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刘学锋
(上海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
工程伦理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伦理学领域,它研究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工程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就相继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将提高工程师和其他工程实践者的社会责任作为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方面[1]。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起国内相关学者的注意[1~2]。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工程类专业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工程界及政府部门的共识。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工程伦理纳入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国务院学位办〔2018〕14号)。上海大学自2017年开始把“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全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由经过正规“工程伦理”课程培训的各专业点专业课教师授课。其中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授课由通信学院承担,修课对象为全校电子信息专业全部一年级学生,大班上课(每班60余人),20学时,迄今已开课三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探讨“工程伦理”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考核办法,以期对该专业“工程伦理”教学起到建设性作用。
许多学者探讨了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Davids将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归纳为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增加学生对执业行为标准的了解、改进学生的伦理判断力、增强学生的伦理意志力[3]。该观点主要阐明了工程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伦理素质,即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工程活动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了解所从事的行业的行为规范,能够判断工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并自觉地用伦理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可以认为这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基本目标,或最低要求。李正风等将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归纳为意识-规范-能力的“三位一体”,即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4]。这对工程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认为是工程伦理教育的高级目标,即不仅要意识到工程活动中伦理问题的存在,并负责人地行事,而且在面对伦理困境时能够灵活运用工程伦理规范处理工程中的伦理问题,理性决策。不论基本目标还是高级目标,无疑都对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达到有限的目标的原则,本课程依然将教学目标分为意识、规范、能力三方面,但对每一方面的达成度给予不同的要求。意识是基本目标,是必须达成的目标,即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工程伦理意识,增强道德敏感性;规范是需要遵守的准则,但伦理规范又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有关,不可死记硬背,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将规范作为可以达成的目标,定位为熟悉电子信息领域的行业规范,并具备在今后的工作中活学活用的能力;能力是指面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决策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高级目标。伦理决策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不断提高。通过课程的案例教学只能使学生初步具备伦理问题的辨识与分析能力。因此。将决策能力作为建议达成的目标,不做强制要求,定位为辨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为工程实践中工程伦理决策能力的提升打下较坚实基础。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教材“工程伦理”为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提供了一本很好的通用型参考教材[4]。该教材分为通论和分论两部分,前者探讨工程伦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工程实践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后者针对不同的领域探讨各领域面临的工程伦理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学时有限及各专业领域的特殊性,不可能按该教材的结构全部讲授,需要根据各专业的实际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我校根据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理论-方法-实践”为主线规划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表1)。
“理论”是指建立工程伦理观所必须的伦理学基础。工程类研究生没有经历与伦理相关的先修课程的学习,无法直接理解、分析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必须在课程教学的第一阶段用一定的学时弥补伦理基础缺乏的短板。本部分讲授道德与伦理的概念及其关系、四种伦理思想及其伦理价值观、伦理困境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面对伦理困境的伦理选择。
“方法”是指辨识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的方法论,具体授课内容包括:
(1)工程活动中伦理问题存在的客观性:首先讲授工程和工程伦理的概念,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工程伦理不仅仅是探讨工程活动中工程与人的关系,还包括工程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然后从工程的社会性和探索性视角分析工程活动中伦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2)从工程风险的视角分析工程伦理问题:以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为例,分析工程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及风险、事故、安全的关系,探讨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工程风险的防范、工程风险中的伦理问题,以及工程师在内的工程共同体的伦理责任。
(3)从工程价值的视角分析工程伦理问题:以南水北调工程、垃圾焚烧厂选址为例,讲授工程价值的正负两面性、工程中的利益攸关方与社会成本承担,分析工程利益分配中的伦理问题:公平原则的实现。
表1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点“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4)从工程与环境的关系视角分析工程伦理问题:以有机杀虫剂DDT为例讲授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工程活动中的环境伦理观,研讨工程活动中的环境价值观及其环境伦理原则。
(5)从工程作为一种职业活动的视角分析工程伦理问题:讲授工程职业的内涵及工程师在工程职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美国“挑战者”号爆炸事故为例,分析工程师及其工程共同体的伦理责任,介绍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规范及面对职业活动中的伦理冲突工程师的应对策略。
实践是通过案例分析剖析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工程伦理问题,提升学生对本专业领域的工程伦理的辨识和决策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1)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环境伦理问题:以电磁污染为例,研讨电子信息工程活动对环境乃至人的健康的潜在影响。如各种频段的信号发射塔及电脑、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会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多大的强度的电磁辐射是安全的?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从业人员,如何在增大电磁辐射强度以尽可能增大信号覆盖范围与尽可能减小电磁污染对公众的影响之间取得平衡?我们是否有义务告知公众正确地使用电子产品以避免电磁辐射危害公众的健康?
