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宫敏燕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阐释·价值意义及路径
宫敏燕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诉求,也是传统农民走出身份束缚的必经之路。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斯内登的职业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的整体水平及农民收入的价值所在,最后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选择。
职业农民;农民教育;理论;价值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6%左右,城镇总人口将达到 8 亿左右[1]。在这一庞大的数据背后,农民将来的出路何在,土地由谁耕种以及如何耕种等都是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这关系到农村的发展,更涉及未来城乡的协调统筹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城镇化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解决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更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要强国则必须强农业;要富国,就必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此后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中都对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做过重要部署。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美、英、德、日等国家都分别从国家立法保障、农业教育体系、灵活的培育模式等方面提升职业农民素质。这些措施的施行一方面提高了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新型职业农民把握市场的能力。可以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经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特别是农业本身的特性局限,每个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差异极大。因此,我国在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的基础上,应该因地制宜,具体分析我国农业的特点,进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基于理论阐释基础上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才更具操作性与可行性。因此,笔者在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的整体水平及农民收入都有积极意义,并进一步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原则及路径。
1.1 马克思主义的农民教育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重视对农民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促成农业主体的根本性转变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者进行改造,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对农民教育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指出:“农民是我国的决定因素,这是谁也不怀疑的。”[2]对此,列宁认为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不仅不利于普及农业生产技术、采用新的农业机械,而且不利于农村政权建设和合作社的发展,不利于新经济政策在农村的推行。因此,他一直主张把开展农村文化工作、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
1.2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奥多·W·舒尔茨开创性地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因此,舒尔茨断言: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在他所列举的5种主要的人力投资形式中,把在职人员的培训以及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那些多见于农业的技术推广)作为重中之重加以论述。自此之后,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国无论从理论认识研究方面,还是在实际的人力资本投资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3]。
1.3 终身教育的理论 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贯穿于人一生的连续性教育体系的有机联系。我国自古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格言,这其实体现的是终生学习的思想。法国教育家孔多塞也认为:教育没有年龄限制,任何年龄的学习都是有益的,且是可能的。特别是21世纪,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形态,知识的作用尤为突出。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同于资本和劳动力的特征,而其中教育则是人们掌握知识的重要先决条件。如果不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知识、接受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和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3]。
1.4 斯内登的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问题》(The Problem of Vocational Edueation,1910)是美国杰出教育社会学家戴维·斯内登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在美国20 世纪上半叶占主导地位[4]。具体来说,斯内登的职业教育思想有两点:①教育应该分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前者主要是培养更为理智的消费者,而后者则要培养具有专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基于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样的划分更有利于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和社会效率的提高[5]。笔者认为,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②主张建立专门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斯内登认为,专门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本质要素。在笔者看来,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并非所有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另外大学也不能够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大力发展专门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普通民众提供专门化的职业训练是其谋生的最重要手段。
2012 年和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都有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论述,这就表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1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是指在城镇化背景下仍然留在农村并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生产技能、管理经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报酬的农民群体。但是,有必要先厘清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明确职业农民究竟是一种职业,还是一个阶级和阶层,抑或代表社会中的一个群体。
从身份角度来看,我国农民身份是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下的产物,也是社会惯习所认可的一种身份。自古以来,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随着严格的户籍制度体系的瓦解,农民的身份也发生着变化。尽管职业农民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但依然无法摆脱其自身的身份限制。从社会分工来看,农民主要是以土地为生,以向社会提供农产品作为生活手段的一种职业类型。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高歌猛进,农村内部高度同质化、均等化的社会结构迅速被打破,农民内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特别是衍生出一大批不劳而获的拆迁群体,然而职业农民则不包括其中。从文化角度来看,职业农民具有相对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农业生产技能以及经营管理能力,是具有独特价值体系的人。他们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人,而非社会学意义上的以维持生计为生的传统农民[6]。
2.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价值意义
2.2.1 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滋养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农业曾经在历史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农业中,作为农业耕作主体的农民,主要还是依靠父辈言传身教的方式获取农业技术,而缺乏系统正规的职业教育,这显然与拓宽领域、主体多元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今天,现代农业作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对农民的科学知识、技术水平与管理经验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发展现代农业。
