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6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

时间:2024-05-22

程凌华 李 享 谷潇磊 顾佳炜 万旭华 周孚侨

(科技部火炬中心)

2016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

程凌华 李 享 谷潇磊 顾佳炜 万旭华 周孚侨

(科技部火炬中心)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国家高新区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区域战略布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取得一定成效,三类园区、新升级高新区实现协同发展、战略提升,系统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效果明显;国家高新区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不断发掘新的增长源泉,实现增长动力转换,经济发展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国家高新区通过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持续提高创新投入力度,展现出强劲创新势头,创新产出成果成效显著,有效地支撑和引领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高新区通过积极培育和扶持创新型企业,不断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现园区各类企业差异化、特色化成长;国家高新区通过大力营造园区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发展生态,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良性促进的局面。

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主要的战略力量,成为引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先导。

以下根据2016年全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年度统计数据,对高新区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国家高新区经济稳步增长实力明显

(一)提质增效,持续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图 1 2015年、2016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2016年,全国146家高新区共有91093家企业纳入统计,较上年新增入统企业8381家,共实现营业收入276559.4亿元、工业总产值196838.7亿元、净利润18535.1亿元、上缴税额15609.3亿元、出口总额29146.1亿元,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总额的增速分别为9.0%、5.8%、15.2%、9.6%、-1.1%(参见图1)。受我国经济新常态和出口整体形势的影响,国家高新区出口总额较2015年有所下降,但其他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达到87677.3亿元,同比增长8.7%。146家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比重达11.8%,其中高新区的园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GDP比重达到50%以上的为7家,30%以上的为19家,比重达到20%以上的为43家;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实际上缴税费总额为15609.3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130354亿元)比重达12.0%,较2015年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国家高新区在经济规模总量上持续支撑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国家高新区经济质量整体向好。2016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企业共实现营业利润20127.6亿元,较2015同比增长12.4%,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8.5%)的1.5倍。园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增加值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分别为6.7%、20.8%和20.3%,与2015年相比,利润率、增加值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均保持稳步提升,分别提高0.4、0.3和0.5个百分点(参见图2)。

图 2 2015年、2016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比较

(二)高效集约,优化结构践行绿色发展

国家高新区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式,促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人均创造价值的能力继续提升,人均经济效益指标较2015年稳步提升。2016年,国家高新区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净利润、人均上缴税额、人均出口总额分别为153.1万元、109.0万元、10.3万元、8.6万元、16.1万元,较2015年人均指标除出口总额外,其余指标均有所提升(参见表1)。2016年国家高新区的劳动生产率为31.7万元/人,是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9.5万元/人)的3.3倍,国家高新区依然是全国经济效率的高地。

国家高新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环境营造发展优势,用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全力构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经济,形成生态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根据2016年底对国家高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国家高新区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39.4%;且超过68%的国家高新区出台了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政策(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样本量N=136),把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放在高新区建设的突出位置。全国146家国家高新区中有75家高新区获得国际或国内认证机构评定认可的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超过高新区总数的一半。2016年国家高新区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510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开放共享,深度提升国际竞争水平

国家高新区积极践行国家的全球发展与全面开放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发展,通过产品国际化、要素国际化和组织国际化并行,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高新区国际贸易拓展能力、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企业创新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据调查问卷显示(样本量N=138),超过半数的国家高新区出台了国际化发展政策,已经开启国际化战略布局。

国家高新区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和利用国际市场,加快高新区企业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从总量上看,2016年国家高新区出口总额和出口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2015年小幅下滑,但国家高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出口(货物及服务出口156648亿元)的比重达到18.6%,较2015年小幅上涨。在受到外贸大环境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家高新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15884.9亿元,技术服务出口总额1402.2亿元,分别较2015年同比增长5.7%、17.7%。

同时,国家高新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9876.1亿元)比重为39.8%,较2015年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国家高新区企业实现技术服务出口总额占全国服务出口(18193亿元)比重为7.7%,较2015年占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同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技术服务出口占高新区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54.5%和4.8%,较2015年占比分别提高了3.5和0.8个百分点(参见图3)。国家高新区通过调整和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等形式,不断提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水平和层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技术服务出口表现出较强发展势头。

表 1 2016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人均经济效益指标比较

图 3 2016年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技术服务出口情况

国家高新区积极主动地集聚、整合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国际一流研发机构和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云集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积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加强外资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有外资研发机构2275家,较2015年增加265家,外资研发机构成为有效配置国际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国家高新区吸纳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经营企业,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中有留学归国人员11.8万人、外籍常驻人员5.8万人、引进外籍专家1.6万人,有406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其中1726人为园区推选并入选,146家国家高新区中有25家高新区(或园区)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共有留学生创办企业32937家。

国家高新区积极整合国际资本,企业通过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等方式吸引大量国际资金。2016年国家高新区吸引外资实际投资额为3017.6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14.4%,占全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132亿元)的比重为37.1%,较2015年增长3.6个百分点;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为486.9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11.9%,其中,内资控股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为336.2亿元,占高新区全部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的69.0%,内资控股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国家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境外投资,鼓励企业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支持企业通过境外知识产权、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帮助企业塑造全球的竞争优势。2016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企业共实现对外直接投资额1224.8亿元,比2015年增长51%,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11299亿元)比重达10.8%,国家高新区企业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走出去”成为高新区企业抢抓发展机遇的一条重要路径。高新区企业通过加大科技研发与创新,将越来越多的高新区特色优质资源输出到国外市场,打开了国际渠道。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共设立境外营销服务机构3826家,设立境外技术研发机构752家,设立境外生产制造基地457家。

国家高新区大力促进企业国际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支持企业申请境外专利、注册商标。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企业拥有境外授权专利34786件,拥有境外注册商标53459件,共有330家企业参与形成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内资控股企业拥有境外专利18238件,拥有境外注册商标38042件,共有265家内资控股企业参与形成国际标准的制定,内资控股企业境外知识产权数量占全部企业的比重均超过50%(参见表 2)。

