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 / 李慧奇
燕伋:为后人竖起尊师的最高标杆
文 / 李慧奇
一
一座两千五百多年前黄土地上人垒的土筑台,没有成为千年风雨侵蚀下的废墟,没有成为西风古道边荒草萋萋的黄土丘,而是直到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慕名者仍虔诚的围台仰望,细步丈量,轻步触感,声声惊叹,这样神奇的土筑台你相信存在吗?
你当然不会相信,认为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
一座底径三十多米、高约十余米的土筑台,这么庞大的土方量,两千五百多年前竟然是一个人为了思念恩师,以一己之力,用衣襟兜土的方式,历经十余年而筑成,只为垫足登高眺望远在千里之外的鲁国老师,这样的奇事你能相信人间发生过吗?
望鲁台燕伋祠
你还是不会相信,认为这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
但它就真实的矗立在今天陕西宝鸡市千阳县城以西的裴家台塬上。
这座黄土筑台,史叫燕伋望鲁台,被后人称之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以这样庞大的实物形式表达尊师的望鲁台,比煌煌史书中记载的耳熟能详的《程门立雪》的尊师典故,整整提前了一千五百多年。
这座筑台人,就是距今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秦地千阳燕家山(今陕西千阳水沟镇水沟村)人——燕伋。
二
史料记载:召公奭(shi)封燕,五世别为公族,燕伋,其后裔也,生于公元前541年。
五世公族的身份使燕伋的祖父辈们识文断字。相传从燕伋幼年开始,他见多识广的祖父就成为他的启蒙老师。燕伋4岁时,卓有远见的祖父临终时对他父亲交代:要用心抚养这个聪慧过人的儿子,若有哪个诸侯国里有学问大、学问深的高人,就一定要送去拜师学艺,教子明大理、识大义,成大器。当年燕伋的祖父不会想到,他期望的这个孙子,日后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期望值。
稍大一些的燕伋就开始白天和同村的孩子上山放牧,参加劳动,夜晚跟着父亲学文识字。学习中燕伋养成了勤奋、好学、善思的好习惯。正是这种从小就开始坚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为他日后赴鲁求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燕伋18岁时迎娶壤驷氏。据说一次岳父来信告诉他,鲁国曲阜有个名叫孔子的人,学问高深,设坛授徒。从此,鲁国、孔子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三
遵父辈的遗命,燕伋22岁那年初春,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赴鲁求学的征程。
走的那天,在妻儿和同族人的目送下,燕伋背起妻子准备妥当的衣服、鞋子和口粮的包裹,踏出了家门。
在村口,妻子望着丈夫孤独的脚步、孤单的背影越走越远,风刮起黄尘来,不一会,什么也看不见了。妻子搂紧了怀中的孩子,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我一直在想,这泪水为后来燕伋设坛授教这颗“种子”的发芽,浇下了第一滴水。
走在西风中的燕伋,紧了紧青袍,狠狠心没有回头,担心一回头,妻子的泪水会湿绽开他绷紧前行的心。
古道上,青衫飘飘,千里奔赴,只为一个道听途说从未谋面的人。
一路向东,经雍城(凤翔)、西岐(岐山)、镐京(咸阳)、下邽(渭南)、潼关、函谷关(灵宝)、洛邑(洛阳)、兰封(兰考)、陶邑(定陶),最后到达曲阜杏坛。近四千里的长路,燕伋步行了快两个月。
从陕西千阳到山东曲阜,在今天的交通条件下,直线距离也很遥远,而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没有向导、没有路标、没有地图,要东渡黄河,还可能面临风雨、讨食、走错路等等想象不到的苦难,这实在是一条漫漫的坎坷路途。
燕伋到达鲁国,师从孔子5年后返回家乡。长途跋涉去一次就够让人震撼了,让人震惊不已的是在他35岁时二次赴鲁,更不可思议的是58岁时已步入老年的他第三次又赴鲁了。
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和决心?
