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宁夏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

时间:2024-05-22

易静华,刘艳华,苗冠军

(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1)



宁夏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

易静华,刘艳华,苗冠军

(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1)

分析了宁夏农业科技现状,指出创新和支撑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然而在宁夏农业科技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区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较低,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发挥的不够,与现阶段农业发展对科技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全面分析宁夏农业科技资源现状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提出了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建议。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问题;建议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上游,是传统的农业省区。宁夏以“一特三高”为重点[1],以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等“三大示范区”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特色、高质、高端、高效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4.49亿元,比上年增长5.9%;粮食总产量377.9万t,实现连续11年丰收;初步形成了中宁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卫硒砂瓜、六盘山马铃薯、西吉西芹、彭阳辣椒、灵武长枣、盐池滩羊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然而,在农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宁夏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较弱,农业科技资源不足且配置不均衡。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强大动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宁夏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1 宁夏农业科技资源状况

科技资源配置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配置客体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等要素[2],笔者结合当前宁夏科技统计实际,以科研机构统计数据为例,统计分析如下。

1.1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

宁夏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已由2008年的9 819人减少到2012年8 567人,5年间减少了12.66%。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由2008年的7.53%降低到2012年7.05%,降低了0.48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R&D人员数量及投入强度基本保持稳定,相对于工业等其他产业领域,目前宁夏农业R&D人员在数量及投入强度上明显不足,仅占全区R&D人员数量的1.7%,如表1所示。

表1 2008~2012年宁夏全区及农林牧渔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1.2 农业科技财力资源

1.2.1 农业科技经费筹集与支出情况。2013年宁夏科研机构农业科技活动收入14 873.1万元,比2008年增加了39.81%,其中政府资金投入14 576.4万元,政府资金投入占科研机构农业科技活动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93.45%上升到2013年的98.01%,企业、事业单位等非政府资金投入由2008年的696.7万元减少到2013年的296.7万元,减少了57.41%。同时,非政府资金投入占科研机构农业科技经费筹集额的比重由2008年的6.55%减少到2013年的1.99%。

1.2.2 农业R&D经费支出情况。农林牧渔业R&D经费支出在2008~2012年基本保持稳定,但其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宁夏农林牧渔业R&D经费支出为952万元,与2009年基本保持持平,但农林牧渔业R&D经费在全区R&D经费支出中的比重由2009年的0.91%下降到2012年的0.5%,下降了0.41个百分点,见表2。

1.2.3 农业(R&D)项目课题经费支出情况。宁夏农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课题经费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其占R&D项目课题总经费的比重大幅下降。2012年,宁夏全区各类单位共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课题)5 090项,项目(课题)经费支出139 497万元,项目经费比2009年的2 122.6万元增长了64.72倍。其中,农林牧渔业项目(课题)经费支出4 713万元,比2009年的1 458.81万元增长了2.2倍,但项目经费比重由2009年的14.98%下降到2012年的3.4%,下降了11.58个百分点。

表2 宁夏全区及农林牧渔业R&D经费支出情况

1.3 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1.3.1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陆续组建了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为主的涉农科技创新平台。截至2012年底,全区在涉农领域共培育组建重点实验室5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55个,见图1。

1.3.2 农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宁夏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体系建设为核心,先后建成了西北区域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进出口产品专业检测中心等6个大型仪器协作共用分中心。目前,全区入网仪器达到625台,入网单位60余家,仪器总值超过2.4亿元,入网仪器利用率从2006年的62%提高79%以上。通过建立镜像、网络包库、馆际互借等多种形式,构建了“宁夏草业专题数据库”、“宁夏枸杞专题文献数据库”、“宁夏马铃薯专题文献数据库”等10个本地化特色资源数据库,使各类基础文献型数据库达到31个,资源总量达到17亿(篇)条,镜像资源存贮空间达到了15T(其中CNKI系列数据库为10T,维普系列数据库5T)。以宁夏农科院为依托搭建了宁夏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贮藏入库量合计13 000多份,经济林木优质品种资源圃收集花灌木、葡萄、枣等经济林优新品种100种,枸杞种质资源圃收集枸杞种质资源7种2 000份,形成了体现区域特色、质量稳定、库藏不断增加、保存和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的自然科技资源保障与共享体系。