2.2.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提升农村整体的经济水平。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这成为提升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的掣肘。横向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因此,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发展农村的一件长远、根本的大事来抓,通过知识下乡、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措施,让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能够安心留在农村,从事农业,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这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2.2.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提高农民收入。研究表明,提高农民文化教育水平与增加经济收入客观上呈正比例关系,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能提高农业生产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能力就越强。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提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为他们搭建平台,通过资金、技术、政策支持等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3.1 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个好的政策能够促使生产力的悄然提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更需要政府放宽政策,为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搭建平台。特别是首先解决新型农民的后顾之忧,比如让其在养老、医疗、孩子教育等方面得到保障,他们才可能尽快转变观念,破除传统农民的胆小、谨慎、怕冒险等心理。换句话说,只有首先解放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象征社会底层的身份概念时,才能真正意义上给职业农民以政策支持与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培育和催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和途径。因此,对于符合条件又乐于回乡创业的农村青年,政府应在信贷、税收、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优惠,使他们成为新农村的“领头雁”,从而带动其他农民发展。马克思早年在论及关于对农民的扶持时就有过这样的表述:“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一些社会资金好像只是白花钱,然而这却是一项极好的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9/10。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7]。
3.2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流向城镇,农村呈现出衰败的景象,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是发展农村的希望。城镇尽管有着良好的环境,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宽松与支持,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因此,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尽快培育并留住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具体来说,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包括:一是回乡创业的农村青年;二是扎根农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头人或主力成员;三是农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四是农民植保员、农机大户、防疫员等各类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型人才。
3.3 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培训力度,使新型职业农民接受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具体来说:一方面,专业、技能类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符合职业农民的现有需求,而非“高、大、上”的理论为主,即相应的专业技能类课程则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实用技术水平的关键。另一方面,经营理念、管理类课程。新型职业农民除了接受技能培训外,还需要接受创业理念、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城镇化尽管为农民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但是扎根农村、鼓励新型农民在农村广阔的舞台积极创业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就需要职业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扎根农村、发展农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过程,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如训练项目种类繁多,不少具有重叠性、交叉性。因此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国家对培训项目的监管,减少培训资源的交叉浪费,真正把培训项目资金集中到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上,真正做到培训专项资金投入专项使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尊重职业农民的意愿。我国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兴趣、创造力各有侧重。因此,在职业农民的实际培训中,要注意一些错位问题,即培训内容与职业农民实际需求不一致的情况。这就要求培训者应从职业农民的心理及思想实际出发,给每个富有个性、兴趣的培训者以针对性的科技教育、技术指导,从而彰显其发展的欲望以及创新的热情。总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更好地为职业农民搭建好平台,他们才能以崭新的面貌与姿态立足农村、发展农村。
[1] 韩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城镇人口水平[J].理论视野,2010(9):20-22.
[2] 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81.
[3] 宫敏燕.新农村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33-34.
[4] 郭宇峰.斯内登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132-134.
[5] LABAREE D F.How Dewey lost: The victory of David Snedden and social efficiency in the reform of american education[D].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2008.
[6] 夏益国,宫春生.粮食安全视阈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新型职业农民[J].农业经济问题,2015(5):56-64.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0.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Value Significance and Path Analysi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Cultivation
GONG Min-yan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Cultivatin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s not only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only way for traditional farmers to go out of the shackles of identity. Based on Marx's theory of peasant education, Schultz's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lifelong education theory and Syden's theor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value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cultivation in developing modern agriculture, improv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rural areas and farmers’income was analyzed, the path choice of cultivatin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was proposed.
Professional farmer; Farmer education; Theory; Value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3JK0055);咸阳师范学院科研项目(15XSYK028)。
宫敏燕(1978-),女,陕西户县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
2016-09-14
S-01
A
0517-6611(2016)32-0256-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