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中国70年科技领域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和“最美奋斗者”

时间:2024-05-22

◎ 本刊记者 蒋向利

编者按: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用智慧和汗水乃至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为传承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奏响科技创新奋进的新时代乐章,本刊特编选一些科技领域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和“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激励全国人民秉持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再创荣光。

科技领域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于 敏:“土专家”用“真把式”做出惊天事业

于敏,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主持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防实力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未曾出国留学的于敏,自谦是“地道的国产”。但他这个“土专家”却有“真把式”。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为了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昼夜奋战。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重大转折点发生在那一年秋天,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外地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计算。在“百日会战”里,他和同事们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氢弹原理一经突破,所有人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造出氢弹。但是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试验场远在西北大漠,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上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达-30℃,道路冻得像搓衣板……而于敏都甘之若饴。1966 年12 月28 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 年6 月17 日,我国又成功进行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孙家栋,辽宁复县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科院院士。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 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由多个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大总师”。一次发射中,卫星在转运途中不慎发生了轻微碰撞,试验队员们一下子慌了神,谁也不敢保证这会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接到紧急报告后,孙家栋当天就从北京赶到了西昌,一下飞机就直奔卫星试验厂房。了解清楚现场情况后,当时已经快80 岁的他马上钻到了卫星底下,对着卫星的受创部位仔细研究起来。“卫星没事儿,能用!”孙家栋的一句话,让大家悬在半空的心踏实了下来。“搞航天工程,没有好坏,只有成败。要保成功,就必须发扬严格、谨慎、细致、务实的作风。”孙家栋总是这样告诫年轻人。

袁隆平:稻田里的“追梦人”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之际,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值得注意的是,8 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有唯一一位无党派人士,他就是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20 世纪50 年代,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耗时9 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5 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此后,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 公斤、800 公斤、900 公斤、1000 公斤和1100 公斤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袁隆平常和人说起他做过的两个梦:一个梦是高产、更高产,就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走出国门,让杂交稻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屠呦呦:用“中国神草”挽救数百万患者生命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 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 世纪60 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1969 年1 月,39 岁的屠呦呦接受了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艰巨任务。屠呦呦从文献研究入手,先后进行300 余次筛选实验,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并率领项目组获得了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屠呦呦项目组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0 年来,青蒿素——这个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走向国际抗疟临床,并成为全球抗疟的一线药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00年至2015 年期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了37%;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60%,全球共挽救了620 万人生命。直到今天,年近九旬的屠呦呦还在抗疟领域攻坚克难,针对青蒿素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地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她带领科研团队在“青蒿素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等层面不断产生新进展,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

黄旭华:为国铸重器,永葆赤子心

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了能强有力地应对西方大国的核讹诈,1958 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从交通大学毕业后做船舶工作的黄旭华被任命为项目的副总工程师,那一年,他32 岁,是新中国最早研制核潜艇的29 个人之一。1988 年4 月,中国核潜艇“404 艇”在南海准备向“极限深潜”的目标冲刺。临时实验前期,有研究人员悄悄地给家人写了遗书。62 岁的黄旭华告诉大家:“不要怕,我和你们一起下水。” 从1970 年到1981 年,中国陆续实现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黄旭华亲眼目睹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致力于为核潜艇研制献计献策,促进国家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作为核潜艇技术领域的带头人,他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科技领域的“最美奋斗者”

陈景润:勇摘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陈景润,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生前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 年共同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领先。200 多年来,“哥德巴赫猜想”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但一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1966 年中科院数学所,年仅33 岁的陈景润在《科学通道》上发表论文,证明了“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1920 年数学家布朗证明“9+9”和1966 年陈景润攻下“1+2”,历时46 年。1973 年2 月,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任命为“陈氏定理”。这个定理证明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迹在媒体报道后,激励了当时中国青年一代学习科学,特别是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茅以升:天大匠心显真功

茅以升,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生前系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1933 年 至1937 年,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从此,茅以升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新建的大桥一起留在祖国各地。经过5 年的努力,茅以升终于将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建成。钱塘江大桥既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先生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我国一些重要桥梁工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一些负责人都曾经历过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洗礼。他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展示了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以茅以升先生为首的我国桥梁工程界的先驱在钱塘江大桥建设中所显示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精神,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林巧稚: 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开拓者