1.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需要,宁夏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创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在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在新品种选育、节水高效农业、生物防控、健康养殖、生物发酵等产品技术的转化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260余家,其中,生产力促进中心8个,知识产权事务中心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创业服务中心1个,常设技术市场1个,技术产权交易机构1个,科技风险投资机构5家;初步建成了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星火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宁夏农业科技服务“110工程”建成了区县乡三级连通、横向协调的工作体系。

1.3.4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宁夏具有较为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目前共有不同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83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地市级站5个,县级28个(含两个市)、乡级151个为综合站(包含水产、农机等)。全区不同层次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编制2167人,其中,自治区、地市级两层次人员编制数110人,县乡两级人员编制数2 057人,其中县级812人、乡级1 245人。从职称结构来看,在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99名,中级职称人员327名,初级职称人员689名;从学历结构来看,大学本科336人,大专723人,中专384人。

1.3.5 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宁夏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自201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指导意见》,启动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以来,已成功创建了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等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124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立了6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6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3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30个自治区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暨农业科技园区,在推进宁夏农业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宁夏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2.1 农业示范基地模式

该模式以政府引导推动、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立集聚农业科技资源的载体和推广示范科技成果的平台,通过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的整合,实现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优化农业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经济增长的目的。宁夏于2010年启动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全区124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中,目前有96个经营性示范基地全部由龙头企业创建,各创建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企业+基地+市场+农户”的四位一体运营机制,实现了宁夏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支撑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全区共组建了30个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团和120个基层技术服务组,30名首席专家、116名自治区级专家和736名基层科技人员进驻基地开展科技服务。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创新基金,共有150多个自治区科技项目进入示范基地,共引进新品种1 443个,培育新品种30个,示范基地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推广新技术65项,新技术到位率90%以上;购买配套各类农机设备4 695台,关键农时、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率达90%,有力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育、引进和集成推广步伐,提升了宁夏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2.2 “产学研”合作模式

该模式是基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各方的战略意图出发,为了更好地抓住新的市场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优势实现共同愿景,结合彼此的优势资源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方式[4]。该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源头上缩短科技成果转化时间,加快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提高转化效率,扩大科技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宁夏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采用专场对接、定向挂钩、联合攻关、合作互动等形式,集聚和整合技术创新要素,组织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持续稳定并有法律约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学研”合作基地。目前,宁夏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已成立了草业发展联盟、西北百合产业发展联盟、六盘山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产学研合作组织,通过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科研活动,形成了一批成熟的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3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模式

该模式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促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数据、科技文献及公益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而提供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满足创新主体科技资源需求为核心的公共服务的总称[5]。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公共服务的需求主体,主要是借助于外部科技资源的企业、科技机构、高校等组织或单位;供给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及社会三部分。目前,围绕农业科研工作需求,宁夏已搭建起了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贮藏入库量达10 665份,经济林木优质品种资源圃收集花灌木、葡萄、枣等经济林优新品种100种,枸杞种质资源圃收集枸杞种质资源7种2 000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在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资源品质、增加专业化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提升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能级与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营造公平竞争的科技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4 科技项目配置模式

该模式是目前宁夏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模式之一。政府各主管部门设计各种具有目标导向性的科技计划项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通过项目的申请,在获取相应项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6]。其中科技厅主要支持农业科技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发改委主要支持科技基建项目和重大科技项目;农牧厅、林业局等其他厅局也通过一些综合性计划对农业科技活动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该模式具有目标性、导向性强的优点,但由于项目是自上而下进行设计,缺少科研实施单位的参与和意见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项目设计与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的弊端。