探究其原因,第一次赴鲁是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意志坚定,为了追求知识再苦再难也在所不辞,还有一点应是兑现父辈的遗命;二次赴鲁是他在秦国报国无门,郁闷至极,急需有人解惑,却找不到一位能像孔子一样随口说出的话,捡拾起来都是金玉良言的老师来;三次赴鲁是他听到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的噩耗后,想到老师白发人送黑发人,接连没了师母和儿子的老师一定很悲苦,作为学生一定要去陪伴孤单的恩师。
燕伋文化景区
渔阳塾坛(上图)与中华尊师第一台(下图)
四
据传说,燕伋第一次从鲁国归来,在岳父的举荐下,秦哀公敕封他一个相当于现在公安专管户籍的职位,但在这个位上他只做了几年就辞职了。
燕伋辞官的原因是看不惯官场的行径。从小就学文识字的燕伋,特别是师从孔子5年的学习,从政时往往容易表现出理想化、情感化的倾向,缺少周旋能力,难于适应官场环境,这应该是他辞官后一生不再涉入仕途的真正原因。
燕伋第二次从鲁国归来后,计划在家乡燕家山创办塾坛,族人认为他两次赴鲁师从孔子10年,精通六艺、学富五车了,该入仕,不该授徒。在一致反对声中,一心想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睁眼、明理的燕伋,最终把塾坛选在了渔阳塬边,举家迁此。
经过多日的筹备,由一个老师、三口窑洞、五张芦席、十五个学生组成了最简陋的塾坛。
燕伋选择第一次赴鲁拜师这一天作为开学日,在学生和村民的注目下,悬挂起了他书写的“渔阳塾坛”木匾。这一挂,居然牢牢的挂进了历史中,使后世的人掂出了这四字的千斤重量。
燕伋授徒不只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进行了创新和增补,除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外,把“农艺”等也纳入了教学内容。他还更加注重学辩结合、动静结合、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得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读书声越传越远,影响越来越广,学生越来越多,后遍及今陕、甘、川、宁等地,为这些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官场生涯,没有成就燕伋“学而优则仕”的初衷,渔阳设教18年,成就了他“学而优则师”影响千古的一生。
从这几口不太显眼的窑洞处,西秦大地平民文化教育由此开始迈步上路,燕伋开创了先河。
五
相传,渔阳塾坛授徒几年后的一个仲秋,一批学生就要出师,在告别老师的聚会中,听到一学生弹奏演唱的《别渔阳》,让燕伋思绪万千,勾起了他对老师孔子的深深思念。
人常说,情到至极处,便是有法时。燕伋脑光一闪,何不筑一土台,登高望鲁,寄托相思?
送走了出师的学生,燕伋上到窑洞崖背上,这儿是一块台塬,眼界开阔,他觉得这儿就是理想的筑台地址。
第二天早上,燕伋用千河岸边捡拾来的小石头勾划出了筑台的范围,用衣襟兜黄土从崖下运之塬上,他东望鲁国,行叩拜大礼后,倒下了第一襟心土。
燕伋运黄土上塬筑台,不用箩筐等工具,更拒绝了家人和学生相助的请求,坚持衣襟兜土,坚持一人筑台,每天早晚各一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土台越筑越高,年岁越来越大,步履越蹬越慢,喘气越走越粗。
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筑台,燕伋持续了整整十多年,足可见其心之诚,其志之坚。
据说筑台高度原计划三丈六尺五,代表一年365天,天天对恩师的思念。高度就差一点了,燕伋因急着三赴鲁国,筑台从此中断,但丰碑就此矗立。
从有筑台望鲁的想法起,燕伋当然清楚,即便晴空万里,放眼远眺,也不过十多里远。但在他心中,筑台只是表象,深意是要将信仰转化为有形的行动,即慰己心,又示后人,让弟子们明白,尊师重道乃治学的基石,处世的前提。
两千五百年前一个人举行的尊师奠基式,一个人垒起的尊师高台,没有任何想要成为标杆的企图,却为后人竖起了尊师的最高标杆。
六
燕伋第三次去鲁国服侍孔子4年,孔子去世后又为其守孝3年,西归时已65岁。
太阳总要西下,渐渐地,燕伋那跋涉千里的步履已显蹒跚,高大的躯体一天比一天疲惫,疾病也接踵而来。
燕伋背着“尊师重教”这四字走的太久了,走累了,终于走不动了。归来后第二年初春的一个黄昏,他倒下了,但就在这一刻,却为后世高高的托举起了一座千年的土筑台,一块千年的木匾。
鉴于燕伋一生在传承儒家学说、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的丰功伟绩,辞世后,历代朝廷对其大加封赠:唐玄宗封渔阳伯;宋真宗加封千源侯;明追称先贤燕子。
今天去看望鲁台,不是为了看两千五百年多前的黄土台,而是为了触摸跳动了两千五百多年尊师重教的脉搏。
一拨又一拨祭拜过望鲁台的人,我相信,会不约而同的拾起搁在此处“尊师重教”的四字精神粮袋,扛到自己背上,向远方的路走去……
千阳县农业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