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李长潇:用生物多样性克隆新技术解开植物克隆繁育密码的先驱

时间:2024-05-22

◎文/肖延胜

历史文明的传承少不了科学的推动,从刀耕火种到繁殖培育,在人类历史上,经济种植中传统的无性繁殖方法已经延续了2000多年。这种无性繁殖领域的主导生产技术,虽然具有容易推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繁殖慢、不能工厂生产的缺点,却成为造成农业弱势产业痼疾和农民经济长期富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成为国内外许多科学家一道难以跨越的技术鸿沟。

作为我国较早从事有关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科学家,李长潇研究员原始创新发明的“李长潇植物克隆术”已找到了解开难题的钥匙。花甲年过,李长潇已历经近40年对植物“快繁产业”的技术系统创新、大规模生产开发应用、引领相关领域国家战略性多种产业蓄势待发的成功实践,成为我国著名的科技实业家。

“我想未来的10~20年,通过生物多样性克隆技术产业化工程的不断实施,世界会渐渐恢复它应有的颜色:天会是湛蓝的天,水会是清澈的水,树木代替了荒漠,芳香驱逐了腐朽,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采访中,李长潇向记者描绘了他心中的绿色愿景。

一人:绿色巨匠

经过李长潇辛勤耕耘,原始创新的LCPCT数十年来通过了1000多名专家、学者、领导、企业家论证,确认是一项国内外重大的科技发明。已培训专家学者100多人,培训研究生、本科生科技人员300多人,培养企业和农村管理技术人员160多人,培养相关技术操作农业技术工人2万多人,先后实际克隆繁育成功的经济植物达800多种,在全国各地直接和间接运用LCPCT繁育种苗供生产应用的达数十亿株。李长潇在国内外首创发明的LCPCT,是一个全新的植物克隆体系,经过长期的应用实践证明,它同时对现代植物生物技术中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快繁和人类历史应用了2000年的常规育苗技术具有双重重大突破。李长潇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植物克隆之父”和“世界复制绿色的巨匠”。

作为生物多样性克隆技术发明者,李长潇用了近40年时间,致力于植物克隆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大规模植物克隆产业化应用,并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多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实践。“李长潇植物克隆技术”(LiChangxiaoplantclonetechnique)(LCPCT)获得首届中国农科城技术博览会金像奖、第九届中国发明展金奖,被原国家计委列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推进项目,也正是“LCPCT”技术,让李长潇这个名字为业界所熟知。

李长潇团队利用“LCPCT”,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于农林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于强农富民,服务于生态文明工程建设,足迹遍布全国32个省区,引领全国各地生产推广各种无性系优良植物种苗数十亿株,除花卉和城市绿化苗生产外,农林业生产和工业原料基地建设应用250万多亩,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200多亿元。在我们惊叹之余,一个个原料基地、一片片绿洲、一座座“油田”已诞生在他的手中,绵延千里,充满生机。

一叶:绿色延伸

李长潇向记者介绍说,“LCPCT”是一项居国际领先水平的专有技术,从诞生之初就显示出对大多数经济植物无性快繁具有的普遍意义。“LCPCT”的显著特点是:可以利用微小的植物外植体进行繁殖,节约材料,只需用长0.3~1.0厘米的微小外植体作单位材料即可进行繁殖。而且是直接接种在大田或营养袋中,一次成苗直到供应生产,期间不需要任何移动,既减少了劳动量还大大增加了种苗成活率,从第二代起大规模成活率高达85%~95%。LCPCT能够大大加快植物繁育速度。该技术的接种速度是试管组织培养的3~5倍,大多数植物每一再生植株15~60天就能繁育出一代,每代增殖系数为3~15倍,具有在原种植物数量基数上按几何级数高效增殖的特点。在完全离开植物组织培养各种复杂设备的条件下,成功地实现了800多种植物的高效克隆繁育。在独创的简易自动智能条件下,无论地理、纬度、气候如何,都可以用这种低成本方法进行超大规模克隆繁育生产,极大地拓展了技术应用的时间及空间。在种质材料等基本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数十亿株苗木的需求,最快可在1-2年内完成。名优高产品种(包括转基因成功的新品种、太空育种的新品种、人工杂交的新品种、自然变异新品种和国外引进的珍稀品种),可迅速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同时,濒危植物也可通过该克隆技术避免灭种之灾,有效地保护和发展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也极大地节约了克隆繁育工程完成的时间。

据介绍,“LCPCT”是一个绿色产业工程,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突出。作为高新技术,它具有低投入、低风险、高效率、高效益的独特优势,适于产业化生产。该技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产业化推广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是改变我国传统农林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通过“LCPCT”技术,不仅让绿色梦想转换为现实,还能拯救很多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使我国的珍稀树木得到繁衍保护。

“LCPCT”是在中国本土取得的世界性突破科研成果。LCPCT作为技术方法的突破,在人类植物无性快繁历史上,有丰富的高效内涵和产业化的巨大潜力。它第一次以最低的生产成本实现了高速的生产繁育,比以往任何技术更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依托该技术承接的许多植物克隆繁育工程,已经在许多方面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大力推进LCPCT产业化工程在我国和世界各地的合理布点、实施,将会加速地球经济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荒漠荒地资源开发、农林业产业持续发展、依托植物资源作原料的现代工业革命。有专家预言,这一独创性的李长潇植物克隆技术将给我国和世界经济植物快繁产业带来一场大变革。

一林:绿色未来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发展“绿色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政策的核心。以生物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多国政府采取的能源方略。但是,发展生物能源存在两大瓶颈,一是高能源密度的生物质资源量较少,二是相对化石类能源,生物能源利用成本较高。归根结底,还是要建立新的绿色生态。

李长潇在近40年的植物克隆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实践中,克隆过麻风树、光皮树、文冠果、毛叶山桐子等,并首创了“像种庄稼一样种树木”的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植物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对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建设绿色产业工程,环境绿化是首要目标。长期扎实稳步的实践证明,李长潇植物克隆技术(Li Changxiao plant clonetechnique)(LCPCT) 作为高新技术,具有低投入、低风险、高效率、高效益的优势和特点,突破了工业原料植物种苗的瓶颈,实现了用叶片种树的神话,是改变我国传统农林发展模式的优势战略选择。李长潇近来又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宁夏合办的首所防沙治沙学院合作组建了生物多样性植物克隆重点实验室,这一技术将走向世界,为人类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