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陈春先:敢为人先的探路者——纪念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逝世十周年

时间:2024-05-22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 王建华

陈春先:敢为人先的探路者
——纪念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逝世十周年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 王建华

编者按:改革开放初期,时任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研究管理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科技产业》执行社长王建华曾零距离多次接触过陈春先先生。1986年6月,为了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北京市科委立题,由王建华担任课题组组长,对海淀区民办科技机构进行了调研后,提交了《一支不可忽视的科技力量——北京海淀区科技机构集体调查报告》。《中国科技产业》杂志与《北京日报》合作,先后报道了陈春先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位研究员辞职创办民办科技机构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1987年12月底,王建华参加了由中办调研室牵头、7部门组成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央联合调查组,负责中关村科技企业类型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子课题,课题调研后,编发了《技术扩散模式的探索者——记华夏硅谷公司董事长陈春先》,刊发在时任中办调研室副主任、中央联合调查组组长于维栋同志主编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希望的火光——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一书。文章充分肯定了陈春先创办的华夏公司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探索者,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调研组认为,在新事业的探索过程中,有成功的,有不那么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对探索者来说,不管成功或者失败,都作了贡献,都从不同侧面提供了经验,为后来者成功奠下了基石,因此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陈春先作为开拓者,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今年8月是陈春先先生逝世十周年,应陈春先夫人之邀,作为中关村科技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和推动者,作为已故陈春先研究员的老朋友,王建华以此文追思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先驱和开拓者陈春先先生。

光阴荏苒,转眼之间,陈春先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年。时间带走了人和事,淡化了曾经的风雨情怀,可是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他是我国核物理学家、托卡马克核聚变奠基人,也是我国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先驱、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域的开拓者。他的名字,已与中关村的发展不可分离。

科学家——深耕科技,勇攀高峰

1957年,23岁的陈春先进入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学习,师从著名世界级大师玻哥留博夫(Bogolubov)院士,完成了理论物理方面最严格的训练,参加了当时世界理论物理界最前沿的课题,在超导理论、多体问题等领域做出成果。195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在中科院物理所负责有机半导体、理论物理、大能量激光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都具有开创意义,尤其是作为中国托卡马克受控核聚变领域的奠基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8年,鉴于工作出色,他被科学院破格从助理研究员直接提拔为正研究员,与他同时提拔的,还有数学家陈景润、郝柏林、何祚庥。

受控核聚变是解决人类永久能源的重大基础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初,人类成功实现了聚变核反应,即氢弹的爆炸。它依靠原子弹爆炸时形成的高温高压,使得氢弹里面的热核燃料氘氚发生聚变反应,释放巨大能量。但要把聚变时放出的巨大能量作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能源,必须对剧烈的聚变核反应加以控制,因而称为受控核聚变。利用磁约束实现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是各种实验路径中最有希望的一种。1970年,陈春先主动发起、组织中科院托卡马克受控核聚变研究,克服特殊时代背景下难以想象的困难,于1974年在物理所建成中国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简称CT-6号),填补了我国空白,1978年获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一等奖;此成果在美国同行中引起震惊。

1971年开始,陈春先主动倡导并率先筹备在合肥建立受控核聚变研究基地,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于1973年建成合肥“受控站”,1976年经囯家计委批准正式着手筹建8号装置,1978年成立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随后国家经济进入调整期,1980年8号装置下马,陈春先、邱励俭主持替代方案,保存研究人员、实验设备、研究课题,顺利实现“软着陆”,为今天合肥受控核聚变万元熙院士领导的EAST工程奠定了基础。该基地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规模和水平上均为亚洲和国内之冠。2006年EAST放电成功,参与EAST研究合作的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盖瑞·杰克逊博士说:“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它将在未来10年内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开拓者——远见卓识,谋划新篇

1978年,中美核聚变学术交流计划启动,陈春先作为中科院物理所核聚变专家,参加中国代表团首次访问美国。这次访问,硅谷和128公路的发展模式——硅谷是最大、最典型的技术扩散区,让陈春先深受启发。技术扩散,其实质是科研成果产业化。在旧金山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两地,政府颁布税收、贷款、风险投资、证券等优惠政策,借助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科研力量,新技术和新科技成果迅速扩散到小工厂群落。“美国高速度的原因在于技术转化为产品特别快,科学家工程师有一种强烈的创业精神,总是急于把自己的发明、专有技术、知识变成产品,自己去借钱、合股开工厂,当然这里资本主义赚钱的动机是不可忽视的,但据一些当事人(科学家)谈,创业的自我满足追求超过了营利动机。”陈春先总结说。

陈春先三次访美,书写了中美核聚变交流第一页,在访问中,陈春先被美国硅谷发展模式所深刻吸引,并以敏锐的目光察觉到科技体制的差异,萌生了在中关村——中国科技人才密度最高、科教机构最集中的地方,实践美国硅谷创新机制的理想。他认为中关村与硅谷在人才密集度上极为相似,提出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的硅谷”。1980年,陈春先成立北京市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一年的时间里,承担科研项目7项,帮助海淀区劳动服务公司创建了3个技术服务部,一个电子器件厂,联合开办了两期技术培训班。服务部作为一个民营科技机构,目的是探索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类似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的“技术扩散”模式,把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连续6篇文章)等先后作出了有关陈春先搞“新技术扩散”的报道,科技界引起极大震动,冷清的中关村很快就变成了全国有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

