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金莹莹 闻佳乐
摘要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具有独特的地形基底,是一类特殊的观光农业园。归纳总结了微丘区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特征、发展境遇及规划挑战,以安徽芜湖徽王蓝莓观光农业园为例,运用ArcGIS软件对其地形的高程、坡度、坡向进行分析,提出了总体功能布局与景观结构规划,并着重从道路规划及水系规划两个方面探索了微丘区观光农业园的景觀规划方法与建设策略,以期能促进微丘区观光农业园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完善观光农业园理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 ArcGIS分析;微丘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 985.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5-013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5.03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Landscape Planning of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Park in Rolling Terrain—Taking Huiwang Blueberry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Park as an example
JIN Ying-ying1, WEN Jia-le2
(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The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park in rolling terrain has a unique topographic and is a special type of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park.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lanning challenges of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park in rolling terrain. Taking the Wuhu Huiwang Blueberry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park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elevation, slope and aspect of the terrain are analyzed by using ArcGIS,and the overall functional layout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are proposed, and the landscape planning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park in rolling terrain are explored from two aspects of road planning and water system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park,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ory of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park.
Key words ArcGIS;Rolling terrain;Sightseeing agriculture park;Landscape planning
近年来,随着个体收入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渴望多样化、便捷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自己。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生活性功能。由此,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1]。
观光农业园是以农业为主题,以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融知识性、娱乐性、生态性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新型园林[2]。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先兴建了许多观光农业基地。其中,依托山地类型的种植园区,如油菜、果树、观光茶园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山林地势来发展种植业,同时也形成独特农业风光[3]。
目前,对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研究比较薄弱,缺乏系统化的规划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该研究以徽王蓝莓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为例,在分析其观光农业优势和地理环境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景观规划相关理论,探讨微丘地带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模式,为完善观光农业园理论提供参考。
1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的境遇与挑战
1.1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的特征
我国土地地形丰富,其中丘陵较多,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0。自北而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这些丘陵海拔在200~500 m,多辟为梯田、果园,或栽经济林木。微丘区主要是指位于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带的过渡段,起伏不大,地面自然坡度为>3°~20°,相对高差在200 m以内的地区[4]。该区域坡度、高差较小,独特的地形使气候条件温和,适合农业生产,多数微丘区都进行了农业产业开发。
观光农业园依托微丘地形,形成了独特的立体农业景观,使单一的农业生产,在三维空间上有了立体的分布,增强了农业生产的观赏价值[5]。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的水面提供多种园林用途,具有灌溉、抗旱、防灾等作用。
位于山林地中的微丘区观光农业园,大多远离繁华都市,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良好生态环境往往成为观光农业的优势环境,是人们向往的自然与农业的景观形态[6]。
1.2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的境遇