林巧稚,生前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亲手迎接了5 万多个新生命,被尊称为“万婴之母”。 1941 年,林巧稚成为“协和”第一位女主任医师。在“协和”,就是外国人要想获得这个职位也决非易事。然而,凭着高超的医技和众人皆知的高尚医德,在妇产科主任空缺时,院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中国女医生林巧稚。林巧稚的医德和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心是出了名的。她看病人,从不问贫富,更不是在手术台上向病人要钱的那种医生。相反,她往往还向被救治的贫苦患者贴钱。林巧稚带学生,特别注重他们的实践能力。她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要想当一名合格的妇产科医生,至少要接生100 次,才能获得最基本的经验。因此,她带的学生,几乎个个都成为妇产科的有名专家。新中国成立后,林巧稚经常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城镇考察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为了降低我国婴儿死亡率,防治妇女宫颈癌,她撰写了妇幼卫生科普通俗读物《家庭卫生顾问》等书,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为了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林巧稚邀集有关专家座谈,终于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医疗方法,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蒋筑英: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

蒋筑英,浙江省杭州人,全国劳动模范,生前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1962 年考取著名光学家、长春光机所所长王大珩的研究生,后一直在该所从事光学传递函数研究工作。20 世纪70 年代初期,蒋筑英又在导师指导下,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并取得成功。此后,蒋筑英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果,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他编写了《彩色电视变焦距镜头技术标准方法》,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及镀膜要求等,对我国电影、电视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蒋筑英生前常说:“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我要做更多的铺路工作,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为更多的年轻科技人员攀登高峰创造条件。”研究所评职称、提工资,他多次主动让给别人;帮助同事一遍遍地修改论文,发表时却不让署他的名字;从不封锁资料,即便是一些极不容易得到的资料,他也会慷慨贡献出来。

吴文俊:中国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开拓先驱

吴文俊,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在数学世界里,吴文俊对新鲜事物总是抱有一份好奇,想要探个究竟。也因此,他的一生“钻”进了数学诸多领域,探索了数学的深度,也揭示了数学的广度,尤其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中国数学史三大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中国传统数学强调构造性和算法化,注意解决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提出的各类问题,往往把所得到的结论以各种原理的形式予以表述。吴文俊把中国传统数学的思想概括为机械化思想,指出它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他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中国传统数学的机械化思想为近代数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 世纪70 年代,在计算机工厂劳动的吴文俊切身感受到了计算机的巨大威力,敏锐地觉察到计算机作为新的工具必将大范围地介入到数学研究中来。当时已年近六十的吴文俊决定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并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对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与发展影响深远,并使得中国在自动推理和数学机械化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叶培建:心贴祖国的科学博士

叶培建,出生于江苏泰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总装国防973 和探索项目顾问专家组成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现任嫦娥系列各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嫦娥三号首席科学家。曾任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为第一代长寿命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的研制,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1978 年,叶培建考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502 所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并通过出国资格外语考试,赴瑞士纳沙太尔大学微技术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1985 年,他刚刚完成学业,就踏上了祖国的热土。他说他要把自己所学尽快用在中国的建设事业上。1995 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了深圳股票VSAT 网的设计,成为中国卫星应用领域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属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在中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中有其广泛的作用。这颗卫星的技术起点高、研制难度大。在卫星型号研制管理过程中,叶培建是第一个实践把电测与总体分开的总师,为测试队伍专业化打下了基础。之后,他又第一个提出在卫星进入发射场前要进行整星可靠性增长试验,把问题彻底解决在地面。2000 年9 月,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发射圆满成功,并按时在轨移交,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马伟明:心系强军、锐意创新的科研先锋

