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 文/贾 萌 沈国萍 图/于国伟
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新市区)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加快区域高新产业发展
◎ 文/贾 萌 沈国萍 图/于国伟
纵观中外历史,大到一国,小到一区,其发展兴盛之路外部条件固然必不可少,但内部因素却是根本,起到决定性作用。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发生着深刻变化,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最重要、最显著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在经历蜕变阵痛后的新生和飞越。
2011年,科技部提出开展“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即“一个行动、两项工程”)。2012年,从科技部到各国家高新区,都在积极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这一系列伟大目标赋予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高与新”新的使命。具体表现是,高水平需要体现在发展经济质量的高水平,体现在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的高水平,体现在面向全球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的高水平;新技术不仅体现在相比国内的跟踪性的新技术,还要体现在引领全球的开创性的新技术,体现在如何把技术转化为创业、转化为财富的新技术模式,体现在新技术能够不断诞生、不断涌现、不断产生新业态的涵盖人才、平台、网络、金融、制度、文化等要素的新技术环境。
“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因此,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外贸发展、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开发名牌产品、吸引留学人员和博士自主创业、管理创业孵化专项资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汤山介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以发展求空间,以空间求发展,两区合并后由原来5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展为360平方公里。科研院所汇集智力,航空、铁路展现现代物流,宾馆、餐饮、商贸构成完善服务体系,再加上超过8000家的企业集群,优势叠加的巨大效应,有利促进了全区加快发展、科学跨越。
为了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高新区(新市区)先后出台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孵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奖励办法》、《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暂行)》、《吸引留学人员和博士自主创业的实施办法(试行)》、《外经贸发展扶持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奖励、激励政策,推动企业深化改革、自主创新。
多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实行“一厅式”联合办公,工商、土地、规划、建设相关手续一次性办理完成。政府门户网站开通电子政务系统,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和数字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全天候的网上申报、审批服务。良好的服务和政策环境,快捷高效的办事效率,创造了体制新优势。
此外,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在不断创新求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一区多园”、“区外园区”战略等创新发展模式。根据“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采取共建共管利益分享的方式,先后与新疆农科院以及乌鲁木齐市内其他几所大学、科研院所、兵团和一些大型企业等联手建起了“新疆农业科技园”、“新疆国家大学科技园”、“百花村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中亚科技合作园”等,把对方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与园区政策、体制和环境优势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通过开放融合,空间拓展,彻底打破了地域、所有制和行业界限,坚持凡是符合条件、能产生经济效益、对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有利的产业项目和企业,都大力开发引进,大力培养扶植。
根据“跳出园区建园区”的发展思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建设区外园区,以特色、创新、集聚为主线,打破行政区域局限,推动跨地区、跨行业的高新技术合作,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变新疆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生物和水、土、光、热、风能等资源优势,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更多新的发展优势,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坚持把发展具有新疆资源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作为发展的重点,并把发展特色产业与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来开发、培育、扶植特色高新产业,通过发展特色高新产业来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形成大批“产业项目新,科技含量高,企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群。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逐步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石油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北区工业园现已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功能日趋完善的新型工业园区,甘泉堡工业区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1.5万吨多晶硅、500MW光伏发电、60万吨醇氨联产以及众和电子材料等四个百亿级产业基地拔锚起航。
汤山介绍,在大力引进特色产业项目和企业,充分利用创业服务中心对特色高新技术项目进行孵化和转化的同时,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组织协调研发机构通过技术创新对优势资源进行转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新疆资源特色的高新技术项目,进而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二是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进行优势资源转化。
作为新疆设立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科技园区,多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其中,北区生物医药孵化器二期建设已全面启动。全区正全力打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三个各10万平方米的孵化平台,重点培植创新资源,使辖区中小企业拥有一个在全疆首屈一指的创新创业环境,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和发明技术形成集聚并得以加快转化,使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有效的提升。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但是,知易行难。
汤山认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如何更大程度、更大广度践行“高与新”的新使命,需要从发展道路上体现“高与新”,换句话说,过去的“高与新”体现在结果上,未来的“高与新”需要体现在过程中,体现在发展的道路探索、发展的制度改革、发展的技术演进。
这种发展道路上的“高与新”,就需要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在经济发展转型、提升经济质量中进一步实现“跨越”,一是从自我的探索实践、又好又快发展,向超越自我、肩负起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使命跨越;二是从引进吸收、跟随合作、中国制造,向追求原始创新、赶超领先、中国创造跨越;三是从政府引导、立足区域、集约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向需求导向、面向国内外、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跨越;四是从要素集中、企业集聚的产业基地,向打造有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跨越;五是从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跨越;六是从传统工业化发展、科技工业园区形态,向新型工业化和创新经济、现代生态文明的和谐高科技社区跨越。
