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机器人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欧盟思考与启示1

时间:2024-05-22

李舒沁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北京 100012)

0 引言

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在疫情期间及当前的后疫情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欧盟在经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预算达7500亿欧元的“下一代欧盟”复苏计划中,基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数字化转型与增强经济韧性成为欧盟经济发展的导向性原则。近期欧盟组织专家就欧洲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开展讨论,形成不同观点。通过归纳汇总其共性的机遇与挑战,也可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良性发展、经济数字化顺利转型提供借鉴与启示。

1 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疫情的冲击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该产业的发展也为经济社会带来了机遇。

1.1 降低人类劳动者工作风险

在各类研讨中,较为常见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是提高人类的安全。一是机器人可以从事很多危险性工作。例如在疫情期间,无人运输设备的使用可以实现物资无接触配送,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1],还可以在水淹的矿井中操作机器人搜索被困人员及破损点,以及在其他自然灾害现场开展搜救工作等。机器人在这些场合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人员所受风险。二是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减少员工工伤发生几率。当前一些工序是简单重复性劳动,员工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或固定一种姿势进行工作,包括搬运货物,进行数据的复制粘贴等。这也是很多职业病的成因。使用机器人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改善员工工作环境[2]。

1.2 增强经济韧性

增强经济韧性是“下一代欧盟”计划中的重要方向之一。最常提到的机遇是提高效率。罗马尼亚一家自动化解决方案上市公司在疫情期间,为采用该公司技术的医疗机构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效果包括1天清理以往160天的积压登记,大幅缩短医护人员检查时间,大幅提高行政部门审核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申请等,充分体现了自动化设备及解决方案带来的高效性。二是为稳定经济发挥作用。德国拥有欧洲领先的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欧盟超过四分之一的机器人安装在德国汽车制造业。在疫情解封后,欧盟各国经济中,德国的制造业PMI持续上涨并连续数月保持在50%的荣枯线以上。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结合国际上对商品的需求,成为德国经济较快复苏的主要原因[3]。三是在后疫情时代促进 “无接触社会”发展以降低疫情冲击。欧盟资助的一项对机器人态度的调查显示,在后疫情时代,公众认为机器人等自动设备可以成为“无接触社会”的执行者[4]。在控制疫情方面,可以在监测社交距离、病毒污染环境照料病人、传送药物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为线下消费场所降低人际交往密度提供支持[5]。

1.3 提升欧盟竞争力

欧盟希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战略自主的力量,而机器人结合数字化转型将有助于这一愿景的实现。一是欧盟具有优良的发展基础。机器人技术是一种机电结合,近期又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一种跨学科高精尖技术,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欧盟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理论方面拥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可以为产品革新及创新提供深厚的理论土壤。二是其内部需求较大,而且存在需求阶梯。欧盟与日本、韩国有所区别,其内部空间较大,而且东欧、西欧间经济水平存在差异,欧盟内部形成了一个梯级市场。西欧以往用于降低成本的部署机器人面临升级换代,东欧则需要尽快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时代。两地的机器人需求规模同样较大,但类型有别[6],为欧盟内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创造了多样化需求,增强了欧盟企业在国际机器人产业中的竞争力。三是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使用的增加,形成新的生产体系。公共及私人领域的需求也为机器人发展建立创新生态,形成欧洲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硅谷”,激发与之配套的各类产业加速创新,向工业4.0设置的智能化目标迈进。这一过程将推动更多新业态出现,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2 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挑战

新技术通常是“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挑战。机器人也引发了对挑战的讨论。

2.1 影响劳动力就业并放大劳动力差异

这被认为是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的最大挑战之一。一是对就业数量的影响。机器人投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地对劳动力就业规模带来冲击。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机器人使用增多冲击了该行业的劳动力就业[7]。这种被称为“机器换人”的现象带来民众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担忧。二是放大劳动力的能力差异,增加再就业难度。在现有研究及报告中,低技能劳动力从事的工作可替代性强,因此更易受机器人使用增加的影响。而高技能劳动力则可能因产业升级获得更多机会。同时低技能劳动力如果因此失业,其可选择的工作数量较少,范围有限,长此以往,劳动力之间的阶层将愈发扩大。三是扩大收入差距,影响社会稳定。劳动力就业受机器人使用规模影响出现分化,其收入也受到连带影响。行业间的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大量低收入人群和少量高收入人群间的矛盾有可能逐步加深[8],最终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2.2 应用监管不足影响对机器人的信心