表 2 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资控股企业和全部企业境外知识产权情况

二、国家高新区创新势头强劲活力凸显

(一)营造氛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国家高新区持续推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打造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各类服务机构发展环境,促进创业服务精益发展,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有效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众创空间的出现向前延伸了创新创业的服务触角,增强和完善了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的前端环节,进一步降低创业的成本和门槛,提供了更专业、更便捷、更系统的“早期孵化”服务。国家高新区按照《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加快建设和培育一批有亮点、有潜力、有特色的众创空间,并紧密对接实体经济,积极推动众创空间向纵深发展。截至2016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共拥有1598家众创空间,其中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为541家,逐渐形成了创业服务机构的集聚效应和大众创新创业的规模优势。同时,国家高新区积极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使创业资源实现跨区域共享、创业经验得到有效积累和跨区域传播传承,激发更多的创业领域,创造出更多创业机会。截至到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内纳入统计的众创空间共计1182家,提供创业工位26.5万余个,当年服务的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9.9万个,吸纳就业33.0万人,其中吸纳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10.4万人。2016年,众创空间内的创新创业服务人员达到12.9万人,累计服务的企业和团队近21.5万个,服务收入和投资收入达14.3亿元,当年有2.6万家服务的创业团队注册成立为企业。高新区内众创空间为1.7万家常驻的企业和团队提供了技术支持服务,常驻的团队和企业目前共拥有有效知识产权达2.8万项,其中发明专利7569项。

国家高新区一直是全国创业孵化的热土,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具有绝对的先天优势。截至2016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内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677家,占到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量的51.5%;国家高新区内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450家,占到国家级孵化器总数的52.1%;科技企业加速器45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总面积分别为2125.3万平方米12016年,位于国家高新区内的45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有449家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统计调查。此处数据为纳入统计的44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面积。和4174.4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5.3%的面积供在孵企业使用(参见图4)。国家高新区持续集聚和积累创新创业要素资源,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为高新区创业主体注入了鲜活动力。据统计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44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共有在孵企业40084家,其中当年新增在孵企业12125家,累计毕业企业39306家。4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在孵企业从业人员66.3万余人,较2015年同比增长16.8%;其中吸纳应届毕业生63229人,较2015年增加4823人。

图 4 2016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使用面积用途分布情况

国家高新区积极落实和创新促进创业服务平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2016年,近95%的国家高新区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双创平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或提供业务奖励等直接支持政策,促进双创平台建设发展(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样本量N=137)。为促进创业孵化的发展,国家高新区还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优惠等政策支持双创平台建设。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内纳入统计的44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获得各级财政资助资金20.0亿元,单位孵化器获得各级财政资助资金444.7万元;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计14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国家减免税收政策审核,当年共享受免税金额0.9亿元,单位孵化器享受免税金额60.1万元。

此外,国家高新区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人力资源、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加强对企业成长的支撑。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有人才服务机构1726家;会计师事务所1327家;审计事务所1073家;律师事务所1598家;税务机构71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4044家,其中专利服务机构1341家,商标事务所2408家。

(二)招人聚才,打造全国创新人才高地

作为典型的智力密集园区,国家高新区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人才激励、产业支持、科研支持等措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园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根据2016年底对国家高新区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8%的国家高新区建立了灵活的引进人才政策(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样本量N=137),包括对高层次人才创业给予办公用房补贴、公租房配租和房租补贴,其子女在户口、教育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对海外人才落户创业给予相应的启动资金、股权投资等;近88%的国家高新区结合园区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建立了标志性专项人才计划(数据来源:问卷调查;样本量N=138);超过58%的国家高新区试行了企业科技人员个人所得税返还政策,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优厚的待遇是国家高新区企业留住人才的手段之一,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12341.5元,较2015年同比名义增长9.3%,是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455元)的8.3倍。

国家高新区以优厚政策聚拢人才、以优质服务留住人才,始终坚持以高标准招人聚才与立体化培育人才并举,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成为全国的创新人才高地。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38.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18.7%,较2015年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高新区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811.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44.9%;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数为607.5万人、Ramp;D人员205.6万人、Ramp;D人员全时人员数为139.4万人,分别增长10.3%、17.2%、16.3%,相较于高新区从业人员5.1%的增长速率,可以看出,高学历和研发人才的增长速率均高于从业人员的平均增速(参见图5),国家高新区的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的结构不断优化。其中,2016年国家高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amp;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710.6人年,是全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amp;D人员(50.0人年)的14.2倍。并且,超过82%的国家高新区都在积极培养技术创新支持人才,包括科技创业(风险)管理人才、技术评估人才、技术经纪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等(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样本量N=138)。

国家高新区在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新区内企业年末从业人员1805.9万人,较上年增加86.9万人;从业人员中参加社保人数为1544.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5.6%;当年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53.9万人,较上年增加3.2万人,国家高新区企业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支持引导,持续提高创新投入力度

国家高新区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保障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投入资金持续增长。

图 5 2015年、2016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情况比较

国家高新区通过不断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创新。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财政科技拨款总额达659.3亿元,占高新区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3.8%,较上年同比增长28.9%;根据2016年底对国家高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97%的国家高新区设立了科技专项资金,园区平均科技专项资金达2.0亿元(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样本量N=137)。国家高新区大力支持创新创业,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提供多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支持,2016年国家高新区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达到210.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1.0%,用于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资金257.6亿元,用于支持担保机构的资金259.4亿元;同时,国家高新区不断优化资金使用途径,其中用于支持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发展的资金达到30.7亿元,用于支持创新创业人才的资金达到59.5亿元,用于吸引和支持大学及研发机构的资金达到75.9亿元。

国家高新区有效利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及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引导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激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共享受税收减免1899.5亿元,较2015年企业享受税收减免规模增加259亿元;其中,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共计799.7亿元、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共计263.7亿元、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共计7.5亿元,此三项税收减免较上年分别增长18.5%、25.1%和0.9%。企业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用于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的金额为497.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7%。

