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学发展 潮涌都匀

时间:2024-04-24

■ 文/图 本刊记者 马 芳 张竞月

科学发展 潮涌都匀

■ 文/图 本刊记者 马 芳 张竞月

都匀市委、市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着力点、突破点。

都匀市正抢抓机遇,全市上下齐心合力,团结拼搏,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新跨越。图为中国共产党都匀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现场。

10月26日,中共都匀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作为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之一,“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中国最关注民生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省双拥模范城”……这一系列泛着金光的城市名片,闪耀着这个贵州南部重镇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跨越。

山区农业调整结构实现精彩“转身”

“一亩三分地,长年劳作人犹饥”,“人已尽其力,地却不显其值”,这是过去都匀农业的真实写照。

如今,茶叶、蔬菜、畜牧、中药材、烤烟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建立“185工程”示范点33个,实施面积达13万亩。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12.87万吨。现已初步形成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化、市场化、高效化和品牌化的农业商品体系,形成一批农业产业聚集带或经济产业长廊,凸显了名优绿茶、反季节蔬菜、乡村旅游、名特优产品的个性优势,特色农业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0年,都匀毛尖茶成功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进驻上海世博会。随着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7.8万亩,比2005年增加了11.67万亩,产值达2亿元以上,品牌价值达10.51亿元。

“十二五”期间,都匀市将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业种植规模,积极发展茶叶、畜牧、蔬菜、林果、药材为主的“四带四区”建设,重点发展西茶、东果、南菜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发挥都匀毛尖茶的品牌效应,努力构建“北有仁怀茅台,南有都匀毛尖”的格局;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不断扩大财政支农范围,完善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力争“十二五”期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万人。

工业强市重塑贵州南部工业重镇

近几年来,都匀市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着力点,引进了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促进工业经济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为全市工业实现二次创业重塑贵州南部工业重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进程中,一批产业集聚区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规划建设了甘塘、墨冲两个产业聚集区,初步完成产业聚集区的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的编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已引进贵州都匀新骏纺织有限公司、贵州云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东方机床厂、市运输公司、羊毛衫厂等14户企业改革改制,成功申报成为贵州装备制造业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启动都匀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

在此框架下,都匀市还依托出海大通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私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规划化工、建材、纺织、食品、机械、医药等行业为主要扶持发展产业。

“十二五”期间,都匀市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节能减排;力争到2015年,把甘塘、墨冲产业聚集区建成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00亿元、50亿元以上的新型工业园区;做强做大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高新技术、特色食品加工、轻纺、新型建材、化学工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辅助的产业链条,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民生工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都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要。

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启动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工作,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城镇医疗、失业、工伤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5万人、12.6万人、1.6万人、2万人,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70%以上;“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1.43亿元,惠及7.42万户18.17万人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3.51万人次,兑现医疗救助金442.83万元;实现临时救助151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50.43万元,最大限度缓解困难群众生活压力;积极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抗凝冻、抗洪灾、抗干旱,保民生、促稳定、促发展,五年来,全市共投入救灾救济资金1499.6万元,社会福利机构逐步完善,建成市级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江洲中心敬老院等。

五年来,全市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179户77万多平方米,建成廉租房1192套,在建1948套,建成经济适用房2530套。全市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4.68平方米,比“十五”期末增加了4.56平方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所有行政村,24.73万名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98.45%,有效缓解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和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全市力争到2015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社会保险总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将进一步抓紧抓实扶贫济困、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救灾救济工作等社会福利事业;继续推进安居工程建设,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城市低收入困难户住房难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提高城乡就业率,增加群众收入……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五年来,都匀市下大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社会事业在协调共进中迈出新的步伐。

全市全面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村卫生室、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完成市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21个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88个村级服务点、163个“农家书屋”和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88.6%;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7项,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7项,文艺作品获得各类大奖近60个;教育事业方面,“两基”顺利通过“国检”验收,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稳步推进,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

中共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高金林在都匀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发言。

今后五年,都匀市将继续全面推进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两基”成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推进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机构布局,加强农村乡镇和社区卫生院、卫生室改扩建,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覆盖,让广大群众共享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积极推进人口计生事业,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巩固“国优”成果……

今后五年,是都匀市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是都匀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立足优势,抓住机遇,全市上下齐心合力,团结拼搏,就能实现都匀经济社会的新跨越。

(责任编辑/李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