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郑本川,张锦芳,李浩杰,柴 靓,崔 成,蒋 俊,蒋梁材*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6;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失,用工难已成为农作物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油菜作为四川省的重要油料作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播油菜不需要育苗和移栽,因此省力、省工;而且直播油菜具有根系发达、抗倒能力强的特点[1]。密度是影响油菜种植结构和协调库源生理性状的重要因子[2]。因此合理密植,发挥群体优势可以达到提高油菜产量的目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采用直播方式播种,密度在30万~36万株/hm2时产量最高[3-6]。采用移栽方式,密度为8.25万~15.00万株/hm2时油菜产量最高[7- 8]。油菜产量的形成是多种农艺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9],各种农艺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对产量产生影响[10-11]。鉴于此,笔者以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油菜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充分挖掘直播油菜的高产和高含油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地处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泰兴镇凉水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创新科技示范园内,试验田块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为玉米。
1.2试验材料参加试验油菜品种(系)10个。其中编号1~9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提供,编号10为对照品种德油6号,购买与成都市种子市场。
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二因素(组内无重复)完全随机设计。因素1为参加试验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编号1~10),因素2为播种密度M1(13万株/hm2)、M2(26万株/hm2)和M3(39万株/hm2)。播种面积为2.5 m×15.0 m,窝行距0.25 m×0.25 m,品种间走道0.8 m。播种时间2016年9月28日,播前施复合肥作为底肥(600 kg/hm2),5叶期定苗,不同种植密度下每窝留苗数分别为1、2、3株,定苗后追施尿素(150 kg/hm2)。小区产量实打实收,采取分段收割方式,于2017年5月10日割晒,2017年5月17日用奥地利进口小区收割机捡拾测产。
1.4考种项目及方法油菜割晒前各小区随机取地上部代表性植株6株,考察株高、分枝高度、一次有效分枝数、主序长、主序有效角果数、分枝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品质测试用FOSS近红外仪测定。
1.5数据处理采用EXCLE 201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DPSv 16.05高级版进行分析,采用二因素(组内无重复)完全随机设计,新复极差多重比较进行分析。
2.1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间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差异由表1可知,除在分枝数上差异不显著外,所有参试品种在其余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株高方面,1、3、4和8号与10号品种间、4和8号与9号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枝高度方面,4号与10 号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主序长方面,1、6、7和10号与2、3、4和9号品种间,5、8号与3号间,8号与9号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主序有效角果数方面,7、8号与4号品种间差异显著;一次分枝数方面,参试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分枝有效角果数方面,9、10号与1、3、5和7号品种间,4、6号与10号品种间差异显著;每果粒数方面,2、4、5、6和10号与3号品种间,10号与除5号外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千粒重方面,8号与除3、4、7号外的品种间,10号与3、4、7、8号差异显著;芥酸含量方面,1号与2号间,9号与3、5和6号间,5号与3、6号间,3号与4、6号间,6号与4、7号间,4号与7号品种间,7号与8号间差异不显著;硫苷含量方面,9号与3号间,4、8号与1、5、7号间差,4号与8号间,5号与1、7号间,1号与7号间差异不显著;含油量方面,6号与4、9号间,9、4号与2号、7号和8号间,9号与4号间,7号和2号与8号间,7号与2号间,1号与3号间差异不显著;蛋白含量方面,4号与7号、8号和9号间,7号与8、9号间,8号与9号间,9号与6、10 号间,6号与10号间,1号与2、5号间,2号与5号间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间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比较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1 level
2.2种植密度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由表2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呈先不显著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分枝高度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主序长不显著降低;主序有效角果随着密度增加不显著增加后显著减小;一次分枝数呈极显著降低趋势;分枝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
表2 密度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1 level
2.3种植密度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由表3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呈逐渐减低的趋势,39万株/hm2密度下单株有效角果数显著低于13万株/hm2;每果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26万株/hm2时最高;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差异显著,26万株/hm2时最高;产量随着密度增加降低,密度在13万~26万株/hm2时差异不显著,当密度增加到39万株/hm2时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在该生态区域内将种植密度控制在13万~26万株/hm2有利于高产。
表3密度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
Table3EffectsofplantdensityonyieldanditscomponentsofBrassicanapus.L
密度处理Planting density treatment单株有效角果数Effective silique per plant个 每果粒数Seeds per silique个 千粒重1 000-seed weightg 折合产量Yieldkg/hm2M1591.35 aA18.01 aA4.70 bB3 371.85 aAM2550.26 abA18.61 aA5.33 aA3 103.65 aABM3461.17 bA17.87 aA4.97 bAB2 625.00 bB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1 level
2.4种植密度对甘蓝型油菜品质的影响由表4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芥酸量含量、硫苷含量和含油量均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因此,种植密度对油菜品质无影响。
表4 种植密度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1 level
当前,油菜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油菜产量和产油量偏低的问题,在双低品质基础上培育和推广高产、高含油量的油菜新品种是重要的解决途径[12-13]。因此,选育高产、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并研制相关栽培技术体系加快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前人已做过大量研究,认为适当密植提高群体角果数从而提高油菜产量[3,8]。密度已成为油菜生产中影响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重要因子。
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品种间除株高和一次分枝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农艺性状差异显著;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品种的选育直接影响农艺性状表现,进而影响产量的形成。
密度的增加对株高、分枝高度、主序长影响不显著,这与段秋宇等[3]研究一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序有效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和分枝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这与李银水等[4]研究结果一致。
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先增加后减小,这与陈红琳等[7]研究结果一致;种植密度在13万~26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超过26万株/hm2时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在该生态区域内9月下旬播种,密度控制在13万~26万株/hm2利于高产。同时,该试验条件下单株有效角果数可作为适宜密度的1个评价指标,但还需进一步验证。
有研究人员认为,环境是决定油菜品质形成的外在因素,对油菜品质的形成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间芥酸含量、硫苷含量、含油量和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对品质无影响,这与吴永成等[5]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品种选育才是油菜品质的提高的根本途径。
综上所述,选育高产、高含油品种,并集成相应的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是解决当前油菜产量和品质问题的关键,而有效角果数可作为合理密植的1个评价指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