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打造“基石” 撒播“火种”——“千校万师”工程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时间:2024-04-24

■ 文/本刊记者 尹 辉

打造“基石” 撒播“火种”
——“千校万师”工程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文/本刊记者 尹 辉

孟子云“善教者得民心”。但到底通过什么样的载体、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有效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千校万师”工程,就是贵州为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交出的一份有效的答卷。

省委副书记、省文明委主任王富玉听了关于“千校万师”的情况介绍后,高兴地说,“要继续深入抓下去”。(省团校供图)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要求全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关人民利益、社会和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则强调,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上,加大工作力度,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好事实事。

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强调,要把贵州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今天的红领巾,明天就是主力军。贵州的发展、祖国的振兴,希望就寄托在他们身上。

孟子云“善教者得民心”。但到底通过什么样的载体、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有效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千校万师”工程,就是贵州为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交出的一份有效答卷。

“千校万师”工程应运而生

对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德育教育,册亨县八度镇希望中心小学校长李帮胜曾经的感觉是“很头疼,一直希望有个可以指点迷津的地方。”

与他感觉相同的教师还不少。“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学生生活和学生管理全过程。但究竟如何渗透、渗透什么内容、渗透到什么程度,教育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却普遍反映心中无底,无从着手。

贵州共有未成年人1300多万、有中小学生近800万,学校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天然主阵地、主战场。教师是学校的核心和实施者,其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骨干德育教师”顺理成章成为一个必选项。

于是,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四家单位联合实施的“千校万师”培训工程应运而生。

贵州省团校党委书记邓守成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千校万师”培训工程由省团校具体承办。整个培训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举办122期培训班(每期培训6天),对全省1000所以上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10000名以上思想道德教育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来自一线教育部门,六盘水市实验小学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张庆红也深有体会地说,要做好德育工作,教师就应该成为未成年人的人生榜样和道德榜样。这需要“教师做到两个学会、两个加强:学会爱与尊重,学会自律和心理减压,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千校万师”工程的目的正是为了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校思想道德骨干教师队伍,发挥教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2010年9月13日,“千校万师”工程正式启动。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44期培训班,培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骨干教师5883人,涉及全省5800余所中小学。

对于“千校万师”工程的实施,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在听取汇报后高兴地说,“听了以后非常兴奋,感觉抓住了关键环节。”

11月18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文明委副主任谌贻琴到省团校主持“千校万师”工程调研座谈会。她要求,“把‘千校万师’培训工程上升到战略高度,使之成为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工程,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扩大覆盖范围。”图为谌贻琴,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杨兴举,团省委书记马宁宇等在座谈会后参观“千校万师”工程图片展。(本刊记者 杨 舰/摄)

切中“核心”“锁定”目标

关于“千校万师”工程,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文明委副主任谌贻琴明确要求,要通过实施“千校万师”工程,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培训工程抓出成效。”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何克认为,培训目标就是要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但要做到让教师“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并非易事。“千校万师”工程培训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

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如何在短期培训里选择最适合的、最实用的课程,达到最有效的培训效果?……带着这些“问题”,按省团委领导的要求,省团校专门组成培训调研组,在2010年3月到5月的两个月时间里,跑遍了全省上下。

省团校校长黄文说,“一是从上到下纵线了解,从省到市州地、到县、再到乡镇,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宣传部门、团委了解相关工作指导方针、实施方略及重视程度等;二是直面基层中小学横线调查,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摸底;三是走访家庭,了解家长的希望;四是深入社区从社会管理角度了解未成年人思想、表现情况等;五则是拜访专家,征询专家建议。”几经磨砺,培训方案最终得到各方认可。

通过调研,调研组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为培训学习的重点,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课程。培训方案为此设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思考》等重点课程,着力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水平和宣教能力,使之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起到薪火相传的重要作用。

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培训方案还在内容上力求“三结合”——结合基层德育工作实际,注重内容的针对性;结合专家、学者、相关部门意见建议,注重培训内容的科学性;结合新时期有关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培训内容的前瞻性。此外,培训还注重形式鲜活生动、丰富多样。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教学互动、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使培训更加丰富、更加有效。

“对学校德育老师进行如此大规模培训,并且科学系统地设置培训课程,‘千校万师’工程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创举。”

黄文告诉记者,从培训班开班以来,一年多的时间,学校领导职工每周只休息一天,甚至有部分领导职工就根本没休过假。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千校万师”成效显著。对参训人员的调查显示,96%的学员认为实施“千校万师”培训工程非常必要、及时,97.5%的学员认为培训方案好,课程设置好;98.5%的则认为学有所获,提高了认识、提升了水平。

通过培训,张庆红认为,虽然所在学校原本就是“全省德育教育示范点”,虽然自己从辅导员做起、一直做到现在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有着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但“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让自己获益匪浅,拓宽了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路”。

李帮胜参加完培训后也感慨地说,“谢谢‘千校万师’培训给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懂得如何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打造“基石”撒播“火种”

内容与时俱进、关注当前重点,是培训的又一重要特点。为此,省团校每期与基层中小学校长召开座谈会。图为教师与参训学员座谈,共同探讨乡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等培训方向。(省团校供图)

