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潍坊市肉奶牛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05-22

袁奎明,李忠德,胡士林,王 勇 (山东省牛产业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山东济南 250100)

促进肉奶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膳食营养结构、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肉奶牛产业将逐渐成为农牧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1]。为准确把握山东省肉奶牛产业发展趋势,利于牛产业体系创新团队更好地实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并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关依据,笔者会同牛产业体系部分岗位专家,在潍坊市发改委、畜牧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点针对潍坊市肉奶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情况,及其规模肉奶牛场的科技、政策需求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推进工作、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

1 基本情况和趋势

潍坊是畜牧大市,畜牧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首位。2013年,全市畜牧产业链销售收入1 086亿元,连续3年突破1 000亿元;肉蛋奶总产量266万t,占全省总量的18.32%。其中肉类总产量188.6万t,奶类总产量50.9万t,禽蛋总产量26.5万t。2013年,牛期末存栏45.44万头,出栏33.96万头,其中奶牛期末存栏11.69万头。总体来看,潍坊市肉奶牛产业稳步发展,明显地表现出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的主流趋势,肉奶牛规模化存、出栏量均占总量的70%左右。

1.1 适度养殖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潍坊市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交易市场)+园区(基地)”新型产业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和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园区养殖,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标准化饲养规程,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肉奶牛生产基地。2013年,全市3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区)共101处,其中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区)54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42个,奶企自建和其他企业5个。从养殖场单体规模上看,存栏300~500头奶牛的有39个,500~1 000头的有45个,1 000头以上的有17个。调研发现,农民合作社在推进肉奶牛规模化养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城市的12家肉牛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农户300多户,年出栏1万余头,约占诸城肉牛出栏量的1/10。高密市德盛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柴沟镇肉牛交易市场,该市场年交易量超过3万头以上,成为高密市以及周边地区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之一。

1.2 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亮点纷呈 潍坊市积极推广“干湿分离、粪污制肥;节水养殖、废水回用;沼气净化、沼液施肥;种养结合、设施配套”的循环养殖技术,发展畜牧循环经济。推行了“三分离”(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净道与污道分离)、“两配套”(配套沼气池、配套无害化处理设施)、“一结合”(种养结合)新模式,大力发展有机肥生产,实现能源与环保并举,养殖与种植结合,多种效益同在,生态农业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高密市世本乳肉牛生猪养殖合作社承建的高密市柳林现代循环畜牧示范园区,占地80 hm2,现存栏奶牛628头,年产奶量2 198 t,建有地上800 m3和地下900 m3大型沼气池各一座,年可处理畜禽粪便1.5万t,生产沼气29万m3,能够为1 000户居民提供清洁能源。年产5万t的有机肥厂,年处理畜禽粪便15万t,可为6 667 hm2农田提供有机肥料。

1.3 以奶业加工龙头企业和肉牛市场辐射形成优势产区 全市乳品加工企业主要有蒙牛、伊利、得益、三元和潍坊紫鸢等,规模较大的肉牛加工企业主要有青州市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青州市青沪食品有限公司。奶牛养殖主要以乳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全市建立奶站60余家,辐射带动临朐、青州、昌乐、寿光、寒亭、坊子等县(市、区)成为奶牛养殖优势区域。但是肉牛以活牛销售、异地加工为主,主要采用外省调运架子牛育肥后再贩至外地,肉牛养殖规模较大的县(市、区)主要分布在诸城市12.8万头、高密市8.2万头、安丘市5.0万头,青州市、昌乐县分别为2.3、2.1万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16家规模化养殖场中,有10家集中在高密市。

2 技术应用和需求

2.1 品种结构和生产能力 潍坊市奶牛品种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为主导养殖品种,少部分国外直接引种,如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品种等。据行业统计,全市奶牛年平均单产5.47 t,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奶牛存栏10.8万头,其中成年母牛占62%,后备牛占38%。调研发现,奶牛场之间平均单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饲养管理水平高的奶牛场,日均产奶量25 kg以上,有些奶牛场还不足15 kg。肉牛养殖品种方面,由于肉牛养殖主要采用收购架子牛异地育肥和自繁自育方式,养殖品种较多、较杂,主要养殖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弗莱维赫改良牛、皮埃蒙特、本地黄牛等品种。调研发现,收购架子牛3 000~4 000元/头,饲养周期6~10个月,纯利润1 000~2 000元/头。

2.2 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 依托全市以178处品种改良站点为核心的市、县、乡三级品种改良体系,广泛推广应用家畜人工授精技术。2007年实施乳肉兼用牛良种补贴项目以来,以高密市、安丘市、昌邑市、临朐县、坊子区、寒亭区等县市区为重点,利用弗莱维赫改良牛乳肉兼用牛冻精,进行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后代杂交牛体格更加健壮,产肉增重效果明显(表1)。

