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文/本刊记者 彭奇伟
图/本刊记者 李 枫
亲切关怀暖贵州
——201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支持贵州发展纪实
■ 文/本刊记者 彭奇伟
图/本刊记者 李 枫
2010年春,在兴义市则戎乡金银花基地冷洞村的山崖边,温家宝总理实地考察村民们土制“滴灌”抢救金银花的情况。他称赞道,这是群众被大旱逼出来的智慧。
秀蕴天机的贵州,每一寸土地,都牵动着中南海的神经;每一步发展,都倾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特别是在2010年至2011年,“十一五”期末、“十二五”开局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心支持贵州发展的“足迹”尤其密集。
西南地区大旱。
夏秋冬春四季连旱的贵州没有一场有效降雨,全省进入抗旱最为关键的时期。
2010年春耕季节,“干渴”的贵州迎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入村寨,访农户,慰群众,察灾情。温总理赶赴灾情最严重的黔西南州,与干部群众共商抗旱救灾大计。
在农业部小麦高产示范点兴义市民航村七块地,看着高低不平的窝地、坡田上,大片干枯倒伏的麦苗,温家宝的脸上布满焦虑。
在兴仁县上坝田村,听到大学生村干部崔烈菊请求希望解决缺乏水利设施这个“最大的问题”后,总理笑着说:不是希望,你应该换个词,是“要求”!
在安龙县纳赖村,看着旱区的群众抢农时、补种农作物,温家宝走到地里,与村民们一道施肥、浇水,种下小青瓜。
在兴义市绒窝村一户村民家的庭院前,看着对面的窝斗山上天然林大面积死亡的情景,总理与大家现场商讨起水利建设和石漠化治理的治本之策:要把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三位一体,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尽快实施。力争苦干几年,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此后,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国家联合调研组来了,《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也于2011年7月12日正式启动实施。
在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干部群众砸石整地、在石漠化山崖上种植金银花的奋斗精神,给温家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十分欣慰地说,冷洞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物质还要宝贵。此后,“贵州精神”上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也分别于2010年6月、8月3次来到贵州指导工作。
体恤民情,及时援手,提携发展。贵州,感受着来自中南海的温度。
2011年5月31日,贾庆林在松桃自治县苗王城村高兴地与苗族群众合影。
2011年2月11日至13日,年味尚浓。
春天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给贵州送来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鼓舞。
在瑶族聚居村寨、一类贫困村——黔南州荔波县董蒙村,李克强走进村民何金二、何正光家危旧的木板房家中,关切询问冷暖。
在荔波县玉屏镇驼背树,李克强登上山岗,察看石漠化治理情况。看到过去光秃秃的石头山呈现出点点葱绿,他十分高兴地指出,要认真总结借鉴毕节试验区经验,加强水利建设、生态保护和石漠化治理。
在贵阳市,李克强先后走进七冶公司保障性安居小区和云岩区大营坡棚户区,了解保障房建设情况,看望困难家庭。他说,各级政府要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小户型、齐功能、质量可靠的公共租赁住房,使困难群众有安稳的住所。
4月13日至18日,贵州迎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
他深入贵阳市、遵义市和黔南州,走访企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看望劳动模范、一线职工和工会干部,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温暖送到广大职工中。
在沿途考察中,王兆国说,贵州发展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贵州大有希望。
5月的黔中大地,春和景明。
8日至11日,继2008年抗击雪凝之后,贵州第二次迎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在兴义市顶效经济开发区布依族村寨楼纳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说,“楼纳村的发展很好”,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有一批兢兢业业、有责任心的,特别是能够领会科学发展观,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基层党员和干部。
在贵定县甘溪林场,***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州生态既有优势,又有薄弱点。薄弱的要加以修复,加以完善,优势的要挖掘潜力,这也是贵州的后发优势。
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区——贵阳市小河区,***向工作人员了解计生、低保发放、党建等工作开展的情况,了解社区养老工作开展的情况后,走进企业退休职工刘美金家,详细了解刘美金家的生活、住房、子女就业、孙子读书等情况。
在贵州大学,***鼓励科技人员抓住“三农”这个重中之重,进一步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为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殷切希望大学生们积极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成长成才,报效祖国。
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座谈会上,他高度肯定贵州“各方面工作又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同时强调,贵州要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等重大机遇,用足用好中央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做到又好又快,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跨越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民生领域最直接、最关键、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重大举措落实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来。
5月31日,春旱喜雨的铜仁地区,迎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
在铜仁市川硐镇板栗园村,贾庆林访贫苦、送温暖、拉家常。
在松桃自治县正大乡东太(正大)万吨茶砖厂,贾庆林勉励企业负责人抓住国家重点扶持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做大做强企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调研期间,贾庆林对贵州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贵州的新型工业化建设充满信心。
6月1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率团考察贵州。
王刚一行深入企业工厂、农村社区和居民家庭,与各族干部群众深入交流。王刚说,当前的贵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坚持以发展为上、以民生为本、以务实为先,下大气力把贵州经济搞上去、把各族群众生活搞好,靠实干加快发展,靠苦干赢得民心,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
6月中旬,贵州公安机关的“三项建设”吸引了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的高度关注。
