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6年常熟市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与防治对策

时间:2024-05-22

陆建国,张景飞,张永华,须兆龙,吉晓锋,穆晓伟,庄黎萍

(1.江苏省常熟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常熟215500;2.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农服中心,江苏常熟 215531;3.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农服中心,江苏常熟 215519;4.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农服中心,江苏常熟 215515)



2016年常熟市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与防治对策

陆建国1,张景飞1,张永华1,须兆龙1,吉晓锋2,穆晓伟3,庄黎萍4

(1.江苏省常熟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常熟215500;2.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农服中心,江苏常熟 215531;3.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农服中心,江苏常熟 215519;4.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农服中心,江苏常熟 215515)

2016年江苏省常熟市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其流行因子主要包括菌源积累、适宜气候、生育期不平衡、药剂抗性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测报技术、推广综防措施、推进专业化防治、药种抗性监测等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流行;重发原因;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典型的气象型病害,主要致病菌为亚洲镰刀菌(Fusariumasiaricum)[1]。染病小麦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收获的小麦籽粒中还含有DON等镰刀菌的有毒代谢物[2]。由于DON毒素性质稳定,一般的食品加工过程很难破坏其毒性,进入食物链后,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3]。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应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以来[4],多菌灵在控制小麦赤霉病流行、保证夏粮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30多年来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小麦赤霉病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明显抗性[5-6]。2016年江苏省常熟市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笔者分析了其重发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赤霉病的预测预报及大面积防治提供参考。

1 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

1.1 发病普遍,危害较重 2016年常熟市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达2.01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00%。其中,赤霉病病穗率在1%以下的占4.97%,病穗率在1%~10%的占84.79%,病穗率在10%以上的占10.24%(表1),病穗率以5%~10%为主。

表1 2016年常熟市小麦赤霉病不同程度发生面积统计

Table 1 The occurrence area of wheat scab in different degree in Changshu in 2016

防治田不同病穗率Rateofdiseasedearincontrolledfield∥%发生面积Occurrencearea万hm2所占比例Percentage%0.1~1.00.1004.971.0~5.00.66733.135.0~10.01.04051.6610.0~20.00.1477.2820.0~30.00.0432.1530.0~40.00.0130.66≥400.0030.15合计Total2.010

1.2 不同品种间发病差异大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小麦品种基本不抗赤霉病。从小麦品种看(表2),通过2次防治,扬麦14赤霉病病穗率为5.70%,病情指数为3.30。扬麦16赤霉病病穗率为12.47%,病情指数为3.91。一些种田大户自己引种的外地品种虽经过2次用药防治,但赤霉病发生仍然严重。

表2 常熟市不同小麦品种赤霉病发病情况

Table 2 The occurrence of wheat scab of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 in Changshu

种植品种Varieties用药次数Drug-applyingfrequency病穗率Rateofdiseasedear∥%病情指数Diseaseindex扬麦14Yangmai1425.703.30扬麦16Yangmai16212.473.91扬辐麦4Yangfumai427.003.10

注:调查时间为2016年5月20日。

Note:The investigation time was May 20, 2016.

1.3 不同用药次数发病程度不同 据常熟市大面积调查,小麦赤霉病穗始见于4月底,比前几年出现要早,与大发生的2012年相似。病穗表现高峰在5月8—15日。5月20日常熟市120块麦田普查结果显示,平均病穗率达12.05%,病情指数达5.95。由表3可知,未用药田4块,平均病穗率为59.00%,病情指数为35.20;用药1次26块,平均病穗率为18.08%,病情指数为8.33;防效为76.33%;用药2次90块,平均病穗率为8.22%,病情指数为3.96,防效为88.75%,表明开展2次有效防治对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3 常熟市不同防治程度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

Table 3 The occurrence of wheat scab under different degrees of control in Changshu

防治程度Controldegree调查穗数NumberofInvestigatedpanicle病穗率Rateofdiseasedear∥%病情指数Diseaseindex未防治Non-control80059.0035.20未适期防治Controllingatnon-suitablestage640022.9410.92用药1次Onetimeofdrug740018.088.33用药2次Twotimesofdrug120008.223.96

注:小麦品种为扬麦16;调查时间为2016年5月20日。

Note:The wheat varieties was Yangmai 16;the investigation time was May 20, 2016.

