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计算机专业电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4-05-22

杨 青,周 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在近三十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一直秉承以电子信息产业为背景,注重宽口径教学,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因此,一直非常重视该专业电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2001年开始,我校对计算机专业电路系列课程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与实践,确立了如下所述的具体的改革原则与思路。

1 改革的原则与思路

(1)根据专业特点改革教学

据我校多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从事或涉及到分析处理有关电路的内容,这表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电路基础及应用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对电路系列课程的改革一直给予足够重视。计算机专业的电路系列课程学时较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好该课程有关内容,这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由于电路系列课程主要包含三门关系较密切的主干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此外,EDA技术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业已成熟,我们可以将此三门主干课程和EDA技术进行融合与调整,从而保证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知识。

(2)根据电路技术的发展改革教学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路相关内容也发生变化。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定性分析。由于电子设备集成化,授课时不宜过细地分析器件与模块内部原理,主要突出外部应用特性,强调模块的应用和连接关系。而随着EDA技术的普及,电路中的定量计算也可以淡化。

(3)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教学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强工程应用教学。要精选教学内容,注重问题的分析规律和思维方法。应加强课程实践,提升实验课的效果,开展电子科技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根据现代教学方式改革教学

现代教学方式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但同样应该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提升。

2 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1)教学内容整合与修订

早在2001年,我校就开始了电路系列课程调整,电路和模电合并为“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学时压缩为64(理论)+16(实验),“数字电路”单独开设,学时为48+16。课程负责人撰写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包括每个知识点的授课设计,这对规范教学内容,培养青年教师起到积极作用。

2005年,在“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路”两门课程中,分别加入了10学时和8学时EDA设计内容。

2008年,该专业的“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再次修改为48+24学时,“数字电路”为40+24学时。这次修改,理论课时进一步压缩,而实验学时大幅度增加。在实验部分,增加了综合电路的设计,要求学生能独立设计并制作一个完整的电路。

(2)教学模式改革

从2002年起,电路系列课程就开始了多媒体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有效进展。到2005年,我们在课件中根据教学计划又加入了EDA仿真。于是,电路系列课程有了内容完善、质量高的多媒体课件,有了教学技能好、结构稳定的师资团队,教学效果大有改善。

教学辅导是理论教学中重要环节,我们基本上每1-2章节增加一次辅导课,而且改为小班制授课。此外,还安排教师每周一次在办公室答疑。

在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改革:①辅导教师在常规课堂实验中要求全程随堂辅导;②加大了实验学时的比重,加入综合性电路设计,综合电路设计要求学生一人独立完成一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与调试。③学校每年开展“挑站杯”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选拔赛,通过选拔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生创新基地,进一步进行电子电路软硬件技术的培训。

(3)课程网站的建立

在2005年,我们建立了电路系列课程网站,内容包括:①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考试大纲,起到规范教学的作用;②选用教材、参考教材的电子图书,以及教师授课用的Word电子教案;③多媒体教学课件,含动画赏析和仿真案例等;④学科论坛与在线答疑;⑤习题库和试题库。

3 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

2006和2007年度,我们教学团队的两位青年教师分别获得全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二等奖和三等奖;2007年,《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多媒体课件在学校课件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09年,课程网站参加了学校优秀课程网站的评选。此外我们的自编教材以讲义方式在校内已试用了两年,准备在2009年出版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几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区二等奖 5项,三等奖 1项;在“挑站杯”科技竞赛中获区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4名在校学生获电子电路方面专利4项。

[1] 孟秀玲.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4)

[2] 谢守勇.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J].重庆: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