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汪志明,许才军,张朝龙
(1.武汉大学 测绘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1]。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是教育部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授权单位,积极探索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对全国高校培养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面向工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培养依据,以测绘行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为导向,与测绘企业密切结合,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不细分专业方向;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其中3 a在校学习通识教育和专业理论学习,1 a校企结合实践教学;强调工程实践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测绘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的测绘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引领我国由测绘工程教育大国迈向测绘工程教育强国[2]。
在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院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卓越测绘工程师和注册测绘师后备人才为培养目标,结合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确定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发展方向,通过更新内容、优化体系、调整结构、精简学时等具体措施,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工程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全面的测绘技术,熟悉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具备卓越的解决测绘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拥有测绘产品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技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的高级人才。
1)学思结合,改革培养模式。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中,学院要求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学思结合,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让工程人才的培养不局限于校园,结合工程技术发展前沿,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知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各种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积极思维,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邀请国内外名家、学者、专家和企业精英开展专题讲座,考察观摩等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培养其高尚的人格。
2)优化课程体系,紧跟专业发展前沿,使学生走向世界。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中,学院结合培养需求对课程进行了整体优化,加强了课程间逻辑结构上的联系,增加了测绘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前沿知识的新内容、新知识,并对部分课程计划学时进行了适当压缩或增加,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点作为选材的依据。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坚持以下3个方面:①适应性,课程及课程内容设置要力争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不断吸收、充实新理论、新知识,跟踪学科前沿问题和社会相关问题;②系统性,课程要力争实现时代性、专业性、实用性相统一,各门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③发展性,课程设置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综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为学生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夯实基础[3]。同时,为了使培养的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走向世界,更好地创造和分享世界最新的文明和文化成果,学院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GPS原理及其应用》《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数字地形测量学》等部分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
3)强调基本理论与新技能,注重整合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针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学院制定了不同于同专业普通班级的教学计划,不再细分专业方向,加大了基础课程教学特别是管理、人文、自然科学、计算机类专业主干课和实验实践项目,以达到厚基础的效果。注重课程体系的整合性,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淡化学科间的界限,并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融合”为一个新的整体,形成“大专业”,体现先进性、适应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实习实践教学中,对各个实践课程重新作了规定,保留原有的基础性课堂实验和实习,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和新技术应用的实践环节以及创新研究实践教学环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着重“四突出”和“八性”,即基础课突出系统性和扎实性、专业课突出应用性和前沿性、选修课突出综合性和特色性、实践课突出操作性和创造性[4]。
4)知行统一,强化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新模式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院通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专业实验室等教学资源,按照“每个平台、每个课程层次和课程模块都有相应实践环节”来构建综合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工程实践性和个性化实验的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教学,建立适应于基础实验教学的大类实验平台和适应于个性化培养的个性化实验室群,形成了与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相匹配的“4个实验平台+3个实验层次”的实践教学新模式。4个实验平台是指数字测图实验平台、工程测量实验平台、基于网络的综合实验平台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创新平台;3个实验层次是指基础训练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同时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比赛和各类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或参加教师有关科研项目,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接触专业前沿。全面开放实验室,从时间、空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实行全面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实践。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实验实习,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学习和锻炼,营造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测绘专业人才[5]。
5)突出个性培养,使学生多样化成才。在培养模式中,学院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鼓励个性发展,增加了许多与专业相关的城市信息与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如《信息化测绘技术进展》《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讯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空间信息可视化》《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AutoCAD应用》《工程项目管理》《城市空间信息学》《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培育一流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建立一支强大的卓越测绘工程师师资队伍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础。学院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策略,积极培养、引进和聘请“三结合”,打造了“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提升了现有教师的工程能力。与企业合作,加强教师参与实际项目的引导与管理,鼓励教师参与重大工程项目,鼓励教师与企业单位合作开展面向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把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工程实践项目纳入教师绩效评估体系。选送学院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合作研究,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积累工程实践经验,结合工程项目开展教学。结合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聘任企业中具有丰富科研和工程经验、掌握最前沿领域专业知识的专家、工程师为兼职教授或联合指导教师,聘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包括测绘、大型工程等部门的领导和总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以充实卓越计划的导师队伍,共同参与授课和讲学,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优秀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教学管理部门的有效组织、协调和实施。由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特点之一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企业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主体之一,重点担负着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制定、管理和实施,保证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协调机制,设立专门的“卓越计划”实施机构,如由校企双方组成工作小组、专家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构建高校与企业共同负责与管理的教学管理机制,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的准则及各项细则,负责“卓越计划”贯彻执行,承担日常运行管理,推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导和促进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真正做到企业和学校互惠双赢。同时在管理和建设实施过程中,学院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建立鼓励专职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制定鼓励专职教师参与工程项目和产学合作项目的制度;设立“工程型”教师系列,建立相应的技术职务标准和激励机制,建立满足“卓越计划”要求的教师考核与评价标准,提高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组织形式、管理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以点带面,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创新,力求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汪志明,花向红,许才军.测绘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J].测绘通报,2003(2):57-59
[3]许才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J].测绘通报,2007(11):74-77
[4]汪志明,郭际明,花向红.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J].测绘通报,2009(6):74-77
[5]柯丽娜,张戈. GIS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初探[J].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161-165
[6]花向红,邹进贵.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7):115-117
[7]郑志红.浅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教学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航,2011(32):235-23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