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王仁龙 整理
圆织机是生产编织袋中所用到必要设备。
授权公告号为CN100376372C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编织袋网眼袋两用圆织机,包括动力装置、导布装置、进线装置,进线装置还包括两套棕带系统,一套为网眼袋棕带系统,另一套为编织袋棕带系统,其中网眼袋棕带系统包括橄榄片、橄榄片支架、橄榄片支轮、支承圈、网眼袋棕带、棕带减力轮;编织袋棕带系统包括编织袋棕带、编织袋棕带上支架、上门圈。使用时,安装上网眼袋棕带系统,可进行网眼袋的生产加工,卸下网眼袋棕带系统,安装上编织袋棕带系统,可进行编织袋的生产加工。该技术介绍的编织袋网眼袋两用圆织机与现有技术相比,集编织袋圆织机、网眼袋圆织机功能于一体,机械设备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资源,降低加工成本。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了减少收卷辊将编织袋收卷起来所受到的阻力,工作人员往往在支承框架上固接驱使提升辊转动的驱动电机,通过提升辊的转动对编织袋产生提升力,带动编织机上升,从而便于将收卷辊收卷编织袋,但是当工作人员需要停机时,需要将驱动电机以及控制转轴转动的电机分别关闭,才能将圆织机停止下来,使得工作人员停机不便捷。
本文介绍了一种编织袋圆织机的联动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对圆织机进行启动与停机。
一种编织袋圆织机的联动机构,包括编织主体,以及转动连接在编织主体下表面的主轴,编织主体下方设置有支架,编织主体上方设置有用于提拉编织袋的提升辊,提升辊的两端均设置有将其转动支撑起来的支承框架,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水平布置并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联动轴,主轴与联动轴之间设置有实现其传动的第一锥齿轮组,联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驱使联动轴转动的电机,另一端设置有竖直布置并转动连接在支承框架上的传动轴,传动轴与联动轴之间设置有实现其传动的第二锥齿轮组,传动轴与提升辊之间设置有实现其传动的第三锥齿轮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启动电机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联动轴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组带动主轴转动,实现编织主体工作,联动轴通过第二锥齿轮组带动传动轴转动,然后又通过第三锥齿轮组带动提升辊转动,这样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电机,实现同步控制编织主体与提升辊,当工作人员需要圆织机停机时,只需关闭电机即可。
所述第一锥齿轮组上设置有将其保护起来的容纳箱,容纳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与下箱体通过螺钉与螺母的配合连接在一起。避免有断线嵌入到第一锥齿轮组中,从而影响第一锥齿轮组的传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螺钉与螺母旋拧下来,将上箱体移开,对第一锥齿轮组进行维修。
所述容纳箱上设置有加油装置,加油装置包括设置在容纳箱上的输油管,输油管的一端穿过容纳箱并且指向第一锥齿轮组的啮合处,另一端设置有与输油管连通并顶部为开口的存油桶,存油桶高于容纳箱。工作人员将润滑油倒入存油桶中,润滑油因自身重力的影响流入到输油管中,然后从输油管位于容纳箱内的一端流出,并流向第一锥齿轮组的啮合处,使得第一锥齿轮组的传动更加顺畅并减小第一锥齿轮组的磨损,存油桶设置于支撑框架上,便于工作人员添加润滑油。
所述加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输油管上并用于控制润滑油流量的调节阀,调节阀包括设置在输油管上的安装箱,输油管穿过安装箱相对的两侧壁,安装箱内设置有滚轮,滚轮上同轴固接有转动杆,安装箱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供转动杆穿出的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朝靠近安装箱底壁的方向倾斜。当工作人员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滚动滚轮,并逐渐靠近安装箱的底壁,这一过程,滚轮的周面逐渐挤压输油管并使得输油管变形,从而影响润滑油从此处通过的流量,这样控制润滑油流向第一锥齿轮组的流速,使得润滑油更加有效地对第一锥齿轮组进行润滑。
所述存油桶开设有用量测润滑油体积的刻度线,存油桶是由透明材质制成。实现对第一锥齿轮组进行定量润滑,避免过度对第一锥齿轮组润滑,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所述存油桶的开口处盖设有封盖板,封盖板上贯穿开设有平衡存油桶内气压的通孔,通孔上插设有密封柱。减少存油桶内润滑油的挥发,并且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第一锥齿轮组进行润滑时,需先将密封柱拔出,通过通孔使存油桶的内部与外界连通,这样工作人员驱使滚轮远离输油管时,存油桶内的润滑油才能比较顺利地通过输油管流向第一锥齿轮组。
所述封盖板铰接在存油桶上,封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封盖板保持关闭状态的连接组件。将封盖板同存油桶连接在一起,避免封盖板丢失,连接组件时封盖板处于长期盖设在存油桶开口处。
连接组件固接在封盖板的弹性件,弹性件远离封盖板的一端固接有挂钩,存油桶的外侧壁上固接有挂环。当封盖板盖设在存油桶的开口处时,移动挂钩使得弹性件变形,将挂钩挂在挂环上。
1. 通过电机、联动轴与第一锥齿轮组驱使主轴转动,又通过第二锥齿轮组、传动轴以及第三锥齿轮组,使得电机也将提升辊转动,这样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电机,实现同步控制编织主体与提升辊启动和停止;
2. 通过存油桶以及输油管,使得润滑油流入到第一锥齿轮组上,使得第一锥齿轮组的传动更加顺畅并减小第一锥齿轮组的磨损。
