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时间:2024-05-22

■ 实习记者 程 珊

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于1896年,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之一。经过11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己任,在产学研合作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

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培育创新源泉

在基础研究领军人才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引进“千人计划”人才达49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在创新活力方面,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总数、青年基金项目总数以及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在重大基础研究能力方面,拥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5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名;在研究基地方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0多个;在基础研究成果方面,2011年度发表SCIE论文3400篇,居全国高校第二;进入世界ESI排行榜前1%的学科12个;在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王振义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3年至今获得国家级奖项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名。

重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国家建设储备力量

学校紧密对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前沿科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探索创新精神,同时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发掘创新创业潜力,以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作为使命,专门成立了“致远学院”和“创业学院”。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推进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和科研项目,并于2007年面向全校学生推出创新与创业课程。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做好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工作,鼓励科研大项目以项目聘用的方式吸纳优秀毕业生,目前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达80人,在提高毕业生科研能力的同时,为国家科技创新培养了一批重要的生力军。

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很重视与企业合作,通过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突出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逐步形成了具有交大特色的产学合作模式。近年来,学校与与宝钢集团、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电信、国家核电、中广核、中国商飞、中航商发、上海电气、上海汽车等30多家国有大企业集团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和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在信息技术领域,学校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推进数字电视标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建设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在新能源领域,学校与国家电网公司共建智能电网研发中心,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广东核电集团合作建设核电研究院;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学校与宝钢共建汽车板实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6个创新平台,与上海电气共建核电技术与成套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与铁道部合作开展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科研合作,与中海油共建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校还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企业合作成立人才培养基地。如与宝钢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培养的90多人,大多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与中国商飞等企业围绕大飞机工程采取“特班”形式培养紧缺人才,首批36名学员已顺利毕业。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鼓励学校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采取多种方式为企业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广大教师和研究生深入企业车间,采取多种方式为企业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如学校化工学院张永明教授领衔的团队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和工程技术以及装备的突破,这些技术已在山东一家企业成功转化,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他们在浦东新区设立教授工作室,直接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引起广泛关注。

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为服务国家战略,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围绕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如发挥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重点学科优势,组织科研力量围绕制约我国钢铁、汽车、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力争为这些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立了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美物流研究院;为适应上海发展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的需要,成立了Med-X研究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整合自身优势,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上海交通大学整合力量,凝聚优势,重点对接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成立了能源、核电、空天、智能电网、新农村发展等新兴产业科研平台,并鼓励与全力支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技术研发,力争占领科技制高点。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在各个专项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在大飞机、水污染治理、重大疾病治疗、新药创新等专项上取得重大收获。如全面介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项目,承担水专项太湖、西湖课题,牵头水专项洱海项目等。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创新价值实现

产学研链条中的“产业”的核心是利润,“科研”的核心是创新,联接二者的桥梁是“市场”。上海交通大学创新体制机制,利用“市场”建立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2010年,学校与上海市闵行区合作共建了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发展新兴产业为主旨的研究院,力争成为产业和技术的桥梁和纽带、产业技术升级的加速器、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和创新人才的摇篮。2011年6月,学校与无锡市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重点围绕传感网和物联网进行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在未来的工作中,上海交通大学还将主动对接地方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通过不断发挥创新型体制机制的实际优势,为创新价值的实现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