(2)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的价值伦理问题:研讨信息新技术应用中的利益与公正。一些信息技术催生的新型电子产品方便了公众的生活,提高了办事效率,无疑有其重大的正面价值,但它同时也可能对部分群体产生负面价值。如打车软件的出现方便了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的出行,但对于处于数字鸿沟彼岸的部分老年人由于不具备操作打车软件的技能可能出现打车难的问题。如何保证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
(3)信息与网络空间伦理新问题:研讨虚拟化的人际关系与数字化信息资产的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如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的社交活动的边界在哪里?如何体现现有的社会伦理?数字化的信息资产可以在网络空间无限制的复制、传播、再加工吗?
(4)大数据伦理问题:研讨大数据获取、处理、使用过程中的数字身份、个人隐私与数据权利问题。如数字身份与社会身份是应该分离还是关联?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数据是资产吗?哪些人应该拥有大数据的处置权与分红权?
案例教学是当前国内外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5, 6]。案例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讨论式”,即学生先阅读案例,然后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发言。另一种是“角色扮演式”,根据案例中呈现的不同主体,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案例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在具体的情景下不同的角色的伦理困境,然后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案例中呈现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这两种模式均适合于小班教学,且需要教学学时相对比较充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全盘照搬。针对本课程大班授课,学时较少的现状,本文探索一种讲授式教学与案例引导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 “工程伦理的伦理学基础”主要是概念和理论的传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为工程领域的伦理学分析奠定基础。“工程伦理的分析方法”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工程伦理问题”需要与具体的工程情景相结合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伦理的分析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工程伦理问题有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电子信息领域工程伦理问题的辨识和决策能力。针对这两部分内容,本文采用有别于“讨论式”和“角色扮演式”的“案例引导式”教学。首先通过案例抛出问题,然后在案例引导下开展研讨教学,同时借助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授课效率,弥补授课学时偏少的不足,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研讨中来。具体授课方案如下:
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图1)。课前,教师通过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与下次课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可以是文字,语音,或视频),并布置3-5个启发式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课前阅读案例时思考与接下来的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课前阅读案例,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对课前思考题的理解,以此作为课前案例阅读的反馈。教师通过查阅学生课前的反馈了解学生的课前参与度及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调整课中研讨教案。增加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课前教学环节的好处是:①将案例的阅读准备阶段放在课前,可以大大节省课中研讨的时间;②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的共享特性,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动态,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课中,通过案例引导,在教师的主导下开展研讨式教学。针对教师设计的每一个话题,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点评。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增加课中量化考核的科学性,借助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抢答”工具,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抢答,并给予每一位参与抢答的学生一定的基本分,对参与抢答,并获得发言权,成功回答问题的学生根据回答问题的深入程度给予一定的额外加分,抢答环节学生的得分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最后,教师对本次研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花一定的时间对重点和难点做必要的解析。课中教学环节是案例引导式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其与讨论式案例教学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在案例引导式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和主线是知识点,而不是案例,案例的作用仅仅是引出教学重点,并在知识点讲授过程中作为支撑知识点的范例,起到串连知识点的作用。课后,教师通过超星平台作业区布置一定量的作业,题型不限。学生通过平台提交作业。老师通过批阅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作为教学考核的依据之一。
图1 案例引导式教学过程图解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需要通过教学效果来检验。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本课程借助超星网络教学平台,采用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量化考核方法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表2)。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表2 电子信息专业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评价指标
(1)课前:分值20分。其中,案例访问量10分,考核依据为网络教学平台记录的每次发布的案例的访问数;课前思考题10分,考核依据为教师对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反馈的课前思考题的评价。
(2)课中:分值30分。其中,签到10分,通过网络平台的签到工具完成,签到成功说明在场,可得相应分数;参与度10分,通过网络平台的抢答工具考核,参与了抢答(无论是否获得了发言权)说明参与了研讨,可得一定的基础分;活跃度10分,以是否获得了发言权及发言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深度衡量。
(3)课后:分值50分,其中,课后作业10分,考核依据为老师对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的课后作业的评价;期末考评40分,采用笔试方式,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占50%,案例分析主要考查对工程伦理的伦理判断和伦理决策等工程应用能力,占50%。
工程伦理教育对培养工程从业人员的伦理素养,协调工程活动中工程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全面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才刚刚起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开展“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规划与设计具有必要性。本文结合我校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作了较深入讨论,以期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点该课程的建设起到建设性作用。“工程伦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仅仅是抛砖引玉,相信该课程的教学体系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打造出一门满足信息时代工程教育需要的“金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