陈春先立言

· 处世:我是以思想为职业的人,如果不想了,我的生命也就没有价值了。

·目标: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愿做软孵化器,帮助中小企业创业。

·创业20多年后:经历了企业家的各种磨难,但是没有聚集起财富。

·回忆创业失败: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我很长时间在科学院工作,我有一些特点、个性和追求的东西也不太符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规矩。胡启立批示:“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做贡献。一些确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以先富起来,打破铁饭碗、大锅饭。”1987年,中央联合调查组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展开调查;1988年,中关村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陈春先后来回忆说:“从此,中国的科技园区热潮全面兴起,到2003年国家科技部进行‘火炬计划’25周年总结时,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的中关村模式,已经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区的主流,成为中国科技与经济最活跃的部分。”

陈春先坚信:“真正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提高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参加高端产品的竞争,就很需要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型的以知识服务为主的企业。”陈春先的带头示范,点燃了科技人员“下海”的热情,联想、方正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关村成长壮大。现在中关村是全世界创业最多的高新区,也是瞪羚企业(高成长企业)最多的高新区,近5年来,中关村企业IPO(上市)数是硅谷的3倍。硅谷每年创办1.5万家公司,中关村每年创办3万家公司(北京每年创办9万家,海淀区每年创办1.5万家)。2009年英国著名IT网站Vnunet评选出全球十大IT中心,中关村位列第六。

企业家——历尽风雨,赤心不改

与中关村高速发展形成对比的是,陈春先创办系列企业后来都因种种原因归于失败。1983年4月15日,北京市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实行“技、工、贸”一体化运行模式的企业,掌握着当时最高端计算机成果,曾承接过中科院委托的高精度恒流恒压电源项目等重要工程。但因为与中科院器材供应站一个300多万元的合同纠纷,华夏所陷入了长达5年的诉讼之中,最后退出市场,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遗憾。《关于华夏新技术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海淀区集体科技机构调查报告附件之一(1986年7月1日),证据确切地阐述了华夏所由盛变衰、名存实亡的历史过程,以及真实的内外原因。随后,陈春先又成立了“华夏硅谷公司”,规模最大时分公司遍布深圳、天津、北京、成都、昆明等,但是经营状况一直不好。对市场判断的失误、管理经验的缺乏,使陈春先的“华夏硅谷”屡屡受挫,甚至陷入经济纠纷。陈春先还做过激光排版系统、文字处理系统,以及一些通信终端的项目,但是一遇到市场竞争便都败下马来。总结自己“经历了企业家的各种磨难,但是却没有聚集起财富”的陈春先,在1996年退出一线,华夏硅谷也随之淡出市场。

从离开科学院、毅然下海追逐“中国硅谷梦”到逝世,是风雨征程二十余载。下海,成为陈春先人生的转折点,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之痛也始终伴随着他。作为“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承载了改革的历史重担,也必然直面中国早期市场体制的种种缺陷,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公司间经济纠纷,陈春先两度被非法绑架,身心遭受巨大伤害。当年义无反顾地投入科技人员办企业的狂潮之中,他的心中无私无我,将自己的铁饭碗完全打碎,没有留 下后路,以致晚年享受不到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等社会保障,需接受亲友救济。去世前还住在一座老式居民楼里,房子是1981年中科院物理所分配给他的,建筑面积87平方米,墙皮已经脱落,地板革磨得见瓤。随着事业起落浮沉,债务累积,生活拮据窘迫……陈春先的光芒黯淡下去,在身后留下了一抹悲剧色彩。

很多人感到遗憾,认为当年他若一直在实验室工作,将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在陈春先看来,历史不能假设,选择了就不后悔,但也坦言作为企业家的不足。回忆起失败经历时他说,长期在科学院工作所形成的一些思维、个性和追求的东西,不符合竞争激烈的市场规矩。他坦陈:“办好公司的企业家大都是搞营销、搞金融、有很强管理能力的人,而不是真正的科学家。”科学家的品性成为企业家的负累。“虽然我个人没有成功,但我的行动引起许多科学工作者做了成功的探索。”不以成败论英雄,尽管陈春先不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他首尝螃蟹的勇气和超前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一代人,值得被历史永远铭记。这是中关村的发端,也是中国IT业的源头。

众所周知的陈春先是个宽厚长者,乐观、热情,善于和他人打成一片,广受尊敬。他心系我国科技大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一生,离世之际还将角膜献给了一位12岁的少年,为他人带来光明。陈春先身上具有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风骨,淡泊宁静,忧国忧民。正是他们的倾心奉献、敢为人先,为我国改革发展探索出前进的道路。陈春先已离开我们十年,十年后的今天,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正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他的名字和精神激励着后来者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书写新一页的美好世界、美丽中国。

1980年,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等一批科技人员,组成了一个“北京先进技术服务部”,目标是探索在中国发展类似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和“技术扩散”模式。这是中关村地区科技企业最早的雏形。几年后,中关村地区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关村的发展冲击了旧观念,冲击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旧体制,探索了经济与科技相结合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国务院原总理 温家宝

在陈春先同志辞世十周年之际,想起三十年前的往事、忆及陈春先同志坎坷而光辉的一生,不禁感慨系之!以陈春先同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初所表现出来的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以及不顾个人的得失,在种种阻碍和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非常难能可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他们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闯出的新路,将越走越宽广,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后人将永志不忘!

——中共中央书记处原常务书记 胡启立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美关系开始升温,一个名叫陈春先的中国人在一次文化交流时应邀访问了美国。在访问期间,他参观了硅谷并为之折服,决定在中国做类似的事情。于是,一个虽然不足半个世纪却已成为中国IT中心的地方出现了,那就是北京中关村。

——英国著名IT网站Vnene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