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5-22

李玉瑛,李 冰,刘长宇,杨 涛,郭 琳,李秋华,魏 萍,李亦彪

(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广东江门 52902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是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课程思政”是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有效途径,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合,把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全过程,达到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的目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专业育人包含了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包括增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意识、热爱祖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维护国家与社会利益。培养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及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环境微生物实验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纯培养菌种的观察和计数、细菌的染色等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创新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自然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1 教学支撑条件

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程综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例如微助教、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可有效推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汇通。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抓好课程思政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教师要有坚定的信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通过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立德树人已成为高校教师不可推卸的使命。组建课程团队开展交流合作,正确把握思政工作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家国情怀和青年情怀进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严格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2 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课程思政的设计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确定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在课时为16学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实验顺序把离散的实验整合成一个综合性实验,并增加了设计性实验、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的个性化实验,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当下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需求。通过多层次实验安排,循序渐进的进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个性化实验。

在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不同环节,多角度挖掘潜在的课程思政元素。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科学家人物等可作为课程思政素材,结合历史背景、名人事迹、典型案例等,设计思政案例,将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合“新冠”疫情期间,在抗疫过程中体现的中国精神,将我国医务工作人员、学者和各行各业劳动者严谨的态度、坚定的毅力和爱国情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所学环境微生物知识讨论病毒的特性、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以及防护措施;并对比国内国外对待疫情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动力并认识到我国的制度优越性。然后导入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中,介绍我国劳动人民和学者的贡献,让学生感受到前辈的科学素养、奉献精神、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验课不同阶段融入课程思政。实验课前,先进行安全教育,规范用水、用电、生物安全;并结合有害微生物致病的条件和途径,教导学生实验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理念,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

布置实验时,详尽讲解实验的关键操作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需遵守的规则。并告知学生有的设备是必须持有特种设备上岗资格证书才可以使用的,例如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需要专门培训,使学生具有执业资格意识。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实验结束时,对产生的微生物菌体和培养物按照规范要求处理,必须先经过灭菌才能进行清理;对使用的废弃试剂以及产生的废液、固废等进行分类收集,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养成环保意识。强调微生物菌体对环境和自身的危害,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的、积极主动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及责任感。

不同实验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

安全理念。将安全理念融入微生物培养基制备、灭菌实验中。融入点涉及实验过程中高压蒸汽灭菌器特种设备的规范使用,并结合高校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展开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强化“红线”意识,树立安全理念。

实验全过程强调生物安全意识,特别是在细菌分离及灭菌实验中。融入点为细菌性疾病的严重危害,教育学生实验过程中注意生物安全,规范实验操作,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防范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测定水体中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量的实验中,结合饮用水水质标准教育学生,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辩证思维。将辩证思维融入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的实验中。融入点涉及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分析,引入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培养同学的辩证思维。同时,染色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失败,例如革兰氏染色的实验中采用中性脱色剂的脱色时间很关键,脱色过度可能造成假阴性、而脱色时间太短可能造成假阳性。培养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科研思维。

在观察霉菌形态实验中,讨论霉菌与人类的关系,霉菌既有给人类带来有益的作用,如可以分解无机氰化物和含硝基化合物等污染物、发酵生产有机酸和酒精等、生产医药类产品等,但寄生霉菌可引起人类、动物、植物疾病等。

团队合作精神。将团队合作精神融入土壤细菌分离、纯化培养的实验中。融入点涉及不同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不同稀释度的选择,鼓励学生们组建实验小组、通过分工协作来共同完成实验内容,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实事求是观,诚信敬业。将实事求是观和诚信敬业融入土壤微生物计数、酵母菌活性测定的实验中。融入点涉及微生物计数结果和不同活性酵母菌计数的分析,并结合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造假现象、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乱象,联系当前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教育学生必须尊重原始数据及其真实性,不得编造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坚守科研底线。

3 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优化后的环境微生物实验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实验,其中每个实验之间存在较强的逻辑联系,每个实验都需要在前一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即后一个实验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前一个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其中一个实验的失败将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到每一个实验的每个细节,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认真对待每个实验步骤、分析每个实验现象,遇到实验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透过问题的现象挖掘本质根源并通过小组讨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从实验安全、学术诚信、辩证的哲学思维等方面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充分挖掘学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和设计实验。在实验内容设计上通过授课老师引导、协助,自觉融入思政元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环境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实验的开设和参加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环境微生物实验,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学生很难通过一次学习就能熟练掌握其要领,需要反复练习加以强化巩固。特别是对需要协作完成的大型综合性实验,积极性不高的部分学生并没有亲自完成基本的实验操作。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开放实验室,并拓展为第二课堂,延展学习半径,同时也为思政教育创建了新平台。将学生在实验课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延伸到学生的实践应用中,并将思政教学从第一课堂和实验室走进学生的实践训练第二课堂中,实现全程育人。

4 结论

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该研究在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爱国奉献、安全理念、环境保护理念、团队合作精神、辩证思维以及诚信敬业等方面融入了思政教育的元素。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及思政建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以课程团队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政教学水平。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合到实验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使学生具有职业素质和使命感,具有专业自信心,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