表1 后代杂交牛与本地同龄牛增加体重对比表

利用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改良西杂肉牛群,再改良两个世代后,1头改良母牛可以实现3 t左右的产奶能力。周岁改良肉牛和成年改良肉牛净肉单产分别提高40 kg和60 kg以上,销售收入分别增加1 000元和1 500元以上。调研发现,大部分肉奶牛场依托改良站提供冻精细管,享受冻精补贴政策。也有少部分奶牛场采用社会销售的冻精细管,大约多支出成本90元/支左右。

2.3 饲料调配和饲养管理 奶牛方面,多数奶牛场实行全株玉米青贮、优质进口苜蓿草和燕麦草,采用TMR饲喂技术。肉牛方面,粗饲料主要是青贮饲料、酒糟等。青贮饲料包括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青贮、紫花苜蓿、青干草等,精饲料多为全价配方设计,主要包括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等。调研发现,越是规模较大的肉奶牛场,越重视饲料调配和饲养管理,有些奶牛场主不惜重金聘请专家,对不同牛群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牛群设计调配饲草饲料,管理越细,牛群生产能力越高。

2.4 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 目前,全市动物防疫机构200多处,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健全。有1个市级、12个县级畜牧检测中心,176个乡镇化验室,配备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紫外分光、自动生化分析、自动滴定、旋光测定、多功能电泳等精密分析仪器设备,具有国内一流的畜产品质量检测、动物疫病检测和兽药饲料检测能力,全市第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食品谷现代畜牧科学院成功运营。各规模化肉奶牛场基本建立了规范的防疫程序,疫苗主要来自乡镇兽医站,基本实现了全程免疫。调研发现,影响奶牛产量、牛奶质量和危及产业发展的疾病主要是乳房炎和热应激。

2.5 设施环境和粪尿处理 总体来看,由于资金投入和土地规模等因素,全市规模化肉奶牛场的设施环境条件和粪尿处理水平差异较大,多数肉奶牛场只注重在一定面积上增加肉奶牛数量,而忽视肉奶牛的设施环境条件的提升改造,多数牛场粪便定期由周边农户收集运出直接肥田。山东合力牧业有限公司在设施环境和粪尿处理方面比较超前,拥有国际标准化的智能牛舍和从瑞典引进仿生挤奶、饲草处理设备。通过使用国产化的刮粪板,将粪污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后进行集中处理。经过充分搅拌,由管道输送到筛粪设备,再进行干湿分离,把水和粗纤维分开,运往沼气池或进行晾晒。沼气用来发电,沼液用来灌溉,沼渣和牛粪制作有机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2.6 重点技术需求 奶牛方面,主要有奶牛全混合日粮(TMR)加工与饲喂技术,DHI测定技术,奶牛性控冻精配种技术,农作物秸秆氨化、微贮、青贮、发酵等技术,奶牛夏季热应激防控技术,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和综合预防技术,牛奶质量控制技术,粪便综合利用技术,奶牛养殖信息管理技术等。肉牛方面,主要有优质肉牛生长及育肥各阶段饲料配制技术,提高肉牛经济效益的综合养殖技术,糟渣等农副产品加工利用喂牛技术,牛肉加工技术等。

3 制约因素和问题

3.1 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 调研发现,潍坊市规模化肉奶牛场污染治理设施与技术明显滞后于肉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不少规模化养殖场受土地、资金等条件限制,未建立畜禽粪尿污染处理设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较低。今年起施行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标志着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控制,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时代。调研发现,真正从实践上提升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从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技术层面涉及到养分管理、土壤环境保护、环境工程、生物质能源利用和生态工程等,经济层面缺乏技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比较分析以及经济效率评价,政策层面涉及设施建设、土地利用指标、沼气及沼气发电价格补贴、有机肥料补贴等。

3.2 养殖新技术应用及群体单产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较大 奶牛方面,全市奶牛年平均单产5.47 t,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奶牛平均单产水平达到6.50 t以上,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奶牛养殖发达国家达到9.00 t以上。其主要因素在于奶牛品种结构不合理、奶畜养殖的基础设施落后、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等。特别是大多数奶牛养殖不能以生产性能测定为依据,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另外,奶牛品种登记、体型鉴定和遗传评估等工作还没有有效开展起来。肉牛方面,一是分散饲养数量多,管理粗放,养殖效率低下。二是肉牛买卖流动性大,缺少保种措施,改良后代牛流失现象明显。三是乳肉兼用牛的品种改良,产奶性状还没有体现出来,养殖户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同时,奶公犊用来育肥较少,大多用于生产犊牛肉和血清提取。

3.3 原奶收购缺乏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奶牛养殖户承担较大风险 原奶价格的频繁波动直接影响到奶农效益,进而影响到奶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调研发现,原奶的收购价格,都是由乳品企业单方面确定,其奶品质量指标高低也是乳品企业自行化验确认。由于原奶不易长期保存,必须尽快送到加工厂处理,无论乳品厂给出什么样的价格,奶农只能被动地接受。其主要原因在于奶农和乳品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价格传导、风险共担和市场监督机制。

