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苏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4-05-22

毛学伟 王海芹 吴昊 尚芬芬 徐茂

摘要 对江苏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智能农业、农业电商、管理服务信息化等方面探讨发展成果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数据资源利用、注重人才培养、大力宣传引导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农业农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1-024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1.06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igital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 Jiangsu Provinc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lligent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e-commerce,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formation,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overall planning,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strengthening the uticlization of data resources,paying attention to personnel training,and vigorously promoting and guiding.

Key words Digital agriculture and rural;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数字农业农村既是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应用[1]。《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發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中央文件中均对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突出了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农村系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强化组织保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新技术、新模式、新服务推广应用,为建设数字农业农村打下了良好基础。

1 江苏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1.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窄带物联网城乡普遍覆盖,农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2-3],农民人均年度信息通讯消费支出超过650元,信息基础设施指数以及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江苏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0万亿元,同比增长8.2%[4]。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日益广泛运用,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成为潮流,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2 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实施智能农业建设行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各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

在装备创新研发方面,以南京、无锡、苏州等为代表的苏南地区,抓住产业、技术、人才的先发优势,孵化和扶持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快构建产业联盟、研究中心、试验区等平台载体,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南京农业大学建立了国家级信息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中国农业大学在宜兴成立了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南京东邦科技、无锡富华科技、江苏超数信息科技等一批农业物联网研发企业在市场崭露头角[5],物联网技术装备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农用传感器、植保无人机、智能农机及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形成一批较为成熟和先进的产品,已成功推广应用到省内外不少农业园区和企业[6]。

在生产应用方面,省内各地结合优势特色产业,走出了各具优势的发展道路。根据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中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数据(表1),设施栽培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生产面积占比较高的是苏南地区,平均占比达31.83%;在畜禽养殖信息化方面,苏中地区发展领先,应用占比达44.05%;在水产养殖信息化方面,苏南地区发展领先,应用占比达32.96%。其中,畜禽养殖领域普遍信息化程度较高,主要有畜禽养殖普遍生产规模大、养殖规模密集、人力成本高及利润率高等原因。纵观农业智能化生产发展特点,与产业效益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关系紧密,智能农业发展既需要经济和产业基础支撑,同时智能化应用又能助推产业高效发展,提升收益水平。

1.3 农业经营电商化发展迅速 江苏坚持以电商平台载体建设和生产经营主体创业创新为抓手,切实增强电子商务在培育新业态、发展新经济中的支撑作用,2018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470亿元,增幅为29.7%[7]。

1.3.1 电子商务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深入农村基层,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渠道下沉”计划、苏宁农村电商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农村发展计划逐步扩张。根据2019年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中的数据(表2),除扬州、镇江、宿迁外,全省10个设区市已经实现电商服务站点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物流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主流快递企业已基本实现乡镇一级全覆盖。

1.3.2 电商平台载体形式多样。各地政府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企业、电商企业、电商园区、农贸市场等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累计建成县级农业电商产业园或涉农电商创业园超过50个。自建平台和网上市场不断涌现和成长,云厨一站、食行生鲜、蟹库网等在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知名电商平台地方特产馆建设成效明显,江苏省已开设淘宝特色中国地方馆33个、京东地方特产馆33个、苏宁易购中华特色地方馆19个,极大促进了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品牌知名度提升。

1.3.3 地方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江苏省制定“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建设方案,指导各地集中政策资源,突出地方产业特色,挖掘“一村一品一店”发展内涵,不少地区走出一条利用电子商务强产业、扶创业、促增收的兴旺之路。沭阳堰下村(花木)、泗阳八集村(花生)、泰兴成庄村(银杏砧板)、相城肖泾村(大闸蟹)等地打造电商产业链,加快发展特色产业。2018年全省新建设“一村一品一店”省级示范村376家,盐城、徐州、宿迁的建设数量位居前列。

1.4 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 近年来,江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推广,进一步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加强网络内容保障,不断增强管理服务能力。

1.4.1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现全覆盖。江苏省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省,在全省全面铺开益农信息社建设,到2018年底,累计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14 994个,全省涉农行政村覆盖率达101.7%,村级信息员培训合格人数15 300人。同时,优化江苏省益农信息服务平台,组织信息社全面开展农业农村信息采集工作,满足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性化需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运营商、服务商拓展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累计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298万次和771万次;提供培训体验服务100多万人次;实现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23.8亿元。苏农连锁集团、农业银行江苏分行依托信息社,在48个县(市、区)举办农技农资农机和惠农金融服务活动,落实信贷资金1.2亿元。徐州市贾汪区推动农商行在信息社开展惠农补贴查询、新农保缴费、小额取现转账等服务,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

1.4.2 信息管理服务方式多样化发展。江苏12316 重点短信用户超过80 万户,短信用户保持300 万户以上,全年发送惠农短信近3 亿条次。省农业农村厅网站(江苏农业网)全年发布信息7 600多条,办理回复网民政务咨询来信300多件,在农业农村部和省政府绩效测评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经营管理等领域,建成一批省级信息系统,实现监管更有序,执法更有力,服务更有效。建成国内首家省级耕地质量数据管理中心、江苏“智慧动监”信息系统,分别在全國和全省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溯源管理系统实现农产品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土地确权管理系统、“e阳光”手机APP 实现了农村资产、资金、资源阳光管理[8]。开发的“农技耘”“农牧旺”等一批手机APP 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农技人员和基层群众普遍欢迎。

