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王世山,沈 湛,秦海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210016)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指本专科生、研究生在学校或教育部门的组织引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科技活动[1,2]。它是第一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拓展,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3,4]。
笔者有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多次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证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班主任的有效引导下,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有效培养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思想教育功能
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可使他们通过科学技术活动发现并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
2)专业知识学习功能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笔者在所带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团队时,利用学习“工程电磁场”之后对有限元计算形成的理性认识,指导了团队成员进一步使用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ANSYS。通过具体形象的电磁场剖分图,给他们一个比较生动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推动了课堂的教学。
3)科研促进功能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参与课外科技活动,进入实验室和研究生与老师共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给科研活动带来了新鲜血液,对科研活动的推进也有较好的作用。
1)专业引导作用
由班主任指导的课外科技活动能够比较好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外继续巩固和学习专业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班主任的引导是一种有目的和有方向的创新,能真正巩固学生在书本与课堂上面所学的知识。例如笔者仔细研究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针对学生大三将要学习的“电机学”课程,在大二时就安排他们提前学习电磁分析方法及其相关软件,以便为后续“电机学”课程中的磁路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带领所在班级课外科技活动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班级课外科技活动简况
2)品格引导作用
班主任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接触学生,能够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大学生正处在心智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在这一阶段的引导能帮助学生养成追求真理的精神,利于他们培养自强不息和严谨求实的品格。
3)综合引导作用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课外生活的安排,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班主任的角色也从过去的单纯管好课堂学习转变到课内课外全面培养学生,这一转变有利于班主任更好的做好各方面综合的工作。学校也必须意识到这一转变,改变班主任的选拔方法,并从多层次组织开展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这项新的学习形式在我国高校开展时间还不长,课外科技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寻找感兴趣的项目难,课题申请目标不明确等。笔者认为上述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目前的体制还不是很完善,提出的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1)增加学分制度
建立学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更多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和动力,能够更加紧密地和高校整个培养评价体系相配合,更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学分制可以为一些专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一批个性鲜明、特长突出、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能够得到学校层面的认可。
2)实验室、授课教师和辅导员三位一体
学校应该制定一些政策鼓励实验室开放,以满足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的需要,让他们有条件进行各项实验。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加讲求实效,所授内容尽可以和学校实验室资源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辅导员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各项创新活动。
近年来,我校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开展热烈,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在国家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笔者所带领的班级也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等各个层次上开展了课外创新科技活动。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促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应像重视课堂教学一样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班主任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具有独特作用,应该带头发挥自身独有优势,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又一课堂。
[1] 向延平. 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现状、问题与培养[J]. 南宁:高教论坛,2011,1(1):55 ~57
[2] 潘娌妮,吴蕾蕾. 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 西安: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20 ~21
[3] 李培根.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 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6
[4] 周济. 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 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