1.4 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发病也有差异 根据系统调查(表4),生育期早的田块发病情况重于生育期迟的田块。同一品种扬麦16,生育期早的通过2次防治,赤霉病病穗率为10.26%,仍远高于生育期晚的病穗率。2016年赤霉病发病较早,病害传播期与生育期早品种抽穗扬花期相吻合,造成了早抽穗品种发病较重的情况。

表4 常熟市不同生育期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

Table 4 The occurrence of wheat scab at different growth degree in Changshu

生育期Growthdegree调查穗数NumberofInvestigatedpanicle病穗率Rateofdiseasedear∥%病情指数Diseaseindex生育期早Earlygrowthde-gree540010.265.60生育期晚Lategrowthdegree140006.253.35

注:小麦品种为扬麦16;调查时间为2016年5月20日。

Note:The wheat varieties was Yangmai 16;the investigation time was May 20, 2016.

2 赤霉病重发原因分析

2.1 子囊壳带菌率高 近几年麦田子囊壳带菌率呈不断上升状态,特别是2012年赤霉病重发后,田间菌源更加充足。2016年据常熟市系统调查,从3月底至4月中旬子囊壳带菌率始终偏高(表5),小麦抽穗前4月15日平均带菌率为3.96%,部分田块带菌率在8%以上,大大超过了小麦赤霉病流行的菌量指标。

2.2 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 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常熟市4月中旬以来持续阴雨,4月15日—5月25日的40多天中,晴好天气仅为8 d,尤其4月20—27日大面积齐穗扬花用药适期中,仅21—22日无雨,造成大面积小麦在适期无法用药。5月上中旬的连续阴雨则加重了病害的发生。

表5 2012—2016年常熟麦田稻桩子囊壳带菌率调查

Table 5 The bacteria-carrying rate of perithecium of rice stubble in wheat field of Changshu from 2012 to 2016

%

2.3 小麦抽穗期差异大 由于2015年秋播迟、时间长,导致2016年小麦抽穗极不整齐,田块间以及田块内早抽穗和晚抽穗往往相差7~10 d,用药适期难以掌握,影响防治效果。不同播期的小麦抽穗扬花期前后相差15 d,花期拉长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侵染,同时也加大了赤霉病的防治难度。

2.4 小麦品种缺乏抗病性 2016年常熟市小麦品种仍以扬麦16、扬麦14为主,搭配少量宁麦7号及部分外来品种,这类品种易感赤霉病,抽穗扬花阶段遇上连续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这也是近几年小麦赤霉病连续重发的重要因素。

2.5 部分农户仍有侥幸心理 从常熟市看,大部分农户都能按要求在适期内用药2次,但一些农户存在侥幸心理,对防治工作不够重视,按往年习惯只用药1次,而且容易错过防治适期。

2.6 药剂防效出现下降 多年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主要为多菌灵单剂或复配剂,但经过连续多年在生产上应用,其对赤霉病的防效下降较大。

据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连续2年对常熟市稻桩赤霉病子囊壳抗性测定(表6),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不断增加。

表6 小麦赤霉病抗性菌株的防效试验结果

为筛选有效的赤霉病菌防治药剂,2013、2016年常熟市在小麦穗期开展了多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由表7可知,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多·酮对小麦赤霉病仍然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但必须适当增加用药量,其中多菌灵有效成分在50 g以上,才能确保理想的防治效果。氰烯菌酯、烯肟菌酯·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开发应用。由表8可知,生产上常用药剂多·酮的2次防效为65%左右,比前2年的防效大大降低,而咪鲜·甲硫灵的防效较好。

