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赵莲莲,张莞玲,田 方
(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发而至,使全国人民进入非常战“疫”模式。在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利用网络直播等媒体工具进行网上授课已是大势所趋[1]。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等重要思想[2]。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3],并明确将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理念推向全国。目前,已有不少高校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课开展了关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网络媒体等路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4]。专业课课程思政能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专业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的意识[5],教师应理解专业课程自身的育人内涵与教学特色,将立德树人与职业成长结合起来[6]。本文将专业课课程思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在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7]与“课程思政”的双重背景下,本文介绍了《摄影测量学》课程线上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内容。考虑到“影像”在摄影测量学中的重要性,教师从“画”入手,在“诗情画景”中开启疫情防控期间《摄影测量学》课程的思政课堂。针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的特点,从无人机喷洒消毒液助力战“疫”这一具体应用入手,教师研讨了《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的各项思政点,融合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古诗词、人文精神、中国智造、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在思政背景的熏陶中引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本文以《摄影测量学》课程内容为例,总结了疫情期间《摄影测量学》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内容。《摄影测量学》第一章内容的课程思政整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1)保证传递通畅,硬件多手准备。为保障疫情期间在线课堂的效果,教师需要提前测试所用的硬件。测试过程中显示,线状耳机与衣服的碰擦会影响上课质量,而耳麦的直播效果较好,因此教师应采用耳麦进行线上直播授课。另外,由于电脑高度偏低,教师可通过增加显示器升降架提高电脑高度,使其能在舒适的环境进行授课。硬件的提前测试与准备,有效保障了在线课堂的顺利开展。
2)约定交流方式,调整教学过程。由于在线课堂上教师不能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动作,因此教师需与学生提前约定互动方式。在《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与学生做好以下约定:①在对互动过程的把控中,与学生采取连麦互动的方式;②在对板书内容的书写中,采用白板书写的方式;③在对重点与难点的强调中,采用打字提醒的方式;④在规范课堂秩序与课堂礼仪中,要求学生不许吃零食,加强自我约束。提前约定交流手段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控课堂,也能有效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
3)精心设计内容,备课不忘思政。本文以《摄影测量学》第一节课程“摄影测量学之美”的内容为例,说明思政的融入情况。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将多项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内容中,课程内容融合了大量名人名言和古典文学故事,旨在潜移默化地融合思政元素,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打破学生对传统工科课堂的畏难心理。
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采用类比的思想,建立我国传统绘画中“画作”与摄影测量学中“影像”之间的类比关系。从我国绘画史的特点到《红楼梦》小故事的引入,从大量古诗词的贯穿到诗歌做总结的形式,案例充分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文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发现《摄影测量学》这门复杂专业课的“五美”,并明晰其“王朝更迭史”,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善于类比发散的开放思维模式。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拓展学生对美的新认知,在体悟中国智造中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学生学好《摄影测量学》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1)及时课后测试,知识趁热打铁。课后的测试题目是课堂知识的载体,可以承载各种概念、特征与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摄影测量学的思想与方法,及时的复习与测试可有效巩固课堂知识。课后教师在钉钉云课堂发布在线测试题,统计测试题目完成情况,并及时记录有问题的知识点,便于统一答疑。课后测试也训练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加强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
2)建立反馈机制,课堂精益求精。由于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和投入程度是衡量教学活动效果好坏的标准,因此了解学生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课后发布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任务完成情况、题目的难易程度、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与建议等,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将《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教授,更要关注育人的全过程,让学生获得政治、道德、精神、文化、情感、意志等方面的提升,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专业课的特点,具体深入地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爱国、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的部分思政元素和初步成效如表1所示。
表1 《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和初步成效
笔者总结得到《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探索内容的创新点为:
1)结合疫情热点,贴近生活实际。由无人机喷洒消毒液的具体应用开启该课程的学习,结合当下的战“疫”热点,让学生切实看到摄影测量学的具体应用,提高了对在线课程内容的关注度,并增强了学生学好该课程的信心。
2)文理大类比,知识相贯通。将我国绘画与摄影测量进行类比,把人文学科融入到理工科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文理科知识的相通性。
3)国粹熏陶,美育提高。从《红楼梦》中宝钗论画的故事类比出摄影测量学的影像平台,增强了课堂内容的故事性与趣味性,使在线专业课变得轻松有趣。
4)诗词为伴,开放思维。大量古诗词的渗透,将人文思想与理工科内容充分融合,培养学生多学科开放性思维,加深学生印象。采用自创诗词《卜算子·摄影测量学之美》总结整节课,贯穿课程重点,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整理课堂知识。
5)感受大国重器,增强爱国情怀。通过讲述我国自主开发的Virtuozo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组网、港珠澳大桥桥梁沉降监测等应用,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爱国情怀。
《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在学校层面,建立听课制度。多数学校尚未建立关于课程思政的专家定期听课制度。为了深入贯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建议学校建立相关课程的专家定期听课制度,从而提升学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
2)在教师层面,加强教学设计。在在线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教学信息,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意识尚显不足,公民意识和道德情操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设计更多形式更多样的教学活动,或设计课堂活动加分项等激励措施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意识。
3)增强信息化手段应用力度。在目前的在线课堂上,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德育的效果依然不够突出,未来还需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课程思政进行更深入的结合。
4)完善线上评价制度。传统的课后评价以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为主,目前针对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评价还不完善,如何评价德育与价值观获取等育人方面的效果,是目前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的重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