省春晖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蔡顺华一直有个希望,就是要“让感恩的种子,在黔中大地星火燎原,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作为 “千校万师”工程的培训教师之一,没想到,通过这个培训,自己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其中就包括第20期的学员威宁县迤那镇中学黄旭老师。

“听蔡老师的课如同受到一场洗礼。”黄旭感动、也感悟到,“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孩子懂得爱和感恩,并拥有一颗完整的心。”

带着这样的想法,黄旭回到学校后开始试着搞“感恩教育”。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迤那镇中学的全校学唱“游子吟”歌曲,举办歌唱比赛、感恩征文比赛等活动,得到全校2000余名师生的欢迎。“效果还不错。”他说感恩教育活动还会在迤那镇中学继续下去,11月下旬就邀请“春晖使者”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上“感恩课”。

仁怀市后山民族小学的熊刚丽老师也是“千校万师”工程的“受益人”。自从2010年11月参加培训后,熊刚丽被聘为全乡少先大队辅导员,组织全乡各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进行二级培训。“现在,德育这块工作却抓得很紧,尤其是重大节庆日的德育教育,必须亲自拟写方案,下发到基层学校,并且在每月的教育教学工作检查时是必查的板块。培训过后,我的工作意识提高了,无时无刻都在利用少先队这个阵地抓德育教育。老师们也通过不断的学习,知道了班队会课要怎么上,并认真上好每周的班队会课……”她告诉记者,“通过一年的不断实践,学生的德育教育较之前两年,已经有所好转。”

……

把在“千校万师”培训学到的内容运用于工作实践,改变基层、教育部门德育教育工作局面的实例,几乎在每个学员身上都能找到。

据了解,自培训班举办以来,省内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普遍反映,参训学员返校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带回学校、带到课堂、带入教学,教学能力大幅提升。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对“千校万师”培训工作的满意率达100%,对参训教师返校后工作的满意率达95%。

培训取得明显实效,让主办单位的同志们感到欣慰。他们坚信,得到培训的老师们,无疑将成为遍洒在黔中大地的德育教育“火种”,在贵州德育教育工作中不断提高水平。而在“千校万师”工程培训教师、贵州省道德模范彭旸看来,“这些参与培训的这些老师们将成为贵州教育的基石,成为我们教育的希望。”

培训形式新颖,是“千校万师”工程的一个特色。培训以一个“情”字作为切入点,贯彻在每期的理论、互动、模拟、经验分享、考察实践课及课外活动中,每一堂课就是一个情感、启迪、触动心灵的故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图为实践课现场。(省团校供图)

“千校万师”工程将走进省内每一所学校

在采访中,黄旭告诉了记者一个他一直没出来过的心愿,“希望能把‘千校万师’工程的培训教师请到学校,给迤那镇所有的老师做一个培训”。

黄旭的“希望”,一方面反映出一线教育部门、尤其是基层一线教育部门,对于德育教育培训的渴求;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千校万师”工程成效显著、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

如今,这种“认可”正逐步发酵、蔓延。

目前,全省各地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高涨,要求增加培训名额的学校在增多,计划外培训名额更是逐期增加,第15期时,计划外名额仅占2%,而到第21期后计划外名额已占到10%。

10月29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也在省委政研室专题调研报告上做出了“ 继续深入抓下去……”的批示。

此前的7月,贵州“千校万师”工程已被中央文明办选编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100例》一书。10月,在团中央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省团校副校长付红玲专门就“培训工程”作分论坛主旨演讲,不仅受到团中央领导肯定,还引起了省外众多团校的强烈兴趣。

11月18日,谌贻琴赴团校主持“千校万师”工程调研座谈会。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贵州这块红色之州永葆革命本色的战略工程,是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工程,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关系每个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要求“要把‘千校万师’培训工程上升到战略高度,使之成为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工程,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扩大覆盖范围。”。

“行为规范活动周”不仅包含了对学生们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师风师德的培训。图为教师在活动周期间军训。(张庆红供图)

团省委书记马宁宇表示,下一步不但要培训的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穿始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核心价值取向;培训的时间应适当延长;培训的范围也要扩大为全省中小学德育教师、思教工作者及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最终,‘千校万师’工程的‘生命’可能远远超过三年时间,范围也不再限于‘千校万师’,将是全省的每一所学校。”

参加完培训,威宁县迤那镇中学教师黄旭回到学校后开始试着搞“感恩教育”。图为迤那镇中学歌唱比赛现场。(黄旭供图)

后记

黄文告诉记者,在贵州省这个与全国相比,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从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光有爱心和责任心还不够。要把爱心和责任心落到实处,还必须具备红柳精神和胡杨品格,吃得苦,耐得磨。

何谓红柳精神?就是它那种把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更长的优秀品格。

何谓胡杨品格?胡杨被人们誉为“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总结、回顾一年多的“千校万师”工程实践经历,黄文认为,正是在这种精神和品格的激励下,“千校万师”培训工程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未来,“千校万师”工程能否凭借这种“精神和品格”,做得更好、走得更远,让我们拭目以待!毕竟,它事关贵州教育的未来。

(责任编辑/哈文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