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王思明
一本刊物,必须有一些独特的“味道”,否则,在激烈的竞争和挑剔的读者面前,难免会失掉市场。
以前在政府部门工作,一路走来,党内刊物是阅读了不少,可是“对味”的却不多。我认为,党刊必须有“党味”。何为“党味”呢?我认为“党味”应该是党刊在读者大脑中经过理性处理的认识反映,它是刊物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艺术性的综合表现。
抱着这样的态度,老实说,以我的标准来看,党内很多刊物都流于形式。在我的印象中,党刊总是思想性、指导性和权威性较强,而可读性则相对弱一些。然而,初识《当代贵州》,杂志的思路却让我耳目一新。可以说,《当代贵州》“党味”十足。难得的是,在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思想性、指导性,高唱主旋律的同时,近五年来《当代贵州》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板着面孔训人”、当文件和材料“批发商”的角色定位。看得出来,杂志的编辑记者们正努力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变成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把大道理寓于小道理之中,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蕴含于字里行间,扮演着读者良师益友的好角色。
记得2006年的第14期《当代贵州》曾刊登过杨柏的一篇文章——《阳光操作:富人渴望的慈善事业》,文章大意是说现在有些“希望工程”项目和慈善项目在实施时时常违背善举初衷,“希望工程”变为“失望工程”的情况时有发生。出于“职业敏感”,我立即被吸引住了,细细看来,文中所述的又何尝不是投身慈善者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公众慈善意识也随着不断增强。国家对慈善的鼓励政策逐步完善、规范,慈善款物募集面日益广泛,募集形式和内容更加灵活,慈善救助的成效也逐年增大。在我省慈善已成为新型生活救助体系的有机组织部分。然而,在慈善之外的另一种“慈善成本”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阻碍。能在作为党刊的《当代贵州》上看到如此细腻的观察和视角准确的评论,实属不易。
关注《当代贵州》,不仅因为她是贵州省委的机关刊物。更因为她是一本见证多彩贵州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杂志。在历史的长河里,5年的时间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当代贵州》却在历史的一小步里跨越了自己的一大步。
作为党刊,她切实做到了可读而不庸俗,深入而不媚俗;作为贵州历史的见证者,她忠贞地完成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为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注入了生动的精神参照和精神养分。
读《当代贵州》,我的脑中浮现了一支有理想、敢拼搏的优秀团队。5年来,她有着唱响主旋律的佳作,更有着贴近生活、深入基层的的声音,内容新、选材严、报道面宽、形式灵活。看着她,我更加眷恋脚下这片稍显偏僻落后却充满生机的土地。
5年一个脚印,在成长的阶梯上创业、建业、拓业,《当代贵州》的团队正努力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让“党味”留香,黔中大地上必将创造一个“党味”神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