新技术的出现带来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但监管体系较难及时有效跟进新形势。在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结合后,这种问题也更为突出。一方面人机协同过程产生风险难定责。尽管全自动工厂已开始建设并投产,但当前机器人的使用更多采取人机协同方式。这种情况下,如果机器人存在因设计缺陷或故障导致操作员或其他人受伤。如何监管划分责任存在无法可依、无例可循的状态[9],增大了公众对人机协同工作的担忧。另一方面存在劳动力市场非人化风险。机器人可以同一节奏持续进行工作,但劳动力则可能因为体能、情绪等因素带来工作节奏的波动。在人机协同体系下,为达到低成本、高效率,工作计划很可能以接近机器人的强度进行设计,而工人则被算法“管理”,被迫承受更高的工作强度。这与技术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福祉的理念相矛盾,影响使用机器人的信心。

2.3 存在扩大“数字鸿沟”风险

机器人产业发展结合人工智能带来生产力的跃升,但也有可能扩大已有的“数字鸿沟”。一方面对教育均等化带来挑战。学生对智能设备、软硬件接触的不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获取、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编程控制机器人并优化其行为,而条件受限的学生还需要在脑海中想象书本中的知识[10]。这种在信息获取和技术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可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影响,并可能随着技术进步导致更大的分化。另一方面,欧盟内部各国的“数字鸿沟”在疫情后也存在扩大风险。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以机器人结合人工智能迈向工业4.0,而中东欧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在较为传统的制造能力和新兴的人工智能赋能方面都存在不足。疫情又冲击了原有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使欧盟内部的资源、资金和注意力进一步转向欧盟的发达国家。一旦错过当前自动化与数字化、智能化结合的浪潮,未来中东欧国家的发展将更难,欧盟内部的“数字鸿沟”将进一步扩大。若欧盟自身缺乏较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弥合这一差距,或将影响其团结与稳定。

3 启示及应对建议

欧盟总结的机器人未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有一定启示。应对建议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3.1 持续推动技术发展,促进发展提高竞争力

一是扩大应用层面优势,便利日常生活。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领先地位。在疫情影响下,我国的机器人在工业场景和服务场景使用规模和种类进一步增加,未来可结合人工智能在应用场景上的优势,增加使用需求,便利民众的日常生活。

二是提高机器人基础技术水平,减少“卡脖子”影响。我国在机器人制造领域、高端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方面仍与国际机器人四大巨头存在差距。相比于应用场景的迅速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增加对机器人基础研发和关键制造技术的关注及投入,攻克制造过程中的“卡脖子”环节,使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关注国际动向加大投入,开展国际竞争。美国、韩国、日本、德国这几个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已提出各具特色的机器人发展战略及十亿美元量级的投资计划。我国需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密切关注各国动向,理性分析其战略,找到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探索基础前沿技术,以图在新一轮竞争中将应用层面优势赋能到机器人产业发展中。

3.2 多措并举减轻挑战,未雨绸缪减少风险点

为减少公众对机器人应用的顾虑,有必要参考欧盟提出的挑战,未雨绸缪地开展研讨、分析并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使机器人产业发展获得更多公众的信心和支持。

一是预先开展法理研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针对人机协同过程中的问题,有必要在法学界进行法理方面的研讨,剖析已出现的案例,并结合现有法律分析其判决依据。如现有法律法规存在空白,也可提出新的观点,并广泛征求产学研法及公众各界意见,汇聚各方共识,为今后出台相关法规提供基础。

二是加强监管,减少人机协同中的“冰冷”。针对劳动者被困于“算法”的问题,仍然要秉持技术进步提升人类福祉的理念,将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放在重要位置。要敦促企业在使用自动化设备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也需要采取监管措施,纠正出现的“算法困人”现象,使人机协同生产得到公众的理解。

三是推动设备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可以向学校等提供涉及机器人的教学设备,让学生无论经济条件的高低,都有机会了解机电结合可以发挥的效能,增强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并提升其对理科课程的兴趣,扩大理工科人口基础。

3.3 加强新人技能培养,与时俱进提高适应力

对劳动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重视新劳动力的技能培养。机器人产业发展离不开熟悉原理、善于制造、敢于创新的劳动者团队。让新劳动力直接接受可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技能培训,使其具有自我提升,主动适应变化的能力,为未来产业升级提供人力保障[11]。

另一方面在于提高现有劳动力的适应能力。为现有劳动力提供不同类型技能培训方案,结合其自身能力、禀赋,有针对性地提高某几项能力,比如对新型设备的维修维护、电气维护能力升级等,从而提高其对技术进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减少“机器换人”对现有劳动力的冲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