他深入基层公安所队,深入各民族群众展开调研。
在兴义市公安局桔山派出所、遵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和遵南派出所、黔南州荔波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和瑶山派出所拉片警务室,孟建柱多次亲自操作计算机,与民警探讨信息化建设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和环节。
他对贵州公安机关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和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一起抓、信息有效采集与实战应用一起抓,推动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
贾庆林、***、李克强、王刚、王兆国、孟建柱。2011年上半年,短短的6个月时间,贵州出现了6位中央领导的身影。
如此密集出现的“中央身影”背后,彰显的是中央对贵州的极大支持。
2011年5月8日,丈夫都在外打工的兴义市楼纳村村民查莲香、唐俊鲜婆媳俩正在地里种玉米,***走上前去,关切地询问她们劳作辛不辛苦,并叮嘱当地干部要多关心像这样的“留守人员”。
7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考察贵州。
这是继2006年9月15日、2007年7月28日至29日、2009年9月6日之后,刘云山“四访”贵州。“四访”之中,尽显刘云山同志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宣传工作的关注、关心与关怀。
在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刘云山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后说:“农民生活要提高,不光要有吃有穿,还要有文化。文化生活丰富了,老百姓就会有幸福感。看了你们的节目,我感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还是我们农民群众,文艺创作的源泉来自最基层,来自老百姓的生活。”在湄江镇核桃坝村,刘云山称赞道:“湄潭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拥护,是我见过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中最过硬的。”
在新华文轩旗舰店贵州书城、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等单位(企业),刘云山对贵州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在文化建设中取得的良好成绩、创造的新鲜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贵州要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中实现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在贵阳市群众工作中心,刘云山说:“你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真正站在群众的利益上去考虑问题,为老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这说明,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对群众怀有真情实感,我们才会有服务群众的自觉、自愿。”
考察途中,刘云山总是特别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更好地把握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解决新课题提供重要指导。
在听取了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后,刘云山要求,新闻宣传文化系统要更多更好地关注、关心、支持贵州,对贵州的宣传要高看一眼、全力支持。会上,陪同来黔调研考察的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求是杂志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宣传文化系统的领导当场表态,对贵州给予重点支持、予以倾斜:
将贵州列为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重点支持的省份,予以优先考虑;计划2011年支持贵州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经费400万元,对贵州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补助900万元;支持遵义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初步确定补助和奖励标准为1000万元……
考察中,看到群众在田间忙碌,李克强走上前去,看墒情,问农事。
2010年温家宝总理视察贵州之后,6月4日,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的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国家联合调研组,即到了贵州,分赴9个市(州、地),深入建设工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农田灌区、石漠化治理、应急补水工程、小流域治理、黔中水利枢纽建设现场、水库及水厂、退耕还林、坡耕点、林业产业基地、珠防工程建设点、天保工程、城郊绿化等,并召开调研座谈会,为编制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做全面准备。
之后,经过1年多时间的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2011年7月12日,《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正式启动实施。同时,首批集中开工14个骨干水源工程,总投资49亿余元,贵州水利建设由此揭开新篇章。
“这是一个帮助贵州挖穷根的规划,更是中央给发展慢的贵州‘吃偏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说。
依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初步建成保障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需求的水利工程体系,重点建设521处骨干水源工程,重点治理78个县的石漠化。
根据测算,工程建设总投资1472亿元,其中水利建设954亿元。2011年,国家即支持贵州水利建设投资150亿元,力度前所未有。
这是2010年以来贵州得到的第一个“大礼包”,另一个“大礼包”是中央对黔中经济区的关注度大力提升。
2010年7月5日至6日在京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黔中经济区被列为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的12个重点经济区之一。
黔中经济区,将以贵阳为核心、以快速陆路交通通道为主轴的黔中经济区“一核三带”,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烟草工业基地和南方绿色食品基地,西南连接华南、华东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全国的商贸物流中心。
到2020年,黔中经济区将容纳2000万人,约占贵州现有人口的一半。
目前,黔中经济区已被列入了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安排部署中,也已将黔中经济区纳入。
有观点认为,在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部署之下,贵州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对黔中经济区而言,未来5到10年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
2010、2011两年时间,10位中央领导人、11次莅临贵州,“三位一体”规划、黔中经济区,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民间疾苦的声音、关注贵州发展的脚步,让4000万贵州人民沐春风,让17万平方公里黔中大地焕新颜。(责任编辑/喻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