截至2016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的91093家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8524.9亿元,较上年实现同比增长12.5%;企业Ramp;D经费内部支出5379.9亿元(参见图6),占到全国企业Ramp;D经费支出的44.3%,实现同比增长19.0%,是全国Ramp;D经费支出增速(9.4%)的2倍;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园区生产总值(GDP)比例为6.1%,是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1%)的2.9倍。国家高新区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处于较高水平。

图 6 2015年、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内部科技/Ramp;D经费支出情况

(四)协同创新,支撑科技经济融通发展

国家高新区不断加强科技供给,在稳定发展已有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研发机构与市场经济有效对接的途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科技、人才、成果和平台四位一体的创新优势,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有效集成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孕育培养“科研产业”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国家高新区正在以新型研发平台为基础,结合企业研发中心和传统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创新科技供应体系,引领我国科技体制转变新方向。

国家高新区中集聚的众多大学机构、科研院所和相关国家级研究机构,为搭建园区创新平台提供知识载体和技术源头。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有各类大学790所;研究院所2600家,其中国家或行业归口的研究院所67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54个,其中国家级928个。国家高新区累积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32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08个(包含分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3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98个,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70%。

国家高新区积极推动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市场化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建设。一方面,具有较强市场优势的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迅速扩大,截至2016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共有企业技术中心11076家,其中经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包含分中心)553家,占全国企业技术中心(1347家,包含分中心)的41.1%,国家高新区企业逐步占有全国企业创新资源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具有“研发、孵化、服务和投资”四位一体功能、“实体化、资本化、国际化”特征明显的新型研发组织呈现井喷式发展,这种新型研发组织发源于广东,以深圳高新区、广州高新区、东莞高新区为代表逐步向全国高新区扩展。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新区内具有各类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719家。典型的机构有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光启研究院、广州达安基因、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这些新型研发机构的快速发展预示了我国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破解我国科研与市场对接“两张皮”问题提供了宝贵路径。

国家高新区通过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推动企业与各类创新要素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化。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349个,其中国家级87个;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44个,其中国家级145个;累计建成技术转移机构976个,其中经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81个。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611.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6%;其中,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207.4亿元、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48.6亿元、对境内企业支出253.1亿元、对境外支出63.4亿元。

表 3 2016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专利产出量

(五)成效显著,创新产出成果持续提升

图 7 2015年、2016年国家高新区专利申请、授权、拥有数量情况

在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作为创新的主要成果和载体,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国家高新区历来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各地高新区不断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措施,积极构建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国家高新区逐步成为全国专利产出最丰硕的区域之一。2016年,国家高新区中有71家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试点(或示范)园区,占全部园区的48.6%,另有13家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据调查问卷显示,超过六成的高新区出台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政策,且有近92%的国家高新区实施专利授权的后补贴政策(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样本量N=136),用以鼓励和保护园区内的创新成果产出。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当年专利申请受理数量为43.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22.6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总量(133.9万件)的16.9%;当年专利申请授权数达到25.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40.4万件)的22.3%;国家高新区企业共拥有有效专利115.3万件,其中拥有发明专利为39.6万件,高新区企业期末拥有有效专利量占全国有效专利量(628.5万件)的18.3%;与上年同期相比,各类型专利产出量增长率均在15%以上(参见图7)。

国家高新区人均专利产出量持续增长,专利成果产出效率稳步提升。2016年国家高新区万名从业人员专利申请受理数为238.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125.3件;万名从业人员专利授权数140.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49.8件;万名从业人员拥有有效专利638.2件,其中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9.4件,与2015年同期万名从业人员专利/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拥有数量进行比较,均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国家高新区的单位专利产出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其中每万名从业人员授权发明专利、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参见表3)。国家高新区专利申请受理量和人均专利申请受理量的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参见图8),增速略低。随着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的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带来的创新产出也日益明显。2016年国家高新区亿元研发投入专利产出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了授权专利外,其余各类型专利的亿元研发投入产出量均有所增长(参见表 4)。

表 4 2015年、2016年国家高新区亿元研发投入专利产出量

国家高新区各类型知识产权竞相发展,企业品牌建设成效突出。截至2016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拥有软件著作权34.3万件,其中当年获得软件著作权7.5万件;拥有集成电路布图7174件,其中当年获得集成电路布图1286件;拥有植物新品种1718件,其中当年获得植物新品种372件。与上年同比,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植物新品种的拥有量分别增长37.5%、13.2%、10.5%。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拥有国家一类新药品种156件,其中当年获得9件;拥有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31件,其中当年获得5件。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当年新增注册商标数为4.8万件,同比增长36.6%,每万人拥有注册商标为195.6件,较2015年同比提高26.7件/万人。

国家高新区在实现创新经济价值方面成效显著。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的新产品产值达到65055.6亿元,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464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和9.7%,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1.5%,较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国家高新区企业技术合同交易非常活跃,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3051.7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11407.0亿元)比重为26.8%,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图 8 国家高新区专利数量和每万人专利产出量的增长情况

三、国家高新区企业加速成长规模发展

(一)渠道多元,完善企业创业融资市场

国家高新区积极吸纳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打造科技金融全产业链,为区内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催化和完善高新区资本市场,加速推进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

国家高新区积极设立引进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有银行2861家,其中484家科技支行;担保公司979家;小额贷款公司1013家;科技融资租赁公司668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2471家。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共有创业风险投资机构4299家,平均每家高新区拥有29家,企业当年获得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额共计198.7亿元,与2015年同比,获得风险投资增长超过50%。

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共有上市企业1402家,较2015年增加232家。按上市地点对146家高新区内的上市公司进行划分,在境内上市1120家,占79.9%,在境外上市282家,占20.1%。境内上市的1120家企业上市市场分布为:深交所主板133家,中小板312家,创业板317家,上交所358家;境外上市的282家企业主要上市市场分布为:香港185家,纳斯达克40家,纽约交易所28家,新加坡8家,英国4家,其他境外地区市场总计16家(参见图9)。

