多元的艺术风格,通过图形创作反映当代人的追求和理想。
对图形语言的汲取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设计理念,充分挖掘图形的涵义,但图形的涵义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它是一种文化积淀,是一种经验积累。就某一具体的图形或设计符号而言,设计者要以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并按照新的设计目标重新组合,创造全新的形象。现代视觉图形设计强调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目标理智地进行想象。所谓想象,就是人为地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从想象到创造是人类所特有的高层次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它的最大特征是“人类在创造性活动中或者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有独特见解的并能够提供新颖、独创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4]。想象的图形形态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超越现实的理想形态,不受传统规律和常规法则限制,不受时空约束,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想象还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例如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主题设计“冰火交融”可以说是大胆而奇特的创想。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在冰雪激荡、万钟“枫”情中徐徐揭开大幕,场地中央巨大的奥运五环融入冰雪,4个巨大冰柱破冰而出交叉在一起形成主火炬,在寒冰中迸发出激情的火焰。美仑美奂的冰火两重天,打破了冰火不相容的认识常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冰火合璧、流光溢彩,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给人以美的享受。美国电影《阿凡达》是电影史上最为昂贵的制作,导演超凡的想象力与高技术的电脑合成结合起来,用以表现虚拟现实和虚拟幻境,如天空中漂浮的巨大山脉,虚空中飞泻而下的千丈瀑流,无一不惊心动魄,诸多微小的细节也令人叹服不已,既刺激感官又发人深思,其激动人心、充满灵性的创意无疑是艺术家的想象力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完美结合。
图形想象的思维训练方法有多种理论和训练模式供我们参考。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和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新的信息,是从同一的信息来源中产生多种求异的信息输出。”[5]发散思维的特点就在于不受约束,不断地否定旧的答案,强调思维自由地多方向发展。美国艺术家、发明家和教育家托德·西勒则提倡打破惯常的思维方式,运用“超传”的新思维方式,把某个事物或者想法的新的含义和联系,传递到另一个事物或者想法上去,以各种不同的联想方式激发和提高个人的思维与创造能力,从而产生新的创意。美国心理学家哈姆·伯恩斯指出,创意是一种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解读人生的一种智慧,创意是学问、是技巧,但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观。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要求青年人要掌握“渗透法”的学习方法,认为广识博学有助于理、工之间乃至文、理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有利于开启智慧。
现代视觉图形创意训练中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不够,它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艺术想象的最终意义在于发现和创造出一种新颖独特的造型和美的形式结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某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媒介来使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图形想象的最终视觉效果应做到:一方面,图形符号所传达的“意”要明晰准确,包括设计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涵义和图形本身所能表达的寓意,人们通过对“形”的认识感悟出形外之“意”,由此产生沟通与共鸣,从而了解设计者所要传达的真正涵义;另一方面,图形还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能给予人们无尽的联想与美的体验。
图形设计是用心灵的语言来体会、表达、传播设计理念和文化意蕴,设计者唯有紧随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探索全新的视觉形式,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造型手段和表现技巧,才能创造独一无二、震撼心灵的视觉图形艺术作品,体现出图形设计的艺术魅力。
[1][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M].王东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84.
[2][德]恩斯特 ·卡西尔.人论 [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35.
[3][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23.
[4]刘西莉.现代图形设计 [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50.
[5]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6.
[作者已有相关文献]
[1]张捷.论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双重作用[J].艺术与设计,2006(5):110.
[2]张捷.略论数字时代摄影之“真实性”[J].数字技术与应用,2009(3):66.
[3]张捷.影像艺术教学在文化情境中开展的必要性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4):80.
[相关主题文献]
[1]焦振涛.中国传统图形设计研究[J].装饰,2005(10):25.
[2]唐丽娟.同构图形的符号学解释[J].艺术与设计 ,2009(7):49.
[本文创新点]从图形的涵义出发分析图形的符号性与语义性,探讨了图形设计中艺术语言的汲取途径及想象与创造的设计构思方式。
J0-03
A
1009-3729(2010)04-0039-04
张捷 (1977—),男,天津市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视觉艺术设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