面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性机遇,每一个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人都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正是有了这份担当,新的人间奇迹在新疆大地不断涌现,一幅宏伟、壮丽的“大美新疆”画卷正徐徐展开!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区委副书记李潮云介绍,新疆自古即是丝绸之路核心地带,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区位、资源、人文、科技四大优势,其在我国境内主要有北、中、南三条大通道。北通道起于环渤海经济圈,自京津冀经山西、内蒙古,进入新疆伊吾县,再经准噶尔盆地北缘的北屯市、吉木乃县西出哈萨克斯坦至俄罗斯等国;中通道起于长三角经济圈,自上海沿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横穿我国中原、西北诸省区,由新疆哈密,经乌鲁木齐市、精河县,分别从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出境直通中西亚至欧洲;南通道起于珠三角经济圈,自广东经湖南、重庆、四川、青海,由新疆若羌县,再经和田、喀什,南下印度洋沿岸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
新疆是上述三条大通道的交汇之地,又处于亚太与欧洲两大经济圈之间的重要节点和枢纽。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战略屏障,新疆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及重要能源基地、运输通道。作为新疆的省会城市,乌鲁木齐中心枢纽地位日渐突出,形成以铁路为主骨架,公路为骨干,民航和油气管道相配合,东连甘肃、青海,通往内陆,南接西藏,西出中西亚,北通蒙古国、俄罗斯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005年,乌鲁木齐高新区首倡成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亚市场战略联盟”,并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和自治区经信委的支持下,开发了中、俄文版“中国高新区中亚联盟网”网站和面向中亚市场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2006年8月,乌鲁木齐高新区建立了中亚科技合作园,面向中国内地和中亚五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为进入园区的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提供创业平台,努力建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引进来还需走出去。2007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成功承办了“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中国高新技术及产品展览会”,组织多批企业赴哈萨克斯坦进行考察和120多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参加了此次展会。中哈两国企业共有300多个项目参展,共签订合作项目26个,签约总金额达4.3亿美元,并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了联盟联络处。
天山起宏图,大漠谱新曲。
“奋斗、奋斗、奋斗”——速度必须要快!2013年5月,在“第十一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上,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首次组织了高新技术企业“抱团亮相”,成果丰硕;11月,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签约仪式上携8家企业签下10个项目,以高新技术产业内容为主,项目涵盖了生物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2014年5月,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工商会与新疆华特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签订了中哈外贸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合作项目协议,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工商会的合作。
更令世人瞩目的是,中国—亚欧博览会自2011年起举办,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已连续四次承办中国高新技术展。四届展会中,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通过高起点招展、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布展,使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及园区展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赞誉。展会不仅规模空前,云集了我国诸多知名高新区和企业,而且大气恢弘,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果。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签约金额也以每年100亿元的骄人速度节节攀升。通过展会,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产业发展理念及创新模式不断突破,高新技术、尖端科技在这里落地开花,示范引领了全疆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还不断努力推进新疆国际创新园启动工作,包括高新技术成果引进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与成果转移平台建设,跨境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搭建起面向中亚市场的平台,发挥中亚市场战略联盟作用,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开创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
随着未来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的建成,作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通道和枢纽,乌鲁木齐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这既是乌鲁木齐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跳板,也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一次重要机遇。
李潮云介绍,城北新区将建成首府第一个融合科技与商务、工作与居住的理想新城,而中心城区建设以商贸、商务等为主导,力图打造中亚高新技术经贸中心和产业“硅谷”。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更好地帮助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有计划、有步骤、高起点地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走出去”发展战略,为园区、企业的开放融合以及向外拓展搭建更多更开阔的发展平台。同时,利用辖区内已建立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亚市场战略联盟”,搭建一座沟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产品与中亚市场之间“东联西出,西来东往”的桥梁,使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和产品向中亚市场拓展转移的桥头堡,也使新疆本地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越来越宽广。
李潮云说,依托通道经济从概念到实践的全面升级,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对产业结构和布局做出优化调整,主要包括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从战略高度打造乌鲁木齐市乃至全疆金融创新服务区、现代服务业集散区,成为全疆高端要素聚集、国际交流活跃的城市新区,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条道路上,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目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以钻石城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方面,全区借助新疆乃至西北地区最具规模的二类、三类机电产品采购基地,已具备机电产品出口集中采购、集中检验和快速放检绿色通道。与此同时,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还是全疆重要的文化科技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拥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新疆首个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等,利用生物医药优势资源,培育了一批生物与新医药企业,构筑了从研发到市场营销一体化的医药产业体系。
当前已经进入创新全球化阶段,创新资源加速在全球布局,全球流动的核心是创新。知识和技术成为商品,人成为创新的创造者以及创新资源的有机载体,风险资本成为推动创新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多元化金融服务创新也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更好地向西开放提供支撑。经过三年的努力,截至2013年底,有300多家金融企业迁入辖区,注册资金规模达到300亿元,引入股权投资规模超过1500亿元,全区已形成中西南亚初具规模的金融中心,同时利用资本撬动经济,正在打造面向中西南亚的“新金融中心、新财富中心”。