图1 本技术中第一锥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技术中编织袋圆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本技术中容纳箱与加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技术中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技术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参照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编织袋圆织机的联动机构,包括编织主体1,编织主体1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编织主体1的支架12,编织主体1下方转动连接有主轴13,编织主体1上方水平设置有用于提拉编织袋的提升辊14,提升辊14的两端均设置有将其支撑起来的支承框架15,提升辊14与支承框架15转动连接。
参照图1,主轴13远离编织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联动轴2,主轴13与联动轴2之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组21,并通过第一锥齿轮组21实现联动轴2与主轴13之间的传动,联动轴2绕自身的轴线转动连接在支架12上,联动轴2的一端设置有驱使联动轴2转动的电机22并且电机22的输出轴与联动轴2同轴固接,另一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传动轴3,传动轴3与联动轴2之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组23,传动轴3绕自身的轴线转动连接在支承框架15上,传动轴3与提升辊14相互垂直设置,并且传动轴3与提升辊14之间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组31。
当工作人员启动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轴带动联动轴2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组21带动主轴13转动,实现编织主体1工作,联动轴2通过第二锥齿轮组23带动传动轴3转动,然后又通过第三锥齿轮组31带动提升辊14转动,这样使得工作人员通过启动电机22,可使编织主体1与提升辊14同时工作,当工作人员需要圆织机停机时,只需关闭电机22即可。
参照图2和图3,为了避免有断线嵌入到第一锥齿轮组21(参考图1)中,从而影响第一锥齿轮组21的传动,故在第一锥齿轮组21上设置有将其保护起来的容纳箱4,容纳箱4包括上箱体41和下箱体42,上箱体41与下箱体42通过螺钉与螺母的配合连接在一起,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锥齿轮组21进行检修。
参照图2和图3,为了使第一锥齿轮组21的传动更加顺畅,故在容纳箱4上设置有加油装置5,加油装置5包括设置在容纳箱4上的输油管51,输油管51选用塑料软管,输油管51的一端穿过上箱体41并且端口指向第一锥齿轮组21的啮合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润滑油且顶部为开口的存油桶52并固接在存油桶52的底部,输油管51与存油桶52内部连通,存油桶52固接在支承框架15上并且存油桶52高于容纳箱4,这样工作人员将润滑油倒入存油桶52中,润滑油因自身重力的影响流入到输油管51中,然后从输油管51位于容纳箱4内的一端流出,并流向第一锥齿轮组21的啮合处,使得第一锥齿轮组21的传动更加顺畅并减小第一锥齿轮组21的磨损。
参照图4,加油装置5还包括设置在输油管51上并用于控制润滑油流量的调节阀53,调节阀53包括一侧为开口的安装箱531,输油管51穿过安装箱531相对的两侧壁,安装箱531内设置有沿输油管51长度方向滚动的滚轮532,滚轮532的周面抵靠在输油管51上,滚轮532上同轴固接有转动杆533,安装箱531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供转动杆533穿出的条形孔534,条形孔534的长度朝靠近安装箱531底壁的方向倾斜。
当工作人员沿条形孔534的长度方向滚动滚轮532,并逐渐靠近安装箱531的底壁,这一过程,滚轮532的周面逐渐挤压输油管51并使得输油管51变形,从而影响润滑油从此处通过的流量,这样控制润滑油流向第一锥齿轮组21的流速,使得润滑油更加有效地对第一锥齿轮组21进行润滑。
参照图5,为了能够实现对第一锥齿轮组21进行定量润滑,避免过度对第一锥齿轮组21润滑,造成润滑油的浪费,故存油桶5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量测润滑油体积的刻度线54,刻度线54沿存油桶52的轴线等间距布置有多个,存油桶52是由透明材质制成。
参照图5,为了减少存油桶52内润滑油的挥发,故在存油桶52的开口处盖设有封盖板55,封盖板55铰接在存油桶52上,封盖板55上贯穿开设有平衡存油桶52内气压的通孔56,通孔56上插设有密封柱57,封盖板55上设置有用于将封盖板55保持关闭状态的连接组件58。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第一锥齿轮组21进行润滑时,需先将密封柱57拔出,通过通孔56使存油桶52的内部与外界连通,这样工作人员驱使滚轮532远离输油管51时,存油桶52内的润滑油才能比较顺利地通过输油管51流向第一锥齿轮组21。
参照图5,连接组件58包括固接在封盖板55远离铰接位置一侧的弹性件581,例如弹性绳、弹簧,弹性件581远离封盖板55的一端固接有挂钩582,存油桶52的外侧壁上固接有挂环583,当挂钩582挂在挂环583上时,弹性件581处于拉伸状态。
参照图2和图3,容纳箱4、输油管51以及调节阀53同样设置在第二锥齿轮组23(参考图1)和第三锥齿轮组31(参考图1)上,设置在第二锥齿轮组23和第三锥齿轮组31上的输油管51同样与存油桶52连通,由于第三锥齿轮组31高于存油桶52,故设置在第三锥齿轮组31上的输油管51上安装有泵体6,将存油桶52内的润滑油运送至第三锥齿轮组31上。
工作原理:
当工作人员启动电机22时,电机22的输出轴带动联动轴2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组21带动主轴13转动,实现编织主体1工作,联动轴2通过第二锥齿轮组23带动传动轴3转动,然后又通过第三锥齿轮组31带动提升辊14转动,当第一锥齿轮组21需要添加润滑油时,工作人员需先将密封柱57拔出,然后驱使滚轮532远离输油管51,存油桶52内的润滑油经过输油管51流向第一锥齿轮组21。
本技术专利信息:
申请号:CN201922448213.1
申请日:20191228
公开(公告)号:CN211522467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IPC分类号:D03D37/00;D03D51/02;D03J1/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