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时间:2024-05-22

李书福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9年新年伊始,非常荣幸受全国工商联委托和组委会的邀请参加今天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首先对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多年来积极发挥产学研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这是中国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年度盛会。大会探索产学研合作新的模式、新的机制、方法,为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和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搭建了直接交流的平台,产生了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中国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成果,非常的可喜可贺。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有利于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是促进科研成果向市场加大转化的直接的推动者。探索产学研的创新成果和创新发展,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大的趋势。

民营企业可以大有作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实践和发展证明了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非常有生命力,贡献非常巨大,前景无比广阔。从小家电、小五金起家,我创业已经有30多年了。从小家电、小五金到现代化大工业,一路走来,我看到中国企业就慢慢发展起来,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留下了无数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的成功案例。我们一开始也是这样的,找学校老师,一年一年的来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从乡镇企业崛起到个体私营企业的产生,再到民营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都是产学研结合创新创业探索的过程,经验非常宝贵,成绩可歌可泣,过程当然是非常艰辛的。从科学发现到科技创新、从科技创新到技术产业化,都需要各种要素、各方面力量的充分沟通与广泛合作,还需要市场化机制、法治化环境不断地成熟,需要很多方面的改善。只有不断的产生一些成果,不断的出现革命性的产品,才能给市场带来持续的活力,给用户带来价值。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强,科技强,才能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产学研创新发展需要培养适合市场竞争的各种人才。对于大学而言,研究型人才培养当然非常重要,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很重要,高层次技师、技工的培养,更加的重要。这是现在已经摆在我们国家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创新能力竞争是包括技师、技工在内的全面立体综合协同的能力竞争,许多创新成果的产生以及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源自于产学研一线的实践和启发。现在中国有些芯片造不出来,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制造业太落后了,就是因为我们的制造业缺乏创新能力、缺乏竞争力。中国制造过度地依赖引进的设备,这个事实也告诉我们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先进制造业持续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一线技师技工灵感的闪光和持续的改善,这些改善来自于一线的实践。可以说,高水平高层次技师、技工的培养任务已经是摆在我们国家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两者缺一不可。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需要优秀的技师、技工队伍,现在中国非常缺这方面的队伍。

习总书记在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曾经强调,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新就业的重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努力下,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的持续推动下,中国民营企业家更应积极参与产学研用创新项目,将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试验室里挖掘出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