在观光农业园建设热潮下,大量农业园区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建设观光农业园,各類型的观光农业园区兴起。然而,大部分观光农业园区为自主建设,建设条件具有限制性,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创新[7]。
首先,观光农业园依托农业生产而建立,旅游观光项目内容相似性高,园区景观缺少特色,没有标志性及新颖性景观。对于园区的规划应当在充分分析、评价基地自然资源特色,了解、挖掘基地优势产业及地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特色园区。
其次,多数观光农业园以农业资源为观光核心,具有季节性限制。比如油菜花观赏时间为3—4月,郁金香观花时间为3—5月,蓝莓采摘时间为5—8月等,均具季节约束性[8]。应通过景观营造和活动策划,丰富四季旅游内容。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作为观光农业园中的一类,同样存在以上问题,也是在观光农业园前期立项和规划阶段应该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3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的挑战
微丘区独特的地形条件,对观光农业园区的布局具有很强的限制性,也增加了规划的难度系数。景观要素的规划布局均要充分结合地形环境进行考虑,其中以道路规划和水系规划两方面的设计难点最为突出[9]。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道路布局,如何处理水系排水蓄水问题,成为微丘区观光农业园规划面临的挑战。
1.3.1 道路规划。
微丘型观光农业园的道路规划设计需建立在科学分析、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将道路、周边环境以及其他要素当作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考虑。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既要合理利用地形条件,避免深挖高填,调整土方工程,又要保护观光农业园的生态环境空间和创造视觉景观空间,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共生[10]。
此外,由于微丘区生态环境脆弱,新建的道路会对周边景观结构、局部地区物种迁移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交通道路规划时应采取生态补偿设计,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对周围环境的生态影响。
1.3.2 水系布局。
雨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除被植物拦截吸收,为地表滞留、下渗补给地下水,进入蒸发循环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沿坡地地势往下流。大流速雨水的冲刷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坡面稳定性,进而给观光园的农业种植带来隐患[11]。
为减少大降水量对山体的不利影响,应对园区的排水路径和排水方式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可利用山地沟壑建设山地排水沟壑蓄水池,不仅能对坡地进行保护,而且收集的雨水还能用于园区农业灌溉,形成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
2 芜湖徽王蓝莓观光农业园规划实例
2.1 基址分析
2.1.1 基本概况。
徽王蓝莓观光农业园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面积约97.63 hm2。距芜湖、铜陵、宣城均在50 km范围内,邻近合肥、南京,交通便利。地处皖南丘陵与平原圩区交接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园区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如山谷、水系、竹林、松树林、苗圃等,为丰富的景观营造提供较好的基础。
49卷5期 金莹莹等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探析
2.1.2 地形分析。
(1)高程分析。
园区整体形态似“Y”状,场地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平缓倾斜,高程最高值92.1 m位于地块南端,最小值8.9 m位于地块的北端;西地多高岗、低丘,岗坡平缓,适宜发展经济林;中部处于河谷,沃野平坦,沟渠纵横,池塘密布;东北部处于江河平原圩区,多洼地(图1)。
(2)坡度分析。
园区内主要沿两条主山脊两侧坡度较大,山谷及山底坡度较小。根据耕地坡度分级标准,将坡度分为5个等级(图2),并运用ArcGIS软件的Spatial Statistics模块对各坡度等级的土地面积进行统计,分类及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图2及表1,可以分析出,0°~2°较为平坦区域多位于山脊和山谷处,>6°~15°坡度范围占地面积最大,其次是>15°~25°坡度范围,而坡度>25°的区域范围最小。由于坡度较大时,在降雨径流作用下容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因此,土壤养分的影响程度随坡度增大而减小[12]。该观光农园整体坡度较缓,适宜进行农耕活动。
(3)坡向分析。
地形的坡向主要影响地面受光照的程度,坡向分级参考查轩等[13]提出的坡向分级方法,将坡向分为平地、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5个类型。利用ArcGIS软件提取园区坡向图(图3),对其进行分级与统计,并统计不同坡向面积大小,分析及统计结果见表2。
坡向通过影响自然条件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养分含量,阳坡水分蒸发快,水分减少,阳光充足,而阴坡光线差,水分储存时间长。由图3及表2得知,半阳坡和半阴坡占地面积较大且对等,也是适宜种植的区域。园区中,阴坡及半阴坡主要集中在园区西北区域及山谷东南侧,阳坡及半阳坡主要集中在两条山脊东南侧。园区中除平地外各坡向占地面积较为均匀。
2.2 规划布局
总体规划将对现有自然景观与农业景观进行整合提升,力求在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场地地形特征及产业文化,满足休闲农业发展与当地人就业的需求,努力建设成为假期休憩游玩的观光农业园[14]。
徽王蓝莓观光农业园依托微丘地形建立,在其规划过程中各个要素充分结合地形形态,构建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合理性的布局空间(图4)。这里将通过对徽王蓝莓观光农业园的功能分区、景观结构、道路规划和水系规划的分析,阐述该园区的规划方法。
2.2.1 功能分区。
通过对园区的现状分析,以及对该园区的充分了解,结合观光农业园相关理论知识,将园区分为六大功能区,主要包括入口广场区、科普展示区、蓝莓采摘区、餐饮住宿区、娱乐休闲区以及蓝莓种植区。
入口广场区位于园区南部,是农业园的主入口,融合蓝莓文化指引游客入园;科普展示区主要位于东南侧山脊上,呈串联式空间,通过蓝莓植物知识展示、蓝莓产品展示、蓝莓研发基地介绍等方式,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深入了解蓝莓相关知识;蓝莓采摘区主要位于山谷两侧的山坡上,是农业园主打的农事体验项目,结合水体核心景观,边游览边体验,给游客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提高农业园的经济效益;餐饮住宿区集餐饮、住宿于一体,开展多项“农家乐”项目;娱乐休闲区设有小型游乐健身场、垂钓处、竹林氧吧等,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需求;蓝莓种植区为蓝莓农业生产范围,种植多种类型蓝莓品种,为蓝莓立体景色,同时予以保护,禁止游客进入。
