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邵振芳,尹文兵,王泽清*
(1.广东新景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阳江 529932;2.广东省微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阳江 529932)
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
邵振芳1,2,尹文兵1,2,王泽清1,2*
(1.广东新景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阳江 529932;2.广东省微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阳江 529932)
[目的]明确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对斜纹夜蛾的使用剂量、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区试验测定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对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结果]在2.4 g a.i./hm2剂量下喷施,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药后3 d对斜纹夜蛾的防效可达72.80%,药后7 d防效达80.19%,效果均好于对照药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剂量下的同期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14 d。[结论] 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防治斜纹夜蛾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绿僵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田间药效;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 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华北地区年发生4~5代,长江流域5~6代,云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则全年均可发生,无越冬现象,幼虫危害猖獗,食性杂,可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等99科290种以上的蔬菜和农作物[1]。由于斜纹夜蛾发生世代较多,长期以来人们使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由于农药的大量频繁使用,该虫已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及苏云金杆菌制剂等[2]产生抗性,导致生产上防治困难。因此,开发高效、低毒、不易产生抗药性的药剂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甲氨基阿维菌素是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类杀虫剂,对鳞翅目昆虫杀虫活性突出[3-4]。高聪芬等[5]采用浸叶法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很高的毒力,LC50为0.18 mg/L。农药悬浮剂是近年来农药制剂中发展较快、可加工的农药活性成分较多、加工工艺较为成熟、相对成本较低和市场前景好的农药剂型[6]。目前,农药悬浮剂已成为各种农药品种的基本加工剂型,也成为代替可湿性粉剂的重要剂型之一[7-8]。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是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绿僵菌素,通过科学复配研制出的一种无公害杀虫剂。该杀虫剂为水基化剂型,不具备乳油、粉剂等剂型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缺点,同时由于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绿僵菌素复配,充分发挥了上述2种成分的优点,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鉴于此,笔者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该药剂对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以期为该制剂的推广应用及斜纹夜蛾的防治提供借鉴。
1.1 材料
1.1.1 供试作物。甘蓝(B.oleracea),品种为“京丰一号”。
1.1.2 供试昆虫。斜纹夜蛾。
1.1.3 供试药剂。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由广东新景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岭北村,试验小区土地平整,排灌方便,砂质土壤。菜场以种植十字花科蔬菜为主,按常规方法种植、管理甘蓝。喷药时甘蓝生长处于莲座期,斜纹夜蛾虫口密度较大,以2~3龄为主。
1.3 试验设计
设5个处理: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1.6、2.0、2.4 g a.i./hm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 3.0 g a.i./hm2,以及清水对照(CK)。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个重复处理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1.4 施药方法
施药时间为2014年10月13日,用(Super-Green)-16 型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喷雾,喷药量为750 L/hm2,将药剂均匀喷施在甘蓝植株叶表面及心叶内。施药当天晴间多云,温度为21.8~30.5 ℃,相对湿度为40%~80%,试验期间温度为19.0~30.5 ℃,相对湿度为35%~95%。
1.5 药效调查方法
采用定点定株调查方法。施药前每小区按5点取样法并用标签标记甘蓝,调查并记录每棵甘蓝上的虫口数量作为药前虫口基数,施药后1、3、7、14 d调查标定甘蓝的存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各处理效果的差异显著水平。调查药效时,每小区随机观察5株甘蓝的叶片颜色,如有异常即详细记录。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1 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对甘蓝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喷药后1 d,试验药剂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1.6、2.0、2.4 g a.i./hm2剂量下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6.97%、47.01%、57.36%,而对照药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的防治效果为47.50%;喷药后3 d,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1.6、2.0、2.4 g a.i./hm2剂量下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0.70%、63.37%、72.80%,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的防治效果为59.51%;喷药后7 d,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1.6、2.0、2.4 g a.i./hm2剂量下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33%、73.39%、80.19%,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的防治效果为71.07%;喷药后14 d,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1.6、2.0、2.4 g a.i./hm2剂量下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8.07%、56.84%、64.54%,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的防治效果为50.25%。