此外,科技创新“走出去”战略正在成为深化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强劲动力。全国已有54家单位加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亚市场战略联盟”,发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整体竞争优势和口岸优势,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技术、产品向中亚市场转移和输出,引领新疆乃至中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促使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向全疆第一个GDP超千亿、财政收入超百亿的高新技术园区迈进。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电影台词,或许能概括国家级高新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渴望和重视。
“人才是发展之本,美好明天不会坐等降临,需要敢闯敢干、开拓创新,需要主动承担、奋力拼搏。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每一步发展每个环节的工作和每种效益的提高,都离不开人才,离不开人才素质的提高。”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雄美说。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十分重视人才在发展中的作用,把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确定为全区发展的“一号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定位。自2008年以来,乌鲁木齐高新区用于人才建设的资金达2亿元。2010年,乌鲁木齐高新区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全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紧紧抓住新疆开发建设新高潮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打造全疆一流人才高地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予以重视并全力推进。立足体制创新,坚持先行先试,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于2011年3月在全疆率先启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
作为新疆的“人才特区”,近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及配套环境的完善,发展成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将人才开发基金由原来每年财政收入的0.5%调整到1.5%,并配套科技扶持基金6000万元,企业创新基金2000万元。先后制定出台了《“十百千”人才工程暂行办法》、《“天山火炬”之星评选奖励办法》、《人才开发奖评选办法》等一批引才、育才的政策。其中“十百千”人才工程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针对全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重点产业实用紧缺人才而实施的一项引才计划。该计划主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煤化工、石油化工、现代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引进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及实用紧缺人才。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至少10名杰出工程技术专家、经营管理专家100名、中青年专家、博士后和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以及1000名的紧缺高科技和高技能人才,对相应人员人才给予30万元至200万元的创业启动或科研经费,30万元至100万元的安家补贴等一系列丰厚待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是全疆人才改革的高地,这一点自2010年被自治区党委确定为“全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时就已明确。
作为全疆三个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之一,2010年以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共引进240余名高层次人才,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煤化工、现代信息技术等重点行业。其中,博士48名、硕士113名;高级职称87名;科研创新团队3个;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5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90余名;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行业领域领军人才5名,创业人才129名;海外留学人才22名。
2013年10月,投资总额3亿元占地6万平方米的新疆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大厦项目开工建设,新疆高新技术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启动。作为专门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大厦,该项目投资之大、标准之高、功能之全,在新疆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也标志着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人才服务工作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源源不竭的人才资源不仅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企业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智力支持,而且还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
“规划先行”——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大地正成长着一股改天换地的血性豪情。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通过大力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鼓励留学人员创业的政策”等政策文件,对接国家和省市各种人才引进计划,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在全球范围内招引高端人才,不断优化的人才发展环境,大大提升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聚集力。
马雄美介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先后引进4名院士和80多名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博士、博士后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以及1000多名实用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在“十百千”人才工程中,经过专家评审会评选出 “十”类人才5名、“百”类人才27名、“千”类人才85名。对于这些人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及时兑现科研经费、安家补贴、资金担保等优惠政策,由此带动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实用紧缺人才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创新创业。
求真务实不是口号,更不是做秀,而是执政之基、发展之源。
在改革深水区率先突围,为新一轮改革创新踏出坚实大道,国家高新区承载了无数厚望。当2014年的日历一页页轻轻翻过,我们已经站在了2015年的起点上。展望新的一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国家高新区发展环境,加快现代服务业和科技金融的发展,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和创业文化建设,推进园区和谐发展。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率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创新应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率先完善落实各类创新政策,努力开创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工作新局面。
我们相信,通过使命跨越、技术跨越、组织跨越、产业跨越、价值跨越和形态跨越,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不断与时代吻合的“高新”之路。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有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开花结果,成为越来越茂密的科技植被,覆盖全疆,造福万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