图 9 2016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地区板块分布情况

国家高新区在推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新三板”、“新四板”等创新的科技金融业务逐步完善繁荣发展。“新三板”在国家高新区试点成功,成为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和早期创投资本退出的重要机制,目前“新三板”分层制开始实施,全面向全国性股权交易市场扩容,有力地带动了全国科技金融的发展。截至2016年底,国家高新区有3748家企业通过代办股权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较2015年新三板挂牌企业(2110家)增长77.6%,占全国新三板挂牌企业总量(10163家)的36.9%。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国家高新区中还有1283家企业通过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四板)挂牌。

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实收资本(股本)共计77212.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1%。其中:企业上市融资股本4942.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6.3个百分点;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486.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9%。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的内资控股企业实收资本(股本)57915.3亿元,企业上市融资股本4467.5亿元,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336.2亿元,占高新区企业总体的比重分别为75.0%、90.4%和69.1%。

(二)助力双创,小微初创企业活力明显

随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逐步优化和完善,国家高新区创业活动空前活跃,创业“新四军”日益成为创业主群体,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2016年,将近87%的国家高新区建立了创业投资引导机制,超过81%的国家高新区出台了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的专项政策。2016年,平均每家国家高新区举办创新创业活动超过111次、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63次,超过56%的国家高新区直接参与相关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另有59家高新区积极推荐园区企业参赛。国家高新区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培育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园区企业或人员参与双创发展。超过70%的国家高新区存在大学生创业、科研人员创业、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大企业高管离职创业及连续创业、返乡就业人员创业等五类创业并存的现象(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样本量N=137)。

图 9 2016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地区板块分布情况

2011-2016年国家高新区当年新增注册企业数持续提升2这里只是为了大概比较国家高新区企业注册的整体情况,没有排除国家高新区数量规模扩张的影响。(参见图10)。2016年全国146家高新区共有工商注册企业140.5万家,其中当年新注册企业28.2万家,当年新注册企业占工商注册企业总数的20.1%,该比例较2015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新区当年新注册企业中有9.3万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占当年新注册企业的33.0%。截至2016年底,纳入火炬统计的2016年当年注册企业共有839家,实现营业收入784.4亿元,占高新区全部入统企业的2.8%;企业年末从业人员共计6.7万人,2016年单位新注册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较2015年增加超过10个。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促创业、保就业、活跃市场的生力军。国家高新区持续涌现和极度活跃的创业企业群体,持续为高新区小微企业队伍补充新的血液,高新区形成了大中小微型企业比例相对适宜的企业规模布局。2016年国家高新区有大型企业3968家、中型企业14613家、小型企业52187家、微型企业20325家,占比分别为4.4%、16.0%、57.3%、22.3%,其中小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小微企业数量占比将近80%(参见图11)。

图 11 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规模分布情况

(三)特色鲜明,集聚高科技高成长企业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一直是国家高新区推动创新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了有效支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群体。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上报统计数据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38841家,占全国上报统计数据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00012家)的38.8%,占园区企业总数的42.6%,较上年增长4.9个百分点,高企上报率进一步提升。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出口总额分别为117517.9亿元、88862.7亿元、9633.5亿元、6093.0亿元和13613.5亿元,占园区企业经济体量的比重除实际上缴税费外,其余主要经济指标占比均超过40%,特别是净利润占到52.0%(参见图12)。高新技术企业始终把创新牢牢抓住,在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成果产出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引领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2016年企业数量占比五分之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占园区企业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比重均超过70%(参见表5)。

图 12 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表 5 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情况

以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力企业逐渐成为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新引擎。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作为创新能力强、成长快、潜力大的一类企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类企业已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引领者,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高新区而言,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逐步取代了传统工业经济的大型企业,成为各个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名片。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的9万余家企业中,2576家高成长企业入选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国家高新区整体瞪羚率达到2.75%,较2015年增长0.3个百分点,国家高新区瞪羚率进一步增长。作为新经济引领者、“双创”示范基地,国家高新区为科技型企业成长提供了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成为全国独角兽企业的主要集聚地。同时,独角兽企业也成为高新区引领新业态能力和创新发展实力的象征。2016年,131家独角兽企业榜单中有104家出现在国家高新区,比例达到79%。其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65家独角兽企业,是全球除硅谷之外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域。

(四)优势明显,规模企业实力效益强劲

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企业10家,与上年持平;超过百亿元企业404家,较2015年增加42家;超过十亿元企业3912家,占企业总数的4.3%;超过亿元企业22346家,占企业总数的24.5%(参见图13)。

图 13 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分布

表 6 2016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国家高新区亿元以上规模企业的经济体量庞大,经济效益表现突出。2016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为261675.9亿元、187041.4亿元、17974.5亿元、14735.4亿元、28198.3亿元,占高新区整体的比例均超过94%(参见表6),也就是说,企业数量占比不足25%的上亿企业贡献了园区94%以上的经济规模。同时,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上亿元企业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6.9%和12.3%,分别高于高新区企业平均水平0.2和1.4个百分点。

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实力强大,经济效率效益领先发展。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共有1402家上市企业,占高新区企业总数的1.5%,但上市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国家高新区的比例均在15%以上,上市企业经济规模在国家高新区的占比是数量占比的10倍以上。上市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净利润、人均上缴税额、人均出口总额分别为178.5万元/人、128.9万元/人、13.7万元/人、9.7万元/人、17.6万元/人,上市企业各项人均指标均高于园区企业总体的人均指标(参见表7);上市企业的净利润率为7.7%,高于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高于高新区企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四、国家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