3 结论与建议

宁夏目前的农业资源配置主要是以项目模式为主,各主管部门热衷于各种计划的制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着重关注于项目的申请,对项目本身质量的高低和是否转化应用不够重视,造成了科研项目进展中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后续研发活动和验收后的推广应用经费不足。同时,宁夏产学研互动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仍然存在合作层次偏低、合作行为短期、长效机制缺乏、内部管理松散等问题,导致合作各方难以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所需的长期持续的合作关系,不利于产业发展和研发成果的转化应用[7],完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已成为宁夏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3.1 健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保证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是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自治区财政要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整合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持续加大农业R&D经费投入[8]。在适当增加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应注重增强提升农业产业技术能力的开发力度,突出特色,培育形成区域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和手段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领域。同时加强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拓宽融资渠道。

3.2 扩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规模,提升队伍科技知识水平

加快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对引进的农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要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打破陈规,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9]。加快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鼓励和支持各单位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科技人才知识结构要求,采取请进来、送出去、课堂教学、以老带新、实践实训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的成长。创新涉农专业教育形式,鼓励宁夏大学设立农业特色产业学院或专业,加大专业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3.3 加快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

加快研发平台建设,提高平台创新能力,对已建成的如林木快繁、枸杞、种苗生物工程等国家级平台要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面;对马铃薯、设施园艺、葡萄种植与酿造、退化生态恢复等自治区级创新平台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创新水平和层次。同时,加快清真食品、中药材、旱作节水农业等地方优势特色创新平台的规划部署。支持宁夏农科院做好枸杞、粮食作物、草畜、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红枣等特色优势农业生物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支持建设全区农业生态监测网(站)、种质资源库(圃),建立农业科技资源共享体系,采取共建共享机制,提高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先进设备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杨凌农业高新区等国内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宁夏特色农业研究所。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农业科研单位在宁夏设立试验示范基地、实验观测站和分支机构。

3.4 健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激励政策,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农业科技研究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来宁创新创业。鼓励涉农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科研和技术入股、技术合作、投资兴办企业或其他专业服务等柔性方式引进和使用人才。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农业科技人才双向交流和兼职兼薪制度。健全农业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尽快整合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有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激励政策,切实提高政策执行力,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潜能。进一步加强各类政策法规文件中人才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现有人才政策的相互配套衔接。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制定优先保证人才发展的投入政策。

[1] 中国农业新闻网.宁夏农业现代化定位“一特三高”[ED/OL].(2014-01-22)[2015-10-09].http://www.farmer.com.cn/xwpd/dfny/201401/t20140122_934280.htm.

[2] 沈赤,娄钰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及其对策[J].企业经济,2010(7):19-21.

[3] 宁夏统计局,宁夏科学技术厅.宁夏科技统计年鉴(2009-2014)[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2014.

[4] 马宁.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中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5):89-92.

[5] 李健,杨丹丹.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6):13-15.

[6] 马永真,苏浩,陈红艳.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资源配置现状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29(4):93-95.

[7] 邓辉.基于科技资源整合模式与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3):63-64.

[8] 李红玲.民族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初探: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23):76-77.

[9] 李琰.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评价及整合对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73-75.

Research on the Alloca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in Ningxia

YI Jing-hua, LIU Yan-hua, MIAO Guan-jun

(Ningxi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Yinchuan, Ningxia 750001)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ingxia was analyz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innovation and support ability of Ningxia has obviously improve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gricultural growth reached 52%. However,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region'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leading role played inadequate, compared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re is a large gap.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in Ningxia, summed up the alloca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ga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Allocation mode; Problem; Suggestion

2012年宁夏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宁夏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2012ZYZ268)。

易静华(1982- ),男,宁夏中宁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2015-10-31

S-9

A

0517-6611(2015)35-332-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