六大功能区满足农业生产及观光需求,以生产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生产。同时,结合生产展开多项旅游观光内容,丰富四季旅游活动,形成可持续性农业旅游产业。
2.2.2 景观结构。
根据现有地形以及功能分区的布局,整个园区呈“两轴一带一心”的景观格局。两条主要山脊成为园区中的两条主要轴线,中心山谷区水体景观成为园区中一条靓丽的水体风景带,并以中心蓝莓采摘区为核心景区。整个园区各景点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莓岭景色。
2.2.3 道路规划。
道路规划是整个园区的景观骨架,是微丘区观光农业园规划的重点和难点,道路规划的合理性与景观节点的设置、游览视线的控制密切相关。在现状分析中,使用了ArcGIS软件对园区地形的高程、坡度、坡向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该分析结果,主要从路线设计和道路分级两个方面进行园区的道路规划(图5)。
(1)路线设计。
道路布局充分结合地形,道路路线选择坡度平缓连续的空间,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创造丰富的视点、视角、视域。根据坡度分析结果,山脊线和山谷线坡度平缓,空间连续性强,在此进行道路路网布局。同时,选取开阔平坦的山脊处设置道路景观节点,此处节点视线通透,是较好的观景点。此外,必要的道路连接选择缓坡区域进行布局,避免设置在坡度较大的区域内。
(2)道路分级。
根据场地需求及功能布局,将园区道路划分为4级: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及主要作业道路。主干道主要位于山脊处,贯穿整个园区,连接主入口及次入口,向外连接城市干线,向内连接主要功能区,主要用于旅游社会车辆和农业生产运输车辆通过。次干道是功能区内部区域间联络的道路,对主干道起到辅助作用。游步道是各功能区中深入到各个节点的休闲道路,多以步行为主。主要作业道路是专供农业生产和运输的专用道路,尽可能和游憩道路分开,单独设置,做到不影响旅游观光路线。
2.2.4 水系规划。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的水系规划主要体现在水景景观以及雨水管理两个方面。园区中水景景观主要集中在中心山谷区,是蓝莓采摘区中的核心景观。雨水管理主要包括雨水的收集和排放,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1)水景景观。
观光农业园区中水景景观丰富了园区景观要素,为游客提供亲水环境,使硬朗的山体增加了柔和的景象[15]。园区中心水景景观呈带状分布,由多个近似长方形水塘串联组成。将大小水塘作为整体进行岸线设计,以自然曲线连接,形成完整带状水系视感。水塘之间以道路桥梁作为分割线,使不同尺度的水景相对独立。水岸边设有亲水平台,供游客采摘休闲之余,停留休息,观赏山体水景。
(2)雨水管理。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中地形起伏变化,雨水倾流汇集,雨水管理也成为水系规划中的重要内容[16]。中央核心水景位于山谷区域,是雨水汇集的主要范围,水体自南向北呈阶梯状跌落,南侧为水体最高处,有小水塘组成。
因此,将南侧小水塘种植大量水生植物,雨水汇集此处,再逐
层向北跌落。水系沿岸通过水生植物的配植,使该部分水体成为核心雨水收集及净化区域,保证了核心水体水质。
根据坡度分析,场地内山脊及山谷平地居多,降雨汇集从山脊斜流向山谷。因此,在山脊道路及节点处进行雨水收集,设置管线及雨水花园,将收集的雨水有序地排入中心水域。同时,利用中心水体及收集的雨水对蓝莓植物进行机械化灌溉,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实现可持续性水系规划。
3 小结
微丘区观光农业园具有独特的地理形态,该研究通过对安徽芜湖徽王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实例的分析,总结了针对该类型的观光农业园的规划思路。
在当下的农业园建设中,营建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景观,能够让游客印象深刻。除了观光和采摘之外,展开多种体验活动,让游客提高对农业生产的认知,丰富四季旅游活动。在微丘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中,道路系统规划必须依托于地形变化。可利用ArcGIS软件,对地形进行坡度、坡向的分析,以进一步分析道路路线布局及视线关系,从而得出合理的道路系统。水体景观同样在地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雨水流向及汇集点,收集雨水并再利用,保证水体系统完整。
参考文献
[1]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 李晓颖.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3] 谷康,李淑娟.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探析:以无锡观光农业园为例[J].规划师,2012,28(1):45-50.
[4] 杨金娥,张建林.以山地景观为特征的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556-10557.
[5] 尹一帆.云南山地农业景观种植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4):33-35,38.
[6] 罗雁,陈良正,张思竹.云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2137-2142.
[7] 周建东,陈学好,潘丽琴,等.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区可持续规划研究:以扬州市沙头镇观光农业园区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4):85-89,94.
[8] 赵云富.蓝莓栽培技术要点[J].吉林农业,2011(12):143.
[9] 于晓森.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10] 黄芳.丘陵型观光农业园道路景观设计探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11] 刘佛根.基于LID的山地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永定寨背炉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12] 杨煜岑,杨联安,王晶,等.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土壤养分空间预测:以陕西省蓝田县农耕区为例[J].土壤通报,2017,48(5):1102-1113.
[13] 查軒,黄少燕,陈世发.退化红壤地土壤侵蚀与坡度坡向的关系:基于GIS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2):32-39.
[14] 时玉芹,陈东田,高燕青,等.产业链支撑下的山地农业园规划研究:以淄博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6):936-940.
[15] 金莹莹,裘鸿菲.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研究:以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华中建筑,2013,31(12):110-114.
[16] 张嫣,裘鸿菲.基于雨水调蓄的武汉中心城区湖泊公园布局调控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7,33(9):104-10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