2 存在问题

2.1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江苏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起步较早,具有了一定基础,但是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所规划的长期目标还有相当差距。根据2019年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江苏省进入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百强县的有9个,均位于苏南地区(表3)。苏南在设施栽培智能化、管理服务信息化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电商上形成了以生鲜日配为特色的发展路径,但农业电商整体产值不高。苏中地区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生产领域智能化水平较高,但农业电商发展缺乏特色,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还有待加强。苏北地区在农业电商方面创新思路,突出特色产业,形成了沭阳、睢宁等一批发展典型,但在生产智能化、管理服务信息化方面还较为薄弱。

2.2 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在智能农业上,缺乏统一的农业传感器技术标准和应用后台数据规范,导致传感器通用性差,物联网操作平台之间联网对接困难,升级整合成本较高。在数字资源应用上,农业信息资源分散、数据标准不统一、缺乏数据共享机制、数据支撑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大数据建设的重要瓶颈,省级各类涉农系统的数据以孤岛的形式存在,各系统之间没有关联,且与农业农村部、市县级的涉农平台也未形成数据互通互联的发展局面,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决策者和使用者无法准确、全面地获取信息资源,不能从多维度进行决策分析和高效管理。

2.3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发展数字农业农村,需要投入较多资金,而农业生产主体大多缺乏充裕的流动资金,政府扶持政策对农业生产智能化改造、电商特色农产品平台打造、仓储冷链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都有重要推动作用。虽然很多市县出台了政策,但扶持举措针对性不强、财政引导资金明显不足、招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削弱了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在智能农业发展上,未形成类似农机推广的普遍性补贴,而是以试验示范项目建设为主,从 “盆景”变“风景”道路很长。在农业电商上,有的电商园区市场运营、配套服务的成熟度还待提高,对当地农业产业的带动力需增强。

2.4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江苏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绝大多数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新事物、新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缺乏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多数在外打拼,农村出去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大多不强,致使农村人才缺乏,制约了数字农业农村的高水平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统筹规划 近年来,江苏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电商发展的意见》《全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智慧江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系列政策意见,省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十三五”“互联网+”农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对指导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出台后,政府部门应积极落实新政策、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对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强化整体设计,在智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上,突出地方优势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政策,努力使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小农户都能享受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红利。在管理服务信息化上,强化建设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将智慧城市相关服务向农村延伸,将为农业信息服务相关功能一体化,切实方便群众。

3.2 强化政策扶持 按照“渠道不变、统筹使用”的原则,加大省级财政资金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各地增加财政投入,运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减免租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手段推进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在智能农业上,重点推进特色产业智能化、规模农业智能化、农业传感器平价化、农业物联网统一传输控制标准、农业物联网区域公用管理平台建设、农产品质量溯源等。在农业电商上,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店”、农村冷链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电商标准化生产包装等。在管理服务信息化上,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利用信息化手段共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3.3 强化数据资源利用 制定统一的数据资源标准,推进数据资源系统整合,建设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综合统筹管理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休闲观光、农产品质量、土地流转、农村资产及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业市场信息等数据,在此基础上挖掘数据内涵,强化资源应用,将大数据应用成果与智能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相结合,指导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优化生产经营方式,实现提质增效[9]。

3.4 注重人才培养 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科技企业,完善技术研发、培训、推广与服务体系,建立专家委员会及专家人才库,为数字农业农村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切实发挥体系力量,鼓励大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开设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商、农业大数据等专业和相关课程,采取多途径培养智能农业人才,提升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力度,提高数字农业农村技术认知程度和应用能力[5]。

3.5 大力宣传引导 及时总结省内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梳理归纳一批应用模式,通过挖掘典型案例,扩大示范推广效应。积极宣传数字农业农村在提高农业效益效率、高效节约利用资源、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收入等方面的成果和成效,推动农业主体积极应用、主动应用,形成数字农业农村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氛围[5]。

参考文献

[1]刘海启.加快数字农业建设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2):1-6.

[2]王思彤,高萍萍,卢路,等. 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报告[J].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9(3):47-50.

[3]付奇,沈佳暄.夯基筑梁,助力网络强省建设[N].新华日报,2019-04-19(2).

[4]李睿哲.2018江苏全社会物流总额突破30万亿 同比增长8.2%[EB/OL].(2019-02-26)[2020-01-15].http://js.ifeng.com/a/20190226/7236313_0.shtml.

[5]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课题组.智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支撑——江苏智能农业发展专题研究[J].江苏农村经济,2017(11):7-11.

[6]吴昊. 高质量推进智能农业发展的江苏路径[J]. 江苏农村经济,2019(3):34-36.

[7]江苏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2.4% 去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470亿元[EB/OL].(2019-03-27)[2020-01-15].http://www.suqian.gov.cn/cnsq/xdny/201903/413688925d3842d1a355b841c4969842.shtml.

[8]吳昊,毛学伟,徐茂,等.江苏省构建新型为农信息服务模式现状·存在问题·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91-193.

[9]钱亮,冷奕光,郎伯涛. 四川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四川农业科技,2019(5):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