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作题为《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的报告。万钢说,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8年的48.8%上升到2011年的51.7%,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跨上一个新台阶。他认为,全球产业变革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大因素。当前,科技界、产业界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以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和相互融合渗透,正在推动全球产业变革加速进行。
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从2008年54家增至2012年105家,营业总收入从2008年的6.6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16.7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4.5%。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拥有41所高等院校,206个科研院所,聚集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超过3600亿元,占北京市GDP比重达到20%。技术交易额达到全国的1/3以上。涌现出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联想、百度等一批国际知名创新型企业。
国家高新区将进一步着力于产业聚集、公共平台、人才培养、政策环境,形成符合资源禀赋、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
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启了个性化治疗、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崭新领域。近年全球上市的创新药物中,有20%属于生物技术药物,超过80%的新药开发利用了生物技术开发手段。在生物育种领域,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分子育种、转基因育种与细胞工程相结合,推动高效、优质农业新品种产业迅猛发展生物质能源有效缓解能源短缺压力,促进能源转型。环境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成为生态恢复的重要支撑。在生物制造领域,生物催化等工艺以其特有的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应用于化工、材料、制药、食品及饲料、能源以及造纸等多个产业。
未来30年内,世界能源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能源转型已成必然。
截至2011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62GW,已完成并网47GW,产能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并网发电100GW(其中海上风电50GW)。2011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8.0GW,装机量达3GW。2012年 计 划 1.7GW(+2.8GW), 并 网太阳能发电15GW。生物质能源农村沼气用户达到3200万户,生物质发电13GW,生物乙醇 、生物柴油5 mio.Ta。我国水电装机230GW,在建55GW。核电装机运行容量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3%,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及早开展了对受控核聚变的基础研究,建设了核聚变试验装置,参与了核聚变试验堆国际科技合作(ITER)。
支撑工业体系发展的能源、材料、信息等三大支柱和工业制造本身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智能制造呈现出精益化、服务化、绿色化、全球化的特点。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逐步明确,但在具体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方面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也应该看到,对全球产业变革我们有超前谋划和部署,具备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
创新的赶超需要战略决策、超前部署、坚韧意志和持续的努力;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带动相关产业变革,要特别关注核心技术变化;创新需要自信,新产品在不断的应用中成熟和发展;创新需要开放,封闭只能落后,在竞争中实现追赶和完善;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新技术、新产品催生新的市场和社会生态;重视经济理论的创新,重新审视现有的市场规则。
5月21日,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主题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届科博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包括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全球北斗导航系统、中国首个超400℃太阳能热发电科技示范项目等在内的一批国家科技重大创新技术和项目在科博会集中亮相。(新华社供图)
通过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强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资源高效利用;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创新力量。
要落实好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扶助中小微企业发展;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体系,支持各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
进一步加强创新政策对话:促进各国在创新原则上取得共识,在具体创新政策、支持措施和项目组织上沟通互动,推动合作尽快取得实效。
推动科研活动国际化: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支持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与各国应对共同挑战,在解决气候变化、重大疾病、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好科技的重要作用。
万钢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影响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科技创新是关键因数,但成功与否还取决于经济体制、商业模式等众多领域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让我们抓住机遇,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