3 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

针对2016年以赤霉病为重点的小麦穗期病虫发生危害偏重的趋势,常熟市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植保部门积极开展赤霉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的指导工作,通过各级的行政推动及“预防为主、2次用药”等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在赤霉病大发生年份有效地控制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

3.1 积极行政推动 小麦赤霉病是常熟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历年发生均较重,针对秋播复杂、菌源充足、天气有利,重发趋势明显,常熟市农业委员会始终高度重视,做好各项防治工作:一是全面做好组织发动,常熟市农业委员会先后3次召开农服中心主任、分管主任、植保员会议进行动员,提出了“立足预防,主动出击,全面用好二次药”的防治要求,并组织相关农技人员跟踪指导服务;二是加强宣传指导,全市先后发放防治技术资料和告农户书5万多份,大农户防治短信4次,计4 800多条,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宣传5次,使广大农户基本了解防治工作;三是积极供应防治物资,其中中央财政小麦“一喷三防”赤霉病防治药剂1.43万hm2,计70万元,于4月12日全部下拨。市农资总公司防病治虫药剂计1.73万hm2,也同时配套下拨,确保了防治工作正常进行。

表7 多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 (常熟 2013年5月20日)

表8 多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 (常熟 2016年5月20日)

3.2 强化测报技术 小麦病虫防治时效性强、技术要求高,必须切实掌握其发生发展动态,才能真正取得防治实效。常熟市植保站和镇级测报点工作人员做好小麦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确保测报数据的系统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适时开展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每月组织测报人员开展虫情会商,研究近期病虫发生动态,探讨防治的对策及方法。

3.3 推广综防措施 在前几年赤霉病防治取得成效的基础上,2016年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进展:一是优化防治策略,贯彻“预防为主、2次用药”的防治策略;二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赤霉病防治中选用高浓度的多·酮、咪鲜·甲硫灵等高效药剂;三是在2次适期防治的基础上,用足水量,适当增加用药量;四是及时发动各镇、村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头开展技术指导及督查。

3.4 推进专业化防治 随着土地的大面积流转,植保专业化防治的推进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目前,常熟市常规作物上共组建各类植保专业化组织50多个,防治的覆盖面积近1.87万hm2,专业化防治率达85%,有力地促进了小麦赤霉病综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保障了小麦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3.5 药种抗性监测 江苏省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比较普遍的省份,邵振润等[6]于2010年随机采集了47个地点的小麦病穗,全部检测到抗性菌株。目前,生产上可替换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的药剂较少,只有戊唑醇、氰烯菌酯和咪鲜胺[7]。在生产上,可用上述药剂及其复配剂轮换使用,以延缓药剂的抗性菌株产生。

[1] 戴大凯,贾晓静,武东霞,等.小麦赤霉病多菌灵抗性群体的扩散路径分析[J].农药学学报,2013,15(3):279-285.

[2] 罗雪云,李玉伟,温世凡,等.赤霉病麦引起的食物中毒及镰刀菌毒素的测定[J].卫生研究,1987,16(4):33-37.

[3] 付杨,李洪军,贺稚非,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1,32(21):289-292.[4] 魏中华,徐娟,郭明霞,等.国内多菌灵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125-127.

[5] 张帅,李永平,邵振润,等.2010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4):40-41.

[6] 邵振润,周明国,仇剑波,等.2010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抗药性调查研究及防控对策[J].农药,2011,50(5):385-389.

[7] 江苏省植物保护站.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Popular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heat Scab in Changshu City in 2016

LU Jian-guo, ZHANG Jing-fei, ZHANG Yong-hua et al

(Changshu St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Inspection, Changshu, Jiangsu 215500)

The wheat scab occurred in Changshu City in 2016, and the reasons included suitable climate, accumulation of bacteria source, unbalanced growth period, drug resistance,etc..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teleme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of prevention measures, promoting profession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rug resistance test of seed, and so on.

Wheat scab; Prevalence; Cause of the outbreak; Countermeasures

陆建国(1974- ),男,江苏常熟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测报与防治研究。

2016-09-09

S 435.121.4+5

A

0517-6611(2016)31-0105-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