(一)高端发展,高技术产业渐壮大

国家高新区自创建以来,就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使命,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多样化和高端化,把高新区建设成产业高地。以高技术制造业3高技术制造业的划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amp;D投入强度(即Ramp;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和高技术服务业4高技术服务业的划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指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实际没有第9类)等9大类。共同构成的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2016年,146家国家高新区中属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达41851家,占高新区企业总数的45.9%;从业人员达729.7万人,占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40.4%。2016年高技术产业创造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为86955.1亿元、57078.6亿元、6880.1亿元、4316.5亿元和17896.8亿元,占高新区总体各项经济指标的比重均在30%左右,其中出口总额占高新区企业比重达61.4%(参见表8)。

表 7 2016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表 8 2015年、2016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主要指标

2016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中属于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为12983家,占高新区统计企业的14.3%;属于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共计28868家,占高新区统计企业的31.7%,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为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量的两倍多。2016年,无论是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的增长率,还是营业收入、净利润、上缴税额甚至出口总额等经济指标的增长率,高技术服务业都远远高于高技术制造业;但由于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其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要远低于高技术制造业(参见图14)。可以看出,国家高新区在调结构、转方式等方面的效果日益凸显,高技术服务业正在成长为支撑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从2016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增长贡献度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高技术服务业在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扩大就业方面贡献很大,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对经济效益增长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而高技术制造业依然在经济总量方面占据绝对力量(参见图15)。

图 14 2016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

(二)集聚发展,创新型产业见成效

国家高新区在推动产业集聚上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一方面,国家高新区从搭建科技平台入手,充分发挥科技平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吸引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科学规划产业结构,以打造产业链条为目标,积极布局创新链,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优势,以整体的、集群发展概念吸引和培育各种要素,形成产业属性相关、产业形态互动、发展过程互补的集群形态,促进高新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几乎全部国家高新区均形成了明确的产业规划,且大多数高新区都建立了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产业促进机构(数据来源:调查问卷;样本量N=138)。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范畴将145家5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纳入火炬统计的企业均不属于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无法通过高技术产业分析其主导产业。因此此处国家高新区总数为145家。国家高新区的企业进行产业划分,以营业收入进行计算,选取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中营业收入最大的产业作为该高新区的主导产业,结果显示,2016年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高新区最多,共58家;高技术服务业中以信息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国家高新区最多,共19家(参见图16)。

图 15 2016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增长贡献度分布情况

图 16 2016年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分布情况

对各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的营业收入进行测算得出该高新区内高技术制造业或高技术服务业的聚集度6产业聚集度是反映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或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程度;本文通过两个维度考察:第一是该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营业收入与园区全部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的比例;第二是该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与园区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2016年聚集度超过50%7如果某高新区产业聚集度超过50%,则该高新区主导产业营业收入与园区全部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的比例、高技术产业与园区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均需超过50%。的国家高新区为15家,超过30%的国家高新区为40家,超过20%的高新区达到62家;其中有18家高新区的高技术产业与园区整体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0%,有95家高新区的主导产业营业收入与园区全部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0%(参见图17),由此可见国家高新区不仅注重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而且更加注重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和多元产业支撑发展,进而逐步完善园区产业生态系统,提升园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图 17 2016年全部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度情况

同时,各国家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在部分地区有趋同的趋势,不考虑只有一家国家高新区的省份,2016年的数据显示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陕西省等地多家高新区的主导产业相同(参见表9),国家高新区通过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地方建立超越地缘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已经渐现成效。

(三)差异发展,产业价值趋向高端

2016年国家高新区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高效的政策引导促进园区产业健康发展,国家高新区重点发展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技术产业的利润率为7.9%,高于高新区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属于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3%,低于高新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属于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平均利润率高达10.8%,高出高新区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六类高技术制造业和八类高技术服务业中,利润率高于高新区平均水平的有11个类别,其中,医药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和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的利润率均在10%以上,检验检测服务的利润率更是高达21.9%(参见图18)。

201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技术性收入为26928.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2%;技术性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9.7%(参见图19),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技术转让收入616.2亿元,占技术收入比重为2.3%,技术承包收入5296.4亿元,占技术收入比重为19.7%,技术咨询与服务收入为14926.2亿元,占技术收入比重为55.4%,接受委托研究开发收入为1889.6亿元,占技术收入比重为7.0%。服务性技术收入占到技术收入的六成以上。

表 9 2016年国家高新区按省份划分的主导产业分布情况

图 18 2016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各细类的利润率

五、国家高新区差异定位突出特色发展

2016年,国务院继续系统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鼓励和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不断加强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的顶层设计、优化区域战略布局,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科技部注重加强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的统筹谋划,及时进行政策总结评估,加快成熟试点政策向全国推广;科技部火炬中心坚持对国家高新区开展考核评价,进行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加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8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6家)包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深圳、成都、西安;目前,杭州和苏州工业园区也在积极加入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行列。、创新型科技园区9创新型科技园区(21+1家)包括:天津、长春、大庆、常州、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合肥、厦门、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威海、郑州、洛阳、长沙、广州、中山、宝鸡,另加苏州工业园。和创新型特色园区10创新型特色园区(22家)包括:石家庄、保定、包头、大连、南京江宁、江阴、无锡宜兴环保园、武进、蚌埠、烟台、安阳、襄阳、宜昌、株洲、湘潭、惠州、江门、南宁、桂林、柳州、昆明、乌鲁木齐。等三类园区建设,引导三类园区在营造创新创业环境、集聚创新资源要素、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形成产业发展优势以及特色发展道路方面积累成功经验、形成发展模式,发挥好三类园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引导新升级高新区加快发展,火炬中心组织实施了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紧抓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机遇,坚定创新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园区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战略,适应新常态发展,努力在“以升促建”过程中实现赶超跨越。

(一)先行先试,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改革创新

图 19 2016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构成情况示意图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不断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发展新经济,推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和新产业新业态聚集区,推动建设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中心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启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之路。2016年,国务院又先后批复依托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福建福夏泉、安徽合芜蚌以及重庆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截至2016年底,全国范围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扩容至17家,共涵盖46家国家高新区及苏州工业园区。

