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院校专业课移动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4-05-22

宗文明 曹丽 杨迎春 邱磊 杨智良

摘要 针对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很少预习、师生互动性不足等问题,结合微信可以实时学习、沟通灵活等优点,笔者构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移动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效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高等农业院校相关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微信平台,移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6-0274-02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agricultural bioenvironment, such as more content but less class hours, dull content, less prestudy for students and insuffici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WeChat such as realtime learning and flexible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constructed a mobil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 of “principles of agricultural bioenvironment”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model can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course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Key words Principle of agricultural bioenvironment,WeChat platform,Mobil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

2019年2月頒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开创课程教学新模式。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是利用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和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1]。移动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对教与学产生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教学的角度积极探索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5]。

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开设,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光照、温度、水分、气体、土壤等因子对作物或瓜果蔬菜的影响,以及温热环境与非温热环境对畜禽的影响,在农业建筑设计、建造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子对农业生物的作用。任课教师曾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该课程从优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实践探索[6]。但是,大班授课、少课时、学生基础不同以及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是该课程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微信应用在移动学习领域具有方便的交流平台、优良的使用体验和庞大的用户群体等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加多样的交流方法[7]。因此,笔者构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移动教学模式。

1 课程现状

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包括绪论在内共有11章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8]。在安徽农业大学原先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该课程理论课有40学时,而新修订的《专业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减少到32学时。因此,课程的现状,首先是课堂教学时间少,导致师生需要承受更大教和学的压力。其次,该课程内容较为抽象,而为了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将理论知识讲授完,学生被动学习,不仅课堂气氛沉闷,而且学生容易疲劳。再次,学生认识不足,认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而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是一门“农”字当头、与学生未来就业无关的课程,所以多数学生对其缺乏学习动力。因此,如何创建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创新更加高效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更加及时、高效、便捷地学习课程知识,是任课教师面临的一项较为迫切的任务。

2 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移动教学实践

2.1 课前实施环节

2.1.1 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教师首先申请微信公众号平台账号,创建“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微信群,构建“公众平台-微信群-即时通信”的个性化、交互式自主学习网络环境。其次,为了便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学生协作学习,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组员推荐出热心、具有一定凝聚力和号召力的同学担任组长。此外,教师应引导、督促学生利用好这个平台,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基于移动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

2.1.2 根据教学目标,推送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作物与光”这部分内容,以前6学时的内容在压缩课时后必须在4学时内讲完,这时预习这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教师要围绕该章节的教学目标,即掌握光的生物学效应,掌握太阳辐射在大气、地表和作物群体内的分布规律,掌握设施园艺光环境的特点,学会最佳光环境屋面倾斜角的设计,了解设施中光环境调节的基本方法等,提前将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资料(如教学日历、电子教材、教学大纲、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以及预习思考题等)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前利用闲暇哪怕是零碎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群实时与教师、同学讨论互动,同时也可以直接求助教师实现个性化辅导。如在预习思考题中,有2道这样的题目:简述太阳辐射在大气、地表和作物群体内的分布规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教材中没有集中讲述这2个问题,而是分散在不同地方,这时学生必须通读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总结,得到较为完整的答案。

2.2 课中实施环节

通過课前预习,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都有所了解。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就可以略讲甚至不讲,而主要针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学生在微信群中讨论较多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比如,在“作物与光”这一章中,教师从学生课前学习、讨论的反馈中得知还需要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如“影响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有哪些因素?” “光周期诱导的概念是什么、在生产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利用人工控制光周期在实际生产中有什么目的?” “太阳辐射在大气、地表和作物群体内的分布规律”以及“最佳光环境屋面倾斜角的设计”等。此时,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各小组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重点讨论,并鼓励各小组把讨论的结果发送在微信群里,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总结,对学生普遍认为的学习难点(如“如何计算最佳光环境屋面倾斜角”等)进行集中讲解,突破教学难点。

2.3 课后实施环节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如在讲授完“作物与光”这一章节后,教师提出“如何改善光照条件来提高作物的产量”等综合性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结合思考题查阅资料并在微信公众平台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学生创造力很强,通过学习和归纳,最终针对该问题给出了许多方案。这既完善了答案,又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在整个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既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也要注重过程评价,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讨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体现了移动学习的优势。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不再局限于教室或自修室,只要有移动终端在手,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移动学习的优势[9]。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8],教师基于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借助微信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部分解决了因大班授课、学生基础不同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不佳问题。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届人数较多且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根据微信平台推送的材料进行课前预习,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向教师或其他同学请教。此外,在课后还可以随时随地反复查阅微信平台的教学资料进行深度学习。通过实践,原先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普遍反映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有助于他们进行课程学习,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

第二,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克服课程课时少的难题,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借助微信平台,教师提前推送教学资料,并对预习内容作明确要求。学生就根据要求,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该模式为学生营造了较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和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信作为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视频、图片和文字,其形式灵活多样,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群聊功能共享学习资料等,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转变长期以来学生“重工轻农”、不重视该课程学习的问题。

第三,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构建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的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和微信群,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直接、方便和及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通过平台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请教,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随时随地为学生解疑释惑,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的问题。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微信平台的交流互动,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进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此外,通过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实践有以下体会:一是对微信平台进行准确定位,即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完善课程教学系统,提供无缝学习支持,满足学生利用零散时间进行课程学习的需求,二是教师要做好科学的内容设计,将教材每一章的学习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与掌握某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点或问题,三是倡导每个学生建立个人百度云等云盘,将在移动教学中共享的课件、图片、地址链接和音视频等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并储存到个人的云盘中,以备将来需要时随时可以调用。当然,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反映利用移动终端学习时容易分神,因为移动终端不仅可以用于学习,而且也可以用于休闲娱乐。不少同学也反映有时会因缺乏自制力而关注较多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其次,自主学习时的难点会导致自主学习效果不理想,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完不成自主学习阶段学习内容的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等。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解决。

4 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移动学习乃大势所趋[10]。微信具有简单直观、使用灵活、功能强大和技术门槛低等特征,在支持个性化学习的同时又能满足学习共同体和协作学习等功能,非常符合移动教学的要求。该研究构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移动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有效解决了大班授课、少课时、学生基础不同等的难题,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移动教学模式符合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为农业院校专业课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华,敖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以“网线制作六步法”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48-54.

[2] 易卓,宋科,陳萍.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农民大学生在线移动学习探究:以益阳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0):272-274,277.

[3] 张元.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研究:以高中《人工智能基础》为例[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9.

[4] 邢移单,佴炜. 基于MOOC视频与微信公众平台相结合的移动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9(2):32-36.

[5] 林朝芹,陈良英,娄伟,等.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辅助护理教学的实证研究:以《内科护理学》课程为例[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5):135-138.

[6] 宗文明,曹成茂,邱磊,等.《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4):110-114.

[7]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8] 鲁纯养. 农业生物环境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9] 范文翔,马燕,李凯,等.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5,21(3):90-97.

[10] 陈吉安. 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学习课程设计与开发:以《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为例[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 20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