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时间:2024-05-22

郎庆喜,陈艳红,赵 冰,冯田田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统筹城乡发展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大中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城乡统筹被认为是21世纪欠发达地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产品物流作为衔接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的桥梁,起到重要作用[1-2]。不同省份应该依据自身发展情况,合理选择城乡农产品物流统筹的途径。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在全国经济中占据中重要地位。因此一个合适的农产品物流统筹模式对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我国学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农产品物流统筹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一些学者结合我国农村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网络、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平台方向对农产品运作模式有所研究,提出了农村现代物流模式、以蔬菜为例的电子商务模式和加强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措施[3-5];还有一些学者分别针对陕西、砀山和重庆的农产品品牌营销在统筹的理念下提出了多种模式[6-8];查伟华从供应链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物流发展模式[9]。笔者基于前人对农产品物流现状的研究,考虑到城乡统筹的大环境,结合安徽省的实际现状,提出了农产品物流创新模式。

1 现有物流模式的对比分析

1.1 物流模式

1.1.1 以农户为中心的直销型物流模式。以农户为中心的直销型物流模式为“农户+消费者”,即农户自己负责生产和产品流通,是农户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结构简单,仅农户和销售者2个主体,是最基础的物流模式。

1.1.2 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为中心的联营型物流模式。如

图2所示,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为中心的联营型物流模式为“农户+经济合作组织+消费者(或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连接农户的供给和消费者的需求,并且以合同形式加以规范。具体来说,该模式在组织层次化下,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流通进入消费者市场,达到产销无缝衔接。

1.1.3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平台型物流模式。如图3所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平台型物流模式是“农户+批发市场+消费者”,在批发市场这一平台下,在农户、合作组织、产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及消费者等之间农产品不断流通。农户负责种植和生产,合作组织负责流通,产地市场主要负责农产品的收购,销地市场负责农产品的销售。

1.1.4 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化物流模式。如图4所示,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化物流模式的主导者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直接或间接通过以订单或收购方式与农户交易,深加工农产品,并将产品销售到连锁超市、零售商、出口企业、批发市场等,从而加入到农产品供应链中。这种模式下,龙头企业与农户或者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龙头企业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达到质量和数量的监督,在收获季节公司依据合同规定收购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供应链的下一阶段[10]。

以砀山梨为例,砀山县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7家。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该地建立了产业化物流模式,这一模式延伸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问题等。

1.1.5 “农超对接”物流模式。“农超对接”模式多被大型连锁超市采取。对接模式目前大多是“超市+基地+农户”模式(图5)。“农超对接”物流模式的主要特点有规模化生产,市场需求稳定;减少流通环节,提升利润空间;保证质量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1.2 现有模式的对比分析 结合以上5种物流模式的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具体见表1。

表1 现有物流模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 构建基于统筹理念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考虑到安徽省当前的农产品运作特性,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统筹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位的因素,提出基于供应链角度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产品运作模式进行构建。鉴于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物流数量巨大,但农产品的需求与供应非常零散,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的损耗大,且安徽省各地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及产品属性也存在着差异,单一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无法符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因此,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基于以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以农业集团企业为核心、以大型连锁超市为核心的物流运作模式,结合安徽实际,引入平台思想,提出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创新模式(图6)。

图6所示的创新型农产品物流模式是基于统筹的理念,将农产品的生产主体、流通主体、消费主体中的各个节点相互联系构建网络,在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下,利用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交流,实现农产品物流的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高效传递流通。

农产品的生产主体主要包括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及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徽省主要特色农产品有水东蜜枣、砀山梨、六安茶叶、宁国山核桃、萧县葡萄、怀远石榴等,作为整个物流链的流体,这些农产品在各省市之间流动,适时起到宏观调控的功能。

流通主体主要包括农村生产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产销地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在流通过程中农产品运输中大部分产品由企业自营物流或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在此过程中,铁路、公路、水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充当着重要角色。例如通过阜阳的阜东线、阜淮线以及京九线进行西瓜等农产品的输入输出;通过合肥的宁西线、淮南线进行草莓等农产品的流通;通过宿州的京沪高速以及淮南线进行砀山梨以及桃子等农产品的销售;芜湖、安庆、铜陵等沿江城市分别通过芜湖港、安庆港、铜陵港等把各市的大米、药材、蔬菜等输入输出。通过这些物流载体实现了安徽省农产品的空间效用,使农产品产生较大增值。

农产品的消费主体包括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衍生商品的消费者。这部分人是整个农产品运作的动力,资金是从这里流出。

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农产品物流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意见从宏观角度为农产品物流创新模式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信息平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布农产品在各个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的实时动态,保障信息的公开透明并且高效传递。据统计,2014年安徽省合肥、亳州、黄山、六安4市共出口64 474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份额的56.69%,平均增长率达到8.71%。另外,统计数据还显示,安徽省农产品主要从省内盛产农产品的地区流向省内其他城市乃至全国的农产品消费地区。安徽省农产品流量大、流向多,通过信息平台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从而使“物尽其职”、“货畅其流”。