一方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承担一批国家先行先试政策试点,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的作用,探索金融、财税、人才激励、科研经费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先行先试政策,有效推动了大众创新创业,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经国务院批准,先后在中关村示范区试点实施的16项政策,经其他国家自创区进一步试点后已逐步推广至全国,切实促进了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另一方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承担着区域改革创新的试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地市级改革政策创新。近年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2016年,在公安部的支持下,中关村示范区研究出台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着重解决制约吸引和聚集各类外籍人才的政策瓶颈,将为北京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优良便捷的人才环境。2016年,成都市研究制定《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成都新十条),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融入经济发展“主阵地”,力促成都深度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山东半岛自创区济南片区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全区实施“绩效考核管理”,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员工,全部实施KPI考核、末位淘汰,实现绩效工资体系改革。与此同时,多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科技金融、创新创业、园区立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实现突破。

各地也把国家自主创新区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组织保障、政策支持、重大项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在省市发布创新政策已达4500多条,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给企业技术创新松了绑,有力地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2016年,17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1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6家)包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深圳、成都、西安;目前,杭州和苏州工业园区也在积极加入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行列。共实现营业收入193640.5亿元、工业总产值125612.0亿元、净利润13808.6亿元、上缴税额10402.2亿元、出口总额26127.1亿元,分别占146+1家国家高新区(含苏州工)的68.9%、62.6%、73.1%、65.4%、84.4%,是国家高新区的中坚力量。(参见图20)。

图 20 2016年自创区与全部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支持创新投入、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处于较高水平。2016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6.5%,约是2010年财政科技拨款占比(8.8%)的2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和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16年底,17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共有13869家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累计享受高企所得税减免额达665.7亿元;共有8594家企业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政策,累计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额达221.6亿元。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汇聚大量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6年底,参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46+1家国家高新区内共有32955家高新技术企业,占146+1家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39658家)的83.1%,占全部入统高企(10万家)的33.0%;自创区内高企实现营业收入90523.7亿元。庞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分类指导,三类园区整体发展各具特色

2016年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纳入统计的企业为34846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纳入统计的企业为22018家,创新型特色园区12该部分统计数据未包括苏州工业园。纳入统计的企业为10801家。从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来看,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三类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占国家高新区总体的三分之二以上(参见图21)。

图 21 2016年三类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从园区的平均规模来看,截至2016年底,园区营业收入超万亿的高新区有四家,分别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西安;营业收入超千亿的65家高新区中,6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21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全部跻身其中。同时,园区增加值“千亿俱乐部”的十名成员,六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中仅有成都高新区增加值未超过千亿,另外四名成员天津、广州、长春、合肥和杭州均为创新型科技园区。

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在园区规模上优势明显,以园区平均值计算,2016年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出口总分别为15809.3亿元、7238.3亿元、1201.6亿元、858.0亿元和1318.5亿元(参见表10),分别是国家高新区整体平均水平的8.3倍、5.4倍、9.5倍、8.0倍、6.6倍。

创新型科技园区在单位产出上表现出较强优势,按人均计算,2016年创新型科技园区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净利润、人均上缴税额、人均出口总额分别为156.5万元、125.6万元、11.0万元、9.8万元和25.1万元(参见表11),分别比国家高新区整体人均创造价值高3.4万元、16.6万元、0.8万元、1.2万元和8.9万元。

表 10 2016年三类园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平均规模情况

表 11 2016年三类园区主要人均经济效益指标情况

同时,三类园区的经济效益也表现较好,尤其是创新型科技园区表现最为突出。2016年,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内企业合计的利润率、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6.9%、20.4%、20.5%和10.6%;创新型科技园区在利润率、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率和净资产利润率等方面均表现较好,除利润率外,其余三项效率型指标均高于其他类型园区;此外,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利润率表现最为突出(参见图22)。

图 22 2016年三类园区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比较

2016年,三类园区在Ramp;D人员和Ramp;D经费方面均有较高的投入强度。通过对各类型国家高新区的Ramp;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和单位增加值Ramp;D经费内部支出进行分析发现,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属于Ramp;D人员和Ramp;D经费投入双高的第一象限,而其他国家高新区属于Ramp;D人员和Ramp;D经费投入双低的第四象限(参见图23)。

图23 2016年国家高新区按类型划分的研发人员/经费投入情况

在科技创新产出方面,三类园区的优势极为突出,是国家高新区获得知识产权的主要力量。尽管三类园区在园区数量上仅占146家国家高新区的33.6%,但是,通过对2016年国家高新区各项主要知识产权的园区类型分布进行细分发现,三类园区的各项主要知识产权数量在国家高新区整体所占比重均超过70%,其中,当年申请受理、授权和期末拥有发明专利三类园区总体占比分别为84.1%、83.4%、86.4%(参见图24);软件著作权和集成电路布图则基本主要出自三类园区,占比接近或超过九成。

(三)战略提升,新升级13新升级高新区指2007年及以后获国务院批复升级的国家高新区,包括2007年批复升级的宁波以及2009年泰州和湘潭、2010年新升级的27家、2011年新升级的5家、2012年新升级的17家、2013年新升级的9家、2014年新升级的1家、2015年新升级的31家。高新区差异化特色发展

自2007年国务院批复宁波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以来,历经多次扩容,截至2016年底,共有93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在高新区数量上已经远超过进入发展稳定期14稳定期高新区指最早批准设立的北京中关村和1991年、1992年批复设立的51家高新区,以及1997年批复设立的杨凌示范区共计53家国家高新区。的53家国家高新区。面对稳定期高新区已经走过的“一次创业”规模扩张期和“二次创业”质量提升期的发展路径,新升级高新区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国家高新区发展已经进入战略提升的新阶段,新升级高新区需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借鉴稳定期高新区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充分挖掘自身特点和发展潜力,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做到量增质更优。

