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文/景俊海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右二)参观“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特展”。
当前,陕西正处在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面向全国建设文化强省,其势已成,其时已至。一是文化资源优。中华民族历史上有14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100多年,给三秦大地留下的浩瀚历史文化遗存,在世界文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尤其是集丰富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资源于一省,在全国极其少见。这些完整、独特、至高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藏。二是文化人才多。陕西高校林立,在校生约100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同时,在这片文化厚土上成长起来的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赵季平、袁仲一、刘文西、王西京、张艺谋等一大批文化大家以及闫妮、张嘉译等许多演艺精英蜚声国内外,这些不同艺术门类、数量众多的文化人才都是陕西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三是科技实力强。陕西科研院所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不仅是国家计划布局的国防科技基地,也是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国家信息产业基地。不仅拥有显示国威的尖端技术,也拥有文化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先进科技。四是经济增长快。近年来,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产总值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既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财力支撑,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五是市场空间大。在加快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我省将按照国家定位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这也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陕西将进一步凸显国家地理中心、交通枢纽及文化高地融合发展的优势,文化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辐射空间。六是发展机遇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推动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富有活力,全省上下形成了关注、支持、参与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当前,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重要决策部署的出台,全国各地纷纷制定文化强省、强市战略,掀起了文化建设的新一轮热潮。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也是退。我们一定要从历史发展的纵深和世界文明的高度,深刻审视、挖掘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力,科学把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最好最快、最具活力时期的阶段性规律,抢抓机遇,创新举措,面向全国建设文化强省。
先进的理念是干成一流事业的基础和根本。面对新的目标,尤其需要在思想的大解放中调整、完善发展思路。第一,要树立“大文化”观念。在发展内容上,既重视文化作为手段,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建设中的引领、教化、推动作用,更注重文化在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目标中的内容、标志、支撑功能;在建设途径上,既重视文化项目开发、产品生产、活动开展及服务提升等文化领域自身的发展,更注重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的融合发展;在推进力量上,既重视发挥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主力军作用,更注重协调党政各部门,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参与文化建设。第二,要深化“大开放”思路。要跳出陕西看陕西。在资源开发上放宽视野,打破界限,强化中华民族共有财富的观念,面向全国推动挖掘利用;在市场准入上放低门槛,树立但求所在,不求所有的观念,在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在项目融资上放开思路,面向全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优势资本合作发展;在发展主体上,坚持自主孵化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提升存量,引进增量,做大总量,实现跨越发展;在提升水平上放高视点,大胆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积极成果、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第三,要增强“大市场”意识。坚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谋划和推动文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构建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打破文化单位条块分割的条条框框,坚持以资本为纽带,采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多种手段,推动优势资源整合,培育更多优质市场主体;深入研究受众文化消费特点和规律,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策划主打产品和品牌项目,努力占领市场制高点;以优化服务、改善投资环境为重点,转变政府职能,拓展服务功能,营造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深入实施文化强省“八大工程”,切实抓好各项政策举措和重点项目的落实。同时,根据新的任务和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努力形成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一是着眼加油鼓劲,牢牢把握正确导向,进一步凝聚文化强省建设合力。大力弘扬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人精神,努力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推动西部强省建设的强大动力。二是着眼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努力繁荣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设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遗址公园,一批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打造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充分彰显陕西在传承弘扬华夏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三是着眼兑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壮大陕西文化竞争实力。以建设文化市场、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文化消费等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2015年前,全省建成10个以上特色鲜明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0个以上聚集效应显著的重点文化产业基地,推出10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过50亿的大型文化企业,不折不扣地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以上的增长目标。四是着眼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深入推进改革,增强文化单位发展活力。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五是着眼提升陕西文化影响,打造一流精品,实现文化产品最大张力。实施精品战略,借助国内外一流策划团队、演艺精英、技术手段,做大做强“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陕西戏曲”、“陕西民歌”、“韵律陕西”、“三秦书风”、“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等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气派、体现陕西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一流精品。加强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推动陕西文化走出陕西,走向世界,实现精品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是着眼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加快建设人才高地,形成文化强省强大推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把陕西打造成富有吸引力、竞争力、创造力的文化人才聚集地。进一步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任用、激励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激发活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抓好专业人才队伍,实施陕西文化名家工程和“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造就一批不同文化门类的名家大师。建设文化企业家队伍,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化创意,特别是复合型文化人才。深入落实《加强全省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壮大基层文化发展力量。加强体制外及民间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形成文化发展的广泛支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