4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4.1 总体思路 按照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总体要求,以加快区域肉奶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坚持适度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相结合、农牧一体化与专业分工化相结合、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与发挥地方品种优势相结合、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相结合,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牧场为经营主体,走农牧深度融合、肉奶牛产业高效生态循环发展的路子。奶牛规模化养殖,以潍坊市周边及北部县市区为重点,加快构建专业化奶牛生产基地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与日粮调控技术、奶牛性控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调制饲喂技术、高产奶牛保健与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规模化奶牛场环境控制技术,以及功能型乳制品研制开发等,加速高产奶牛核心群的扩群速度,改善生产群遗传品质,提高奶牛群体单产水平。肉牛规模化养殖,以高密市、安丘市、诸城市为重点,按照“引进良种、杂交改良、试验研究、综合配套、抓点示范、规范推广”的技术路线,重点推广肉牛冻精授配改良技术和肉牛高效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

4.2 重点任务

4.2.1 加快推进适度规模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按照集约化养殖和有机绿色生产标准要求,建设适度规模、管理规范的奶牛专一饲养区域,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实行统一饲养、统一配种、统一防治疫病、统一挤奶、统一售奶,重点推广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和TMR饲喂等实用技术,采取植物疗法产品进行疾病防治,严格兽药使用管理和鲜奶质量检测,全面提高牛奶品质,加快奶牛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分散型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型的步伐。

4.2.2 加快推进适度规模高品质肉牛育肥场建设。推行良种选育和集中育肥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建设适度规模的标准化育肥场(园区),建立适应地域特点的育肥牛标准化生产体系和技术规程,采用先进的肉牛育肥综合技术,提高肉牛育肥速度、胴体重和牛肉的肥度、嫩度,进一步改善牛肉品质,提高牛肉产品竞争力。研发和推广肉牛育肥、饲料加工调制、质量监测与溯源等肉牛养殖技术。加强对地方品种选育、提纯扶壮,培育出有地方特色的、肉质优良和繁殖性能优秀的品种,改变育肥周期,由短期育肥向中长期育肥转变,兼顾产量和肉质提高,以提高出栏效率、牛肉品质和养殖效益。

4.2.3 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及循环经济模式。重点推广生态畜舍、粪污综合利用和农牧结合等技术,实施全过程污染防治。科学设计生态畜舍,实行雨污分离,实现粪污减量化;进行粪污治理,采取堆积自然发酵处理,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等方式,实现粪污治理无害化、资源化;以沼气为纽带,实现农牧互动、种养一体发展,推广“三沼”综合利用,实现“畜禽-粪便-沼气-有机肥-饲草(林果、水产、花卉)-畜禽”的良性发展。

4.3 对策建议

4.3.1 加快完善产业链条利益协调分配机制,保障肉奶牛产业规范有序发展。针对目前乳品企业独大、奶农弱势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先进地区经验,建立由奶农、乳品企业、合作社、协会、政府参加的价格协商机制和第三方奶源质量检测定级机构,切实强化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定期发布指导奶价,合理确定标准奶基准价格,逐步加大奶牛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财政补贴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的奶牛产业链条利益分配机制。同时,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经营主体,采取入股、兼并、重组以及紧密型“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组建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建立基地,实施“全链条、全利用”产品开发战略,推动肉奶牛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4.3.2 强化支持农牧循环园区建设,切实解决肉奶牛养殖用地问题。《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根据国家要求,重点支持以标准化肉奶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种养结合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建立完善的土地置换和流转机制,科学规划和优先安排规模化肉奶牛养殖项目用地,切实解决制约规模肉奶牛养殖发展的土地瓶颈。肉奶牛产业精深加工用地,土地转征(占)用各项费用按重点项目用地标准低限执行,对养殖户在基本农田外占用耕地不破坏土层建设饲养小区、养殖园区,可视为农业用地。

4.3.3 创新金融保险服务产品,切实解决肉奶牛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肉奶牛规模化养殖投资大、成本高、风险大,资金问题也是困扰规模化养殖企业上档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信贷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企业和民间多元化投资。二是探索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其他股权投资基金,推动建立肉奶牛产业担保体系和保险体系。依靠采取抵押贷款、“农户联保”等多种方式为规模化养殖提供金融信贷服务,探索推行肉奶牛活体及其厂房设备、牛奶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等使用权抵押贷款。三是将肉奶牛产业列入政策性保险范围,最大限度化解经营风险。

4.3.4 加快完善肉奶牛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切实解决技术应用到户、到人问题。以提升乡镇兽医站、改良站技术服务能力、培育职业养牛能手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区域肉奶牛产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与国家、省肉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相对接。一是通过编制完整、可操作性的全产业链条技术规程,印制成册,发放到养殖场(小区、户)。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乡镇技术人员以及肉奶牛从业人员培训计划,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培训等培训平台,筛选确定重点推广应用的实用技术,开展时效性较强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应用整体水平。三是广泛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和交流,鼓励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管理系统,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快推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

[1]李胜利.中国奶牛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45-4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