图 24 2016年国家高新区按类型划分的主要知识产权产出情况

93家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覆盖了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以升促建”过程中实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主阵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创新创业的引领区和新型城镇化的带动区。截至2016年底,93家新升级高新区内纳入火炬统计的企业共有19857家,共实现营业收入66097.5亿元、工业总产值59575.8亿元、净利润3851.9亿元、上缴税额3451.5亿元、出口总额5703.6亿元,占全部国家高新区的比例分别为23.9%、30.3%、20.8%、22.1%和19.6%(参见图25)。尽管在园区数量上新升级高新区已经超过稳定期高新区,但是,新升级高新区在经济体量上占全部国家高新区的比重还比较小。新升级高新区一方面要紧密围绕国家高新区内涵特征和价值使命,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积极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企业,尽快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新升级高新区要加强火炬统计工作力度,尽力做到应统尽统、不虚不漏,使统计数据为园区谋划发展提供支撑。

图 25 2016年新升级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新升级高新区的净利润率、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5.8%、19.4%、19.5%和13.1%,其中净利润率、增加值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分别低于全部国家高新区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而净资产利润率较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参见图26)。

图 26 2016年新升级、稳定期高新区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情况

2016年93家新升级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相比2015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且新升级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国家高新区平均水平和稳定期高新区水平(参见表12),尤其在高新区总体出口总额处于负增长的情况,新升级高新区出口总额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来看,新升级高新区虽然在经济总量上还难以匹敌稳定期高新区,但新升级高新区也正因为其产业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较薄弱,从而能够实现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这也为新升级高新区实现赶超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新升级高新区应该努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坚持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借力借势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持续为国家高新区整体的调速不减势做出贡献。

表 12 2015年、2016年新升级、稳定期高新区主要指标比较

表 13 2016年新升级、稳定期高新区从业人员分布情况

新升级高新区需加大人力资源结构优化调整力度。截至2016年底,新升级高新区入统企业的从业人员期末数为491.0万人,占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27.2%。按学历划分,大专学历96.6万人、本科学历72.5万人、研究生学历8.1万人(其中硕士6.9万人、博士1.0万人),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9.7%、14.8%、1.7%(参见表13、图27)。新升级高新区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11.4%,技术工人占比25.4%,稳定期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和技术工人占比分别为25.8%和22.2%,而国家高新区整体的占比分别为21.9%和23.1%,新升级高新区从业人员中技术工人占比较高,这和新升级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关系。综合来看,新升级高新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明显低于稳定期高新区,且只有国家高新区总体水平的一半,新升级高新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国家高新区继续谱写“高”“新”乐章

建设2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新区始终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持续不断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创新成果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共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了标志性引领作用,成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为主要的战略力量。

当前,国家高新区面临全新的战略机遇期。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胜利召开,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以国家高新区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则更加清晰地诠释了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定位。新时期、新起点、新任务,国家高新区应立足新的发展形势,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促进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完善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的创新服务和产业培育体系,继续发挥领先优势,促进国家高新区战略提升,实现引领型发展。

图:27 稳定期和新升级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学历、岗位分布情况

2017年,国家高新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加强政策执行和实施力度,研究制定有利于高新区转型升级、有利于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各项政策,统筹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优化创业孵化链条,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和众创空间,鼓励发展多种创新型孵化器,提高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水平,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率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和高效率的创新体系。进一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引进海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建立高端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通过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对接“中国制造2025”、引导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等形式,鼓励引导社会各类资源参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培育壮大符合高新区特色的市场主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格局。进一步推进国家高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和开放融合程度,深度整合国家高新区的各类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机制探索,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鼓励支持园区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健全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服务和文化环境,建设形成若干全球创新高地。进一步提升国家高新区的整体实力,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示范引领,积极开展国家高新区伙伴计划,探索国家高新区间的相互合作、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建设形成经济、科技、生态有机统一,发展特色各异,绿色、协调、共享的科技城区。

附表 2016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高新区 企业数 年末从业人员 营业收入 工业总产值 上缴税费 净利润 出口总额家万人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阜新 141 1.7 98.7 99.0 3.7 3.6 5.8辽阳 49 3.9 963.5 451.5 59.3 37.1 65.2长春 852 17.1 4717.9 4745.3 631.9 443.6 345.0长春净月 796 13.5 1056.2 733.4 59.0 124.1 64.5吉林 436 6.8 888.4 853.6 139.8 16.3 8.6通化 63 7.9 761.2 800.4 15.5 55.1 0.4延吉 207 1.3 262.3 269.4 71.2 13.7 0.3哈尔滨 321 9.7 1628.7 970.1 112.5 61.2 68.3齐齐哈尔 63 2.6 127.8 143.5 7.0 1.9 8.3大庆 526 11.2 2493.3 2100.3 161.2 177.2 18.4上海张江 4244 91.3 15455.1 9938.5 898.0 1609.0 1983.2上海紫竹 115 2.2 516.2 154.0 35.1 64.2 35.0南京 1037 24.9 4395.4 3862.9 306.2 283.6 462.0无锡 1163 24.8 3359.9 3138.9 175.3 224.0 932.9江阴 204 9.3 1497.5 1223.1 56.0 51.1 241.3徐州 109 4.1 843.9 766.1 65.7 72.7 20.3常州 1108 16.4 2182.5 2035.4 109.7 145.5 408.1武进 403 10.8 1280.1 1008.4 81.4 107.5 147.8苏州 1176 22.5 2812.5 2678.7 102.6 142.4 1471.4昆山 771 18.7 1725.4 1696.1 69.4 87.6 480.1常熟 450 7.7 889.0 869.5 41.3 43.6 239.2南通 420 9.6 2197.6 1589.6 99.8 258.6 332.1连云港 104 4.1 409.6 454.2 57.5 79.8 25.2盐城 207 5.5 602.2 614.6 31.4 62.7 46.0扬州 115 3.8 472.1 497.4 27.3 29.5 20.5镇江 409 6.5 692.6 533.7 24.7 23.8 73.6泰州 312 4.7 993.6 1003.1 55.2 51.1 13.2杭州 1950 29.2 4399.9 2425.8 287.7 466.6 382.6萧山临江 403 7.1 1208.0 1137.3 71.0 61.8 45.0宁波 544 17.1 3113.2 1652.2 228.4 165.7 353.6温州 503 10.9 485.2 500.6 25.3 22.6 49.7嘉兴 123 5.2 538.5 467.8 36.6 74.4 133.6莫干山 224 3.8 372.3 360.9 17.2 22.7 86.8