基于统筹观念的农产品物流创新模式中,农产品的生产主体、流通主体、消费主体是农产品物流的主要节点,也是模式中的主体部分,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是领导者、调控与监督者,信息平台是有利工具。这种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作用,通过相关物流主体实现整个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效益最大化。该模式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政府部门对基于统筹观念的农产品物流创新模式大力支持,提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推进此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农业生产合作组织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相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并在农产品生产主体中推广,有效地将农产品的生产集合起来,实现生产和销售规模化,从而降低农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并提升相关产品的质量,使得农产品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都可以得到利好。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组织逐步将农业生产主体逐步纳入产业链中去,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降低合作组织范围内的生产主体的生产成本和合作组织内部的物流成本。

(3)搭建信息平台有利于信息高效传递,提高时间利用率。整个农产品物流运作体系是一个以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为核心的供应网络,其核心目标通过完善的信息网络,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使农业生产主体的平均物流成本最小。

3 推进基于统筹思想的农产品物流运作创新模式建议

3.1 提升政府统筹力度,落实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支持 在整个农产品物流统筹工作中,政府应当起到推动和保障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推动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通过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合作社、批发市场等物流主体的行为,保障农业生产主体与农业消费主体的利益,规范市场行为。此外,政府应当发挥好统筹作用,推动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物流运输网络,简化相关手续,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的绿色通道;政府应当推动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建设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对农产品的产销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和发布,让农业生产主体和相关物流主体和生产企业掌握相关信息。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并且适时建立由相关领导干部组成的农产品工作小组,统筹相关农产品产销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引导和技术支持等服务功能。

3.2 增加组织化程度,推动核心物流主体对供应链的统筹 目前安徽省的农产品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既有农民、企业,也有产地和销地的批发市场等。相关行业协会应发挥引导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和壮大诸如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产品物流主体,并推动相关龙头企业的发展,依据当地农产品产销现状和农产品物流发展情况,分别建立以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制造企业、物流园区为核心的农产品物流模式。

3.3 提高规模化程度,完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建设 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例超过全省人口比例的70%,但农业生产及其分散。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可以有效地将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化,使得零散的生产销售实现规模化,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者在销售中的话语权,并显著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11]。目前在安徽省一些区域,往往一个县城范围内,各类合作社就多达上千家,小而杂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整个农产品物流的提升效果并不大。因此,必须推动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规模化建设。借鉴与安徽省农产品生产具有相似性的日本在农产品物流上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各级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推动农产品生产者由分散经营转变为统一经营,从而推动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建设。

3.4 培育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发展 在农产品物流领域,安徽省尚没有较大的专业的物流企业,且多停留在提供相关农产品代购、简单的运输和仓储功能环节,对于控制物流成本和降低运输损耗尚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统筹农产品物流必定要培育发展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优化运输方案,控制物流成本,降低运输中农产品的损耗。可借鉴法国等国家先进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促进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发展,降低农业生产主体的相关费用和农产品流通费用,解决农产品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3.5 培养农产品物流相题关人才,支撑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 农产品物流的统筹离不开相关的专业人才,农产品物流运作流程中较强的专业性也增大了对于物流专业相关人才的需求。高校作为农产品物流统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承担着培养高水平物流人才的责任,同时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也要求高校毕业生要有良好的农产品物流实践经验,对农产品物流的统筹有所研究。目前,我国农产品和冷链物流人才仍然十分欠缺,加快现代物流领域人才的培养对于提升农产品物流效率、做好农产品统筹工作至关重要。

4 结语

作为物流范围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产品物流在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恰当的农产品物流统筹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人民生活水平。该研究根据实地调研,总结分析了安徽省现行农产品物流统筹模式。总体来看,安徽省的农产品物流统筹模式还都属于传统模式的范畴,且形式多样,并且这种局面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安徽省现代农业及物流业的发展,优化农产品物流统筹模式势在必行。该研究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出发,基于多个核心,结合安徽实际而构建的创新型农产品物流统筹模式将会对安徽农产品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

[1]宋长青,赵依林.基于城乡统筹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因素分析[J].物流科技,2011(11):76-79.

[2]孙静.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3]上官绪明.新农村现代物流运营模式探析[J].特区经济,2007(9):138-139.

[4]乐冬.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5]刘雨新,张文.搞活农产品流通在统筹城乡中率先破题[N].湘潭日报,2011-10-14(003).

[6]苏霞,同勤学.农产品品牌营销:统筹陕西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J].改革与战略,2014(2):75 -78,128.

[7]刘峥.宿州砀山梨物流发展现状及组织模式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102 -105.

[8]马银军,俞洋洋.重庆城乡统筹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1(1):23-25.

[9]查伟华.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及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1(5):246-247.

[10]孙迪迪.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优化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3(1):10 -12,18.

[11]马银军.我国城乡统筹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