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渭南市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时间:2024-04-24

站在南部的绿色台塬上,渭南城区的美丽风景尽收眼底:湭河犹如玉带环绕,水面澄净、波光粼粼,滋润着萋萋芳草,催醒鸟虫啼鸣;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各种鲜花竞相绽放,“软化”了钢筋混凝土“硬朗”的建筑线条,一切都分外迷人。如今,绿色已成为渭南发展的“主色调”,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是渭南人的共同感受。

这一幕幕美景,凝聚着全市上下铆足功夫改善空气质量、下足气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近年来,渭南市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总结过往、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将绿色崛起作为渭南的发力点,引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严守环保红线,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反向问责机制,多措并举打好大气、水质、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写下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渭河三年行动 保障生态绿水

渭南,因地处渭河流域而得名。晨光中的渭河,静谧祥和,波光闪闪,宛如一条金色丝带。清澈的水质、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这是550万渭南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和期待。

为了让渭河成为生态河、景观河,渭南市先后启动实施了“渭河三年行动”和“渭河巩固提高三年行动”,通过预警通报、现场督查、断面考核、季度讲评、集中约谈等措施,狠抓污染源淘汰关闭、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重点工作,渭河水质考核稳定达标。为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水质达标率100%,有力保障了全市人居饮水安全。

算总账算久账 拓展生态格局

渭南市坚持算大账、算总账、算久账,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开展劈山采石专项整治,使秦岭北麓、乔山南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创建完成11个部级、52个省级、172个市级示范养殖场;持续开展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全市累计建成294家绿色文明单位,受益人口430余万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青山绿水间,“山水林田湖”生态空间格局日渐清晰,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皆是绝佳的生态画卷。

推动转型升级 实现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要种好一棵树、护好一条河,更需要在厚植绿色家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如今,渭南产业发展逐步由高耗低效粗放型向低耗高效集约型转变,走上了“多元并举、高端低碳”的发展之路。打出组合拳,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升级,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做“加法”,蒲城清洁能源、青岛啤酒搬迁等一批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能源化工等主导产业加速向中高端延伸,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起步良好,非能工业产值占比提高8个百分点,拓展了产业新空间;做“减法”,加快落后产能退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自2012年以来,按照“关、停、禁、改、转”五字方针,先后关停落后发电机组104万千瓦,累计淘汰水泥、焦化、钢铁、造纸等落后产能500余万吨,拆除非法石灰窑1200余孔;做“除法”,严把项目审批关口,通过结构减排、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此外,为了及时获得第一手的监管数据、杜绝偷排漏排现象的发生,全市已建成3个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13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75家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实现了数据并网;制定了领导包片、干部驻厂监察制度,力求做到监察监管全覆盖。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严格落实《环保法》,实行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措施,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创新、一步步升华,渭南生态文明建设一路奋进,生态保护步履铿锵,发展底色绿意渐浓,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绿色答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