高新区 企业数 年末从业人员 营业收入 工业总产值 上缴税费 净利润 出口总额家万人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绍兴 245 5.5 492.3 484.4 22.7 28.9 102.6衢州 227 6.4 788.0 723.7 30.0 46.0 58.4合肥 1074 22.0 4110.5 3317.7 427.5 350.9 491.8芜湖 255 8.4 1219.5 1303.8 55.8 93.1 50.4蚌埠 344 6.3 1094.7 1128.0 63.1 81.0 26.4马鞍山慈湖 178 3.6 825.4 636.3 23.3 21.5 41.7福州 188 6.7 882.0 879.0 26.3 52.6 311.2厦门 727 18.2 2288.9 2165.5 115.1 110.2 918.8莆田 147 4.8 560.5 553.6 8.2 47.6 32.8三明 110 1.7 330.9 341.5 6.2 6.3 3.9泉州 213 7.4 650.8 716.1 29.0 53.1 41.3漳州 390 9.9 909.6 935.4 42.8 73.6 150.8龙岩 200 3.9 334.1 350.8 14.1 13.7 9.6南昌 418 12.7 2425.9 2019.0 185.1 120.6 203.1景德镇 175 6.6 949.6 968.4 38.4 28.7 63.1新余 232 5.7 1062.2 1060.6 27.1 44.7 51.0鹰潭 113 2.7 574.1 573.7 17.8 26.8 12.0赣州 119 2.4 351.7 353.3 7.4 16.1 23.1吉安 127 4.0 355.4 357.1 19.6 22.7 65.6抚州 182 3.4 463.5 462.1 27.8 25.9 20.0济南 807 25.9 3499.3 2239.7 291.3 218.6 385.5青岛 330 12.8 2532.1 2030.8 171.3 202.6 374.4淄博 456 11.3 2330.6 2206.4 214.7 143.2 174.8枣庄 140 3.4 303.3 279.1 6.5 15.2 9.0黄河三角洲 30 0.4 276.5 187.6 4.9 9.4 0.0烟台 282 6.0 600.2 432.9 30.8 37.1 45.0潍坊 553 15.6 1937.1 1400.4 144.1 152.1 262.5济宁 566 17.3 2237.4 2123.6 68.6 94.2 141.6泰安 306 5.2 435.5 438.1 21.4 38.6 22.7威海 295 11.8 1393.6 1390.3 82.0 125.0 247.5莱芜 115 1.7 390.0 414.1 5.3 12.6 9.9临沂 390 6.9 1340.7 1348.4 41.8 78.6 75.9德州 150 2.3 295.9 293.7 9.4 12.8 17.8

高新区 企业数 年末从业人员 营业收入 工业总产值 上缴税费 净利润 出口总额家万人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郑州 727 32.5 4702.0 3976.2 109.4 206.8 1965.1洛阳 667 11.2 1553.3 1234.4 116.5 118.8 62.3平顶山 43 1.1 275.5 212.4 8.5 11.0 1.2安阳 268 6.4 780.3 600.4 67.6 46.0 17.3新乡 207 6.1 787.9 769.0 23.2 99.1 39.3焦作 122 4.1 448.8 420.0 5.1 17.5 1.0南阳 191 4.8 329.6 303.7 14.9 24.2 27.1武汉 3215 54.9 11368.8 7778.5 497.6 706.0 981.6宜昌 257 11.2 1919.2 1738.9 60.5 75.2 61.8襄阳 808 16.9 3010.8 2909.5 135.1 244.9 59.3荆门 424 10.2 1242.2 1320.5 50.9 109.6 44.9孝感 465 8.8 1169.0 1183.3 58.7 42.9 21.7随州 130 2.8 291.1 298.6 7.0 11.5 27.1仙桃 314 8.9 734.2 747.7 13.0 36.0 34.6长沙 1106 30.0 4837.4 4292.8 252.0 331.1 411.8株洲 268 12.4 1908.5 1817.5 95.0 103.6 58.2湘潭 328 7.3 1420.9 1268.9 22.8 31.7 256.7衡阳 137 5.2 731.7 736.3 19.0 28.6 99.4益阳 322 4.1 715.0 660.7 21.7 24.0 26.4郴州 55 1.7 202.9 191.4 3.9 3.3 28.2广州 2868 47.0 6024.2 3903.5 291.7 441.7 751.3深圳 1874 48.5 6208.5 4292.4 462.1 747.1 1294.7珠海 589 21.4 2083.4 2224.1 138.0 195.9 717.9佛山 995 28.8 3866.6 3805.0 179.3 290.2 507.3江门 314 7.7 601.2 603.1 27.2 39.0 158.7肇庆 178 5.5 872.9 919.1 13.6 28.2 45.8惠州 392 19.0 2383.8 2313.4 124.3 93.0 1266.9源城 105 4.6 460.5 467.6 14.5 12.3 99.7清远 141 6.0 433.0 352.7 17.5 23.1 43.2东莞 497 8.3 2552.3 2260.1 59.6 68.8 645.3中山 484 13.8 2068.3 2112.9 67.4 75.2 581.8南宁 746 20.9 2231.4 1717.6 85.8 177.3 158.3柳州 279 10.5 2144.2 1877.2 119.7 73.1 26.5

15 本报告中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配平处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