马伟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原始创新研究。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由机械推进向电力推进转变的一次技术革命。10 多年前,马伟明的目光就瞄准这一目标。当时,国外的技术路线是中压交流。经过反复研判,马伟明提出了中压直流技术路线,先后3次召集国家顶尖专家研讨,得到的几乎是一片否定声:“英美等发达国家都没有选择这条路线。凭我国现有的条件,这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要做就做最前沿的!为什么非要等外国人做成了,我们才开始跟着做?”面对质疑,马伟明经过深入分析,毅然决定继续坚持往前走。十年攻关,十年艰辛。不服输的马伟明,硬是将这一世界公认的核心重大技术难题成功解决,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的跨越发展。放眼万里海疆,马伟明带领科研团队留下一连串闪光足迹。他们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全部应用或转化为装备,实实在在提高了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

潘建伟:国际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潘建伟,浙江东阳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等方面的研究。2003 年,潘建伟所在的实验室实现了自由传播光子的隐形传态,使得量子隐形传态能应用在更加广泛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中;2004 年,在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更新颖的量子隐形传态,为奠定分布式量子信息处理的基础作出了贡献;2006 年,首次实现了两光子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2008 年,首次实现了光子比特与原子比特间的量子隐形传态。潘建伟和其他量子物理学家一起,为人类一点点开启量子世界之窗。2017 年5 月,潘建伟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操纵基础上,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计算机。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潘建伟系统性创新工作赢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潘建伟及其团队率先突破量子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全面解决了量子保密通信在现实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牵头研制成功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建成国际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构建了首个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雏形,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王 选:追寻激光的“当代毕昇”

王选, 1937 年2 月出生于上海,195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生前系北京大学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974 年8 月,周恩来总理找到北大的王选,希望他担当汉字激光印刷项目“748 工程”小组的总负责人,王选欣然领命。1975 年,英国正在研制的“激光照排”四代机即将问世。王选的头脑中冒出了一个想法: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并最终成功地让这一想法“挤”进“748 工程”。 1979 年7 月27 日,在北大汉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里,科研人员终于研制出了我国自己的照排系统,这就是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该系统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参数)描述笔画特性的方法,并取得了欧洲和中国的相应发明专利。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 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了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30 年间,王选的技术在方正的研究体系中不断创新,最核心的产品RIP(光栅图像处理器)经历八代产品升级发展,核心技术领先性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南仁东:打造“中国天眼”,探索星辰大海

南仁东,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生前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FAST 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作为500 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将全身心倾注于这个“超级天眼”中。24 载,8000 多个日夜,为了追逐梦想,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1994年到2005 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2010 年,因为索网的疲劳问题,“天眼”经历了一场灾难性的风险。65 岁的南仁东寝食不安,天天在现场与技术人员沟通。工艺、材料,“天眼”的要求是现有国家标准的20 倍以上,哪有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南仁东亲自上阵,日夜奋战,700 多天,经历近百次失败,方才化险为夷。在他看来,“天眼”建设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来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他也时常告诉学生,科学探索不能太功利,只要去干,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黄大年: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

黄大年,广西南宁人,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生前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放弃英国的高薪待遇,回国担任吉林大学全职教授,成为中国第二批、东北地区第一批“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黄大年生前所带领的吉林大学科研团队承担主要研发任务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正式宣布完成“首秀”——完钻进深7018 米,这是我国继“神舟”上天、“蛟龙”下海之后又迎来历史性突破,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作为首席科学家,黄大年管理着一个全国性的科研团队。他引入了一套外国大公司所使用的在线管理系统。这套管理系统的核心就是“细节”二字:把科研任务以每周、每日为时间点进行量化细分,根据团队成员的分工、特长等不同特点,把任务层层分解到具体人员、具体岗位。科研任务精确到人、精准落地,以此保证整个团队的高效有序运转。

李保国: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河北省武邑县人,中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生前系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山区开发治理和经济林栽培技术研究,出版专著5 部,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 项,推广了36 项林业技术,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在太行山区的35 年中,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 余次,培训人员9 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已达到三四十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百余个。李保国承担了4 门博士研究生课程和4 门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及3 门本科生课程,全年达416 学时,先后带过67 名研究生,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二项。李保国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力作为,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扶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技术推广面积1826 万亩,培育了16 个山区开发治理先进典型,打造了系列全国知名品牌,带动省内外10 万山区农民增收58.5 亿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