经DMRT法统计表明,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1.6 g a.i./hm2剂量下喷施后1、3、7、14 d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差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剂量下的同期防治效果;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2.0 g a.i./hm2剂量下喷施后1 d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剂量下的同期防治效果处于同一水平,喷施后3、7、14 d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略好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剂量下的同期防治效果;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2.4 g a.i./hm2剂量下喷施后1、3、7、14 d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好于或略好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剂量下的同期防治效果。
2.2 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的田间安全性
试验过程中,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1.6、2.0、2.4 g a.i./hm23个剂量对甘蓝未见药害,对害虫天敌影响较小,对试验小区内的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具有兼防作用。
表1 1.5%甲维·绿僵菌素防治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
注:处理1、2、3分别代表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1.6、2.0、2.4 g a.i./hm2,4代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5为清水对照;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该研究表明,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防治斜纹夜蛾效果较好。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2.0 g a.i./hm2剂量下喷施后1、3、7、14 d对斜纹夜蛾的防效分别达到47.01%、63.37%、73.39%和56.84%,喷施后3、7、14 d的防效不差于对照药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剂量下的同期防治效果。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在2.4 g a.i./hm2剂量下喷施后1、3、7、14 d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7.36%、72.80%、80.19%和64.54%,均好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0 g a.i./hm2剂量下的同期防治效果。
根据试验结果,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可进一步推广应用。考虑到实际使用时的复杂因素,田间使用以1.5%甲维·绿僵菌素悬浮剂2.0~2.4 g a.i./hm2对水喷雾为宜,在推荐的使用剂量范围内不会对甘蓝产生药害。
[1] 李祖侃.斜纹夜蛾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49.
[2] 周晓梅,黄炳球.斜纹夜蛾抗药性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2,39(2):98-102.
[3] 陆长婴,沈国清,张燕,等.毒死蜱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联合增效作用机理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27(2):153-156.
[4] 韩鹏杰,范仁俊,封云涛,等.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4):403-405.
[5] 高聪芬,贾变桃,沈晋良,等.甲维盐等几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05(6):63-65.
[6] 华乃震.农药水悬浮剂的进展、前景和加工技术[J].现代农药, 2007,6(1):1-7.
[7] 华乃震.表面活性剂技术经济文集[M].大连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编辑部,2002:186-191.
[8] KNOWLES D A.Trends in pesticide formulations[M].London,2001:45-68.
Field Efficacy of Emamectin benzoate destruins 1.5% SC againstSpodopteralitura
SHAO Zhen-fang1,2, YIN Wen-bing1,2, WANG Ze-qing1,2*
(1. Guangdong New Scen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Yangjiang, Guangdong 529932; 2. Guangdo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icrobe Pesticides, Yangjiang, Guangdong 529932)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definite dosage and control effect of Emamectin benzoate destruins 1.5% SC againstSpodopteralituraas well as its safety to crop. [Method] We determined the field efficacy of Emamectin benzoate destruins 1.5% SC againstSpodopteraliturathrough plot test. [Result]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Emamectin benzoate destruins 1.5% SC sprayed at 2.4 g a.i./hm2againstSpodopteraliturareached 72.80% after three days and was 80.19% after seven days, which were superior to that of Emamectin benzoate 5% SC sprayed at 3.0 g a.i./hm2. The control efficacy could last for 14 days. [Conclusion] The Emamectin benzoate destruins 5% SC has a good prospect in the control ofSpodopteralitura.
Destruins; Emamectin benzoate; Filed efficacy;Spodopteralitura
广东省阳东县科技计划项目(2014-008)。
邵振芳(1985-),女,山东文登人,硕士,从事农药加工及使用技术研究。*通讯作者,农艺师,硕士,从事农药加工及使用技术研究。
2015-11-13
S 482.3+9
A
0517-6611(2015)35-182-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